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企業管理論文答辯

  通過論文答辯檢查了學員的學習成績,在答辯活動中學員們交流了心得,增長了知識,提高了實踐能力,發揮了創造精神小編精心推薦的一些,希望你能有所感觸!

  

  各位評委老師:

  上午好!

  我是xx級xx班的xxx。我畢業論文的題目是《xxxxx》,我的指導老師是xxx教授。

  我當時之所以選擇研究xx公司的發展戰略問題,主要是因為自經濟危機爆發以來,經營上陷入困境,急需從戰略上尋找出路。同時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分析,能夠幫助行業同仁和企業制定、實施和選擇科學的競爭戰略,提高我國傢俱企業的競爭力,以促進傢俱行業快速、持續、健康的發展。

  具體來說,我的論文分為以下七個章節:

  第一章 ,主要介紹本文研究的背景和需要解決的問題。

  多年來,保持高速增長的中國傢俱業曾經擁有了“世界製造大國”和“世界出口第一”等多項美譽,中國傢俱業也因此享受了由此帶來的巨大物質成果,但危機的突然襲來,又讓傢俱業承受由此而產生的巨大代價:需求萎縮,競爭加劇,國外著名品牌大舉入侵,行業普遍低迷,陷入經營困境。國內傢俱企業正面對激烈的競爭格局和震盪的經濟形勢,戰略管理能力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筆者作為廣東諾普傢俱有限公司的老闆和實際管理者,希望通過所學的戰略管理等相關課程,幫助公司解決發展戰略問題,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A. 目前我國辦公傢俱市場的狀況如何;

  B. 廣東諾普傢俱公司面臨的競爭環境是什麼?

  C. 廣東諾普傢俱公司的發展戰略的選擇和實施。

  第二章,主要內容是對有關戰略經典文獻進行綜述和回顧,並找出最適合本文研究的公司發展戰略理論框架。

  對於戰略的概念界定,錢德勒教授、德魯克、安德魯斯的著作中都有經典定義,本文中的戰略概念綜合了他們的論述,主要指基於“戰略”的全域性、謀略等基本意義,代表貫穿與一個系統一定歷史時期內所有重大決策中的指導思想,全域性性、長期性的目標抉擇和達到目標的規劃設計。

  企業發展戰略理論分為經典戰略理論、產業結構分析理論和核心競爭力戰略理論三個不同階段。經典戰略理論階段的文獻以美國學者錢德勒在《戰略與結構》和安索夫出版了《企業戰略》為代表,主要觀點是制定戰略決策時,要綜合考慮兩方面的因素:一是企業的優勢與劣勢,二是環境機會與威脅。而產業結構分析階段的文獻以邁克爾•波特的《競爭戰略》和《競爭優勢》兩部著作為代表,其主要觀點是:企業盈利能力取決於其競爭優勢,而競爭優勢一定程度上取決於企業所在行業的競爭結構,並提出了進行產業競爭結構分析的規範方法。核心競爭力戰略理論階段的主要文獻以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爾發表《公司的核心競爭力》為代表,主要觀點是:企業經營戰略的關鍵在於培養和發展能使企業在未來市場中居於有利地位的核心競爭力。

  我認為以上文獻中提到的理論和觀點,雖然各有優點和侷限,但都能從不同角度和側面指出了戰略研究和制定的路徑。對於本文的研究來講,這些理論都是很重要的研究方法,在後面的研究中將使用這些理論框架來分析廣東諾普傢俱公司的發展戰略的不同層面,並由此找出諾普傢俱應該採取的最佳發展戰略。

  第三章,論述了我以廣東諾普傢俱有限公司為主要研究物件,以國內的傢俱行業為參照背景,蒐集資料的過程和內容。

  這些資料分為企業內部資料和企業外部資料和以及理論文獻三個方面。企業內部資料最容易蒐集,主要是通過查閱檔案和座談會形式找出與企業發展戰略相關的各種資料、方案與決策;企業外部資訊主要通過訪談、查閱、網路搜尋等方法蒐集近年來中國傢俱行業背景資料以及對未來行業發展趨勢的預測文獻;理論文獻蒐集主要是在圖書館查閱與企業戰略管理相關的書籍,以及查閱自己所學的相關課程教材。這些資料為我後續的研究和分析提供了基礎和素材。

  在本文的研究中,我採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訪談法、座談會、直接觀察法、網路搜尋法,以及PEST、SWOT、核心競爭優勢分析法等。

  第四章,主要運用PEST分析法分析分析經濟、技術、人口、社會給傢俱企業帶來的影響,以及我國傢俱業面臨的機會、威脅,以及自身的優勢和劣勢。

  從中可以看出廣東諾普公司面臨的社會環境既有機遇,也有挑戰,公司自身的不足和優勢都比較明顯。通過SWOT矩陣分析可以看出諾普傢俱公司可能的四種戰略選擇方向:優勢機會***S0***戰略、弱點機會***WO***戰略、優勢威脅***ST***戰略、弱點威脅***WT***戰略。

  第五章,主要運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結合的方法,對廣東諾普公司和其主要競爭對手的綜合競爭能力進行橫向比較和評價,從而確立企業在當前及未來可以預見的時間裡擁有的優勢和所處的劣勢,進而為本企業競爭戰略的選擇、制定、構思、提供更為精確的量化基礎和更具科學的參考價值。

  第六章,通過前面幾章對廣東諾普傢俱公司的環境和現狀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結合廣東諾普公司自身的實際發展狀況,培育和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制定差異化的競爭戰略。其總體競爭戰略思路如下:

  ***1***前向一體化戰略—設計創新,走有自身特色的傢俱設計和製造之路:開發應用各種傢俱原材料;

  ***2***後向一體化戰略—形成具有現代營銷模式的銷售網路;加大廣告促銷的新穎思路,創新營銷思路;

  ***3***橫向一體化戰略—優化產品結構;建立戰略聯盟,尋求戰略合作伙伴;加強行業管理;

  ***4***縱向一體化戰略—積極開闢國際市場;

  公司內部應採取長期的發展戰略—工業化生產提高勞動生產率;加強現代管理模式;開發現代中式傢俱;加強產品的品牌意識;產品創新研究。最終確立區域性競爭優勢。

  第七章,結論部分。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廣東諾普傢俱有限公司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在目前的國際國內環境下,既有傢俱業重新洗牌的挑戰,又隨著經濟的復甦隨之而來的市場機遇。

  諾普傢俱在這樣的環境下,想要突圍而出,實現自身的快速成長,差異化競爭戰略是唯一選擇。在這一戰略下,圍繞品牌戰略對公司的產品戰略、營銷戰略和人才戰略等進行優化提升,從而打造出屬於諾普公司獨有的戰略管理模式。這一模式將會使諾普傢俱找到方向,實現長遠目標。

  對於行業來講,本文的研究試圖從戰略理論角度出發,建立差異化戰略的整合模型,為類似廣東諾普傢俱有限公司這樣的中小型傢俱企業差異化戰略選擇提供一定的思路及較為系統的理論分析構架,希望能對其它傢俱生產企業提供一定的借鑑和參考作用。

  本論文經過一二三稿並最終定稿,在這期間,我的論文指導老師xxx教授對我的論文進行了詳細的修改和指正,並給予我許多寶貴的建議和意見。在這裡,我對他表示我最真摯的感謝和敬意!

  以上就是我這次的畢業論文答辯自述,希望各評委老師給予評價和指正。謝謝!

  工商企業管理論文

  工商管理的新模式

  [摘要] 文章對生態型供應商管理模式與傳統模式進行了比較,闡述了進行生態型供應商管理的意義與核心內容,對其實施機制進行了探討,旨在為實現我國企業的科學管理和可持續發展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 供應鏈管理;綠色供應鏈;供應商管理;工業生態

  一、生態型供應商管理模式與傳統模式的比較

  傳統的供應商管理以壓縮採購成本,獲得經濟利益為主要目標,因此企業和供應商之間是價格驅動下的競爭關係。生態型供應商管理在考慮經濟效益的同時考慮生態效益,即資源的使用效率和環境保護,這種模式的核心思想認為好的環境管理很大程度是好的資源管理,一個環境友好的供應商是有效率的供應商,而有效率的供應商從長遠來看具有更低的成本。

  二、生態型供應商管理的興起

  據美國一項調研顯示:幾乎所有被調查公司都收到過他們顧客關於環境改善方面的要求。除了來自顧客的壓力外,企業還受到來自競爭者和投資者等方面的壓力。企業為了生存和發展必須不斷的改進其環境行為,而要徹底的改變其環境狀況,必須從採購源頭開始,把供應鏈上的其他成員整合在其環境管理過程中。通過生態型供應商管理可使企業獲得額外的好處。

  三、生態型供應商管理的核心內容

  ***1***供應商的評價與選擇。選擇好的供應商首先要有好的標準,開發基於環境標準的供應商評價系統對於選擇供應商和影響供應商的環境行為非常重要。目前供應商評價的主要標準包括:環境報告的公開披露;二級供應商的環境行為評價;有害物質和廢棄物排放:禁用物質的使用;ISO4001認證;清潔生產實施情況;資源使用效率;產品和包裝的環境友好性等。評價時,企業可通過發放調查問卷和實地調研等手段來獲取資訊,並在此基礎上對供應商進行評價與分級,對於不同級別的供應商給予不同的採購數量和政策。通常根據企業的環境表現,可分為被動性、預防型和價值導向型三類。被動型企業以末端治理為主要行為方式。預防型企業的治理方式以生產過程為導向,在遵守環保法規的基礎上,將環境管理向供應鏈上下游延伸,與供應商在廢棄物管理等方面進行合作。價值導向型把追求生態效益作為企業的最高宗旨之一,把環境因素融入企業的各項管理活動中,將上下游企業納入其環境管理體系,注重對產品整個生命週期的環境改善,通過不斷降低環境成本和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來獲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協調發展。***2***建立戰略伙伴關係。生態型供應商管理強調供應鏈企業之間的戰略合作,這也是生態型供應商管理的核心內容,通過供應鏈上企業的合作或聯盟可有效的分享技術與資訊,分擔環境改善的成本和風險,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而實現提高顧客價值和實現持續的競爭優勢。在這樣的管理模式中環境資訊的流動是雙向的,企業可向其供應商提出環境要求,供應商也可對其顧客施加壓力。在環境問題上,供應鏈上各企業越合作,效率越高。

  四、生態型供應商管理模式的實現

  ***1***有效的公佈和實施環境目標。有效的管理起始於對組織目標和期望的清晰陳述,及時明確地公佈企業的環境目標和要求非常重要,這些目標和要求為供應商的環境管理指明瞭方向。

  ***2***建立資訊交流與共享機制。交流是合作的基礎,要建立戰略伙伴關係首先要有合理的交流渠道和視窗,這些渠道包括供應商會議、實地考察等方式,參加交流的人員應包括市場、採購、技術、環境等部門的人員。除了供應鏈上的企業之外,交流的物件還應包括技術團體、諮詢公司和非政府組織等,他們可從不同的角度為企業提供好的建議。此外供應鏈上的企業應增加其環境行為的透明度,建立資訊和經驗的共享機制。

  ***3***合理的激勵機制。在激勵機制的設計上,要體現公平、一致的原則。一方面顧客和供應商應分擔與提升整個供應鏈環境效能的相關成本,分享因此而帶來的收益,其中包括對環保產品支付更高的溢價和對新的環保技術提供訂單等;其次供應商對環境行為良好的供應商應給予增加進貨量、價格優惠和媒體關注等獎勵,以提高供應商的積極性。

  ***4***技術援助和培訓。通常一些大型核心製造商的供應商是很多中小公司,這些小公司缺少足夠的資源和能力來改進環境。一方面中小供應商可獲得環境改善的能力;另一方面核心製造商可得到其供應商更有力的配合。

  ***5***合作開發與改進。以前供應商只關心向下游企業提供它們生產所需的原材料,而不管下游企業是否有能力用環保的方式去處置,現在上游供應商越來越關注其產品對下游產生的環境影響,並在環保方面與下游企業積極合作,此時產品的生態設計和環境改善不再只是製造商的事,而成為製造商與供應商共同的責任,供應商參與下游企業的產品設計和工藝改進,下游企業協助上游供應商改進其產品和包裝。

  ***6***定期稽核。這是一種對供應商進行持續監督的方法,ISO4001和EMAS等環境認證對於進行供應商評價和稽核意義重大,它可免除大半甚至全部的檢查監督工作,提高環境管理的效率,這對建立長期供應關係尤其重要。

  參考文獻

  [1]王洪剛,韓文秀.綠色供應鏈管理及其實施策略[J].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2***:97~100

  [2]吳迪衝.關於綠色供應鏈的研究[J].現代生產與管理技術.2002***2***: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