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論文範文

  心理健康是指一種持續且積極發展的心理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主體能作出良好的適應,並且充分發揮其身心潛能。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論文相關範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論文全文如下:

  班主任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及對策初探
 

  筆者所在學校為川北地區一所醫學類高校,該校基礎醫學院負責了臨床低年級本專科、法醫、預防及藥學專業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為了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基礎醫學院在結合本校實際的情況下設定了針對每一個教學小班的班主任職位,並制定相關工作規範、考核辦法等。我校班主任的責任是對學生進行教育,對班級進行直接管理,與學生之間的聯絡密切。關注大學生心理健康亦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對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充分認識的基礎上,瞭解心理健康對個體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影響,培養完善的診斷手段和知識結構,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

  1 班主任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

  通過近兩年的班主任工作,個人認為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要注意以下方面:

  首先,班主任和學生的聯絡十分密切,結合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班主任不僅應該瞭解學生的行為特徵,還應該瞭解其心理需求和發展趨勢,與任課教師相比,班主任的輔導具有針對性較強的特徵,容易和學生的內心世界建立聯絡,受到學生的尊重和喜歡,班主任通過和學生的交流,及時發現問題,尋找問題產生的原因,在適當的時機提出自身的建議和意見,避免在學生和教師之間產生誤會,提高教育的有效性,使學生的學習效率不斷提高,最終實現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雙贏。

  第二,班主任和學生家長之間的聯絡密切,在心理教育的過程中,可以鼓勵家長進行配合,瞭解學生的家庭環境,通過電話和網路等方式,加強和家長的溝通,同時,家長應該尊重班主任的工作,和班主任探討對大學生進行心理教育的方式,及時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

  第三,班主任可以和任課教師及時協調,瞭解學生在學習各個學科時的情況,及時發現問題,班主任在不同的學期階段向任課教師介紹班級情況,任課老師在發現問題的時候,及時向班主任反饋,便於班主任掌握情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第四,班主任能夠通過自身的工作,提高班級學生之間的凝聚水平,使用群體的約束作用,培養心理環境,通過班級活動,對學生的行為、意志、情感和認知產生影響,一個班級作為集體,應該對學生進行制約,提高學生認知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工作水平和學習水平,避免對人才的成長造成阻礙,提高課堂效率。

  2 班主任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筆者在工作中曾遇到這樣一些案例:學生A初入學時和寢室裡面的人關係較好,可軍訓完了一切都變了,該學生覺得身邊人開始排擠他,覺得很孤獨。這種情況在當代大學生的日常心理活動中很有代表性。站在班主任的角度上,在這種心理輔導上的對策,就要以一個朋友的身份告訴他:首先我們都要學會理性的思考,這是自己出了問題還是身邊同學出了問題?要是自己的錯那就應該好好反思一下,為什麼不能融入這個集體?很多時候都是不能很好和周圍的人進行溝通,在生活裡想要寢室的人搞好關係,溝通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你進寢室後,可以給大家一個微笑並逐個招呼,以表示禮貌。可以主動的打掃寢室衛生,在徵得對方的同意後幫同寢室的室友收拾書本衣物等等,和大家一起交流時最好謙虛幽默,注意分寸。時間長了自然而然就會成為朋友的。告誡學生待人一定要真誠,否則的話別人就會離你越來越遠。

  學生B:為什麼別人競選社團都能成功,而我就失敗了呢?我的能力也並不比那些人差多少啊!那麼這類學生就屬於在學習工作中遇到挫敗感,首先我們要鼓勵、肯定他的進取心和競選各種崗位所做的努力,在這個基礎上以師長的身份告訴他在社交方面,付出和收穫往往成正比的。落選可能是因為自己的某方面能力還未達到相應的要求,並結合實際幫他分析具體是哪一個方面。無論是哪種情況我們以一種輕鬆的態度去面對。這場你失敗了,下場不一定也是失敗。要“敢於面對挫折的現在和憧憬美好的未來”,因為未來在手中,那就是信心,勇氣。未來能面對,暫時的失利也能面對。

  根據這些實際工作中的諸多案例我們可以總結出作為班主任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過程中,應該結合班級的實際情況,遵守以下幾方面的原則。

  首先,學生的主體地位原則。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是使學生能夠自助,即培養學生自我指導和理解的水平,能夠獨立面對學生、工作、生活中的困難。

  第二,理解和尊重學生的原則。班主任在實施心理輔導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學生的尊嚴和人格,承認學生權利,使班主任使用平等的態度對待學生,瞭解學生的感受和思考,學生在感受到班主任重視之後,能夠加深兩者的交流水平。

  第三,保密原則。指的是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班主任應該為學生保密,不公開、外洩談話內容和學生資訊等,使學生對班主任的信任水平加深,保證學生的隱私和名譽。第四,交友原則。班主任應該使用朋友的身份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避免在學生心中產生過於威嚴的形象,使學生能夠在平等地位上和班主任交流,敞開自己的心扉。班

  3 結語

  總之,為了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班主任應該重視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在完成傳統對班級管理的工作後,應該完善心理健康教育,通過對學生的愛護、幫助、指導、教育和管理,實現學生和班主任之間的密切接觸,將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實處,使學生樹立完善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對學生採用正面教育的方式,讓學生能夠對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進行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