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果樹管理的論文

  果樹是能提供可供食用的果實、種子的多年生植物及其砧木的總稱。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你們喜歡。

  篇一

  淺談果樹管理技術

  摘要:有相當一部分果農在對果樹管理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現對管理上的幾個誤區進行總結。並就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建議。誤區,淺談果樹管理技術。

  關鍵詞:果樹管理,誤區,建議

  在果樹生產中,有相當一部分果農在對果樹管理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現對管理上的幾個誤區進行總結,並就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建議。

  一、不重視果樹整形修剪

  有些果農不能按照要求對果樹進行整形修剪,主枝開張角度太小,個別的甚至不拉枝開張角度反而將主枝拉向中心幹,致使樹體抱合;不重視培養側枝及結果枝組,樹體枝量較少;不進行夏季修剪。這種現象,在對日本梨的管理中尤為突出。對果樹進行整形修剪,可以調節生長與結果的平衡,均衡樹勢,維持樹勢健壯,使果樹保持良好的生長勢,利於通風透光、提高果實的質量和減少病蟲害,達到高產、穩產、優質、低耗、高效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管理的難度。

  二、不重視疏花疏果

  實際生產中,很多果農不願意進行疏花疏果,總認為多留果產量高,導致落果嚴重,造成養分無效消耗。另一方面,即使留下的果實數量多,但個頭小,出售價格低,收益也並不好。不進行疏花疏果,還容易造成果樹產生大小年和發生病蟲害。因此,要進行合理的疏花疏果。疏花應在蕾期進行,可結合採集授粉所需的花同時進行,留花量應為適宜負載量的120%~130%。疏果在落花後1周開始,宜早不宜遲,落花後1個月內完成。若按距離留果,20~25cm留1個果,留單果。強樹強枝多留,可適當留雙果;弱樹弱枝少留,大年樹可適當多留,小年樹適當少留。

  三、病蟲害防治存在不足

  病蟲害防治工作是果樹取得優質高產的根本性保證,但在實際生產中,大多數果農由於在病蟲害防治時存在一些誤區,使防治效果較差,甚至生產出高殘留果品。現將這些誤區總結如下,希望引起果農注意,使果園少生病蟲,豐產創收。

  ***一***重視表面,忽視規範防治

  果農在果園管理時,一是不見病蟲害不用藥,見了病蟲害亂用藥。每種病蟲發生都有一定規律,病蟲發生的前期預防和保護是做好病蟲害防治最實際、最省錢、最有效的防治措施,然而這個時期病蟲發生不明顯,果農難以發現;等到了病蟲害已經嚴重發生或普遍發生時,果農才發現,便多次大量混和使用農藥。這不僅增加了防治成本,汙染了果品,甚至導致一些病蟲害無法治療。

  ***二***藥不對症,噴灑部位不準

  由於果農缺乏病蟲害防治基本知識,在病蟲害防治時,一是不知道發生了何種病蟲,把霜黴病當作白粉病,把生理性病害當作真菌性病害,把細菌性病害當作真菌性病害,甚至把白絨蚧看作白粉病來治療。二是不知用何種藥有效,該用保護殺菌劑時卻用治療殺菌劑,該用內吸殺蟲劑時卻用胃毒性殺蟲劑,該用殺菌劑時卻用微量元素,防食心蟲的藥劑不能殺蟲卵。藥不對症,既浪費了人力、財力,又耽誤了最佳防治時期,效果不好。三是不能針對有效部位用藥。防治食心蟲未噴到果凹處和對過的地方,防治紅蜘蛛時,未噴到葉背等。因此,要認清病蟲,對症用藥,針對有效部位用藥。

  ***三***混配農藥不當

  農藥混配既要考慮酸鹼性,又要考慮離子間反應,更要考慮各類藥劑成分及比例,如保護性殺菌劑與治療殺菌劑合理搭配、菊酯類殺蟲劑與阿維菌素類殺蟲劑合理搭配,殺菌劑與殺蟲劑合理搭配,微肥類與殺蟲劑、殺菌劑合理搭配等,既能減少噴藥次數,節省人力、財力,又能夠增效。但在生產中,有的果農害擔心藥劑質量有問題,防效不佳,就將多種農藥混在一起噴灑;有的果農發現病蟲發生嚴重,將十幾種藥劑混在一起亂噴。混配農藥不當不僅浪費資金,防效無保證,而且會造成農藥殘留超標,汙染果面,降低果品質量。

  ***四***重視果部,不重視葉部;重視採前,不重視採後

  因為種果樹是為了收穫果實得利,所以很多果農重視果穗,不重視葉片;採收前用藥很到位,採收後就不再用藥。其實,葉片和果實同樣重要,保葉如保果,果實的生長和發育全靠葉片來製造營養,葉片遭病蟲危害,就製造不出營養,果實也就不能生長和發育,更生產不出優質高產的果品而獲利;採果後葉片仍舊在製造營養,用於花芽分化、枝條老熟、根系生長和養分積累,為翌年豐產打基礎,一旦採收後不加管理,葉片過早脫落,第2年發芽晚,葉片黃,枝條細,花絮小,坐果難,病蟲害相對嚴重,難以豐產豐收。

  ***五***重視地上,不重視地下;重視藥質量,忽視用藥方法

  果實是靠葉片來製造供給營養的,而葉片要靠根部吸收營養和水分。產量高低從某中意義上來說取決於根系的數量和健壯程度,取決於根系的管理程度。因此,重視土壤管理,加強土肥水的管理,可以增強樹勢,增加產量,減輕病害的發生。生產中,雖然果農對農藥質量更加重視,甚至要求購買進口農藥,但卻忽視了科學用藥方式。對保護性殺菌劑和觸殺性殺蟲劑噴藥不細緻、不周到,噴不到藥劑的地方病菌和蟲子接觸不到藥劑,難以殺死。對滲透***劑和內吸***劑噴灑更隨意,雖然有藥劑進入葉片,但是噴不到的地方,難以起到應有的效果。

  ***六***高毒農藥、激素仍在應用

  當前,不少果農沒有完全站在消費者角度考慮問題,噴農藥不慎重,甚至錯誤認為農藥越毒越有效;沒有嚴格按照生產要求,控制農藥殘留。,誤區。不少地方仍然一味依賴激素提高單果重,造成品質大降,風味喪失,價格大跌,最終果農自己的利益受損。因此,生產高階果品,必須要有無公害意識,嚴格控制農藥和激素。,誤區。,誤區。生產上以生物農藥為主,優化栽培措施,避免使用激素,最大限度地提高果實外觀和內在品質。,誤區。

  四、不重視果實採收後的秋季果園管理

  多數果農在果實採收後不再進行果園管理,而是任其生長。,誤區。有的果園在10月上中旬,大部分葉子就已脫落,有的甚至落完。根據果樹的年週期生長規律,在秋季果實採收後,此時秋高氣爽,光照、溫度等氣候條件都利於果樹進行光合作用,利於花芽的形成,是樹體進行養分積累的大好時期,因此應該認真地做好這一時期的管理工作。一是施好基肥和葉面肥。秋施基肥,是全年施肥中最為主要的一次。一方面,施入的肥料有充分的時間進行腐熟,供果樹冬眠前利用;另一方面,利於加強光合作用和增加樹體貯藏營養物質,促進花芽發育充實,也能滿足來年春季發芽、開花和新梢生長的需要。這一時期也正值根系進入了又一次生長高峰,根傷後容易癒合並能產生新根。施肥量應根據樹的大小而定。結果期果樹株施腐熟的農家肥150~200kg,混入過磷酸鈣2.0~2.5kg,為了促進微生物的活動,加速有機質的分解,可適量混入速效性氮肥。可採用放射溝狀施肥或結合果園深翻進行全園施肥。噴施葉面肥可用0.3%~0.5%尿素或0.2%~0.3%磷酸二氫鉀進行噴施。每隔10~15d噴1次,落葉前停止。二是適當進行秋剪。對仍然沒有停止生長的新梢進行摘心,以促進枝條成熟。還可疏除部分無用的徒長枝、過密枝及病蟲枝,以改善樹冠內光照條件。三是搞好病蟲害的防治。繼續噴藥保護,防止果樹過早落葉,延長葉片壽命,促進花芽形成和樹體養分積累。

  五、間作不合理

  果農在果園間作中,不能留足營養面,且常把間作物種到樹盤內;有的選用小麥、玉米等高稈作物作為間作物。因而影響了果樹的通風透光,易產生病蟲害,同時也與果樹爭奪養分。在果園的間作中,要選擇低杆作物進行間作,如豆類、瓜類、花生、甘薯、菠菜、小青菜、大白菜、大蒜等。,誤區。不能選用杆高根深的作物進行間作,要留足營養面,封行前應停止間作。這樣既能保證果樹的正常生長,又能增加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趙樹林.果園採收後的管理技術[J].河北農業科技,2008***23***:28.

  [2]楊彩花.春季果園管理技術[J].北方園藝,2008***11***:85.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