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級自主管理論文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教育事業蓬勃發展,班級自主管理得到了我國許多教育工作者們的認可與實踐。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淺談初中班級自主管理

  摘 要:鑑於傳統班級管理班主任一手包辦,學生在老師的權威下被動地接受,失去了自己的個性,缺乏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對自己極度缺乏信心等弊端,以及順應素質 教育改革的要求,實現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 發展,筆者結合實踐對初中班級自主管理進行了研究和探索。

  關鍵詞:班級 自主管理 和諧師生關係 班級文化

  班級就像一個小社會,是學生成長過程中必經的環境,是學生成長為社會人的重要基礎和重要途徑。

  如何管理好一個班級並讓學生在其中身心得到鍛鍊、個性和創造性得到體現和發展,就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特別應該思考的問題。因為現在的中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特別是筆者所任教的地區,學生家庭條件比較優越,在家任何事情都有人給想好、做好了,甚至有些學生洗澡都需要家長幫忙。這樣的生活習慣使他們在學校時表現出自制力比較差、獨立性不夠、喜歡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合作精神、沒有責任意識、集體榮譽感不強。由此筆者就開始思考,我們的學生是不是真的越來越差? 現代的學生無論從哪個方面都應該比過去的更加優秀:他們的身體條件更好,接受資訊的渠道和數量都是過去的好幾倍,他們的心智比過去同齡的孩子要成熟等。但無論是在家庭教育還是在學校教育中,都沒有給學生充分的自主權。很多班主任儘管口中喊著很累,卻不敢或者是不願放手真正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因此很多學校的很多班級依然在沿用過去老的管理模式,還是從早監督到晚的“保姆式”管理。其實一個班級管理的最高境界應該是自主管理,也就是學生在老師的激勵和引導下以個體和團體協作的方式管理班級的日常事務。它能不斷完善學生對自我的認識,培養學生自我感知、自我辨析、自我管理的能力;能培養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即便是他們有一天離開校園,踏上社會,依然能夠自我約束、自我教育和自我發展。我們都知道,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這樣說過:“只有促進學生素質自主發展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本文結合筆者的實踐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初中班級自主管理進行了探討:

  一、班主任素質的提高以及班主任的重要性。以前很多人有個誤區,覺得學生自主管理就是老師全然不管,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其實這是錯誤的,學生特別是中學生是未成年人,他們的身體和心理都還處於發育階段,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還沒有完全形成,這個時候教師如果什麼都不管,則失去了教育的本質意義。

  其實,班級的自主管理,對班主任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班主任在教育過程中角色的轉變以及功能的轉變。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是總指揮、領頭羊,是協調者,是 總結者,是學生的心理導師,是學生的服務者,特別是班委的服務者,班主任在學生管理遇到瓶頸時應適時出現,給予他們建議,讓他們自我改進,進而自己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讓學生體會成長的快樂。 二、以人為本,構建自己獨特的班級文化。每個班主任都應根據自己班級學生的特點,和自己的學生創造出自己班級的規章制度,通過各個方面細緻具體的要求,產生讓學生有強烈歸屬感的班級精神文化。當學生對這個班級有家的歸屬感,就會有強烈的使命感去維護班級,進而產生強烈的班集體的榮譽感,它與每個學生息息相關,對學生的人格 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研究表明,在民主型的班風裡,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相互信任、關係和諧,班級成員情緒高昂,自信心、自尊感和成就欲較強,呈現出一種既相互競爭又團結協作的歡樂氣氛。在這種氣氛裡,優秀的學生感到自豪,落後的學生會產生危機感並奮起直追,每個人的積極性、創造性會得到讚揚和保護,主體性得到充分弘揚。

  三、培養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力求使每一位學生都感覺到自己有事可做。首先應從每個學生力所能及的小事著手鍛鍊每一位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讓他們在力所能及的小事中獲得成就感,進而影響他們的學習以及能力方面的提升。比如我們學校的多元化評價制度,我們從德智體美勞五方面評價學生,即使學習能力差的同學,他也能通過在其他方面的進步獲得成就感,這樣他就有了進取的目標。同時我們實行的小組合作,由於進行團體評價,每個同學為了不影響自己團隊的利益,往往會自覺做到各個方面的要求,儘可能自己管理好自己。這樣通過自主管理能力的培養,學生的個性在班集體中得到了比較和體現,得到了形成和發展。每個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增強了,自我管理、自我 教育、自我發展的能力得到了培養,養成了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和應有的行為規範的觀念及習慣。

  四、建立民主管理氛圍,建立平等、互愛、和諧的師生關係。傳統的班級管理模式是教師根據自己的意願提出要求、監督實行,學生只是被動地照教師說的辦,沒有自己的想法,或是鑑於老師獨斷的權威性而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有很多時候是陰奉陽違,而且無形中助長了學生的依賴心理,其主體能力也在無形中趨向萎縮。為此,我們要努力創設民主管理氛圍,通過民主化管理,建立平等、互愛、和諧的師生關係。這種關係一旦形成,學生就會對教師產生信任感、親切感,從而形成班集體的凝聚力。

  綜上所述,班級自主管理在呼籲教學改革的今天,是一個值得深思和深入探索的領域。構建和諧的班級自主管理體系,不僅僅需要班主任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積極性,同時還需要家長的配合、相關教育部門的大力支援、學校相應的配套規章制度的修訂和完善。而且各個地區各個學校的情況又有很大的差異,所以在這個領域我們任重而道遠。

  範文二:初中班級自主管理初探

  班級自主管理制度的特點

  1 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改的核心理論指出班級管理要以學生為本,在注重其全面發展的同時,也要突出個性發展,以可持續發展作為最終目的。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是班級自主管理制度的首要特點,它有利於讓學生以主人公的身份參與到班級活動中,使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極大的發揮。

  2 重視學生的合作管理

  班級自主管理制度並不是簡單的部分人的管理,而是全班同學同時參與進去的制度。由此,搞好班級事務的過程中就涉及到了合作關係。一方面,學生在參與班級活 動的過程中,必然會和合作掛鉤。例如,在組織全班同學進行拔河比賽時,整個比賽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會體現出合作。另一方面,社會的發展對學校的人才培養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學生的合作能力也成為用人單位選撥人才時重點考慮的要素。而班級自主管理制度能為學生提供相當多的合作機會,對其以後的人生追求和發展都具 有積極的引導作用。

  3 促進學生的自我發展

  在班級自主管理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班級自主管理制度的優點就在於它能使學生各司其職,在自己的職務範圍內,他們沒有任何的心理不適應,也不會為某些事情而感到 煩惱和憂愁。相較於傳統的職位任命模式,它更有利學生整體的發展和綜合素質的形成。

  4 重視對學生的評價

  初中生正處於身心快速發展的時期,這一時期的整體特點是渴望獨立而又沒有完全獨立的能力,渴望被認可而潛意識裡又存在自卑的心理。而班級自主管理制度重視 對學生的評價,十分符合學生內心最真摯的情感需求。首先,在評價方式上,班級自主管理制度的評價包括自評和互評。其次,在評價的內容方面,它不僅包括了成績方面,還包括創新能力、班級 響應程度等。

  班級自主管理,即學生自己管理自己,要求學生轉變觀念,提高認識,學會自我約束,真正成為班集體的主人。讓學生自主管理班級,為營造優良班風和學風貢獻自己的力量。幾點做法如下:

  一、把班級管理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其樹立“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觀念

  首先,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一系列人性化的班級管理制度,並調整對學生的評價標準。筆者常採用《每週一評》的辦法,從學生的日常行為、紀律、學 習、品德等方面入手。值日班長要以分數的形式進行全天候跟蹤記錄,每週一彙總,獎優罰劣,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與失誤,進而重新認識自我。需要 注意的是,值日班長要讓學生輪流當。這種設立值日班長、讓學生來管理學生的方法效果較好,既能增強學生的責任心,又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達到了讓學生 自主管理的目的。

  其次,合理制定班規,使學生做到自主管理。要想讓每個學生都參與班級管理,做到自主管理,並主動為班級服務,教師就要合理制定班規,使他們對自身充滿信心,找到樂趣,獲得啟迪。那麼如何制定班規呢?

  二、學生幹部輪流上崗,充分發揮每一位學生的主動性和潛力

  在校運動會中我班獲得了全校第三名,在學校廣播體操比賽中我班獲得了全校第一名。這是班級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結果。這當中,班幹部起到了不可忽視的榜樣作用。為選拔、培養一批真正有能力的班幹部隊伍,我採用了學生幹部輪流上崗制的辦法。

  首先,通過競選選撥學生幹部。這種制度下,幹部提名先由學生自薦、同學推薦和班主任提議,之後班主任再安排提名學生在班會課上公開演講,最後要求全體學生 選出自己最信得過的同學為班長及班委。班委成員產生後,就以班長為龍頭,設兩個班委候選人***每週更換***、四個記錄組長,要求記錄組長精細化記錄每位學生幹 部在工作期間的得與失。

  總之,通過反覆探索,筆者認可了班級“自主管理”,這種方式可啟發、引導、激勵學生進行自我管理,充分發揮班級學生的主體參與性,從而形成相對穩定的班風和學風,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班集體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