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學美術教育論文

  目前,中學美術教育課程改革正在火熱進行當中,我國的美術教育起步較晚,但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中學美術教育在經濟迅速發展、科技日益發達的今天顯得尤為重要。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學美術教育論文,供大家參考。

  中學美術教育論文範文一:淺析論新形勢下中學美術教育的現狀

  論文關鍵詞:中學美術教育 素質教育現狀

  論文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教育制度地不斷完善,在新的形勢下,我國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美術教育在提高與完善人的素質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然而,在實踐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對美術的認識卻是另外一番景象,他們對美術的認識僅一味的停留在形式上的變化而沒有從內容和態度上進行根本的變革。事實上美術教學的環境急須改進,需要社會,學校、教師等共同努力,更新觀念,加大投入力度,使美術教育有一個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本文針對當前我國中學美術教育的現狀談了自己的一點看法,希望對讀者有所裨益。

  當今我國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為學校美、體、勞等教育帶來了佳音。但由於一部分人對素質教育並未真正理解和認識,或者說,還無法走出傳統應試教育的陰影,因此,美術教育在學校中的地位也並未得到好轉,在社會和家庭中也沒有得到普遍的認可和支援。相反,這種對美術偏見的心態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勢力,從而沒有真正的實現素質教育。

  在中學美術教材上不難看出,有大量的內容是模型製作,回憶情景故事等內容。這樣一來美術課就成了一味的去讓學生體驗與美有關的趣味性而降低了課程摶授知識技能的要求。在教材內容深度上也不夠,重在鼓勵所有學生的參與,不斷降低標準,真正用於創作的過程簡單,趣味性不強。有相當一部分內容是特殊技法、抽象作品,衡量的標準模糊,含有很多不確定性因素,作品成功的偶然性因素很多,這些內容在中學美術教材中我認為要少。這種教材使學生無法系統掌握美術課重點內容繪畫語言,實踐就更談不上了。所以根本就沒有起到為高校和社會培養合格人才的作用。作為美術科,在學校教育中應與其他學科具有完全等同的地位,學科的重點就應當是傳授知識技能,兼顧趣味性。

  美術是以物質材料為媒介,塑造可觀的靜止的,佔據一定平面或立體空間的藝術形象的藝術。表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同時也是一種生產形態。因此,我認為美術教育與人和社會的發展息息相關。中學美術教育作為美育的一種手段,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應該是一種素質教育。但是,當前我國中學美術教育現狀卻不容樂觀,與真正的素質教育存在著諸多偏差。一、美術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陪襯和擺設。 學校缺乏專職的美術教師和充足的美術裝置,美術課起著點綴的作用,可有可無,存在著被其它文化課兼併的危機。美術教育根本沒有它的地位,不能實現它的價值。二、學校美術教育集中對於培養少數計劃參加升學考的美術尖子,名義上是興趣小組或美術特色班,走的卻是應試教學的路子。 第二種情況更為普遍。它把美術教育作為純繪畫性的技能訓練,以繪畫教學代替美術教育。儘管有時也帶著素質教育的幌子,但它忽略了美術教育的豐富性與多樣性,不能發揮中學美術教育的真正功能。

  美術課是素質教育所設定的課程體系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其目標是以審美教育為主線,以學生的智力和才能培養為核心。但是,目前中學美術課堂教學方法仍然處於舊式的繪畫性為目的的模式上,追求更多的技法訓練,應付檢查。為了追求升學率,強制性的把成年人的教學模式灌輸給學生,讓學生對著範本臨摹而度過一堂課。這種指導思想與教學方法,缺乏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違反了學生的發展規律,導致了學生個性扭曲。這種現狀不符合《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中學美術教學大綱》要求的直觀性、系統性及理論聯絡實際的教學原則;有礙於創造想象和理論聯絡實際的教學原則;有礙於創造想象和視覺記憶發展及中學生個性、意願、情感的表達。更缺乏審美教育的現代意識、缺乏對物件本質特徵的分析和審美概念的表達,是一種被動刻板的教學模式,結果是僅有極少數學生或憑天資或家庭因素保持著美術的興趣,而大部分學生在美術課堂上收穫甚微。

  就目前美術教育的現狀而言,美術學科教育不再是單一的知識與技能的傳授,而是在傳遞美術文化與育人的統一社會實踐活動。美術教育不僅能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學生能夠樹立健康的審美思想和審美習慣,能夠使人格朝著健康積極的方向發展,提高學生辨明真假,美醜、善惡等道德教化功能,美術教育同時還具有開發學生智力,發展學生觀察力、創新力和動手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個人潛能得到發揮的作用。美術教育還有著促進學生情感發展提高情商,有效提高學生交往和合作能力和培養其自信、大膽、大氣與勇於承擔責任的個性品質。

  對此,我們在瞭解了中學美術教育的現狀後,我們應正確認識美術科目的重要性,提高美術科目的課堂魅力。

  一、增大投入

  美術是一種視覺藝術,需要觀摩和展示大量的圖片資料,可是這些資料和展示的儀器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經費。由於美術不是主課,得不到重視,因此學校對美術科目的軟、硬體投資比重較輕,對美術教師的工作也不是很支援,這樣既挫傷了美術教師的積極性,也使得豐富多彩的美術課堂變得蒼白無味,大大降低了美術課的吸引力,挫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努力上好美術課

  有部分美術教師認為,美術課上只要讓學生依葫蘆畫瓢,畫出幾張畫,課堂不出問題就行了,這種做法壓制了學生的創造性,長久下去,學生對對美術學科的學習興趣越來越淡。我認為任何一位優秀的美術教師都會意識到激發學生興趣的重要性。為此,我們應有選擇的利用教材在堅持大綱的原則下,有彈性的選擇教學內容,甚至我們還可以編寫自己的本土教材,不斷地優化和豐富我們的教學方法、豐富我們的教學手段營造藝術氛圍,不斷地交流學習,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只有這樣學生才會越來越喜歡美術課。

  我們應當突破以往偏重知識的傳授,技能技巧訓練的藩籬,在行動上和教學方法上有新的突破。給美術教師和中學美術教育應有的尊重和與其教育本身應有的地位,而不能失之偏允。而作為美術教師本身則應當正視中學美術教育,加強自身素質的提高,完善個人品格和提高個人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的提升,使學生喜歡上並要求上美術課。從而進一步推動我國美術教育的健康發展。

  總之,素質教育重視人的全面發展,努力把人培養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綜合人才,這也是當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在新形勢下,我們應該大力提倡素質教育,同時我們也呼喚中學美術實現真正的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鍾啟泉.美術教育展望[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2]顧平.美術教育學導論[M].江蘇:江蘇美術出版社,2006.

  [3]尹少群.美術教育學新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中學美術教育論文範文二:淺析談中學美術教育與人文精神的培養

  論文關鍵詞:中學美術;人文精神;教育藝術

  論文摘要:從美術的本質來說,美術教育任務的價值取向應該是多元的體現人文精神的一種社會活動,也就是說美術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能力的培養,更應注重藝術的薰陶、素質及創造力的培養。如果想要真正的道道這些要求,那麼在中學的美術教育上就必須注入人文精神培養的成分。本文就是對中學美術教育以及人文精神培養的探討。

  一、確立中學美術教育中科學融合人文發展的緊要性

  從實踐美術教育的角度來看.美術學習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學前階段,又稱為***無法***塗鴉階段。於這一階段的美術學習,雖然由於無計劃性而效果大不相同,然而因為受到美術表現能力以及心理素質、文化素質是同步發展的,所以小孩子學習美術和對生活的興趣、情感也是同步發展的。第二階段是學校學習***有法***階段,小學生在已有一定美術表現能力的基礎上開始接受規範化的美術教育,但是這一階段突出的問題是:許多老師過於強調要求學生的作品“像什麼”,而忽略了美術學習與學生的心理素質、文化素質的同步發展,又由於過分強調美術學習的計劃性和規範性,而忽略了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及自身情感和主體的發展。儘管有很多學生在進入小學之前,就已經變現出了相當的美術表現能力.我們完全可以以此為媒介,在小學美術教育中把學習美術與學生的生活、遊戲以及其他各科學習、課外活動科學的結合起來。

  二、美術教學加強人文化教育的實施策略

  ***一***探尋美術教育真諦,提高教育藝術

  目前,從整體上看,美術教育普遍存在著偏重單純技巧訓練的現象,忽略了學生的審美意識、形象思維的培養,忽略了提高整個審美水平。美術這種導向在客觀上制約了美術教育其他功能的發揮,所以美術教師要突破傳統觀念,充分認識技能、技巧的訓練不容忽視,但它決非美術教學的全部內容,更不是評定學生成績的唯一標準。學校美術教育,並不只是為了選拔幾個美術苗子,而更重要的是要關心學生的全面發展。雖然對學生的人文素質的提高,不能像購買商品那樣,當場兌現,立竿見影,它是一個長期的逐漸的過程,既看不見,也摸不著,還無量化標準,但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必須自覺把自己放到大教育之中,以培養跨世紀人才為目標,腳踏實地,在實際教學工作中,牢固樹立技能、技巧訓練與人文素質並重的教學思想,培養全面發展、學業技能與基本素質、個性品質與思想情操共同進步的人。也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美術教更加完美,更好地為培養素質完備的人才服務。

  ***二***引領學生進入生活世界,體驗生活

  體驗是身臨其境或親自實踐,感受事物、環境的豐富和微妙,併產生獨特的情緒和認識。美術教育面對的是中學生,在美術活動過程中,學生既需要訴諸心理、生理,又訴諸情感的美術語言:色彩、線條、構圖、明暗、加以體驗,更需要在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製作過程中完成任務,到達掌握知識和技能目的,不能以簡單的講解代替學生的感情和認識,而是在美術活動體驗中到樂趣,培養學生審美能力,提高學生審美趣味。

  ***三***大力開展欣賞教學,與作品對話

  古今中外的許多優秀藝術作品,作為人類成果的部分,代表著人類藝術實踐的突出成就,其間容納了豐富的人文教育資源。美術教師應充分利用這塊寶藏,將人文素質教育體現在欣賞的教學當中去。教師能夠通過指導學生按照描述、分析、解釋、批評的順序,對一幅畫表達出自己的看法,並從旁加以引導,通過學生自身的活動來提高其審美水平。如,體會雕塑大師們如何綜合把握畫面整體與區域性的關係時,教導學生學會運用其解決生活中其他領域的問題,形成一種善於統觀全域性、掌握核心的思維方式;結合欣賞教學還可以介紹相關的歷史文化知識、美術知識,以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這些方法的採用,能促使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對美與醜較高的鑑賞力和識別選擇能力,擇美而從,擇善而從,從而造就較完美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最終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目前,欣賞.評述內容僅佔教材的15%,大力發展欣賞教學必然要涉及到欣賞課的容量的增加。除對原有基本內容的擴充外,可注意鄉土教材的開發利用,既可增加學生的文化知識涵量,又可以提高審美修養,同時也體現了精神教育。

  ***四***促進學科融合,發掘教育價值

  學校、家庭、學生在升學率、學習成績的壓力下,對美術教育的偏廢現象普遍存在。一些專家的研究認為,其實美術教育對其他學科的學習有著巨大的意義。其學科直接從美術教育中獲得啟示和力量,美術的創造力及其豐富的想象力使學習顯得更有實效。所以,有的學者認為,當美術的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碰撞、交融和對話時,就容易產生大的智慧。

  三、總結

  總之,中學美術教學中應注意科學加強人文精神教育。因為作為中學美術教育來說所要培養的不是美術家、藝術大師,而是對“美”有所瞭解,有所感悟的人。所以我們應當在引導學生求真、求善、求美中尋找科學的人文關懷,並最終促進中學美術教育的新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編寫組.美術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