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複習方法指導

  地理複習工作是地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是由小編分享的,希望對你有用。

  :培養興趣,輕鬆學習

  沒有興趣,學習就會從"享受"變作"忍受",成為負擔。有了興趣,學習就成為一種需求,就學得輕鬆愉快,動力無窮。

  :文理交融,學法兼用

  在高中的各門課程中,地理與其它學科相比,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文理交融。它既有理科的嚴密性與邏輯性,又具有文科的形象生動與靈活。因此,學習高中地理就要針對不同的內容,分別採用理科或文科的學習方法。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包括宇宙、大氣、海洋、陸地等,主要屬於理科內容。特別是其中的地球運動及時間計算、太陽高度角、各種日照圖以及氣候、洋流、各種等值線圖等內容,具有鮮明的理科特點,需要較多的邏輯思維。這應該採用偏重理科的學習方法,強調理解重於記憶,以會用為目的,側重於對地理原理、地理規律的理解運用,聯絡實際分析解決問題。平時還應多做練習,重視解題思路,特別要多畫圖,以加深理解和鞏固所學知識。

  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和區域地理,主要屬於文科內容,適合採用偏重文科的學習方法,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記憶非常重要。多看書,熟悉和掌握知識要點;會看書,把握教材的脈絡和主要思想、觀點;還要多思多想,善於總結,形成自己的看法。學習人文地理側重於觀點、方法的運用,結合實際進行評價與反思。

  :圖文結合,易學好記

  地理學習離不開地圖,它是地理知識的載體和學習地理最重要的工具,運用地圖記憶地理知識是最準確、最牢固、最有效的記憶方法。所以必須重視地圖,識圖、用圖也是地理學科最重要的基本技能。高中地理教材中有著豐富多彩的各種型別的插圖,與文字配合,使教材內容的呈現更加直觀、形象、生動。學習時,不論是自然地理還是人文地理,都要重檢視的學習和運用,採用圖文結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認識、理解和掌握各種地理事物和現象、地理規律和原理,使地理易懂易學、好記好用。應該養成讀圖用圖的習慣,培養讀圖用圖的能力,只要胸有成"圖",定能事半功倍。

  :知識聯絡,融會貫通

  高中地理是建立在初中區域地理基礎之上的,初中地理中區域的位置、地形、氣候、河流、資源等地理要素,往往是高中地理的基礎。因此,具備必要的初中地理知識是學好高中地理的保障。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一些同學的初中地理知識已經淡忘,影響到高中地理的學習,因而有必要在高中地理的學習過程中適當複習一些初中地理的知識。

  初中地理複習建議

  一、推出區域地理複習模式,便於全體學生複習歸納總結。

  1.自然地理特徵。複習的思路與內容是:位置特徵→地形特徵→氣候特徵→水文特徵→植被特徵→土壤特徵和礦產資源。需要說明的是在複習世界區域地理時,對土壤特徵一般不作分析。***引導學生認識,一個區域的位置和地形,往往決定這個區域的氣候特徵,而區域氣候和地形又往往決定區域的水文和植被,水文和植被往往決定區域土壤的形成***

  2.人文地理特徵。複習的思路與內容依次是:農業特點、工業特點、人口與城市特點。

  對區域地理的複習,方法看似簡單,但複習時掌握複習方法,理清複習思路顯得尤為重要。

  二、加強區域地理與系統地理的聯絡。

  例如,用南亞季風的高中地理知識,解釋南亞西南季風進退對南亞農業的影響。在複習東南亞地理位置時,一定要結合板塊知識,鞏固東南亞多火山、地震、滑坡、海嘯多發的原因。用風帶、氣壓帶的高中地理知識,解釋地中海氣候在歐洲南部分佈廣泛的原因等等。又如東亞季風氣候顯著,要注意知識的聯絡與高考要求的連線----⑴季風氣候的特點,⑵為什麼東亞地區季風氣候顯著,⑶東亞季風氣候南北差異和東西差異。完成這一點,在提前佈置的情況下,班內的優秀學生,能完成這一點,並在班內介紹、推廣。

  三、每個區域考綱要求重點不一樣,操作時應有側重。

  在複習區域地理時,注意每個區域往往有一兩個重點。如東亞日本氣候及風性及海洋性特點。東南亞位置,特別是板塊中的位置,和東南亞地形特點及其成因是重點。又如非洲的氣候在赤道南北兩側對稱分佈及其成因等是重點。歐洲海洋性氣候及其成因等都是區域地理重點。完成這一點,應由教師主導操作。另外,在以主要國家為主要學習內容的區域地理中,區域的概述複習為輔,國家地理知識重點。例如東亞概述部分:第一,對東亞每個國家做一兩句介紹。蒙古是以畜牧業為主的國家,朝鮮礦產資源和森林資源豐富,……。第二、季風氣候顯著。但日本是東亞地理複習的重點。

  四、在區域地理總結時,注意區域地理知識的類比和綜合。

  例如,在區域地理的複習中,有好幾個區域都有三地形區,北美自西向東縱列分佈著三大地形區,南美和它相似。澳大利亞也有三大地形區,也是自西向東縱列分佈著三大地形區,只是山地在東面。其實,俄羅斯也存在著三大地形區,印度存在著三大地形區。又如,東亞的季風和南亞的季風成因也可以進行類比等。通過類比和對比,便於學生鞏固掌握。地理知識的綜合分析,往往能揭示許多地理現象的本質和規律。例如自然地理要素的總和,人文地理知識和自然地理的綜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