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經濟學教學論文範文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和市場在資源配置中基礎地位的確立,突顯了西方經濟學在財經類高校教學中的重要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西方經濟學教學論文,供大家參考。

  西方經濟學教學論文篇一

  淺談西方經濟學

  西方經濟學教學論文摘要

  摘 要:西方經濟學是高校財經管理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其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要學好這門課程對剛進入大學的新生而言有一定的難度。結合親身教學實踐,提出自己的幾點思考。

  西方經濟學教學論文內容

  關鍵詞:西方經濟學;教學方法;教學效果;思考

  中圖分類號:F0 文獻標誌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19-0184-02

  一、西方經濟學的性質

  西方經濟學作為高校財經類、管理類本科生的核心課程之一,是學生進入大學學習接觸的最早的專業基礎課,它分為《微觀經濟學》和《巨集觀經濟學》兩部分,跟高中課程比較,是學生學習知識和學習方法的一大轉折點,其理論性強,專業程度高,面對從未接觸過的經濟理論和大量的經濟模型的大學新生,學生們普遍都產生了畏懼心理,都有牴觸情緒。那麼如何教好這門課,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就成了廣大教師的必須認真研究和探討的問題。

  由於西方經濟學具有理論性強、抽象、難理解的特點,同時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它的理論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設條件上形成的,比如,序數效用論者用無差異曲線分析方法來考察消費者行為就給出了關於消費者偏好的三個假定等,西方經濟學的研究方法都是藉助抽象的數學模型來解析經濟現象,應用數學分析工具來經濟學論題是很常用的方法。西方經濟學在消費者行為、生產理論、資源配置、資源利用、就業失業、貨幣供給、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等方面的理論為社會經濟生活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和借鑑。鑑於西方經濟學特殊的課程特點,很多學生在學習西方經濟學的過程中感覺困難。因此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必須要求學生端正自己的態度,轉換自己的角色,從高中的灌輸式教學轉換為自我學習為主,培養學生對經濟學的探索思考和學習的興趣。

  二、貴州民族大學學生特點

  筆者長期以來一直從事西方經濟學的教學工作,且擔任過四年班主任,經過與學生接觸,發現我院學生在學習西方經濟學時普遍有以下特點:

  1.數學基礎薄弱。貴州民族大學商學院學生普遍具有數學基礎薄弱的特點。由於西方經濟學分析方法有定性分析和定量相結合、實證分析與規範分析相結合的分析方法,要求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有一定的數學基礎,我院經濟學和金融學專業該課程一般是大一下學期開設,其他專業是大二上學期開始開設。而學生大一的時候僅僅學了高等數學,概率和統計還沒接觸,學生數學基礎參差不齊,導致學生普遍不願進行定性分析,一看到需要相關的數學知識,從心理上就產生了畏懼。

  2.感性認識多於理性認識。我院學生對老師授課課程中關於經濟學家的逸聞趣事很感興趣,而一旦講到圖形、表格、函式公式推導等內容時則表現得較迷茫。經濟學分析中的實證分析方法需要用到數學思想,理性成分相對較多。

  3.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強,大多處於被動狀態。根據筆者教學實踐經驗來看,筆者在第一次課的時候會提出學習三步驟的要求:課前預習,課堂聽講,課後習題。但是在後面的教學中有很多學生並沒有按照要求去做,在學習上非常被動,沒有預習的同學上課大多都聽不懂,由於西方經濟學是一個系統性的課程,其理論連貫性很強,最終會產生惡性迴圈,一學期下來都聽不懂;有些即使暫時聽懂,但是沒有真正理解,過後不久就會忘記;有些看著懂,但是自己不去做題,不去琢磨,就會出現“眼高手底”的現象。

  三、提高教學效果的思考

  針對以上我院學生特的特點,筆者認為要提高學生學習西方經濟學的興趣,提高教學效果,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定位要清晰,目標要明確。進入課程學習之前要讓學生明白,學習西方經濟學要達到的目標是結合社會需要來培養人才,即社會需要什麼人才,要求有什麼知識結構能力。首先要求學生具有紮實的基本功,對理論體系把握清楚,重點掌握,西方經濟學成為很多學校考研的必考科目,因此要求學生學完後能達到考碩士研究生沒問題。要達到這個要求,就必須做到課前預習,課中跟老師思路走,課後複習思考三步驟。培養學生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較強的綜合素質能力,會用經濟學的思維方式來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第一節課就應該給學生充分講解什麼是西方經濟學、為什麼要學習西方經濟學以及如何才能學好微觀經濟學,該門課程要達到的目標,讓學生從思想上端正自己的態度,引起足夠的重視。從筆者這幾年的教學實踐來看,學生們通過第一次課後,基本上都能認識到西方經濟學這門課的重要性,也表示要學好這麼課雖然有一定的難度,但只要下足夠的功夫,有信心學好西方經濟學。

  2.掌握方法,事半功倍。筆者多年來講授西方經濟學,與學生接觸較多,學生普遍反映西方經濟學理論性強,圖表模型多,學習起來抽象,枯燥乏味。教師在教授課程中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要掌握方法,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教師授課改變以往“灌輸式”教學—老師講課學生聽課的模式,多利用現代化教學方式,採用重點內容老師講解,學生討論消化的模式,理論聯絡實際,多結合身邊新穎的、生活化的案例來闡述經濟理論,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理論,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挖掘學生的潛力。如“蛛網模型”可以利用農民生產的例項加以講解,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

  其次,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除了利用多媒體進行PPT展示以外,還要給學生進行視訊教學,給學生介紹主流經濟學網站,多瞭解掌握經濟熱點問題,讓他們主動進行瀏覽學習,拓寬視野,提升學習興趣。我院學生與經濟學大師正面接觸的機會不多,除了學校邀請專家講學作報告以外,要利用網路自己主動接觸獲取相關資訊,就要在上課的時候由教師適當地引導學生,而不是一味地講書上的內容。

  再次,西方經濟學的很多知識點具有相類似性,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這些知識點串聯起來講解,以便幫助學生溫故而知新。由於我校是二本,學生的基礎比國內某些一流院校學生要稍微差些,尤其是數學基礎。部分學生在理解問題的時候反應稍微慢點,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多點耐心,能不厭其煩地給學生講解,尤其是某些聯絡比較緊密的知識點。如無差異曲線和等產量曲線為什麼都是向右下方傾斜且都是凸向原點,收入預算線與等成本線等,可以通過對比分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點。

  最後,要求學生課後多做習題,鞏固學習效果。由於西方經濟學理論體系強,各知識點銜接緊密,且有較多的圖表,需要一定地數學基礎,對相關的數學知識點部分要多複習,能很好的將數學知識利用到經濟學上來,用數學理論解決經濟問題,如一階倒數與邊際分析方法。因此必須要求學生除了課堂認真聽講外,在課後要多做習題,教師每講完一章要多佈置習題,來幫助學生加深理解,培養學生的經濟思維能力。

  另外考試方式的轉變也很重要。對學生進行考核是衡量老師教學、學生學習效果的手段,科學的考核方式能幫助教師及時發現問題,總結經驗。從筆者教學實踐來看,我院學生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臨時抱佛腳”的心態,在平時上課不重視,專等老師期末劃重點,然後把老師的重點一抄一背,保準能通過,這也成了學生們的考試法寶。因此要打破學生的這種依賴心理,要採用多種考核方式相結合的方法,平時成績和考試成績相結合。首先教師在上課第一節課就要明確告訴學生期末絕不會劃重點,重點就在平時上課內容中;其次考試題目多樣化,除了常規習題外,還要有開放式的論述分析題,讓學生利用經濟思維方式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最後筆者認為應該加大平時成績的比例,來督促學生平時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改變“臨時抱佛腳”的突擊學習法。

  四、總結

  西方經濟學是一門理論性強、抽象、難於理解和掌握的學科,要提高教學效果,就需要教師和學生從思想上給予重視,端正態度,教師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掌握教學方法,因人施教;學生要掌握學習方法,教師和學生相結合,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西方經濟學教學論文文獻

  [1] 張志娟.《微觀經濟學》課程教學方法淺談[J].當代經濟,2012,***2***.

  [2] 陸輝.關於西方經濟學教學的三點體會[J].科教文匯,2008,***1***.

  [3] 王彬,鄭興無.行業院校管理類專業微觀經濟學教學改革的實踐——以中國民航大學為例[J].高教論壇,2011,***3***.

  [4] 張巖.西方經濟學教學過程中的思考[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1,***12***.

  西方經濟學教學論文篇二

  西方經濟學教學心得

  西方經濟學教學論文摘要

  摘要:針對西方經濟學的理論體系特點,結合學習西方經濟學應該避免的誤區,針對西方經濟學的課程特點與課堂教學中所遇到的主要問題,提出了諸多改進西方經濟學教學的想法,尤其是獨創性地提出了應該注意西方經濟學與相關學科的關係。

  西方經濟學教學論文內容

  關鍵詞:西方經濟學;教學;方法;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誌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06-0216-02

  一、西方經濟學理論體系的特點

  西方經濟學是伴隨著西方國家市場經濟體制的產生和發展而建立起來的經濟學科,具有如下特點:

  1.西方經濟學理論體系具有一定的客觀性,西方經濟學是伴隨著資本主義制度產生而產生的,並不斷髮展完善。從古典經濟學到新古典經濟學,再到凱恩斯經濟學,最後到當代西方經濟學,具有很長時間的發展、修正和完善過程,其基本理論經歷了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檢驗,具有一定的客觀性。

  2.西方經濟學理論體系具有綜合性。西方經濟學由眾多西方經濟學學派中佔主流地位的經濟理論和學識觀點構成的。如按其對市場機制作用認識上的不同可分為新舊古典經濟學派和新舊凱恩斯學派;按其研究物件的不同可分為微觀經濟學和巨集觀經濟學。在眾多的西方經濟學派、經濟著作、代表人物及主要觀點中,有些是相互補充的,有些則是相互對立的,如持基數效用論和序數效用論觀點在分析方法上不同,但最終卻得到相同的結論。

  3.西方經濟學研究物件具有普遍性。西方經濟學研究的是經濟執行的一般規律,具有普遍性。其中的供求理論、生產理論、成本理論和市場理論等對所有的消費者和生產者都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4.西方經濟學研究方法具有多樣性。西方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廣泛運用數學推導和數學模型來加以論證,多為實證分析。在基本理論的論述中多將預言邏輯分析方法與數學分析方法相結合,既有抽象的概念,又有形象的影象;既有定性分析又有定量分析,特別是邊際分析和均衡分析。

  5.西方經濟學課程具有很強的應用性。西方經濟學研究的是資本主義制度下如何解決資源配置與資源利用的問題,進一步地說,它研究的是市場機制條件下經濟執行狀態及政府、廠商和消費者的經濟行為,並提出一些巨集觀經濟和微觀經濟的管理方法。因此,西方經濟學具有很強的應用性。學習西方經濟學可以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服務。

  二、學習西方經濟學應該避免的誤區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中國高等學校經濟系以及工科院校的管理系陸續開設了西方經濟學課程,這有利於開拓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生的知識面,但中國現行的西方經濟學教科書,大多是以現行的西方主流經濟學為基礎編寫而成,只包括整個資產階級經濟學學說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由此導致了中國大學生學習西方經濟學時產生一些誤區。比如:忽視西方經濟學的階級性和忽視西方經濟學的侷限性等等。中國在改革開放以前,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認為西方經濟學等於資產階級理論,等於反動的理論,而採取一概否定,一概排斥的態度,往往在沒有弄清問題情況下,就不加分析地進行批判,嚴重阻礙了人們的學術視線,敗壞了馬克思主義的優良學風。這不是科學的學習態度。然而,如今,卻又出現了另一種傾向,即本文提出的兩個誤區。更有甚者,有的教師和學者認為西方經濟學是唯一的現代經濟學,應以西方經濟學來改造、代替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主張全盤地接收,全盤照抄,完全成了西方經濟學說的俘虜。這同樣不是科學的態度。在學習西方經濟學時,應該以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為指導,實事求是地對待西方經濟學,只有這樣,才能認清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什麼是可以借鑑的,什麼是應該摒棄的,避免走入學習的誤區。

  三、西方經濟學的課程特點與課堂教學中所遇到的主要問題

  1.學科流派眾多,學生難於區分差別。西方經濟學是中國高校經管類學生的專業基礎課之一。經濟學在產生之後在各個方面取得長足的發展,各個領域的理論研究和現實發展得以緊密結合,關於同一經濟問題,不同的學派也給予不同的解決方案。但是對於中國傳統教育培養的高校學生,也很難理清思路去辨別哪種理論是主導的,這就對學生的課後閱讀和對理論體系的把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研究方法多樣,學生難於理解掌握。與其他經管類課程不同,西方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多樣,它包括:實證分析、規範分析、數理公式分析、幾何模型分析等等。實際上,該門學科大體上分成三種層次:經濟學原理或經濟學基礎、中級微巨集觀經濟學、高階微巨集觀經濟學。層次越高理論體系中包含的數理知識和模型說明就越多,歷屆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大多產生在經濟學模型的建立與分析領域。這對首次接觸到經濟學的高校學生同樣是個考驗,因為同學們在從前的學習中已經習慣文和理的區別,把二者有機的結合是一個大的挑戰,一旦對數理模型失去信心,經濟學是學不好的。

  3.理論體系龐雜,初學者難於分清脈絡。西方經濟學涉及到微巨集觀兩個大的門類,而兩個主要門類之下有劃分成諸多的章節,實際上作為專業基礎課,該課程涵蓋了幾乎所有其他專業課的基礎知識,比如:微觀經濟學包括消費者需求理論、生產者理論、效用論、成本理論、市場理論、微觀經濟政策等;巨集觀經濟學包括巨集觀經濟總量理論、經濟增長理論、就業理論、通貨膨脹理論、國際金融和國際貿易理論等。如此多的理論體系讓學生在一次的教學週期內掌握,融會貫通,分清知識脈絡,學生的學習壓力是非常大的。

  4.知識體系更新迅速,教師難於及時調整。由於經濟學的學科特點,要求相關的理論知識必須和現實的發展緊密結合,才具有生命力,所以該門課程的理論體系相比其他學科更新較快。國外的西方經濟學的教材幾乎每一兩年就要再版,例如,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薩繆爾森的經濟學,已經發行到了第十七版;哈佛大學教授格利高利・曼昆1995年的《經濟學》著作,被稱作“最受歡迎的西方經濟學教材”已經發行了第五版,幾乎兩年就會改換版本。這種版式的調整包含了案例的不斷更新和理論知識的改動與補充。任課教師必須要及時掌握知識點的更新、新理論的補充及案例的調整。

  四、改進西方經濟學教學的想法:

  1.充分利用好網路資源。網路裡面有豐富的資源,有大量的西方經濟學學習資料和各種各樣的案例,充分利用好網路資源可以使枯燥的西方經濟學理論和生動的經濟實踐聯絡在一起。

  2.加強和完善中國經濟學案例教學體系。經濟學是一門應用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其教學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因此,經濟學教學不但要使學生具有紮實的經濟學理論知識和分析技巧,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使學生能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分析現實經濟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建立科學合理、並能給予案例教學以充分重視的經濟學教學體系,是全面完成經濟學教學目標和培養經濟學高素質人才的重要保證。因此,對加強和完善中國經濟學案例教學提出如下設想:一是明確經濟學案例的選編原則;二是科學劃分經濟學案例的不同型別;三是科學組織經濟學案例教學。

  3.素質教育與西方經濟學教學結合:***1***素質教育要求西方經濟學教學樹立新的教學理念。***2***素質教育要求西方經濟學教學方法與手段的創新。***3***素質教育要求西方經濟學課程考試製度的改進。

  4.西方經濟學教學中既要進行靜態分析又要進行動態分析。靜態分析和動態分析的基本區別在於,前者不考慮時間因素,而後者考慮時間因素,換句話說,靜態分析考察一定時期內各種變數之間的相互關係,而動態分析考察各種變數在不同時期的變動情況。靜態分析主要是一種橫斷面分析,不涉及時間因素所引起的變動。把均衡分析與靜態分析和動態分析結合在一起就產生了三種分析工具:靜態均衡分析、比較靜態均衡分析和動態均衡分析。靜態分析要說明各種經濟變數達到均衡的條件,比較靜態均衡分析要說明從一種均衡狀態變動到另一種均衡狀態的過程,動態均衡分析則要在引進時間因素的基礎上說明均衡的實際變化過程。

  五、注意西方經濟學與相關學科的關係

  西方經濟學與眾多相關學科之間存在緊密的聯絡,而且它與其他很多學科的交叉融合使得西方經濟學不僅僅成為經濟管理類專業課的基礎課,對其他很多學科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西方經濟學與數學:西方經濟學以數學為工具,大量採用數學的分析方法,尤其是邊際的分析方法。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把“邊際”講清楚了,這樣所有邊際的概念,像邊際效用、邊際成本、邊際收益、邊際產量等核心概念就很容易理解了。

  2.西方經濟學與心理學:西方經濟學是一門研究人的經濟活動的社會科學,人的心理在經濟決策中佔有重要地位。比如,微觀經濟學中的效用論、巨集觀經濟學中貨幣市場關於貨幣的需求動機理論等等都和人的心理密切相關。講清楚人的心理特徵對於理解這些內容具有很大的幫助。

  西方經濟學教學論文文獻

  [1]白韜哲.經濟學教學改革探討[J].遼寧工學院學報,2004,***3***.

  [2]劉西平.西方經濟學教學方法探討[J].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1,***1***.

  [3]鍾世洪,邊俊傑.經濟學教改的相關問題:上[J].集團經濟研究,2005,***7***

有關西方經濟學教學論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