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綜歷史部分材料題答題技巧

  高考,一個凝重而嚴肅的字眼。寒窗十幾年,每個人都想在高考時取得優異的成績,答題技巧尤顯重要。本文就高考歷史材料題答題時應注意的一些問題以及答題技巧展開分析,怎樣才能在高考歷史題目面前少丟分得高分。

  2015年高考文綜歷史答題技巧

  運用各種歷史資料創設問題情景考察學生的知識理解、應用能力是多年來高考歷史學科的特色。以2009年北京卷歷史試題為例,客觀題使用的材料有歷史地圖、文物圖片、實地資料照片、史籍摘錄、歷史陳述資料等,主觀題更是充分發揮了史料研究與考察的特長。在新課改使用多版本教材***北京市有人教版和嶽麓版兩套教材***的情況下,材料題的份量應該是隻增不減。因此,掌握材料題的解答方法對答好歷史題至關重要。

  材料型試題的答題步驟:

  步驟一,審問題。一般材料型的問答題在問題的設定上有三種提示語:第一種的提示語往往有“根據材料分析……”,就是解題時必須完全依據材料進行,答案就在材料中;第二種提示是“根據***或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解題時要聯絡所學過的教材知識,答案來自教材和所學知識。第三種是“根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解題時既要依據材料又要與教材知識相結合。步驟二,帶著問題閱讀材料,閱讀過程要注意對材料進行分層,一般要注意材料中的句號、分號、省略號。步驟三,注意材料的出處和時間。一般會在材料的開頭和最後有提示。步驟四,關注每段***種***材料。試卷所給每段***種***材料都是有用的。步驟五,作答過程:不能原封不動的照抄材料***照抄材料是很多同學經常犯的錯誤***;要抓住關鍵詞,進行概括、提煉;要正確使用歷史名詞和學科術語;看分答題;多角度思考作答。

  以上主要針對文字型材料題,近年圖表型材料題也日漸增多。圖表型試題——主要是通過圖片或表格的形式來呈現歷史發展程序,並要求考生根據圖片或表格,揭示、判斷、歸納、概括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的名稱、產生原因、目的、性質、特點、經過、結果和影響等內容。對這型別的題,平時要重視教材上圖表材料的分析以及資訊的再挖掘。在作答過程中要著重分析圖表所反映的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的相關資訊是上升的還是下降的,是起伏發展、曲折前進的還是總體向前的,同時利用好所給的文字說明並聯系所學過的相關知識,立足教材來分析、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