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環境的毛概論文

  關於環境的問題,高效應該加強對於大學生的教育!以下是小編為打擊精心準備的:關於環境的毛概相關論文範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全文如下:

  摘要:基層民主建設將為中國夢的成功實現奠定基礎。中國夢是每一箇中國人的夢想,關於毛概的論文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願望對於近代社會一直落後的中國人來說尤為重要,無數先烈為了新中國的建立獻身理想。基層民主建設將為中國夢的實現奠定堅實的基礎,只有每一箇中國人都清楚的認識到什麼是民主,認識到如何行使自己的權利,才能真正清楚民主將實現政府職能的成功轉型,將推動法制體系的健全,將約束政府權利,將推動實現每一箇中國人的中國夢。

  關鍵字:調研;貴州省丹寨縣;貧困鄉;發展建設

  引言

  調研目的:我秉承可持續理念,主張因地制宜、環境友好的發展方式,在調研地區進行調查與資料採集,然後進行討論研究,提出意見建議從而為當地人民和地方的可持續性發展出謀劃策。希望廣大的基層人民也能加入到偉大祖國的建設中來,實現屬於自己的中國夢!

  調研時間:2013年8月5日至2013年8月10日進行調研。

  調研人員:

  調研地點:吉林省蛟河市白石山鎮育青村常青屯

  調研手段:廣泛搜尋資料、實地調研、例項取證、對比分析等。

  一、調查內容、物件、時間和方法 存在問題 建議

  ***一***調查內容

  本次調查的主要內容涉及村民自治中的政策、組織、活動頻率等與村民自治息息相關的各項因素,並對以上因素進行交叉分析和因果分析,得出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基本情況、存在的問題以及相關建議。

  ***二***調查物件、時間和方法

  主要是與村長及大多數黨員進行提問,時間是村黨委會期間,主要是問答形式

  ***三***村民的大體情況

  1.村民情況

  白石山鎮育青村常青屯,全村共有112戶,350多口人,1000餘畝耕地,3個村民小組,23名黨員。其中大多數以中老年及學生為多數,青壯年大多數在外務工或在外工作原因是國家政策的退耕還林政策導致耕種面積大量減少。村民主要收入是種植農作物、黃煙及黑木耳。其中種植黑木耳是自退耕還林政策實施之後新發展的致富路線。在村裡的務農人員文化水品普遍較低大多數是小學及初中文化,佔全體村民的85%左右。也就是說,育青村的文化水平低於全民平均水平,人口老齡化比較嚴重。但是,受到天氣影響較大。

  2.村民收入情況

  村民只以耕種土地為主要經濟來源的村民年收入在5-7萬元人民幣,而已耕種土地及種植黑木耳為主要經濟來源的村民年收入在6-10萬元人民幣,其原因是黑木耳受天氣情況及每年價格浮動的原因。育青村的收入來源比較穩定。但是,受到天氣影響較大。

  3.村民健康狀況

  大多數村名身體狀況不是很好,大多數都患有腰間盤,類風溼等疾病,其中以男性為主。佔全體村名總數的70%左右,平均每戶大約有2人,都是主要勞動力,所以導致一部分村民開始種植黑木耳,放棄少量的耕地並租借給其他村民。身體狀況普遍不好,可能是靠近長白山山脈,溼氣比較嚴重,又從事比較繁重的體力勞動,導致身體狀況低於全民平均身體健康狀況。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二、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基本情況

  ***一***根據對農村和基層的定義

  基層民主建設由此就可以被界定為:政黨、國家機構、社會團體和企、事業單位基層組織及城鄉群眾性自治組織和人民群眾行使管理權利的制度、執行機制和環境建設等的實踐,其中主要是民主參與、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實踐。該村通過建立村黨委領導辦公室將基層民主自治納入管理條理,定期舉行例會並鼓勵村民旁聽,同時還公開選舉過程,有效做到領導班子人民選。

  ***二***存在問題和原因分析

  1.村委會的作用

  村委會的主要作用主要體現在村民的管理活動中得以體現和發展。因而,村民自治的重點應當放在村務公開、村民議事上,要更多地讓群眾參與進來。

  2.村民民主政治

  3. 經濟發展水平制約了民主政治化程序。我國尚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綜合國力雖然有了一定的發展但並不十分強盛。

  3.村民文化水平

  文化素質較低。村民的文化思想素質總體上低於城市居民,大多數村名多處在高中和初中文化水品階段。這樣就使得、村民參與自治管理成為了雜合多種因素的群眾表決。

  4.資訊傳播途徑

  傳播途徑單一。對於民主政治思想的普及非常不利,使村民不能及時更新已有的民主觀念,導致民主思想意識薄弱。

  三、新時期農村黨員幹部存在的問題

  ***一***農村幹部的基本狀況

  農村黨員幹部的科技文化素質不高,帶領群眾致富的本領不強。文化底子薄。與其他農民基本處在同一層次,並不具備文化上的群體優勢,無法擔當引導農村文化潮流的重任。

  ***二***農村的經濟情況

  村級集體經濟薄弱,村幹部的服務意識不強,服務質量比較低一些村集體經濟總是發展不起來,缺乏搞好服務的物質基礎。

  ***三***農村幹部的職責

  農村黨員幹部應當是科技致富的示範者,接受新知識、傳播新技術的帶頭人。

  四、進一步推進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若干建議

  ***一***黨內民主制度建設必須以保障黨員民主權利為基礎

  以黨員帶動農村基層民主是我國民主政治發展的戰略選擇,但是發展黨內民主、保障黨員民主權利為基礎,並不是指單純以黨內民主指導基層民主政治建設。

  ***二***建立和完善“兩推一選”的黨內民主選舉制度。

  1、農村選舉制度

  黨內民主推薦。換屆前,各村黨支部召開黨員大會,吸收非黨的村委會成員、村民組長和村民代表參加,在對原黨支部成員進行民主評議的基礎上,推薦新一屆黨支部成員職數至少多一倍的人數確定初步候選人。

  2、選舉人的選擇

  群眾推薦。各村分別召開村民大會,對初步候選人進行信任投票,要有70%-80%以上的村民參加。鄉鎮黨委對過半數以上群眾信任的初步候選人進行考察,卻訂正式候選人。

  3、農村基層的政治

  在農村基層堅持民主政治,就要按照集體領導、民主集中、會議決定的原則,完善村級黨組織的議事和決策機制,重大問題提交全體黨員討論決定,防止個別領導幹部凌駕於組織之上,搞“家長制”“一言堂”。

  五、結語

  根據吉林省蛟河市白石山鎮育青村的調查情況來看政治是比較民主的。大部分村名是接受村幹部的領導和決定,選舉的時候偶爾會出現拉票的行為。但是,選舉的結果可以得到大部分村民的認可,育青村的經濟建設不僅僅來源於農作物,還有葡萄,李子,西瓜等水果和禽畜等收入,由於無法收入較少沒有系統的安排就不一一列舉。

  參考文獻:

  [1] 崔巍. 論馬克思的生態思想與生態文明建設[D]. 太原科技大學 2010

  [2] 陳新夏. 可持續發展的公平訴求及其啟示[A]. 生態文明·全球化·人的發展[C].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