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人體識漢字教學反思

  《觀察人體識漢字》是語文一年級上冊識字的一課,這節課是根據小學生的認知是由形象向抽象發展的規律進行教學的。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篇一

  新課標指出,語文課旨在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閱讀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要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本堂課我以朗讀課文為主線,貫穿始末,指導學生粗讀、細讀,通過開火車讀、競賽讀等多種形式,較好地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了學生的朗讀能力;在學習的時程中,通過各種遊戲方法,使學生良好地掌握了生字;運用討論法,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此外,運用了電教化手段,讓學生較好地“觀察”人體,培養學生觀察力;展示了中國漢字的演變過程,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探索中國文化的興趣。

  在識字環節中,我利用多媒體電教手段,創造多種情境使學生完全置身於漢字演變的情景之中,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加深對生字的識記,並瞭解中國象形字的來源。在朗讀課文環節中我先設計學生自讀課文,這樣就起到了培養學生閱讀的能力。再引導學生藉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糾正讀音;學生在反覆的讀中基本上能掌握生字,會認字的讀音。最後以遊戲、競賽的形式朗讀,提高學生學習課文及生字的興趣。在講解人體器官的作用時我為學生創造了自由討論“三件寶作用”的時間,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體差異,拓展學生思維,從而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在最後一個環節,我有意識地對閱讀方法進行指導,要求學生讀出不同句子的不同語氣;並通過遊戲的形式,提高學生閱讀的興趣;使學生在讀中感悟,讀懂內容,進而培養學生語感及閱讀能力。

  上完課後我發現具體實施時有不到位的現象,如在識字時沒有講透什麼是象形字,所以後來問到相同問題時大部分學生沒能回答出來。還如在學生自己給字組詞不對時我的言語有些急躁了,沒能委婉地表達從而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這是我最應該注意並改正 的地方。在以後的教育教學中還有許多需要學習、揣摩、實踐的地方,我的知識和能力也還需要加強。從此後我會更加努力,將教育教學搞得更好。

  篇二

  《觀察人體識漢字》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S版***一年級上冊識字***一***第一課。本課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表現“人、手、足、口、耳、目”的四幅圖和兒歌“手足口耳目,人的五件寶。”每一部分都是由圖畫到象形字再到楷書,將漢字的演變過程呈現出來;第二部分是課後列出的會認字表和會寫字的書寫教材。

  在教學中,我根據本班學生的認知特點,由形象向抽象發展的規律,採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讓學生觀察人體識字,在情境中識字,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漢字的興趣。所以,在教學開始時,從遊戲匯入:老師說出人體部位,讓學生以最快的速度指出來;緊接著謎語,讓學生猜一種器官:***1*** 十個小夥伴,分成兩個班,互相團結緊,倒海又移山。***猜一人體器官*** [手] ***2*** 左邊一個孔,右邊一個孔,是香還是臭,問他他就懂。***猜一人體器官*** [鼻子]。由此匯出新課,激發了學生學習漢字的積極性。

  在本節課中我就緊緊圍繞“觀察”二字,聯絡人體各種器官的作用,把手足口耳目擬人化了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使他們在輕鬆、愉悅的氣氛中學習漢字。為了讓學生真正地主動參加學習,達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我改變了教師主宰課堂的做法,在識字教學中我創設了有趣、自然、和諧的課堂情境來調動學生的情緒。如:有觀看漢字的演變,有認識古漢字的小比賽,還有學生最喜歡的猜字遊戲***撇捺是朋友——猜一字[人],嘴巴里長兩牙——猜一字[目]***,在一個個活動過程中,學生很自然的就想了這些生字,並使之牢記。

  本課堂教學給我最深的感受是:孩子們一下子從“依依呀呀”的漢語拼音學習,來到了千變萬化的漢字學習中,顯得那樣的新鮮,那樣的激動,整堂課的氛圍一直那麼高亢,看到他們這樣的熱愛學習,我真是欣慰呀!

  篇三

  《觀察人體識漢字》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S版***一年級上冊識字***一***第一課。本課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兒歌,第二部分是會認字和會寫字的書寫內容。兒歌分別寫了手、耳、目、口、足及其作用,此外,文中還印有一些圖和有關象形字。教材要求教師引導學生能借助圖與字的關係幫助識字。

  根據小學生的認知是由形象向抽象發展的規律,本課應採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讓學生觀察人體識字,在情境中識字,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漢字的興趣。因此本人在最先教學時,先從做遊戲開始:老師說出人體部位,讓學生以最快的速度指出來,緊接著老師出一個有關人體部位“目”的謎語。由此匯出新課,激發了學生學習漢字的積極性。

  1.激發興趣,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新課表提出,要讓學生“對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為此在本節課中我就緊緊圍繞“觀察”二字,聯絡人體各種器官的作用,把手足口耳目擬人化了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使他們在輕鬆、愉悅的氣氛中學習漢字。

  2.在認讀生字,朗讀兒歌,為學生的主動參加學習,提供了空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新課標倡導“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本節課我改變了教師主宰課堂的做法,使語文教學在師生平等的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識字教學中我創設了有趣,自然,和諧的課堂情境來調動學生的情緒。如:指著“手、足、口、耳、目”念生字,做“手足口耳目”的遊戲等過程,都讓學生很自然的就想了這些生字,並使之牢記。

  可以在上完整節課後,我仔細回想課堂效果並沒有我預設的那麼好,也許我讓學生自主參與學習時,卻放鬆了作為教師的引導者的地位,我覺得自己引導的不到位,語言羅嗦,對於學生的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的激發還有待於在今後的教育中歷練。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是一日之功,作為一個學習的引導者也不是一日之事,我特別希望自己在今後的教學中,逐漸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