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識清單

  對於高中學生來講,生物必修三知識點的學習至關重要,那麼必修三具體有哪些知識點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識,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

  1、體液調節主要是指激素調節。

  2、常見幾種動物激素的相關知識點:

  生長激素***多肽***——垂體

  促性腺激素***蛋白質***——垂體

  促甲狀腺激素***蛋白質***——垂體

  甲狀腺激素***含碘的氨基酸衍生物***——甲狀腺

  胰島素***蛋白質***——胰島B細胞

  胰高血糖素***多肽***——胰島A細胞

  性激素***固醇***——睪丸、卵巢

  腎上腺素***氨基酸衍生物***——腎上腺

  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下丘腦

  3、胰島素、垂體和下丘腦分泌的激素其本質均為蛋白質,不可以口服。

  4、激素間的相互作用:協同作用,拮抗作用

  5、血糖平衡的調節:***神經——體液***

  ***1***血糖的來源:食物中的糖類經消化吸收;肝糖原的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質的轉化 ***胰島A細胞——升血糖***

  ***2***血糖的去路:氧化分解為二氧化碳、水和能量;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轉化為脂肪、某些氨基酸等非糖物質 ***胰島B細胞——降血糖***

  ***3***升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腎上腺素

  降血糖的激素:胰島素

  ***4***下丘腦也參與了血糖平衡的調節

  6、甲狀腺激素的調節***神經——體液***

  ***1***神經傳導——下丘腦***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垂體***促甲狀腺激素***——甲狀腺***甲狀腺激素***——細胞代謝

  ***2***分級調節,負反饋調節

  7、激素調節的特點:

  微量和高效;

  通過體液運輸***彌散全身,不定向***;

  作用於靶器官、靶細胞。

  ***二***

  一、群落演替的定義

  群落演替是指群落隨時間的推移,一定區域內一個群落被另一個群落所替代的過程。

  二、群落演替的原因

  ①植物繁殖體的遷移、散佈和動物的活動性。②群落內部環境變化③種內和種間關係的改變。④外界環境條件的變化。⑤人類的活動。

  三、群落演替的型別

  群落的演替按發生的基質狀況可分為兩類:

  1、初生演替

  ***1***概念: 在一個從來沒有植被覆蓋的地面,或者是原來存在過植被,但被徹底消滅了的地方發生的演替。***發生於以前沒有植被覆蓋過的原生裸地上的群落演替叫做初生演替。***

  ***2***過程:

  ①旱生演替:裸岩階段→ 地衣階段→苔蘚階段→草本植物階段→灌木階段→森林階段

  ②水生演替: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溼生草本植物→灌叢、疏林植物→喬木。

  ***3***特點:演替緩慢。

  2、次生演替

  ***1***概念:在次生裸地***原群落被破壞、有植物繁殖體***上發生的演替。

  原來有過植被覆蓋,以後由於某種原因原有植被消滅了,這樣的裸地叫做次生裸地。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雖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條件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了植物的種子或其他繁殖體***如能發芽的地下莖***的地方發生的演替。如火災過後的草原、過量砍伐的森林、棄耕的農田上進行的演替。

  ***2***過程:棄耕農田→一年生雜草→多年生雜草→灌木→喬木

  ***3***特點:演替快速。

  特別提醒: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的影響: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自然的演替速度和方向進行。

  四、群落演替的特徵

  ①方向:一定的方向性。

  ②能量:總生產量增加,淨生產量逐漸減低,群落有機總量增加。

  ③結構:營養結構複雜,物種多樣性增高,穩定性增強。

  ④生活史:生物個體增大,生活週期變短,生態位變窄。

  ⑤物質迴圈:開放轉為封閉,交換速度變慢。

  ***三***

  1. 群落外貌

  群落外貌***physiognomy***是指生物群落的外部形態或表相而言。它是群落中生物與生物間,生物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綜合反映。陸地生物群落的外貌主要取決於植被的特徵,水生生物群落的外貌主要取決於水的深度和水流特徵。陸地生物群落的外貌是由組成群落的植物種類形態及其生活型***life form***所決定的。

  2. 生活型型別

  目前廣泛採用的是丹麥植物學家Raunkiaer提出的系統,他是按休眠芽或復甦芽所處的位置高低和保護方式,把高等植物劃分為五個生活型,在各類群之下,根據植物體的高度,芽有無芽鱗保護,落葉或常綠,莖的特點等特徵,再細分為若干較小的型別。下面就Raunkiaer的生活型分類系統加以簡介:

  ①高位芽植物休眠芽位於距地面25㎝以上,又可根據高度分為四個亞類,即大高位芽植物***高度﹥30米***,中高位芽植物***8-30米***,小高位芽植物***2-8米***與矮高位芽植物***25釐米~2米***。

  ②地上芽植物更新芽位於土壤表面之上,25㎝之下,多為半灌木或草本植物。

  ③地面芽植物更新芽位於近地面土層內,冬季地上部分全部枯死,多為多年生草本植物。

  ④隱芽植物更新芽位於較深土層中或水中,多為鱗莖類、塊莖類和根莖類多年生草本植物或水生植物。

  一年生植物以種子越冬。

  ⑤Raunkiaer生活型被認為是進化過程中對氣候條件適應的結果,因此它們的組成可反映某地區的生物氣候和環境的狀況。

  從表上可知,每一類植物群落都是由幾種生活型的植物所組成,但其中有一類生活型佔優勢,生活型與環境關係密切, 高位芽植物佔優勢是溫暖、潮溼氣候地區群落的特徵,如熱帶雨林群落;地面芽植物佔優勢的群落,反映了該地區具有較長的嚴寒季節,如溫帶針葉林、落葉林群落;地上芽植物佔優勢,反映了該地區環境比較溼冷,如長白山寒溫帶暗針葉林;一年生植物佔優勢則是乾旱氣候的荒漠和草原地區群落的特徵,如東北溫帶草原。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