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讀圖方法指導

  地圖是中學地理教學中最直觀、形象的教學媒體。下面是由小編分享的,希望對你有用。

  :養成習慣,形成規範

  地理影象判讀能力的培養是不能速成的,因此,同學們從學習地理的第一天起,就應該有意識地養成良好的讀圖、用圖及圖文互換、圖象轉化等學習習慣,形成判讀、用圖的規範。如看書時要“左圖右書”“圖文互換”;判讀座標圖時先要看縱橫座標的數值與含義,找出其揭示的規律;判讀等值線圖時要看等值線的遞變、走向、疏密、彎曲、極值分佈區;判讀地圖時先看地圖三要素;判讀地理關聯圖時要清楚地理因素或要素之間的因果關係等。要構建思維模型,培養思維能力。最具地理學特徵的思維品質是空間思維能力和綜合思維能力。空間思維能力表現最為突出的是把握空間位置、空間分佈、空間運動的特徵。綜合思維能力表現在合理的知識結構以及與此相關聯的分析、比較、推理等思維過程。

  :化整為零,專項突破

  第一輪複習和第二輪複習的策略是不同的。第一輪複習應注重知識的逐一落實和過關。進入第二輪專題複習後,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就各類地理影象進行專題複習。在專題複習時,建議就各類地理影象化整為零進行小專題複習。如地理要素模式或結構示意圖,可以分為三圈環流模式圖、世界洋流模式圖、理想大陸自然帶分佈模式圖、承壓地下水的自流水盆地示意圖等小專題逐一突破。還如關於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都能以地理影象的情境命題,我們可以分解為以下小專題專項突破:日照圖的判讀與應用、正午太陽高度與應用、時間計算等。不同的圖題其考點是不同的,解題方法自然也有差異,以日照圖為例,主要考點有:所在地理緯度、所在南北半球、季節或節氣、日出與日落時間、晝長***或夜長***、日出與日落方位、物體影長***樓房間距***、物影方向、太陽能熱水器安裝角度等,無論考查什麼內容,都可以按下列解題基本思路解答:⑴確定南、北半球,⑵判定晨線與昏線,⑶判定南北半球季節***節氣***,⑷判定太陽直射點位置,⑸確定已知經線時間,***6***判斷有關地理現象等。

  :針對訓練,舉一反三

  地理影象題浩如煙海,如果我們還採用題海戰術,勢必會事倍功半,更不能猜題押題,否則會誤導學生。我們應該根據平時訓練的情況,對還有困難和問題的圖類選擇典型題例進行鍼對性的訓練,通過舉一反三以達到觸類旁通的目的。一些重點圖類如等值線圖、座標類統計圖、日照圖、經緯網圖、氣候資料圖、大氣運動圖、八個重點國家的地理分佈圖等反映地理學科特點、呈現地理主幹知識、體現考試大綱要求的地理影象必須高度關注。嫦娥奔月與“神七工程”、自然災害防治、北京奧運、能源與能源問題、農業與糧食問題、工業化與城市化、環境問題與環境保護、區域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重大時事也可能以地理影象的形式創立試題情景,但所考內容仍將是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規律和基本技能,我們也應給予充分關注。

  :訓練審題,規範答題

  ***1***審題方面:①審題不到位、不理解、不全面;②讀圖和提取資料資訊能力差,不能充分挖掘解題條件;③不能準確認定區域位置,對地理空間位置的相互關係把握不準;④審題時不善於抓住關鍵詞,不能準確理解題目的設問重點,導致答非所問。

  ***2***答題方面:①基本概念、原理、規律不熟練,印象模糊,不能準確答題。②沒有系統的答題思路,隨意性強,有效答題率不高;③不善於聯絡所學原理、規律進行科學邏輯推理、歸納與綜合;④答案缺乏針對性,重點不突出,條理和層次不明確;⑤缺乏全面和辯證的分析,缺乏邏輯關係和因果關係;⑥文字表達能力差,文字不精練簡潔,用詞不嚴謹、不規範、不科學,關鍵詞和地名錯別字多。

  因此審題與答題情況的如何直接影響著考試成績的好壞。認真審題是答好題的前提和關鍵,其技巧概括起來就是:審題的嚴謹性、讀圖的全面性、圖文的關聯性、設問的針對性。所謂的“審題的嚴謹性”就是準確找出題幹中的關鍵詞即“題眼”,可以概括為三找:一找“主語”——確定題中主題,認定答題方向;二找“定語”——鎖定概念內涵外延,找出目標項,如限定的時刻季節月份和地理空間;三找“連詞”——明確要回答幾個問題?審圖的一般過程為:①看圖名定主題,②看圖例鎖定區域位置和地理要素,③看要素分佈和空間聯絡,④分析、歸納、綜合出答案要點。影象中資訊按其功能分為有用資訊和干擾資訊兩類,按其呈現的形式分為顯性資訊和隱性資訊兩類,所謂“讀圖的全面性”就是找出所有資訊、排除干擾資訊、挖掘隱性資訊。所謂“圖文的關聯性”就是試題的圖文結合,根據影象揭示的現象或規律回顧所學的知識和原理。所謂“設問的針對性”就是明確試題的命題旨意和意圖即試題到底考查什麼知識和能力,以便針對性回答試題內容。規範答題就是要做到:語言規範、條理清晰、要點全面。

  影象有規律,判讀有技巧。只要我們瞭解了地理影象的特點和規律,掌握了地理影象題的判讀和解答方法和技巧,我們就一定能突破地理影象題,從而在高考中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