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月亮閱讀題答案

  月亮曾被許多古代詩人寫成詩來表達自己當時的情感。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的月亮》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歡迎大家參閱。

  《中國的月亮》閱讀原文

  世界上許多民族,都有古老的關於月亮的神話。但這些神話,已逐漸被冷峻的現代話語替代。

  不過月亮的朋友當中,也不是全都冷冰冰的。它運氣很好,交上了一個真正愛月的民族,那就是我們這些炎黃子孫。我們這個民族,賦予月亮不朽的生命,主要的不是靠神話,而是從心靈的深處,從日常生活中,從感覺中,真摯地愛上了月亮。我們賦予月亮一種永恆不朽的詩趣。

  我們這個民族,認為靠月亮,更能完成“文學上的不朽的圖畫”。李白讓整個長安披上月光,“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杜甫讓月色為江流著色,“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田園詩人王維的《桃源行》裡有松樹,有房子,但不夠,再添一個月亮才全盤美起來,“月明松下房櫳靜”。白居易有名的《琵琶行》裡,也有三幅“月亮圖”。如果把柔和的月光去掉,要少多少味道啊!

  中國人喜歡跟月亮交往。李白下山,月亮送他,“山月隨人歸”。他做人豪邁痛快,心情激動的時候,“欲上青天攬明月”。有時還請月亮喝酒,“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亮、影子,多熱鬧,三個知心朋友,但也多寂寞。於是主張,“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杜甫也是“月友”,說過“幾時杯重把?昨夜月同行”。王維彈琴的時候,月亮也陪著他:“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月亮是中國人永恆的朋友,真摯的朋友。

  中國人相信月亮是“有情”的,通人性的,詩人張泌甚至說月亮會關懷人,是一個純情痴心的朋友:“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因為這樣,中國人在面對明月的時候,好像躺上現代心理治療診所的大皮椅,童年、故鄉、親人、自己的身世,都湧上了心頭。

  中國連兒童都會朗誦“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和下面那有名的兩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是李白的。杜甫的呢?“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王昌齡的是“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其他的“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曹操***,“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煙籠寒水月籠沙”***杜牧***,“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這些月的詩句,中國人念起來津津有味,因為它跟月有關,因為它是美的。

  八月十五是我們中國人的“月亮節”。在這一天,我們應該為我們愛月的民族自傲,因為我們已經賦予那塊在太空流浪的大石頭不朽的生命,使月亮從古代到現代,一直活在人類的精神生活裡。只有中國人,對“月亮”這個詞才有那麼豐富的“語感”。

  《中國的月亮》閱讀題目

  1.對寫月的詩句,你最喜歡哪一句?為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寫出3個詠月古詩句,並連成一段文字,表達出寧靜美好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國的月亮》閱讀答案

  1、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因為無論我們在哪裡,千里共月一輪圓,每當夜晚,正是這千里與共的明月,勾起了無數遊子的思鄉之情,勾起了無數離別之人的想思之情,借明月遙寄思念,望明月憧憬團圓。

  2、 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月明松下房櫳靜

  暮色降臨,出門小走,來到這一片幽靜的小林裡。舉頭望, “明月鬆間照”。低頭看,“清泉石上流”。置身於這“月明松下房櫳靜”的美妙境界,不知不覺,自己竟進入了大詩人王維那樣“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的處境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