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後勤管理工作的改革與探索分析論文

  馬克思主義認為,管理具有兩重性,即既有同生產力相聯絡的自然屬性,又有同生產力相互制約的社會屬性。後勤管理是與科學技術的進步、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緊密聯絡在一起的。生產力和科學技術水平直接決定著後勤工作中財和物的管理水平以及人員素質,這是後勤管理自然屬性的表現。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醫院後勤管理工作的改革與探索分析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醫院後勤管理工作的改革與探索分析全文如下:

  引言

  在我國長期實行的社會經濟體制下,醫院一直帶有“公有化”色彩因為缺乏充分的市場競爭,其管理體制也一直沿襲原有的粗放落後的管理模式,這一管理模式下,醫院後勤部門機構設定混亂,人員冗雜,缺乏競爭和活力的環境導致醫院後勤部門的服務質量堪憂,管理水平低下,同時還給醫院造成了資源浪費在新醫改背景下,這一長期困擾醫院管理者的問題尤為引人注目。

  改革我國的醫療保險、醫療衛生和藥品體制是當下提高全民的社會保障水平的重中之重看病難和看病貴的問題一直困擾著廣大患者和普通民眾新醫改的提出,無疑給醫院帶來了很大的挑戰,不僅醫院自身的經營方式要發生改變,醫院的內部管理也十分重要,若龐大的後勤管理部門一直延續舊有的、低下的管理方式,醫改目標的實現會因此被束縛因而,探索醫院後勤管理工作的改革目標和方案,不僅是醫院後勤部門面對社會經濟形勢變化的應對措施,而且是關係涉及全民健康的醫改能否成功的關鍵一環。

  1醫改方案下醫院後勤部門工作面臨的挑戰

  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對醫院管理首先帶來的衝擊便是醫院醫療服務不再處於絕對的壟斷地位,其服務質量和定價方式將要接受公開市場的監督和競爭。其次,政府財政對醫院方面的直接支援將減少,將重心轉向患者和基礎公共衛生領域再次,多種形式的醫療服務機構共同參與市場競爭。這些舉措都共同指向公立醫院,促使其提高管理水平,改善服務質量,降低服務價格,只有這樣才能在市場機制的運轉體系內繼續生存。

  新形勢下,醫院後勤管理部門不再僅僅充當一個物資保障部門,轉而也成為醫院提升自己市場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先,面對日益增長的就醫需求,醫院後勤也面臨著服務物件激增,服務要求攀高的後勤保障壓力,可以說醫院後勤管理水平的高低已經成為衡量一家醫院綜合服務水平的重要指標其次,醫改會給醫院帶來建設改造以及裝置更新的契機,如何更好地利用現有資金最大限度地提升醫院的服務能力是後勤工作的任務所在,合理地對建設改造資金進行規劃和利用也是一大難題最後,後勤的運作成本也被納入到總成本的計算之中,與藥品、裝置、材料、人力成本一起作為影響醫院整體競爭力水平的因素。

  2醫院後勤管理方向的轉變

  如何轉變原有的管理模式,應對新醫改為醫院後勤工作帶來的新挑戰.許多醫院後勤部門都有自己的思考.筆者認為較為合理的做法是促使醫院後勤部門朝著社會化的方向轉變,在保留其提供服務的社會公益性的同時,將醫院的後勤工作納入市場化的軌道,使之在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服務質量和價格水平等方面能夠與市場上的其他主體,諸如民營醫院和外資醫院相競爭,通過企業化的經營方式和理念來促進醫院後勤部門工作效率的提高,達到提升服務水平、降低運營成本的效果。

  轉變管理模式,不僅僅是表現在採取外包、託管、承包等方式將社會力量引入醫院的後勤管理之中,重點在於醫院自身關於後勤管理工作的觀念和方法的轉變,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1***將後勤部門納入醫院的成本核算體系之中,強調後勤部門的盈虧狀況在以往的經濟體制下,後勤部門的運作並不考慮資源的合理利用,更無盈利的考慮實踐證明,這種模式導致員工的積極性不高,管理制度缺失,給國家和醫院自身都帶來了很大的資源浪費後勤部門事關整個醫院的基本保障,其涉及的財物往來眾多,通過會計方法和盈虧衡量方法,能夠很好地瞭解醫院的收支情況,對於資源有效利用也是極為重要的。

  ***2***針對後勤工作不同領域的情況,採取合理的經營管理方法醫院後勤工作可以細分為多個領域,在不同的領域醫院自身後勤保障的力量也是有差別的,可以針對自己經驗不足而管理成本較高的領域,選擇專業化的、管理先進的企業來承擔該部分後勤服務工作,而對於管理能力充足的領域,可以自己管理。

  ***3***探索醫院後勤部門企業管理的道路企業化管理,便是要求後勤部門通過設立獨立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和自我發展的企業方式,來實現自己的發展壯大這一方式有利於醫院後勤工作引入外來資金和現代化的管理技術。

  ***4***通過職業化、標準化和科學化的管理方法改造原有的管理模式在員工的培訓上,需要朝著職業化的方向轉變在後勤管理工作的制度設計和體制構建上,借鑑企業標準化的工作流程和操作方法。科學化要求借助現代管理理論和技術方法。

  3結語

  市場經濟的浪潮下,醫療衛生體制的改革勢在必行,醫院後勤部門也將被納入企業化經營之中,後勤管理工作不能再處於粗放的管理模式之下,而需要藉助企業管理的經驗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促進醫療改革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