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數學課前預習

  導語:課前預習是學習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會學習的人都知道課前預習的重要性。那課前預習有什麼方法嗎?我們應該怎樣進行課前預習呢?小編將跟大家分享一下有關課前預習的文章,希望您喜歡閱讀:

  

  新課程的標準下,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課前預習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課前預習的好,課上同學門帶著問題進入課堂,就會有一種想學、想問、想練的良好心理,課上老師所講的重點難點就會被同學們所領悟,激發了學生的自主探索和求知慾望.實驗證明,課下經常預習的學生成績往往比不預習的成績高,而且差異是顯著的.

  那麼如何進行課前預習呢?先介紹幾種方法給大家:

  一、課前讀一讀 預習時要認真,要逐字逐詞逐句的閱讀,用筆把重點畫出來,重點加以理解.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作出記號,教師講解時作為聽課的重點.

  二、課前想一想 對預習中感到困難的問題要先思考.如果是基礎問題,可以用以前的知識看看能不能弄通.如果是理解上的問題,可以記下來課上認真聽講,通過積極思考去解決.這樣有利於提高對知識的理解,養成學習數學的良好思維習慣.

  三、說一說 預習時可能感到認識模糊,可以與父母或同學進行討論,在同學們的合作交流與探討中找到正確的答案.這樣即增加了學生探求新課的興趣,有可以弄懂數學知識的實際用法,對知識有個準確的概念.

  四、寫一寫 寫一寫在課前預習中也是很有必要的,預習時要適當做學習筆記,主要包括看書時的初步體會和心得,讀明白了的問題的理解,對疑難問題的記錄和思考等.

  五、做一做 預習應用題,可以用畫線段的方法幫助理解數量間的關係,弄清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找到解題的思路.對於一些有關圖形方面的問題,可以在預習中動手操作,剪剪拼拼,增加感性認識.

  六、補一補 數學課新舊知識間往往存在緊密的聯絡,預習時如發現學習過的要領有不清楚的地方,一定要在預習時弄明白,並對舊的知識加以鞏固和記憶,同時為學習新的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七、練一練 往往每課時的例題都是很典型的,預習時應把例題都做一遍,加深領悟的能力.如果做題時出現錯誤,要想想錯在哪,為什麼錯,怎麼改錯.如果仍是找不到錯誤的根源,可在聽課時重點聽,逐步領會.

  總之,課前預習是學好數學專門學科必不可少的,做好課前預習,不僅可以明確新課的重點和難點,發現不懂的問題,使自己在課堂上有針對性的學習,而且有益於培養自學能力,增強創新意識.數學學習重在發現、探索、創新和應用,要學好數學,要要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

  我的感想:

  從教幾年,我也充分意識到了數學課前預習的重要性。在低段教學時由於是圖畫情景較為豐富,一開始時我竟不知讓學生通過怎樣的操作步驟去進行預習,沒什麼可讀的,每天就佈置學生將書上的圖畫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是什麼意思。

  到了現在的高段,語言文字較為豐富,再加上學生已有的知識能力和水平,完全可以進行自主學習。於是這個時候的預習變得有效。班上有一個孩子在預習時標註了“?”表明他在這個地方有困惑,有孩子將書上的題目完全獨立的做了一遍,課上再來檢驗對錯與否。

  我觀察到一個將預習作業完成得相當好的學生,她對待預習的一絲不苟也快速加強了她進行自主學習的能力,由於預習的充分,課堂上多次主動的表現自己,迅速提升了一定的能力。

  當然也有多數學生不會預習,認為預習是最簡單的最容易應付的家庭作業,看與不看老師也察覺不到,簡單瀏覽一遍就算完成了任務。

  所以我反思到:應該教會學生預習的方法,引用的這篇文章給了我不少的啟示。

  我覺得從學生入學,我們就可以有意識的滲透數學預習的方法,在小學低段可以採取“看圖講故事”“提數學問題”等方式進行預習;小學中高段可以放手讓學生進行先讀一讀,再想一想,做一做,議一議,問一問等方式。在這個過程中,給學生樹立正面的榜樣,通過了解預習完成得好的同學的方法,進一步完善自己的預習。課堂上還可給予學生一定的表現自己的機會,如在課上拿幾分鐘讓學生說說自己已經掌握了什麼,在哪些地方還存有疑惑等。

  這是一個要長期堅持的工作,要循序漸進。我想最終會逐漸培養學生預習的能力。

  結語:以上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有關課前預習的文章,希望能幫助到你。更多關於課前預習方面的內容,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