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生論文

  物理學是一種自然科學,注重於研究物質、能量、空間、時間,尤其是它們各自的性質與彼此之間的相互關係。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物理學論文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物理學論文篇1

  施工工序對橋樑受力及變形的影響分析

  摘要:通過對一座預應力混凝土變截面剛構—連續組合箱梁在施工過程中因施工工序變化引起的幾個問題從結構受力和變形的角度進行分析探討,強調合理施工工序的重要性。

  關鍵詞:預應力混凝土;變截面剛構—連續組合箱梁;施工工序;受力;變形

  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樑橋以結構跨度大,受力效能好,伸縮縫少,行車舒適性高,造型簡潔美觀,抗震效能強等諸多優點被廣泛應用於橋樑工程建設中。對於此類橋樑的施工,目前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情況影響橋樑的正常施工,由此帶來的影響就需要進行詳細的結構分析,而不能隨意改變正常的施工工序,否則可能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

  1 橋樑概況

  某新建橋樑上部結構為2×***3×40***m預應力混凝土箱梁+***50+4×80+50***m預應力混凝土變截面剛構—連續組合箱梁+4×40m預應力混凝土箱梁。其中主橋箱梁截面採用單箱單室,箱梁根部高度4.8m,跨中樑高2.2m,期間樑高按二次拋物線變化。主橋連續樑除墩頂0號塊外,共分11對樑段,即2.5+5×3+5×4m,各單“T”箱梁均採用掛籃懸臂澆築法施工。

  主橋下部結構採用薄壁空心墩,鑽孔灌注樁基礎,最高橋墩19.8m。除9號橋墩為墩樑固結形式外,其餘4個橋墩均採用盆式橡膠支座與上部結構連線。

  2 施工問題及分析

  該橋樑施工的過程中,陸續出現瞭如下幾個問題。

  2.1合攏施工

  ***1***問題的提出

  設計檔案給出的合攏順序為先合攏兩個邊跨,再合攏四個中跨。但受到工期和現場條件的約束,施工單位建議施工順序為:先施工7、8號墩“T”構,合攏第7、8孔;然後施工9號墩“T”構,合攏第9孔;然後施工10、11號墩“T”構,先合攏第12孔,再合攏第10、11孔。

  ***2***受力分析

  分別對設計施工方案和施工單位方案進行對比分析,結果表明兩種方案下結構內力偏差很小,詳見表2.1。

  ***3***變形分析

  通常對於懸澆結構在施工過程中出現的變形***撓度***可以採用設定預拱度的方式予以解決。通過預拱度的調整,即能保證橋樑順利合攏,達到理想的成橋狀態。

  ***4***處理措施

  施工單位提出的方案不僅滿足了現場施工條件的要求,對結構受力和變形未產生不利影響,而且加快了施工進度,故可以採用。

  2.2邊跨合攏束的張拉

  ***1***問題的提出

  設計檔案提供的邊跨合攏束張拉分為三次:先張拉兩束底板束;待中跨合攏後再張拉三束底板束和頂板束;解除臨時固結後再張拉兩束底板束。而施工單位為了儘快完成引橋預製箱梁的架設***影響主橋邊跨合攏束的張拉***,提出在中跨合攏前對邊跨剩餘合攏束進行全部張拉。

  ***2***受力分析

  對設計張拉順序和施工單位提出的張拉順序分別進行結構分析,詳見表2.2。按照設計的張拉順序,在橋墩底部不會產生較大的彎矩和拉應力。而按照施工單位的方案,橋墩底部彎矩和和拉應力均明顯增大,且超過了混凝土的抗拉強度設計值,將會導致橋墩底部開裂。

  ***3***變形分析

  變形分析結果表明,如果按照施工單位的方案進行張拉,不僅使次邊跨懸臂端產生24mm的下撓,同時使邊跨合攏段產生反拱***向上***15mm。而此時次邊跨的另一個懸臂段已經澆築完成,且線型變化已趨於穩定,由此將會導致次邊跨的合攏段出現較大的合攏誤差。同時由於已經合攏的邊跨產生了較大的變形,對後期鋪裝的施工也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4***處理措施

  通過對兩種方案的分析比較,可見對於邊跨合攏束的張拉,必須按照設計檔案的張拉順序進行張拉,施工單位的方案不可取。

  2.3橋面系施工

  ***1***問題的提出

  按照正常的施工順序,橋面系的施工一般是在上部結構全部合攏完成後進行,但為了加快施工進度,施工單位提出將先合攏的7、8孔橋面系完成,待第9、10、11、12孔合攏後再進行其橋面系施工。

  ***2***受力分析

  考慮了以下三種方案:

  ①施工至8號墩0號塊段位置;

  ②施工至8號墩最大懸臂位置;

  ③施工至8號墩9號塊段***距離最大懸臂端8m***位置。

  計算結果詳見表2.3-1和表2.3-2。

  ***4***處理措施

  通過對三種方案的分析比較:

  ①方案一使結構負彎矩明顯增大,而且使結構產生較大的變形,故該方案不合適。

  ②方案二雖然未增大結構彎矩和應力,但是對結構變形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尤其對於第9孔合攏段的施工不利。

  ③方案三對結構彎矩和應力均未增大,雖然對第8孔合攏段的變形有一定的影響,但不會對8號墩懸臂端***第9孔合攏段***造成明顯影響,故此方案為最佳方案。

  由此可見,橋面系的施工可以分段進行,但不能跟進太快,否則會對懸臂施工產生較大的內力和變形,影響結構受力和後期合攏段施工。

  3 結語

  通過對該橋出現的問題進行受力和變形分析,可見在橋樑施工過程中,合理的施工工序對於橋樑結構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不能由於工期和施工進度等因素而犧牲施工質量。不同的施工工序可能會產生截然相反的結果,必須進行詳細的結構分析後進行判斷,否則,必將會對橋樑施工質量埋下隱患。

  參考文獻:

  [1]邵旭東.橋樑工程.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10.

  [2]JTG D62-2004 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範.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5.

  [3]JTG D60-2004 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範.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9.

  [4]JTG/ T F50-2011 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範.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7.

  物理學論文篇2

  關於商品混凝土力學效能的試驗分析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建築工程專案比比皆是,建築工程行業不斷繁榮。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混凝土作為最主要的施工材料,其效能更是關係到工程專案的建設質量。在施工實踐中,混凝土容易出現離析、抗壓強度不夠等問題,嚴重威脅著工程專案的建設質量。因此,混凝土試驗成為了確保混凝土質量的重要環節。本文對商品混凝土力學效能試驗進行了簡要分析,希望能夠與相關人士共勉。

  【關鍵詞】商品混凝土;混凝土試驗;力學效能;抗壓強度

  在工程專案的施工過程中,由於材料問題所導致的施工質量問題有很多,對於施工質量的提高十分不利。由於混凝土材料在各種工程專案建設中都有著極為廣泛的應用,混凝土材料的質量更是關係到建築工程質量的重要因素。再加上,隨著經濟的發展,技術的進步,各項工程的建設施工環境也日趨複雜化,對於施工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確保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質量就成為了擺在眾多工作人員面前的一道難題。而混凝土試驗的開展,能夠實現對水、集料、水泥等材料的精確掌握,從而確保施工質量。

  一、商品混凝土力學效能試驗的技術要點

  1. 製備混凝土拌合物

  要想順利完成商品混凝土的力學效能試驗,保證試驗結果的準確性,首先應該在製備混凝土拌合物的時候對質量進行控制。為此,要對商品混凝土的質量和配合比進行嚴格控制,骨料±1%、水泥、水、混合料、外加劑±5%等各項材料都應該按照試驗要求準備到位,並保證所選用的材料質量要合格[1]。製備混凝土拌合物需要拌合,目前常用的拌合方法有人工拌合和機械拌合兩種。在人工拌合之前,首先應該確定拌合數量。如果骨料粒徑在40mm左右,應該將拌合數量確定為25L,而如果骨料粒徑在31.5mm以內,則應該將拌合數量確定為15L。其次,要按照既定的配合比進行配料,對拌板和拌鏟做溼潤處理,然後將全乾的材料倒在拌板上進行拌合,首先是先將水泥和砂進行拌合,之後加入粗骨料繼續拌合,直至均勻。再次,要將拌合料堆成一堆,中間設定成凹槽型,加入一半的水進行拌合,拌合過程中還要繼續緩慢加水,直至均勻。拌合時間的確定依據是拌合物體積,體積不到30L的,拌合5min,超過30L的要拌合10min。

  2. 坍落度試驗技術要點

  在商品混凝土的力學效能試驗中,坍落度試驗是重要內容,對於混凝土坍落度的試驗,對於建築工程專案混凝土質量的提高有著重要意義。以下是坍落度試驗的主要操作流程:溼潤並固定坍落度筒,將高度為筒身1/3的混凝土試樣放入筒內振搗。底層振搗時應該確保振搗棒貫穿整層,筒邊振搗時應該允許振搗棒傾斜。振搗分三次進行。在振搗和澆注完成後,清除底板和邊緣多餘的混凝土。然後在10s內平穩、不間斷地提起坍落度筒,測量試樣高度,計算出和筒高的差值,得出坍落度值。另外通過坍落度試驗,還可以得出混凝土的保水性和粘聚性結果。

  3. 抗壓強度試驗技術要點

  在商品混凝土力學效能試驗的過程中,抗壓強度試驗作為其中最為重要的一環,對於混凝土施工質量有著重要影響。混凝土抗壓強度的影響因素有很多,載入速度、混凝土試件、養護條件、齡期等都會對商品混凝土的抗壓強度產生重要影響[2]。載入速度是混凝土材料變形蓄能和交叉程度的決定因素,載入速度與混凝土強度是同增同減的關係。而混凝土試件的尺寸對混凝土抗壓強度也有重要影響。尺寸越小,抗壓強度越大。合理的養護條件,會縮小混凝土結構施工中的內外溫差,從而使強度大大提高。最後,齡期也是混凝土強度的重要影響因素。齡期增加,混凝土密實度增加,也使得混凝土強度不斷增加。商品混凝土的抗壓強度試驗有賴於壓力試驗機,通過精度<±2%、震動頻率510Hz的壓力試驗機對混凝土立方體進行抗壓強度試驗,是目前商品混凝土力學效能試驗的主要方法[3]。在試驗過程中,首先應該製作試件。製作試件之前應該先對試模內表面進行平整度的加工處理,並在內表面塗上油脂,然後將拌合物放入一次性放入試模中,振搗結束後及時清理試模邊緣,確保試件的成型質量。其次,在試件成型之後,要對其進行覆蓋養護,養護結束後進行尺寸測量和受壓面積的計算。再次,將試樣放置於承壓板上進行加壓試驗,在試驗過程中要注意保持加荷速度的均勻性和連續性,當試樣開始變形或破損,停止試驗,對破壞荷載進行記錄,從而確定混凝土試樣的抗壓強度。

  二、商品混凝土力學效能試驗分析

  1. 商品混凝土力學效能試驗方法

  在進行商品混凝土的抗壓強度試驗時,影響混凝土抗壓強度的因素有很多。在試驗過程中,選擇尺寸相同的抗壓試件和劈裂抗拉試件進行加壓試驗,載入速度為0.3-0.5MPa/s。在軸拉試驗中,被應用於試驗的裝置有2種,根據齡期不同,所採用的試驗裝置不同,在1天時,應該採用數字拉力機來進行試驗,而在其他齡期進行試驗時應該採用液壓試驗機作為試驗裝置。通過電子裝置的使用,試驗中的資料能夠實現實時採集。由於混凝土的早期強度過低,在試驗過程中,混凝土試件與鋼模之間容易發生粘結損壞,為了避免這種問題,在混凝土齡期兩天內,在模具中鋪設聚乙烯薄膜,從而有效提高混凝土試驗質量[4]。在對齡期兩天以上的混凝土試驗中,由於混凝土強度較高,不會發生粘結破壞的問題,在抗壓和劈裂抗拉試驗中所使用的裝置應該為YE-2000液壓式壓力試驗機。

  2. 混凝土立方體試件抗壓和劈裂抗拉強度試驗結果分析

  通過混凝土立方體試件抗壓強度的試驗,混凝土抗壓強度呈現出不斷增長的趨勢,但是增長趨勢不是均勻遞增的,而是呈現出先快後慢的趨勢。尤其是齡期三天以內,混凝土強度增長几乎呈線性。而在混凝土劈裂抗拉強度試驗中,也是在前三天呈現出迅速增加的趨勢,在第4天到第7天,混凝土抗拉強度的增長趨勢有所減緩。另外,混凝土劈裂抗拉強度的增長速度要遠遠大於立方體劈裂抗拉強度的增長速度。在試驗過程中,萘系減水劑的使用對於混凝土抗壓強度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其效果要比使用聚酸減水劑效果更好一些。

  結語:

  城市建設發展越來越快,建設專案規模越來越大,商品混凝土的應用將越來越廣泛,為了保證商品混凝土生產技術的健康發展,確保施工質量,我們必須加強商品混凝土的生產和施工質量控制、相關企業人員應加強商品混凝土學習知識和技術,減少商品混凝土生產和施工質量人為因素的影響。混凝土工程在建築工程專案中佔據重要地位,其施工質量也直接關係到整個工程專案的施工質量和使用壽命。為了確保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質量,混凝土試驗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在商品混凝土的力學效能試驗中,應該對混凝土試件進行抗壓強度、坍落度等進行觀測和計算,從而確定最佳配合比,保證混凝土施工質量能夠達到設計要求,保證混凝土施工質量,使建築工程專案的施工質量維持在較高水平上。

  參考文獻:

  [1] 衛潔.複合型摻合料的配製及其混凝土力學效能試驗[J].江蘇科技資訊***科技創業***,2013,***11***:96-97.

  [2] 高英才.鋼材和混凝土力學效能試驗要點淺述[J].廣東建材,2002,***9***:66-67.

  [3] 陳愛玖,王靜,楊粉等.纖維再生混凝土力學效能試驗及破壞分析[J].建築材料學報,2013,16***2***:244-248,265.

  [4] 陳宗平,徐金俊,鄭華海等.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學效能試驗及應力-應變本構關係[J].建築材料學報,2013,16***1***:2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