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管理目標分析

  近年來,對於財務管理目標眾說紛紜,沒有達成共識,大多數人以企業財富最大化為財務管理目標,下面小編就來分析下財務管理目標。

  :不同財務管理目標應有機結合

  由於以上缺陷,企業價值最大化並不是最佳財務管理目標,通過各種財務管理目標的比較會發現每種目標都有其優缺點,因此我認為企業財務管理目標並不是唯一的,企業應在不同的階段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不同的財務管理目標,同時應把目前存在的廣泛應用的財務管理目標有機結合。

  例如:在我國目前情況下企業價值最大化最適用於股份制企業尤其是上市公司的財務管理,而外界和股東只能從企業會計報表中獲得評價企業業績的資訊。但會計報表只是企業過去某一時期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資金變動狀況的事後反映,並不能反映企業的市場價值,因此股東在會計報表中尋找的最重要的指標只能是企業利潤的高低,所以,決定企業價值高低的因素又回到了利潤最大化。上市公司籌集的大量資金可以通過證券市場增資擴股或發行債券獲得,但我國法律規定,企業在增資擴股和發行新債券時,要考察公司最近三年是否連續盈利,即只有在考核盈利指標前提下,企業價值最大化才與持續存在的根本企業價值息息相關。因此只有在利潤的前提下,企業價值最大化才有持續存在的根本。所以我們應將利潤最大化同企業價值最大化有機結合,在追求兩個財務管理目標的同時實現企業發展。

  :目前財務管理目標實現的主要內容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財務管理行為作為協調有關各方經濟利益的一種方式,要求為之服務的物件便呈現出多元化格局,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作用是多方面的,財務管理的目標也不是唯一的,綜合這些因素,我認為在我國目前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的實現應有由下三個內容構成:

  1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目標。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是財務管理目標的關鍵核心,因為沒有經濟效益,就沒有利潤,沒有利潤,就沒有資本保值與增值,也沒有利潤最大化和企業價值最大化。

  2提高企業競爭能力目標。要提高企業競爭能力就要不斷提高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指標體系中的營運能力、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營運能力是指企業根據外部市場環境的變化,合理配置各項生產要素的能力,它對盈利能力的持續增長和償債能力的不斷提高均有著決定性的影響;盈利能力是指企業賺取利潤的能力,它是償債能力的基礎;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償還各種到期債務的能力。企業的所有者、債權人、經營者等有關方面都十分重視這三個能力,企業只有具備了這三個能力,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企業財務管理目標並不是唯一的,企業價值最大化並不是最佳財務管理目標,財務管理物件是多元化的,因此在目前市場經濟條件下,應根據財務管理目標實現的主要內容,把各種財務管理目標有機結合,以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競爭能力及可持續發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