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校藝術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作為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實施人文素質教育和美育的重要手段。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校藝術教育論文,供大家參考。

  高校藝術教育論文範文一:淺談高校藝術教育

  摘要:沒有 藝術 教育 是不完整的教育,實施藝術教育是適應 現代 社會 發展 的需要,是時代發展對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藝術教育對大學生審美需要的滿足、審美意識的塑造、全面素質的培養產生了有益的影響,藝術素質的培養對大學生的思想品德、思維能力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高校;藝術教育

  一、藝術教育的涵義

  藝術教育是一種以視覺和聽覺藝術為主要內容的教育形式,具有形象性、感染性和愉悅性的特點,藝術教育與現代社會及人才素質有著密切關係。藝術教育以它獨有的教學特色有利於幫助大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和健全 心理的形成。通過藝術的媒介,培養受教育者藝術表現力,提高受教育者藝術修養。“以情動人,潛移默化地培養社會民眾的性格品德於不知不覺之中,深刻而普遍”,宗白華先生的這句名言精闢地指出了藝術教育的獨特性所在。藝術教育通過意象的形式令受教育者在與現實生活實際更為近似的情境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教化與陶冶,這就比其他教育形式更加靈活、具體,更富有感染力。藝術教育以它內在的平等精神、人道內涵和開發潛能的直接性、完整性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起著深刻的人文教化作用,它能為受教育者提供一個情感健康宣洩的途徑,使受教育者合理地處理物質利益與精神價值、知識技能與心理素質、個人追求與社會需求之間的關係;使受教育者的內心在審美狀態中達到感性與理性、生理與心理、情感與精神的統一發展。

  二、藝術素質的特徵

  藝術素質是指具備藝術範疇內的內在知識水平和外在表現相協調統一的一種綜合水平和能力。比如從事舞蹈、 音樂 、繪畫、 文學創作等藝術行為的人他們所具備的和藝術相關的能力。是指一個人的藝術素養和心理品質,除正確的審美觀念、對藝術作品的感受和鑑賞能力外,更要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能把真實生活中熟視無睹的資訊、符號、現象重構於一個新形式之中。

  藝術素質教育即是指通過特定的方法和內容,來改變藝術素質水平的教育。首先藝術素質教育與“德”有緊密 聯絡。藝術素質教育作為人文素質教育內容的一部分,其內容是廣泛而富有聯絡的,如果僅僅將藝術素質教育歸結為單純的技巧性訓練,顯然達不到正確理解藝術的目的,應該從 文化現象或者說人文素質的高度來整體認識藝術,才是對藝術素質教育的全面認識。而且從內容上看也不單隻包括繪畫、音樂、舞蹈等門類。各民族、民間藝術,由於不同時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其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審美情感、藝術觀念,乃至整個社會的風尚、習俗、氣質等都有或多或少的差異,因而產生的藝術也必將表現出各自的特質。但作為藝術的整體,文化的組成部分將其納入人文素質教育內容的一部分,不僅使藝術教育更為寬泛.同時對真正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傳播民族文化,樹立民族形象以及培養愛家鄉、愛本土的愛國主義思想具有潛移默化、實實在在的價值。

  三、藝術教育對審美觀念的培養

  藝術教育的主要任務是:通過藝術課程和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文化藝術活動,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文化素養的。審美需要是人類內在情感生命的需求,是人所特有的本性,心理上的情感衝動是它的直接表現形式。處於青春萌動期的大學生想象力更加豐富,情感起伏變化更加強烈,對精神生活產生了更高的需求,為了使情感能夠不影響實際生活地釋放出來,一種虛擬情境的創設就成為必要。而藝術教育的審美功能正是通過具有強烈感染力的藝術意象訴諸受教育者的感官,調動起受教育者的感知、情緒、想象、理解等各種心理功能,令受教育者走上健全人生髮展的軌道。在藝術的型別中,最主要的、人類感覺最敏銳的是視覺藝術和聽覺藝術。音樂是聽覺藝術,是人類 語言的一種,因此,任何有感覺的人都會對音樂的音響而有所反應、有所感知,音樂是表達人類情感最直接、最細緻的一種藝術。可見,藝術作品影響人、感染人的過程,也就是教育人的過程,這一過程是受教育者認識美的過程,是在不斷的審美過程中完成的教育。正是因為藝術本身是美的鑄造,它感染人,作用於人類的審美,靠的就是它自身美的魅力。所以說藝術教育是提高人的審美意識,提高素質的重要手段。  四、 藝術 教育 對思維的培養

  藝術教育除了審美功能作用外,形象性思維的培養是另一主要功能,感人心者莫先於情。愛因斯坦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 現代 醫學已經證明,人的左右腦有著不同的分工,左腦以 語言、 計算 、邏輯等功能為主,右腦以記憶、形象、情感等功能為主,左右腦既分工不同,又互相調節,互相輔助,偏重任何一方,智力的 發展 會受到限制,只有全面平衡的發展,才能達到增進智商的目的。在我國傳統的教育理念中,認為:邏輯思維是 科學 家的方法、形象思維是藝術家的方法。藝術創作是情感的 心理活動,是藝術家通過非具象的手段表現他的內心世界。由於是非具象性的藝術,因此,他的創作必須以想象力為心理基礎,通過想象和聯想的充分發揮,塑造出豐富的藝術形象,而作為藝術的受教育者,通過不斷地對感知力的培養,對藝術欣賞的二度創作,也變得更加豐富,這個由感官刺激到受理智支配的過程,是受藝術情感激發的過程,是藝術不斷給大腦思維提供豐富給養的過程。蘇聯巴甫洛夫學說:人類的生理心理機能,都有其節奏 規律 。大腦思維時,注意的物件越是處多變的運動狀態,注意力就越集中,越有深度,注意物件轉換的本身,就是給注意力的一種給養。就是不斷給腦力形成新的刺激,不斷導致神經興奮的再現。因此,對促進全面思維創造了條件。“藝術能夠激起幻想,開拓思想,形成道德原則,擴大眼界,皆因思想立場,給人以理想”。

  五、提高大學生藝術素質的措施

  ***一***注重激發學生濃厚的興趣

  激發學生的興趣,必須採取多種辦法。以 音樂 教學為例,通過講解音樂背景、情節等,通過畫面展示、播放幻燈或電影等多種方式,既可以加深學生對曲目的理解,又可以激發學生進行音樂欣賞的強烈興趣。隨著科技的發展,多媒體越來越多地受到音樂欣賞教學研究和 實踐者的注意。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夠更好地啟發、誘導、感化、影響學生心理,促使他們積極思考,激發他們認知上的需要和對音樂的興趣。學生對於MIDI音樂、文字、圖片、動畫、動態視訊等多媒體綜合資訊更感興趣,能更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二***加強藝術教育教學質量

  在藝術教育教學中,教師要學會合作,改變傳統的授課方式,根據學生心理特點及藝術教學的規律 組織課堂教學,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組織活潑多樣的藝術教學活動,促進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探索的熱情,培養學生的藝術感受、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使課堂教學更加生氣盎然。

  ***三***學生應從心理上接受藝術教學

  大學生處於人生階段的過渡期以及德智體發展的高峰期,大學生精力旺盛,求知慾強,基於這些心理特點,大學生教育特別需要一種更為人性化、能夠開發大學生潛能、促進其全面素質均衡發展的開放式、立體式教育模式。選擇一種適合大學生心理髮展、能使其在樂中求知的教學方式已勢在必行。在高校藝術教學的過程中,讓他們從心理上接受藝術教育,並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這樣才達到了我們教育的真正的目的。

  總之,藝術教育能提高學生的藝術素質,能潛移默化地陶治學生的性情,純潔心靈。事實上,素質的提高,不單是 文化知識水平的提高,更是審美觀念、審美理想、審美標準個人意識、道德修養等的提高;素質的提高,普通高校開展藝術素質教育是國家發展長期戰略大問題,是能否培養出高水平人才問題。其所面對的是全體學生,培養全體學生的藝術素質問題,使全體學生享受到良好的藝術素質教育,這才是普通高校藝術素質教育應該發展的道路。

  參考 文獻 :

  [1]***英***赫伯.裡德著呂延和譯 通過藝術的教育[M] 長沙:湖南人學出版 1993

  [2]宋德玉,姬英濤陶冶情操,完善自我—論音樂欣賞課在高校素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 美與時代,2004,***9***

  [3]楊芳論藝術素質教育的科學化河南師範大學學報 2005。

  高校藝術教育論文範文二:高校藝術設計教育創新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髮展,我國教育事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著新的挑戰。高校藝術設計教育在我國教育事業中佔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是我國高校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專業,對於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雖然高校藝術設計在發展過程中不斷的在變化、改進,但是高校藝術設計這一門學科課程中的教育還存在著諸多的不足與缺陷,例如:教學模式單一、教學觀念陳舊、教學方式不合理等。這些問題會造成藝術設計專業的課堂教學效率、質量下降,制約了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不利於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培養與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發展,所以要對高校藝術設計教育進行創新。

  關鍵詞:高校;藝術設計;教育;創新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我國教育事業在發展過程中有了新的要求與標準,我國高職院校在各個學科課程的教學中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就目前來看,我國高職院校在藝術設計這一門學科課程中的教育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還需要不斷的對藝術設計專業中的教育事項進行創新,例如: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中的教學觀念、教學方式、教學模式等。

  1 高校藝術設計教育的現狀

  1.1 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學習的現狀

  一些藝術設計專業中的學生,由於自身的文化知識不足,文化基礎較為薄弱,所以在選擇了藝術設計專業之後,不能夠有效的掌握藝術設計專業中的一些基礎理論,在藝術設計專業學習的自主性差,不能夠明確自身在藝術設計專業中的學習目標,所以導致高校藝術設計專業中學生的學習滯後。

  1.2 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師教學的現狀

  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由於自身在藝術設計專業中的一些理論知識較為陳舊,教學中的教學模式也比較單一,自身的教學水平、教學能力都還有待完善,在藝術設計專業課堂的教學中只重視藝術設計中的短期視覺效果以及實際中的操作,忽略了高校藝術設計專業中理論知識的教導,沒有對學生在藝術修養這一方面進行有效的培養,導致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教育嚴重滯後。

  2 高校藝術設計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2.1 藝術設計專業課程的設定不合理

  我國很多高校在開始藝術設計這一門專業課程的時候,沒有結合自身在教學中的實際狀況,對其他高職院校在藝術設計專業這一方面中的開設模式進行照搬,造成藝術設計專業在很多環節上的設定都處於不合理的狀態,很多高職院校在學科課程上雖然設立了藝術設計這一門學科課程,但是由於藝術設計專業各個方面的設定都不合理,導致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並不能進行有效的開展,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2.2 盲目擴招,機房裡的電腦配置不夠好

  就目前來看,我國許多高職院校在藝術設計專業中的招生這一方面,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對於招生的目標不明確,盲目的對藝術設計專業進行擴招,學校內部機房中的電腦配置還有待升級,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在使用電腦時,無法使用一些軟體對藝術作品進行設計;在藝術設計專業這一方面的書籍資料非常的少,也沒有相應的藝術設計專業實習場地以及實驗室,這就導致藝術設計專業中的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無法引導學生將藝術設計應用於實踐中,學生只能以圖紙這一種形式對藝術設計專業中的一些設計知識、設計創意進行訓練,學生對於藝術設計專業得不到一個有效的實際應用,缺乏在藝術設計上的創新能力,學生在藝術設計專業中的知識面較為狹窄,無法設計出優秀的作品。

  2.3 教師資源不足,教師教學觀念、方式不合理

  我國很多高職院校在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過程中,對於在藝術設計專業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這兩個方面都優秀的教師非常的缺乏,尤其是在一些剛剛開設藝術設計這一專業的高職院校中。一些高職院校在藝術設計專業這一方面缺乏相應的教師,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裝置設施、教學資源也還不健全,卻在藝術設計專業招生這一方面非常的急切,嚴重的阻礙了藝術設計教育的發展。藝術設計專業中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一個合理的教學觀念與教學方式,導致學生不能有效的在藝術設計專業中進行學習,教師沒有對教學觀念、方式進行有效的創新,而且我國藝術設計行業中,能夠給予藝術設計專業學生進行實踐鍛鍊的機會非常的有限,導致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在藝術設計行業中的鍛鍊不足。

  3 高校藝術設計教育的創新

  3.1 提高藝術設計專業教師的專業水平以及加強教學能力

  藝術設計專業是我國各個高職院校中新興的一門學科課程,由於藝術設計專業的時代性非常的強,所以藝術設計專業中的教師要不斷的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保持自身在藝術設計專業這一方面的理論知識與社會的同步,不會出現脫節的現象。藝術設計這一專業與其他專業相比,在知識上的更新速度非常的快,這就需要藝術設計專業中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理論知識進行有效的創新,不能一成不變。高職院校在藝術設計專業中,要重視藝術設計專業中教師在專業水平上的提高以及教學能力的加強,應當鼓勵教師參加與藝術設計專業相關的一些培訓課程,支援教師在藝術設計這一專業中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例如:藝術設計專業教師可以進行考研。

  3.2 構建立體化的教學體系

  高職院校在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過程中,要構建立體化的教學體系。立體化的教學體系實質上就是指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對理論知識進行學習,在理論知識的學習中提高實踐的能力,使學生在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習中將實踐與理論相結合。藝術設計專業在課堂的教學中,由於課堂時間有限,學生在課堂中對於藝術設計專業的知識理論與實踐學習受到了很多的限制,不能進行更深層、更全面的學習,所以要有效的將藝術設計專業中的課程擴充套件到課外,可以採取讓學生在藝術設計專業課堂外參觀一些藝術設計的優秀作品,佈置課堂之外的作業以及命題寫生等一系列的形式,這些教學形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在藝術設計這一專業中學習的全面性。

  3.3 開放式的教學環境

  高職院校中的藝術設計教育,在教學環境上的建設非常的重要,開放式的教學環境對於學生在藝術設計這一專業中的學習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開放式的教學環境能夠打破藝術設計專業中傳統的教學觀念與教學方式,不僅僅能夠讓學生在藝術設計專業學習中自由的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與創造力,擴充套件學生在藝術設計專業中的思維模式,激發學生在藝術設計創作中的靈感,還能夠使教師在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過程中,對自身的教學觀念以及教學方式進行有效的創新。開放式教學環境在建設的過程中,還要不斷的完善學校中的一些教學裝置設施,例如:提高學校內部機房中電腦的配置,安裝相關的軟體。

  開放式教學環境是對藝術設計教育以往教學環境的一種創新,對於我國高職院校在藝術設計專業這一方面的教育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4 結語

  藝術設計專業,是我國高校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專業,我國高校要充分的重視藝術設計教育的創新,合理的設定藝術設計專業中的課程,採取科學合理的方式解決藝術設計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高校藝術設計教育的創新,不僅僅能夠提高我國高校藝術設計專業中教師的教學水平與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在藝術設計專業中的學習能力以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在藝術文化這一方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方松林.高校藝術設計教育的發展與創新[J].美術大觀,2009***09***.

  [2] 李剛.高校藝術設計實踐教學的現狀及創新思路[J].中國教育,2008***17***.

  [3] 李莉.以科學發展觀指導環境藝術設計教育[J].廣西輕工業,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