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本科專業論文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工程專案建設步伐開始不斷加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工程管理專業論文,供大家參考。

  工程管理專業論文範文一:水利工程管理與用水管理探討

  一、前言

  我國作為一個水資源豐富的國家,而且作為一個農業大國,水資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水旱災害頻發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巨大影響。縱觀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發生的水旱災害數不勝數,因此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就將水利工程作為固國興邦的重要國策,尤其是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上不斷進行改革進步,以期推動我國的水利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保證我國的農業生產順利進行。

  二、目前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問題

  1、水利工程管理意識差

  現在水利系統內普遍存在“葷建輕管”的錯誤思想,近幾年雖然水利工程的投入不斷增加,水利工程新建、現有工程挖潛改造專案越來越多,國家與地方政府也加強對水利工程建設的重視程度,但有些地方對水利工程的管理意識還是沒有提到必要高度,在思想上對於水利工程專案的建設管理與執行管理重視程度不足,建設階段監管不力,執行過程中基礎設施投入與維護工作不足,這也對水利工程的質量與使用年限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管理體制的不健全對於水利工程專案的順利進行具有非常重大的影響,導致水利工程管理企業的現代化管理模式不能順利實現,影響工程工期與工程質量。

  2、水利工程的管理與養護機制不健全

  由於我國大部分的水利工程都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建設的,由於當時技術水平限制,普遍存在技術要求低、施工質量較差、防滲等配套設施不健全等問題,由於很多的水利工程經過幾十年使用,年久失修,存在嚴重的水資源利用率低、年久失修水毀嚴重等問題,造成嚴重的水資源浪費現象,並且存在重大的水利工程安全隱患。養護工作不到位是水利工程專案的一個非常大的問題。由於近年來水利工程管理與養護不到位,導致在大的洪水到來時常常出現水庫垮壩、渠道垮塌等事故。

  三、河南省人民勝利渠東三乾渠工程介紹

  河南省人民勝利渠東三乾渠位於人民勝利渠下游,東三乾渠設計灌溉面積35萬畝,渠道長度38km,使得東三幹灌區內的工農業生產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東三幹灌區經過幾十年的執行,骨幹工程老化失修,干支渠建築物現狀標準低,工程管理不完善,裝置陳舊老化。破損嚴重,輸水能力低,水資源浪費嚴重,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灌溉水利用率較低、灌區水資源浪費都對灌溉效率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因此東三幹灌區節水配套改造工程勢在必行。人民勝利渠東三乾渠經過2014年灌區維護,已經完成了渠道清淤及堤防整修、渠道砼及閘護坡修補等工作。人民勝利渠東三乾渠經過改造已基本上完成了襯砌,在實現水資源穩定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發揮水資源利用率與經濟效益最大化,為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與資源節約利用做出貢獻。

  四、水利工程科學管理

  1、合理規劃佈局

  水利工程與地面徑流有著密切的關係,主要是降雨地面形成的徑流其變化情況隨時都可能發生。但地面徑流在一定範圍內又有一定的變化規律,要根據其變化規律對工程進行合理運用,以確保工程的安全和最大效益的發揮,工程的合理運用主要是制定合理配水計劃以及工程管理方案等。在運用過程中及時發現建築物有重大缺陷需要消除時,應對原有建築物進行改造擴建,從而提高工程的基礎能力,保證工程的正常執行。

  2、工程監護及管理

  水利工程監理工作主要是對工程質量、投資及工期進行有效監督和控制,要充分發揮質量監督的作用,以提高施工單位的技術和管理水平。由於主客觀條件的限制,水工建築物在原來的規劃設計和施工過程中,難免會存在薄弱環節,使其在運用過程中,出現某種缺陷和問題,因此,要對工程進行長期的監護,採取“誰驗收、誰監督”的原則,發現問題及時維修,消除隱患,保持工程的完好狀態和安全執行,以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3、檢查與觀測

  對水工建築物進行經常性的觀測工作是工程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環,建築物在運用過程中,其狀態和工作情況隨著時間的推移都在發生變化,為了及時掌握水工建築物的變化情況,性質及其規律,應對建築物進行經常性的細緻檢查和觀測,並及時進行分析處理。改善和提高工程運用條件。從而不斷提高科學技術管理水平。

  4、做好工程質量管理、嚴把工程質量關

  質量對於水利工程專案至關重要,在水利工程專案中,應嚴把質量關,做好工程質量管理工作。施工質量管理主要是通過事前控制、事中管理、事後控制幾方面進行。事前控制是在工程專案施工準備階段嚴格的對施工方案、施工管理要求以及施工技術進行控制,嚴格對施工技術人員的素質進行篩選。對於工程施工前的進場材料、裝置等,進行全面檢查,防止不合格的工程材料混入施工現場,造成工程質量問題。事前控制可以將一些水利工程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保證工程正常執行。水利工程事中管理主要是通過嚴格控制施工階段每一步工序,從而確保工程質量。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面:首先建立工程檢驗制度,對於施工的每一步工序進行初檢、複檢,只有通過檢查才可以進行下一步工序;其次,對於工程中的一些質量問題,採取認真對待質量問題,找出問題原因所在,召集技術人員及時探討解決措施,對質量問題經驗教訓認真總結,並對問題與解決措施進行報告備案。水利工程事後控制指的是在工程施工結束後,對竣工的每個分部工程進行全面的檢查,對具體情況認真瞭解總結,收集歸檔工程專案資料,安排專業人員進行工程驗收,確保水利工程高標準完成。

  五、用水管理

  1、計劃用水

  計劃用水主要是有計劃地進行灌、蓄、引、提、調和分配水量,實行計劃用水,必須在用水之前,根據水源情況,工程條件,工農業生產安排等方面,編制用水計劃,實際上用水計劃就是合理地安排引水,輸水配水和用水等工作的計劃,編制的用水計劃需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制定的工作方案,應當通俗易懂,便於工作人員實際應用。

  2、渠系測水

  渠系測水就是在進行灌溉管理時有計劃地用水,精確的對引水、輸水、配水等進行控制掌握,渠系測水是一項節水、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的必要措施,為保證正確實施用水計劃與用水編制提供資料,在檢測水質與水資源利用率的同時,知道與改進用水工作,為水資源設計與科研做出貢獻。

  3、減少水量損失

  對灌區灌溉而言,在很多水利灌溉工程專案來說,存在水量流失嚴重現象,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設中,減少水量流失,提高灌溉利用率至關重要,可以通過改善灌溉技術、加強水利輸水渠道硬化防滲等來實現。只有最大限度的做好水量防滲防流失工作,才能使水利工程起到最基本作用。

  六、總結

  總之,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水利灌溉對於保證農業生產至關重要,而水利工程管理對於保證水利工程專案保質保量完成至關重要,在水利工程幾方面管理中,工程管理是基礎,用水管理是中心,只有確保水利工程健康順利完成,為我國的農業發展做出貢獻,確保農田灌溉的順利安全,為祖國經濟建設保駕護航。

  工程管理專業論文範文二:工程管理專業土木工程概論課程教學

  一、《土木工程概論》課程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1.內容多,授課時數少。

  在大多數高校工程類專業的培養中,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的課時一般為32學時。然而,課程內容涉及土木工程材料、地基與基礎、建築工程、交通土建工程、橋樑工程、隧道與地下工程、水利水電工程、給排水工程和土木工程防災減災等多個章節,顯然課時嚴重不夠。因此在上課的時候,教師一般只能注重內容的廣度,無法兼顧內容的深度,比如在介紹建築工程這一章的時候只能提綱式地介紹其結構型別。

  2.課程的教學方式主要是理論教學。

  目前,在該門課程的教學中,教師主要採用的是多媒體教學加板書教學,主要講授各工程的理論知識。多媒體教學可以展示平面或立體效果,可以圖文並茂,可在多媒體課件中穿插大量的工程例項、施工現場的照片,甚至可以加入動畫效果,極大地豐富了課堂內容。但是從上課效果來看,如果只按照教材內容進行理論講解,即使有大量的工程例項,學生也很容易產生視覺疲勞,上課效果並不是很理想。比如,在講構件中的樑和拱的時候,這兩者的受力有何不同只能紙上談兵,學生沒辦法通過實踐來驗證。這使得學生只能通過死記硬背來記住相應的知識,大大降低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進而產生了厭倦的心理。

  3.缺乏正確的認識。

  大多數工程管理的學生對自己的專業缺乏正確的認識,他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工程管理專業和土木工程專業區別不是很大,認為工程管理專業的學生要學習土木工程專業的所有專業課程,只是要比他們多學一些管理學、經濟學等課程。在這樣的錯誤認識下,簡單地認為土木工程概論就是土木工程,導致對專業課的期望很大。由於受課時的限制,對相應章節的講解深度不夠,只能提綱挈領的做介紹,這和大多數學生的預期產生偏差,使他們對課程的興趣降低。他們把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的概率兩個字直接忽略了,認為土木工程概論就應該像土木工程一樣,不只是簡答介紹理論知識,應該深入介紹相關工程的施工技術。

  4.教師經驗不足。

  一方面,高校教師隊伍逐漸年輕化,很多教師都是一畢業就進入高校任教,教學經驗不足,對教材駕馭能力較弱。另一方面,土木工程概論涉及內容多,知識面廣,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但是大多數教師只對某一專業領域比較熟悉,比如只對建築工程較熟悉,但對橋樑工程就沒那麼瞭解,這樣在授課上就顯得力不從心。再者,大多數教師一直處在學習教學環境中,缺乏相應的實際工程經驗,因此想要更好地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較難。

  二、《土木工程概論》教學效率提高的措施

  1.教材選擇。

  目前關於土木工程概論的教材頗多,每本教材在結構體系上大致相同,但是在具體內容上各有側重點。教材的選擇應結合本校學生實際,充分考慮學生的層次,選擇適合的教材。我校工程管理專業的學生在大一下學期開設了土木工程概論課程,這也是學生接觸到的第一門專業課程,此時學生沒有任何專業基礎。因此,選擇的教材既要具有一定的知識寬度和深度,也要容易理解。教材應具有應有的理論深度外,還應理論聯絡實際,密切結合實際工程,全面展示土工工程的技術內涵,拓展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在建築工程章節,針對超高層建築應有當前世界經典的建築介紹。在眾多的教材版本中,大多數結構安排合理、內容詳略得當,並且圖文並茂,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容易。除此之外,選擇的教材內容應該新。我曾先後選擇過多種教材,如葉志明主編的《土木工程概論》,重慶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段樹金等主編的《土木工程概論》,這些教材都是比較適合本校學生的。從授課情況及學生反映來看,這幾本教材都是適合的。

  2.豐富教學手段。

  土木工程概論課程很多內容都和實際聯絡緊密,比如地基處理方法,學生以後在工程處理的時候就能實際應用所學的方法。在講課的時候,教師可以找些具體工程處理地基的視訊,讓學生直擊現場。在講授橋樑工程、隧道工程施工方法的時候,教師可以用動畫形象地展示施工工藝流程。通過動畫、視訊的運用,教學內容更加豐富,課堂更有活力,學生學習積極性也更高。除此之外,課堂中可以引入模型教學。在講鋼材的時候,“H型鋼”是一種經濟型斷面,教師可以在課堂中用三片字塊模擬,將其組合成不同的形狀受力,最終得出H型是最佳的一種斷面。在橋樑工程章節,讓學生自行組隊,完成一座紙橋建設。

  3.多樣的考核方式。

  考核是檢查學生學習效果和教師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高校課程的考核方式一般包括平時考核和期末考核。期末考核形式一般相對固定,有理論考試、寫論文等方式,平時考核手段較多樣也更靈活。為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師可提問讓學生回答。主動回答的學生可加分。作業佈置上,可不拘泥於書本練習題,佈置課程相關的但是書上沒的題目。這樣,學生需要自己查閱資料,迫使他們主動學習課外的知識。平時成績和理論成績的比例一般為3:7或4:6,針對土木工程概論實踐性強的特點,可適當加大平時成績的比例。將平時成績定為40%,甚至50%,將更多的分放到課堂表現和課後作業的完成上。土木工程概論作為工程管理專業的一門入門課程,擔負著引領學生進入工程大門的重擔,對學生樹立嚴謹的工程觀、培養學生現代工程意識和思維方法有著重要作用。土木工程概論涉及內容廣泛而不深入,在教學時如何做好取捨,激發學生對專業的熱愛十分重要。本文從教材選擇、豐富教學手段、改革考核方式幾個方面對如何上好土木工程概論課程進行了探討,以期提高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