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站後勤管理工作的改革與發展探究論文

  後勤管理是佔有生產資料的階級用來調整階級關係,維護本階級利益的一種手段,具有與生產關係相聯絡的性質,在階級社會中具有鮮明的階級性。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後勤管理不再體現為剝削與被剝削的關係,而體現人與人之間平等互助的客觀要求,這是後勤管理的社會屬性。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血站後勤管理工作的改革與發展探究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血站後勤管理工作的改革與發展探究全文如下:

  1 血站後勤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1.1思想觀念上的認識偏差

  血站領導對血站後勤管理工作認識不足,血站的中心工作是採血、供血沒有錯,但是對後勤管理認為是無技術含量、低人一等的認識偏差,打擊了後勤人員的積極性和自尊心。殊不知,血站後勤管理是一個比較複雜的綜合管理體系,涉及血站人事、房屋、環境、物資、固定資產、汙水處理、生活、交通運輸、衛生、安保、消防、電氣、物流、電離輻射保護、暖通冷氣等方面工作,非專業人員無法勝任。

  1.2後勤管理人員的素質有待提升

  血站單位後勤服務隊伍中有許多年齡偏大、文化層次偏低的人員,他們來自各行業、分佈各崗位,業務技能、綜合素質參差不齊。隨著我國醫療體制改革的深人,對血站工作需要較高層次的服務,專業人員的學歷層次水平越來越高,本科生、碩士生不斷從事血站的一線工作。但後勤隊伍在思想觀念、管理能力、技術技能等方面很難與時俱進,與服務的要求還存在很大差距。

  1.3固定資產管理不嚴格

  固定資產管理在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比較薄弱,作為醫療事業單位的血站也不例外。主要表現在服務裝置沒有充分發揮出使用效率,產生了浪費。比如有些血站後勤部門為了自身的方便,後勤服務不能集中統一辦公,就是在一棟大樓內,也是自成體系,服務裝置的閒置就造成了很大的浪費。二是固定資產管理不嚴。當前我國一些血站單位的固定資產的使用很少提折舊,更談不上計算損益。固定資產製度不健全,管理上互相推諉,實物與臺賬嚴重不符,許多國有資產白白流失。

  飛.4績效考核機制不健全

  要調動員工的工作創造性和積極性,最為關鍵在於是否有行之有效的、完整的績效考核機制。而一些血站單位行政後勤部門的工作人員思想觀念落後,行動遲緩,也正是由於績效考核機制不完善造成的。績效考核機制不健全的主要表現在雖有總體目標,但缺少具體量化考核指標。硬性指標過多,但像職工團隊意識、職業道德、技術培訓等軟性指標未計人考核體系中。由於考核指標缺乏系統性,設定不科學,內容不全面,造成了後勤部門發展不均衡,侷限了未來的發展。

  2 血站後勤管理工作改革的對策

  2.1轉變血站單位對後勤管理工作的認識

  首先血站單位要構建較系統化的後勤服務體系,使後勤服務中心的職責更明確、內部分工更細緻。現代血站後勤中心服務職能主要包括後勤服務組織、規劃與協調,涉及血站單位工作的方方面面,小到吃喝,大到採血、儲血、供血的運輸車輛安全,因此,要得到血站所有科室的協作與支援,有機融合一線科室與後勤科室的管理工作已是目前後勤管理工作改革的重要的一個環節。

  2.2加強培訓,提高後勤人員的素質

  可根據不同年齡的特點和要求,有計劃地進行教育培訓,分別制定長遠的培訓規劃,如可以與院校科研單位定點培養後勤人才;中期計劃可以鼓勵單位後勤人員到學校進修,改變知識結構,不僅加強專業知識,更為提高人員的基本素質;短期計劃重點在單位內部實施,比如採取引進來的方法,請醫療行業或者血站單位內部的後勤專家、有經驗的後勤管理者上課,通過短期的培訓儘快改變當前後勤人員的思想意識和服務技能。

  2.3加大對固定資產的監管力度

  一要實行國有資產清查制度。後勤要按照現代產權制度要求,明晰產權,不能將國有資產在不同監管主體間無償劃轉,對資產使用、運營、贏利等設賬監管;二要嚴格內部財務監管制度。財務票據簽字逐級審查把關;做到票據與購物清單相符,票據內容與辦公標準相符,票據價格與市場價格大致相符。對票據價格與市場價格差距較大的商品來源進行回訪調查;三是加大國有資產監管力度。對產出能清晰計量、競爭性較強的服務專案,如食堂等經營性資產,登記備案,外包經營,外包應嚴格依據合同並定期監督,確保資產保值增值。

  2. 4加大績效考核的力度

  後勤部門管理和服務機制理順後,要逐步改變目前血站單位後勤人力資源結構,在這個過程中注重以崗位定員、競聘上崗,可以採取社會公開和內部招聘相結合的方式,通過公開、公平、公正的招聘擇優錄取。結合行政事業單位改革後勤人員實行聘任制度,在實現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的轉變過程中增強後勤人員的責任意識和危機意識。同時,在平時的工作中應加大績效考核的力度,對於績效指標量化,以體現出後勤工作的獨立分配、激勵機制。要改變目前有些血站單位後勤人員工作業績考核模糊、工作倦怠的狀況,充分發揮績效業績綜合效應,從工作數量上認真統計、工作質量上嚴格評定,並作為後勤人員的薪酬發放的依據,借鑑企業多勞多得的原則,切實調動血站單位後勤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與潛力。

  2.5理順後勤管理和服務機制

  隨著醫療事業單位改革和發展的不斷深人,血站後勤管理與保障作為行政後勤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在新形勢下適應社會發展需要,提高後勤管理能力成為了重要課題。雖然後勤工作涉及面廣,煩瑣複雜,很多工作都有滯後性和被動性,但隨著血站體制改革和先進技術與裝置不斷引進,對血站後勤管理與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更嚴的要求。

  在改革背景下可以優化組織結構,精減人員廠。根據工作實際,筆者構想血站行政後勤分別為綜合協調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服務保障管理和房屋基建管理。綜合協調負責對外聯絡,以及協調後勤單位各部門工作;人力資源負責人事聘用、培訓、考核等相關工作;財務負責國有資產管理、審計、政府採購等工作;服務保障負責交通、食堂、文印、會議服務、工會及各類企業管理等工作;房管基建部負責辦公樓物業、家屬小區物業、房屋管理、房屋基建等工作。創新血站後勤管理工作網等多種形式,構築多方位、高層次的交流溝通平臺,使血站後勤管理工作在推動血站健康發展發揮出重要作用。

  3 鼓勵血站後勤管理工作社會化發展的構想

  血站單位後勤管理工作社會化,是指在市場經濟社會中血站後勤管理服務靠價值規律來調節,後勤服務工作依託於社會第三產業提供,以市場經濟行為為血站單位提供全面高效優質的後勤服務與管理。在當前條件下,血站後勤社會化是指血站單位後勤部門,突破自我配套的封閉模式,引人競爭機制,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將單位後勤與社會服務行業融為一體,最大限度地發揮人、財、物的綜合性效益。

  後勤服務社會化具體實施可按照“整體規劃、分步實施、逐步剝離、穩步推進”的原則展開,即根據本站工作實際,對當前後勤工作狀況作個整體分析,條件成熟的可以先行。具體專案有:房屋維修、供水、供電、採暖、電梯、消防等設施的管理及維護;日常保潔、垃圾清運、外牆清洗、消毒、滅蟲等;樹木花草種植、維護、盆景花卉租放等;安保門衛、內部巡視、前臺接待等;員工就餐、外來人員就餐、接待用餐等;以及會議服務、廣告宣傳、專案代辦等。運用市場機制,管好後勤,辦好後勤,為血站單位提供高效、優質、低耗的社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