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怎樣做到那麼有錢

  迪拜***Dubai*** ,現代化的國際大都市,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人口最多的城市,繼阿布扎比之後第二大酋長國,中東最富裕的城市,是中東地區的經濟和金融中心,被稱為阿聯酋的“貿易之都”。

  迪拜位於阿拉伯半島中部、阿拉伯灣南岸,是海灣地區中心。與南亞次大陸隔海相望,與卡達為鄰、與沙烏地阿拉伯交界、與阿曼毗連。人口226.2萬人,外籍人士比例相當大,主要來自南亞與東南亞,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英語是最主要的商業語。大部分居民信仰伊斯蘭教。

  迪拜擁有世界上第一家七星級酒店***帆船酒店***、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樓***哈利法塔***、全球最大的購物中心、世界最大的室內滑雪場等,以活躍的房地產、賽事、會談等近乎世界紀錄的特色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如今的迪拜,已經發展為全球性國際金融中心,東、西方各資本市場的橋樑,重要的貿易、交通運輸、旅遊和購物中心,是2020年世界博覽會主辦城市。

  【主要產業】

  迪拜,以及交叉於迪拜河的德拉***獨立的時候***,是西方廠商的重要通商港口。直到1990年代,迪拜市區仍允許黃金自由貿易,因印度的黃金進口受限,所以迪拜成為走私黃金到印度的地點。

  迪拜的石油蘊藏量比阿布扎比還少百分十幾至二十幾,迪拜政府不想倚重不多的石油存量,所以致力使經濟多元化,大力發展商業及刺激公司活動,以增加財政收入來源。迪拜經濟從依賴石油向服務、觀光業轉變,使得迪拜不動產升值,建築業的快速增長,讓城市建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旅遊業隨著迪拜樂園及其他主題公園、度假勝地、體育場地等旅遊基礎設施的建造也得到了快速發展。

  今日,迪拜不僅成為重要的觀光勝地與港口***傑貝拉里人工港,自1970年代起建設,世界最大的人工港***,更是資訊技術與金融的產業重鎮,並將有迪拜國際金融中心***DIFC***。1985年在迪拜成立的阿聯酋國際航空,坐落於迪拜國際機場,在2005年搭載了1200萬名的旅客。迪拜機場為中東最重要的航空中轉站之一。石油經濟只佔迪拜經濟的小部分。

  2014年迪拜經濟增長3.8%,從GDP產業構成來看,貿易***批發零售***佔28.9%,交運倉儲通訊佔15.5%,製造業佔13.8%,房產及商業服務13.3%,金融業佔11.1%,基建7.6%。[2]

  【經濟總量】

  哈利法塔***2010年,迪拜實際GDP為2936億迪拉姆***約799億美元***,比上年的2857億迪拉姆***約778億美元***增長2.8%,好於此前預期的2.4%。其中,佔其GDP總量1/3的批發零售業實際增長4.5%,成為推經濟復甦的主要產業之一,此外貿易繁榮亦是因素之一;但建築行業依然低迷,同比下降14.7%。據瞭解,2010年迪拜工業產值達387.2億迪拉姆,佔迪拜GDP的13%。被認為是最大的非石油部門之一。也為迪拜酋長國提供了8%的就業率。迄今,批發和零售貿易佔GDP的30%,運輸、通訊業佔GDP的14%,房地產業佔GDP的14%,分別以890億迪拉姆、415.4億迪拉姆和403億迪拉姆的產值佔據迪拜GDP的前三位。

  2012年迪拜實際GDP為3184億迪拉姆***約合867億美元***,較2011年的3049億迪拉姆***約合830億美元***同比增長約4.4%,增長率為2009年以來的最高。[5]

  【通商港口】

  迪拜,以及交叉於迪拜河的德拉***獨立的時候***,成為西方廠商的重要通商港口。許多的城市新金融中心都設在港區,成為1970年代與1980年代的重要貿易中心。迪拜市區更允許黃金自由貿易直到1990年代,因印度的黃金進口受限,迪拜成為走私黃金到印度的地點。

  石油

  如今,迪拜石油僅提供6%的GDP,而且預計到2010年將會開採完,所以,迪拜實際上已經不能稱之為單純的阿拉伯“石油國”了,但是,這些石油目前所賺取的金錢,足夠讓他們成為富人。在迪拜,汽油的價格比國內便宜,一般合3塊多人民幣一升。

  非石油工業

  阿聯酋全國最大的兩個非石油工業專案均在迪拜,即迪拜鋁廠和迪拜幹船塢。鋁廠以迪拜油田的液化石油氣發電,目前年生產能力為37.5萬噸,產品出口佔全國非石油產品出口的60%,現在仍然在追加投資以進行擴大再生產;迪拜幹船塢已發展成為世界前五家修船廠,該廠向全球承攬業務,平均每年拆船、修船200多艘。另外,迪拜的食品加工業也很有規模,而這些都歸皇家所有,所以這也是經濟收入的來源。

  港口貨運

  如今的傑貝拉里人工港,年貨櫃吞吐量在1000萬左右,就算再低的關稅,加上價格並不便宜的港口使用費,也是迪拜財政的收入來源。

  貿易加工

  迪拜作為歐洲、非洲和亞洲的印度等地的經濟交通的中轉樞紐,每年舉辦無數次國際性的大型展會、博覽會、招商引資會等,這些商機帶來的價值,也是收入不斐。

  旅遊業

  自2003年起,迪拜旅遊業的收入已經超越了石油收入,佔到了GDP的10%以上。而且旅遊業還解決了迪拜25%的就業率,這也成為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也是新酋長穆罕默德的工作重點。迪拜的觀光住宿人數,從1996年近200萬人,成長到2005年的600多萬人。同時期,迪拜機場過境人數,也從800萬人,成長到近2500萬人。而酋長聲稱,在2010年時,迪拜能吸引每年1500萬人來迪拜旅遊。

  房地產業

  據統計,目前迪拜擁有的高樓起重機,就佔了世界1/5。一個個用籬笆圈起來的建築工地,都是讓人無法想像的大面積。在這裡,幾乎每一個建設案都可以冠上“世界最大的”、“區域最大的”頭銜。而這些奇蹟,都出自迪拜三家皇家房地產公司的手筆。

  電信和水電

  迪拜的電信業Etisalat也是由皇家控股的“國營公司”,過去迪拜只有一家手機網,相當於我們的移動,就是我們普遍手機客戶的050,到今年,才出現了一家新的電信網——055。而迪拜水電局也是政府所有,所有這些收入都是迪拜財政收入的來源。

  高科技產業

  如今,迪拜除了大力發展貿易業、旅遊業以外,也非常重視現代化的高科技產業。眼下,迪拜的免稅區越來越多,涵蓋從媒體到體育、金融和生物科技的所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