初三化學要怎麼學好

  化學是一門滿足社會需要的中心學科,它與能源、材料、工農業、醫學衛生、資源的開發利用、環境的生態保護與檢測,人類日常生活、國防建設都有緊密的聯絡。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初三化學學習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初三化學學習方法篇一

  1、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剛接觸一門新的學科,大多數同學都抱有極大的興趣。化學第一節課《緒言》中有三個演示實驗,有顏色改變、沉澱生成、發熱發光等鮮明的現象,很容易引起我們的興趣,加上這部分內容比較簡單,第一次測驗成績都很好,所以同學們剛開始學習化學時,都非常的開心、興趣很濃。但隨著學習的深入、內容的加深,部分同學的新鮮感會慢慢消失,學習成績就可能漸漸下滑,所以我們還要注意保持住濃厚的學習興趣,穩紮穩打,循序漸進,在學習中不斷地提高自己、充實自己。

  2、專心聽講

  課堂專心聽講是中學生學習的重要方法。因為在課堂上,老師都會反覆講教學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和容易出錯的地方,老師還可能會補充書上沒有的知識點。

  當然我們不是消極被動地聽,而是主觀上積極努力地聽。比如我們在聽課時可對所學內容提出質疑,下課後再徵求老師的意見,以便形成自己的觀點。一般來說,老師在講新課前,一般都用五分鐘來複習上一節課所講的內容,或者把今天要講的材料引個頭,概述講課的目的,或者預習、概敘要闡述的問題。如果我們能很快地記下教師在最初五分鐘裡所講的主要內容,那麼,它將是最有價值的筆記的一部分,或許會提高整堂課的聽課效率。而一堂課的最後五分鐘也是很重要的,因為大部分教師會在這段時間總結本節課所講的主要內容,這時我們一定要認真聽講,與老師一起復習,對筆記進行補缺補漏。

  3、重視實驗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化學實驗是人們研究和認識物質及其變化規律的一種重要的科學方法。在初中化學的學習中,化學實驗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初三一學年中共有82個演示實驗和10個分組實驗。這些實驗能激發我們的學習興趣,幫助我們形成化學概念,獲得化學知識,培養觀察、思維和動手實驗等能力,還有助於我們理解和鞏固所學的化學知識,培養我們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看老師演示實驗或者我們動手做實驗時,我們要仔細觀察實驗現象,包括反應前——反應中——反應後的現象,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觀察中還要積極地思考,用所學過的知識進行分析判斷,認真做好實驗記錄,如實填寫實驗報告。例如:在觀察銅、鋅分別投入稀硫酸中的現象時,要想為什麼會看到鋅放在稀硫酸中會產生氣體,而銅放在稀硫酸中卻無氣體產生呢?通過思考,把感性知識昇華,就會獲得較深的認識:鋅的活動性比氫強,能將氫從酸中置換出來,而銅沒有氫活潑,故不能置換酸中的氫。

  4、靈活記憶

  初中化學知識點多,涉及面廣,易學難記,如元素符號、化合價、化學式、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等。同學們普遍反映化學課“學得會,記不住”。針對這種狀況,我們可以在學習中改進記憶方法,加強記憶方面的訓練,提高記憶效果。學習化學是需要適當的記憶的,元素符號是需要記憶的,但不等於死記硬背,需要記憶的元素符號有20多個,可以分散記憶,先記幾個常見的如:氫H,氧O,碳C,氯Cl,鈉Na,鎂Mg,鋁Al,氦He,氖Ne,硫S,其餘的以後學到了再背。化合價是正確書寫化學式的基礎,必須掌握。開始學習化合價時對最常用的元素化合價可以用“卡通人”的形式或順口溜的形式背,如:一價鉀、鈉、氫和銀,二價鈣、鎂、銅、鋇、鋅,鐵,鋁三價氯負一,氧、硫負二要記清。但是,光是死背是不行的,要在平時的學習中多應用,在用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才能記得更牢、才能靈活運用。書寫化學式時,應該依據化合價,以及數學規律來書寫。在學習“水的電解”實驗時,正極產生氧氣,負極產生氫氣,對於這個實驗現象同學們總是混淆,我們就用諧音“父親”來記憶“負氫”。在學習“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時,我們用“氫氣早出晚歸,酒精燈遲到早退”來記憶實驗的操作順序。此外還可用圖表記憶、對比記憶、數字記憶、規律記憶、濃縮記憶、聯想記憶等方法,把枯燥的化學知識趣味化,這樣就能記得清,記得牢。

  初三化學學習方法篇二

  第一,學習化學需要正確認識“記憶”和“理解”的關係。總是有人認為,化學只需要理解就好,不需要記憶。這裡我要強調的是,所謂的理解一定是建立在記憶的基礎上的。同學們試想一下數學中平面幾何中常用到的“截長補短”的方法,這是一種巧妙的方法,需要理解,但你如果不知道梯形和平行四邊形的性質,那麼你根本不知道該做哪條輔助線。同樣,化學也需要記憶。當然,只記憶是不夠的。有人說化學是理科中的文科,對此我是這樣認為的,以上海中考為例,像文科一樣背的滾瓜爛熟,最多50出頭***滿分60***,只有在記憶的基礎上理解,才有滿分的可能。

  第二,化學中的人為規定要“欣然”接受。例如化學符號中不同位置的數字代表不同意義,要接受這樣的表示方法。有些人為規定確實沒有道理,但要接受。例如為什麼浮力不叫“漂力”,為什麼三角形不叫“三邊形”,為什麼說兩個人不說二個人,沒有為什麼,約定俗成。

  第三,化學需要總結。當然每一科的學習都需要總結,但總結的方法不同。例如初中化學在初三上學期的分別講氧氣、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這就需要在最後對上述二個知識點進行對比總結。從共性與差異兩點入手來加深理解。需要承認化學與數學、物理相比沒有那種提綱攜領、一以貫之的公式,所以更需要進行對比總結。同類知識學兩個就總結兩個,學到第三個就再加進來一起總結,起到加深印象的效果。.

  第四,化學最怕眼高手低,尤其是計算題。在講課時經常發現,有的同學認為方法會了就懶得親手算,這樣害處非常大。的確近幾年上海中考中計算題難度在下降,但畢竟計算放在整張試卷結尾,時間相對緊迫,如果平時缺乏計算的熟練度,那就只有自己吃虧了。還有就是平時萬萬不可用計算器,因為中考不讓用,牢記一句話:常用計算器,考試分數低!,此外化學的計算題一般都能整除,一般不會除不盡,若存在除不盡的情況試題中會說明保留幾位小數。

  第五,注意細節的把握。中考化學的重中之重就是細節,中考中許多女生的成績要比男生高,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女生比較細心,對細節把握的好。說到把握細節,不單單指考場上不粗心,同時更要強調平時學習時要細心,基本概念要理清,不能想當然。例如題目中說到某某某物質怎麼怎麼樣,有的同學就想當然地認為這個物質是純淨物,結果丟了分。究其原因,就是沒有注意“物質”這個基本概念,物質本來就包括純淨物和混合物,的確平時做題做到的幾乎都是純淨物,但這不能成為忽略混合物的藉口。

  初三化學推斷題必備知識

  八大沉澱:

  白色沉澱:氯化銀、硫酸鋇、碳酸鈣、碳酸鋇、碳酸銀、氫氧化鎂;

  藍色沉澱:氫氧化銅;

  紅褐色沉澱:氫氧化鐵;

  常見產生氣體的離子:

  陽離子:氫離子***H+***、銨離子***NH4+***;

  陰離子:碳酸根離子***CO32-***、碳酸氫根離子***HCO3-***、亞硫酸根離子***HSO3-***;

  酸鹼鹽推斷題中常見的一些離子的顏色歸納:

  ***1***無色離子:鈉離子、鎂離子、鈣離子、鋇離子、銨離子、銀離子、鋅離子;

  ***2***有色離子:二價亞鐵為綠色,二價銅為藍色,三價鐵為黃色;

  氣體與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的顯色:

  石蕊遇酸變紅色,遇鹼變藍色;

  酚酞遇酸變藍色,遇鹼變紅色;

  框圖推斷中常見的酸性氣體和鹼性氣體:

  鹼性氣體∶氨氣;

  酸性氣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檢驗通常用澄清石灰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