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教育研究論文

  化學是國民經濟發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一門學科建設,全球化經濟的日益盛行促使了國際間化學教育的不斷交流和發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高中化學教育的生活化教學策略

  摘要:綜上所述,雖然高中化學教育的生活化教學現狀無論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方式都還存在一定程度的問題,但是高中化學作為一門和生活緊密聯絡的學科,生活化教學策略不但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實際生活加強對高中化學知識的理解,同時也能培養學生對化學知識學習的興趣。

  關鍵詞:高中化學;生活化

  一、前言

  生活化教學是目前運用比較熱門的教學策略。高中化學教育的很多知識點都和生活現象息息相關,如果在高中化學教育中運用生活化教學策略能夠增加高中化學課堂的生動性和趣味性,一改傳統教學模式理論灌輸的刻板僵硬。高中化學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將和高中化學知識點相關的一些生活話題或者現象和教學內容有效結合,讓化學理論知識和現實生活案例以及演示實驗操作科學結合,從而加強學生對高中化學知識的生活化現象理解並提升實際操作能力。

  二、高中化學教育的生活化教學現狀問題

  當前,高中化學教學模式與教學改革相同步正在逐步完善更新。但受傳統教學理念與某些客觀因素的影響,某些化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還是偏重於知識傳授,對化學理論與現實生活有機結合沒有做到足夠重視,因為缺乏生活性,致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一***教學內容方面的問題

  在目前的高中化學教師隊伍中,仍有相當部分人過多的注重書本和教學任務中涉及的學科知識傳授,力爭通過課堂傳授讓學生們掌握系統完整的知識,相對而言,在用化學知識指導實際方面做的卻相對不夠,大部分是一帶而過。這種脫離生活的“誇誇其談”式教學,讓學生們很難領悟到學習化學科目的意義,也就不能很好的喚起他們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得教學質量大打折扣。

  ***二***教學方式方面的問題

  在進行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尤其是年齡稍大的教師仍側重於課堂中的講解灌輸,在藉助生活現象和實驗器材等加深學生理解記憶方面做得不夠,同時,受課堂時間及器材裝置數量所限等原因,在進行某些具體操作時一般是學生看、教師做,因為這種“填鴨式”的灌輸缺乏生動性與直觀性,所以學生的學習成為了一種被動。從某種意義上說,當前的教學方式沒有跟上新課改的步伐,與“教育應該以人為本”理念相背離。

  三、高中化學教育的生活化教學具體策略

  ***一***實驗操作的生活化策略運用

  實驗是化學的基礎,脫離實驗的化學教學則會失去生動性。教師要結合教學目的,圍繞教學內容將生活現象與實驗進行有機結合,使學生在學習中因化學的實用性和有趣性而提升學習興趣,從被動接受知識轉向主動學習知識,有利於提升學習效果。為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提高教學效果,建議教師在進行實驗操作時,引入學生們熟悉的某些生活場景為課堂教材,如:教師可以通過加熱食用醋來去除水垢這一現象來闡述其中的化學原理。教師還可以選擇性的讓學生們進行一些比較容易操作的試驗,通過親自動手來獲得親身體驗,加深印象。

  ***二***課堂教學的生活化策略運用

  如教師在進行化學教學時,將日常生活中某些現象引入課堂,這種存在於學生周圍的課堂材料因為容易被感知,抽象的化學反應公式變成了生動具體的生活現象,能夠增加知識學習過程中的操作性與討論性,並能夠激發學生們對日常生活教材的觀察和發現潛力。另外,化學教師應善於尋找生活中的化學課題,並將其在適當地情境下作為知識點帶入課堂,以助於提高教學質量。如在"金屬及其化學物"這一章節授課時,圍繞鈉的物理和化學性質、碳酸鈉和碳酸氫鈉、鈉的用途等知識點,教師運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通過板書和口頭表達、閱讀課本等方式讓給學生們理解其中的知識點,這種抽象性的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如果教師帶入一定量的鈉的化學原料進行逐項講解,則可能會提升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可讓學生通過觀察和鼻子嗅等來感知鈉的物理性質,通過將碳酸鈉溶於水來感知水溶性,通過將碳酸氫鈉溶於水觀察它的分解性等。在進行實驗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們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活躍的課堂氣氛和多變的實驗反應會讓學生加深記憶,提升興趣。

  ***三***佈置練習的生活化策略運用

  為了加深學習印象,鞏固課堂知識,讓學生進行練習是很多化學老師採用的教學方式之一。在進行練習佈置時,可以將作業與現實生活情景有機結合,即教師基於某個知識點的學習,著眼於生活中的此類細節,讓學生們親自動手,這種運用所學化學知識來解釋生活中某種現象的知識獲取過程,大大拓寬了學生們認識與觀察現實的視野與高度,並能夠賦予枯燥無味的科目學習以有趣的生命力,進而使得學生領悟到化學學習的現實價值。總之,為了提升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化學知識學習綜合水平,讓學生們進行具有生活化的練習十分必要。在進行聚乙烯、聚氯乙烯等化學物品的課程教授時,可以引入“白色汙染”這一概念,通過了解白色汙染對社會和環境的危害來引導學生們自覺抵制塑料袋等化學產品。在進行練習時,可以讓學生找尋身邊的白色汙染源,探討如何防治白色汙染,如何科學利用自然資源,從而提升資源保護意識。

  四、結語

  綜上所述,雖然高中化學教育的生活化教學現狀無論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方式都還存在一定程度的問題,但是高中化學作為一門和生活緊密聯絡的學科,生活化教學策略不但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實際生活加強對高中化學知識的理解,同時也能培養學生對化學知識學習的興趣。如果高中化學教師能夠從實際生活出發,在演示實驗以及教學過程和課後練習各方面合理運用生活化教學策略,必然能夠取得更加良好的教學成效。

  參考文獻

  1、中學化學史教育綜述楊慶元;化學教育2006-11-28

  2、對新課程理念下化學實驗教育功能的思考姚新平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5-05-21

  範文二:情景教學高中化學教育論文

  摘要:新的課程教學改革中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學生不再是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式下的書袋子,老師一股腦的把所有的東西都將給學生,而學生只是一味的理解和記憶。

  關鍵詞:情景教學;高中化學

  一、情景教學在高中化學教育中的應用

  1.具體的實物演示情景

  在具體的實物演示時,可以運用具體的直觀實物在學生的面前做出展示,相對來說實驗的範圍和程度相對來說比較小,這是因為課堂教學要顧及到每一個學生的情況,所以老師在課堂上的實物展示都是相對於實驗中範圍比較小的,但是老師在一邊講解的過程中,一邊做出演示,讓我們明白這個化學變化的原理和過程。比如說老師在講石蕊如何判斷液體的酸鹼度時,可以將液體用潔淨的玻璃棒蘸取,滴入紫色石蕊試液,如果試液顯紅色,則說明液體顯酸性;如果試液顯藍色,則說明液體顯鹼性;如果顯紫色,則是中性。通過這樣的具體實物的運用來讓學生辨別酸鹼度,同時體會和理解不同液體在石蕊中顏色變化的神奇,增加了學生的觀察理解能力,同時在學生的面前對基本的化學實驗過程做出了基本的展示和模擬,這樣以具體的實物演示情景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化學變化的原理,同時為以後在化學實驗室裡真正做實驗提前做了充足的準備。

  2.深刻的實踐體會情景

  情景教學中的表演主要是讓學生進入角色,加深自己實踐的體會,無論老師講了多少回或者學生背了多少會的化學公式都不如學生做一次實驗來的生動具體,我們常說,無論別人說的故事多麼動聽,當我們自己親身經歷一次時,那麼所有的酸甜苦辣都會有深刻的體會,這也是為什麼高中化學要求教學中有那麼多實驗課的原因,因為實驗出真理。在高中化學教育中,情景教學的主要應用就是學生親身的實踐——做實驗,這樣才能深刻的體會情景,明白化學變化的具體情況,對公式中出現的化學因素有了很親切很熟悉的感覺,因為這些化學物品都是學生自己親手放進化學器皿裡的,所產生的新的化學物質也是自己親手提煉出來的,自然加深了內心的體現和興奮,同時學生對於這門課也有了自己的理解與觀點,認為這門課可以親身實踐,自己也可以創造出書本中文章所描繪的實物,這樣的成就感對於一個已經有獨立意識的高中生來說是莫大的鼓勵,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將枯燥難記的化學公式變得有理有據,生動具體,這樣學習也就更有動力了。

  二、情景教學對高中化學的作用

  1.理解教學內容

  化學的書本知識是很枯燥的,這是很現實的問題,新課程教學改革中,針對這個問題主要的解決就是通過情景教學讓學生清晰明白的理解知識點,同時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生動的語言引導學生的思維活動,引導學生進入情境教學的環境設定中,讓學生整個人已經處於一種思維慢慢凝聚的狀態,這是拿出提前準備好的實物做演示,學生的眼睛和思維就會隨著實物的演示而發生改變,這時感官與思考都被調動了起來,學生整個人都隨著演示的程序而變化,這樣整節課才算成功的,因為學生的注意力都跑到老師的講解之中,也減少了學生思維跑路的問題,同時學生認真地聽老師的講解,這樣在後來的思考中才會有自己的問題與見解,因為認認真真聽講了思考了,那麼這節課的內容也就全面的學會了。

  2.培養創造性思維

  新的課程教學改革中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學生不再是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式下的書袋子,老師一股腦的把所有的東西都將給學生,而學生只是一味的理解和記憶。在情景教學中,學生可以根據老師的講解做出思考,運用自己學到的知識,對老師的將結果過程進行分析,對於和自己認為不同的地方進行分析,這樣最後才能形成自己獨到的見解。培養創造性思維在化學實驗中最能體現出來,因為在化學試驗中,即使是最細微的差別都會產生不一樣的化學效果,當學生最後的化學成果和老師演示的不一樣時,學生就容易產生疑問,這樣藉助疑問學生進行重複操作,終於發現實驗的不同之處,從而可以形成自己的個人發現和創造性思維的突破,長時間的思維觀念突破之後,學生就會形成創造性思維。

  參考文獻

  1、論化學實驗的教育教學功能鄭長龍,林長春中學化學教學參考1996-03-20

  2、論科學素質教育在化學課堂教學中的體現沈兆良化學教育1999-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