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初中學生自主管理論文

  初中班級自主管理具有明顯的效果與優勢,是新課程改革下推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學生自主管理論文,供大家參考。

  初中學生自主管理論文範文一:初中班級學生的自主管理探討

  正初中階段是學生由兒童向少年轉變的一個重要時期。良好的班級管理會為學生在初中階段及以後的學習、工作、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為塑造學生良好的人格和道德修養起到了不可磨滅的重要作用。班級自主管理自從提出以來,受到了廣泛的重視。因其能使學生樹立自主管理的思想,讓學生參與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可以培養學生的管理能力和自我約束能力,使學生做到自我認識、自我激勵、自我調控等,這樣學生才能更加明確地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學習目的更加明確,自覺性更強,從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1.樹立學生自主管理的思想

  自主管理主要是指在班級管理中,充分利用學生的參與意識,體現學生的主體行為。但是僅有學習的主體意識是遠遠不夠的,以學生為主體不應侷限於課堂教學,還更應該延伸到學生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或者說,只有全方位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才是完整意義上的以學生為主體。在班級管理中體現學生主體性,使學生做到自己的學習自己主動努力付出,自己的生活自己能調控好,班主任老師只能是自己的引路人,自己的行為舉止不能影響身邊同學的學習生活,這樣教育教學管理的主體性才得以更好地體現。

  2.實施學生自主管理的要點

  2.1.讓學生參與班級日常事務管理,這是體現學生自主管理的最基本內容

  學生是班集體的組成成員,對班級事務最有發言權。如果能在班級管理中體現學生的主體性,那麼,班集體的運轉就會呈現良性發展趨勢,從而使班級建設朝更好的方向發展。讓學生參與班內各項事務的管理,既減輕了班主任的工作強度,更重要的是可以培養學生的管理能力和自我約束能力。為此,本學期我們在班級日常事務中從三個方面引入學生管理:a、早操、晨會和集會的學生出勤情況;b、學生到班情況的記錄及遲到情況的檢查;c、從各班的班幹部中挑選6名責任心較強、紀律意識好的同學負責班級的部分事務管理。把他們分成三組,每組兩人。每組負責兩天,輪流進行。

  在管理過程中,多支援鼓勵和引導,使學生、班幹部敢於與不良現象鬥爭;同時也要求他們做好表率,不能執法犯法。並且定期召開總結反思會,總結上一階段工作情況,對存在的問題一般不用批評的方式,而採取換位思考方式進行反思,即使要批評指正也只對事不對人,會後更要做好不同學生的思想疏導和心理調適工作,既不能打擊學生的工作積極性,又要保證工作的高效開展。通過大半個學期的實踐,我班學生自主管理工作體系已經具備了雛形。半個學期以來,為班級優良紀律風氣的形成,制止違紀情況的出現等都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學生管理班級的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比如,通過民主選舉產生班幹部,班委成員進行定期改選,組織主題班會,班級大事充分徵求全體學生的意見,實行班務公開等等。明顯地,通過全體同學競選出來的班幹部,威信高、群眾基礎好,開展工作自然就順利。某班,原來班幹部的作用僅僅侷限於上傳下達,班內紀律狀況一般,班主任和級部經過情況瞭解認為,應該相信、信任學生。於是,在教師不過多幹涉的情況下,通過民主選舉出新的班幹部。經過近一個學期的運作,反映良好。

  2.2.學生自我管理班級小團體

  學生自己制訂班級宿舍、學習興趣小組、實踐活動小組的規章和各級幹部的崗位職責,經常召開民主座談會,讓學生在對各種社會現象人是人非的討論中和參與班級事務管理中各抒己見,集思廣益。

  2.2.1增設崗位。設立70%的崗位,100%的學生爭崗。除原班級的常設班幹以外,還增設了如宿舍管理、課間紀律巡查、個人衛生督察、各科作業收發、黑板報編輯、班級社團團長、各活動小組組長等崗位。使全班同學人人有事幹,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及集體榮譽感。一人一崗,各負其責。

  2.2.2實行角色動態分配。單一的社會角色不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而實行角色變換制度,讓學生在不同的管理崗位上得到多方面鍛鍊。班級的每一崗位,尤其是主要管理工作崗位要定期更換,做到一個月競選調換一次班團幹、一週換一次班委會成員。不同層次的管理角色可以輪換。如本月任小組長,下月可能任班長:本週負責黑板報編輯,下週可能負責收發作業等。

  2.2.3實行激勵性評價。激勵性評價是在充分把握學生心理、維護學生自尊的基礎上,重視發掘學生個性特點,以信任鼓勵和期待的語言或者行動對學生進行評價的過程。它是能撥動學生心靈的琴絃,是推動學生遠行的帆,也是張揚學生個性的催化劑,更是連線師生心靈的橋樑,所以在班級學生的自主管理過程中,更應該實事求是的對不同學生的進行激勵評價,用詞要更人性化和情義化。不要盲目地誇大學生的優點,更不能忽視其缺點;教育的藝術在於因地制宜、因人施教,對學生的評價也應該是客觀而合情合理的。既有肯定地指出希望的評價,也有真誠地批評的評價,讓學生適當接受一些挫折的考驗,從而得到真正的進步和發展。評價一定要真誠,俗話說得好:“只有將心比心才能有真正的友誼!”師生也一樣,老師只有對學生的評價是真心的,無論是表揚還是批評學生都會接受,因為他能感覺出老師說的、做的都是為他好。

  2.3.學生參與教師評價

  評價教師,學生最有權利。評價教師的內容,過去一般僅限於課堂教學,其實除此之外,教師的師德行為、工作態度、工作能力、引導學生開展實踐活動等德能勤績各個方面都可以讓學生進行評價。開始時有人擔心,學生評價有失偏頗,因此,對學生評價老師的問題一直有不贊同的看法。本學期由學校統一操作,發出相應的調查評分表,讓學生對各科任教老師進行評價。事實證明,對教學工作認真負責、教育教學能力強、關心熱愛學生的老師並能指導學生開展好活動的老師都能得到學生的認同,學生的評價有著基本的合理性和科學性。通過這樣的方式,也促使教師重新審視和調整自己的教學。真正做到教、學相長。

  自主管理的實踐,充分培養學生自主自治的能力,讓學生學會規劃和調控自己,讓每個學生成為班集體的建設者而不是“包袱”。在班級自主管理中,學生有了較好的自我認識,自我反省,自我評價,自我調節的意識後,我又採取新的措施引導學生不斷戰勝自我,努力塑造自我,凡事從我做起。一位哲人曾經說過“教育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主宰著未來。”這也道出了教育的實質,即教育是培養未來人的事業。新世紀教師的才幹不僅僅表現在有淵博的知識,而且更要表現在善於為學生營造寬鬆愉快的學習和成長環境。尊重學生的主人身份,給學生提供充分發展的環境和土壤,讓學生以主人的身份參與各種教育教學活動,給學生提供多種多樣的實踐機會,使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實踐中得到鍛鍊,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和義務,也是衡量教師合格與否的基本標準。

  參考文獻

  [1]房輝;自主管理:班級管理的最高境界[J];輔導員;2011年Z3期

  [2]馬澤鋒;班級自主管理的粗淺體會[J];新課程學習***上***;2011年07期

  [3]陳法友;中學生班級自主管理研究[D];東北師範大學;2006年

  初中學生自主管理論文範文二:試論初中班級的自主管理

  【摘要】以建立個性化班級管理為目標,通過獨立自主意識培養構建以班級為中心的和諧集體,營造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個性化班級文化氛圍,促進學生個性化的發展。

  【關鍵詞】自主 管理 競爭 潛能

  班級是學校德育教育的基本單位。班級的人性化管理要求班主任在善於把握時機,“以人為本”、“各因其材,各盡其材”的讓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讓學生在教育實踐活動中“自我約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發展、自我完善”。本文就班級管理中如何以人為本,實施人性化管理談談筆者的一些嘗試與思考,以期對新課改環境下的班集體建設與新管理模式的形成起點推動作用。

  一、透析學生心理構建班級管理新理念

  初中學生處於人生髮展的特殊時期,他們的生理髮展迅速,而心裡發展相對滯後,往往引起身心發展的種種矛盾和衝突。他們常常困惑、彷徨,感性多於理性,變化多於穩定,是非觀念模糊,意志力薄弱、自制力差、學習行為時常受興趣左右,內心渴望得到理解支援、幫扶和指導。針對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新時期初中學生的思想實際,堅持以人為本,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的教育理念,以讓每位學生成為最好的自己為培養目標。在具體實施以上理念與目標中,我認為學校教育的成敗,班主任發揮的作用和示範性是最關鍵的,他的管理工作不能有半點的閃失。

  班級活動不僅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載體,也是良好行為品質形成的有效方法。在開展班級活動中,我首先強化班級活動的管理,堅持把主題教育活動、文藝活動、體育活動、學科興趣活動、社會、生活實踐活動列為班級活動的主要內容,做到班級活動每週三課時,建立班級活動反饋指導制度。在班級活動主題和目標的確定上,注重發揮每一位班乾的自主創新精神,力求體現活動過程的創造性設計,活動結果的反思重建。如在初一班舉行的“合格初中生你準備好了嗎?”主題教育活動中,先給學生提供了一段音樂,兩個感人的事例,讓學生在情景中感悟、體驗,在班主任創造性的引導下,觸動了每位學生的心靈,在師生互動中,使活動的價值進一步昇華;又如初三時舉行“我能行更能超越”的主題活動,邀請各學科學習有特長的學長來班裡與學生座談,讓學生受到更多更好的激勵。班主任在做總結時,再點明活動的主題,這樣生動的主題教育活動課,其教育價值超過了幾倍的說教,起到了難得的教育效果。

  二、發揮民主,培養自主管理意識

  自主管理模式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性、自主性和差異性,更有能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間。一是以組為單位設定工作崗位,讓每位同學在班上有管理崗位,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每一扇門、每一扇窗戶、每一件物品、每一項工作都有人負責。讓每位學生面對班集體時都能自信地說:“我很重要”,從而提高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實現從他律走向自律。二是民主制定班級目標和班規,經過全班同學討論表決後付諸實施,使班級工作有章可循。三是班主任和學生民主商議班級各項事務,凡是班級的事情及班級存在問題,一律由班主任和學生共同商量、研究解決,學生中存在的個別問題,在班主任指導下由班幹部溝通解決。四是建立工作監督和資訊反饋機制,堅持每天由值日班長填寫班級日誌,做到一日一反饋,形成了各負其責、相互監督的執行機制。

  實施班級民主自治管理,形成了嚴格有序的課堂紀律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形成。現在,當你走過本班教室外面時,你會感受到自習課的井然有序,有的學生在專心致志地做作業,有的學習小組在討論學習上的問題,也有的學生在進行“一幫一”結對輔導。不僅如此,班級民主管理工作還在學生內宿管理中凸顯出重要作用。我把宿舍的規範化管理作為學生行為習慣養成的重要途徑,經常向學生介紹“意志決定命運、習慣決定成敗”的成功足跡。通過嚴格要求,具體指導,把行為要求內化為學生的習慣行為。我和值日老師的作用更多是服務、指導和反饋。通過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約束,形成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良好風氣,強化了學生組織紀律觀念,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提高了學生自我服務、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溝通情感,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班主任工作所涉及的都是一個個細緻微妙的內心世界。世界也許很小很小,而心的領域卻很大很大。班務實行“日誌化”管理,我每天堅持走進教室辦公;走進宿舍詢問;走進學生心靈交流真實資訊。班務工作日誌化管理,既是我實踐、反思、積累的過程,也是班級管理不斷完善和創新的過程;嚴格要求與賞識教育相得益彰。學生良好行為品質的養成是通過“嚴格要求——內化為習慣——昇華為素質”;教育無小事,因為所有的細節都指向學生的成長曆程。我對學生犯錯,即使是小錯,也總是採取嚴愛相濟、揪住不放,疏通思想、嚴於指導行為。

  針對初中生是非觀念模糊,意志力還比較薄弱,學生的不良行為常常出現反覆的特點,我對學生的不良行為反覆發作現象給予充分理解,表現出足夠的耐心,堅持“小事放大,大事化小”的原則,堅持抓反覆、反覆抓,用誠心、耐心、熱心、愛心,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和優良的品質。用理解和寬容的心態去面對學生的錯誤,我曾在日誌中寫到“在幾年的教育實踐,我已經把學生所犯的錯看成是可愛的人生歷煉”,這是一種班主任工作的理念,也是一種境界。“有心裡話對老師講”是我與學生交流、溝通常用的方法,通過書面形式向班主任傾訴自己的煩惱和困惑。班主任及時地掌握了資訊後,都會用真誠的關懷,給學生送去陽光和溫暖。記得有位學生曾這樣評價我說“老師,你是我們傾訴的物件,是我們最信賴的朋友。”在尊重、理解學生,給其適當鞭策的同時,予以更多的鼓勵和支援,我覺得是給了學生成長帶來無限動力的。

  四、鼓勵競爭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

  其一,在班級管理中,除保留一定的傳統外,我努力營造“敢為人先,大膽創新”的新氣象、新氛圍,如推行競選,提倡競爭上崗;鼓勵學生多觀察思考,敢於向書本、老師“發難”,向傳統、權威挑戰;辦事不求盡善盡美,只求“近新”盡力。其二,在班級管理中因材施“管”,而學習方面則因人而異,量力而行,給不同類學生提出不同的競爭物件、目標,給“學困生”信心以達標,給“優質生”壓力以攀高;見賢思齊,引導學生向其他方面有特長的同學學習,敢於競爭,取長補短,揚長避短,共同提高。

  其三,鼓勵合作競爭,使學生在團體中發揮出最大的優勢和潛能促使學生產生合作的慾望,借他人智慧充實和拓展自己,借集體優勢彌補個人之缺陷,以求得自我提高和發展;另外如果沒有競爭,合作也會充滿惰性而失去活力。

  實踐證明,實施班級自主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自我約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也提高了學生的自理自立和自我教育能力,促進班級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黃日紅;如何讓學生成為班級管理的主人[J];基礎教育研究;2011年10期

  [2]趙凱君;民主化班級管理的實施策略[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1年09期

  [3]喻斌;淺議班級管理[A];畢節地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研討會文章選集[c];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