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初中生沉迷網路的心理原因及應對措施論文

  當人們掌握了衡量人的心理健康標準,以此為依據對照自己,進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診斷。發現自己的心理狀況某個或某幾個方面與心理健康標準有一定距離,就有針對性地加強心理鍛鍊,以期達到心理健康水平。如果發現自己的心理狀態嚴重地偏離心理健康標準,就要及時地求醫,以便早期診斷與早期治療。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淺談初中生沉迷網路的心理原因及應對措施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淺談初中生沉迷網路的心理原因及應對措施全文如下:

  一、中學生迷戀上網的心理因素

  很多家長對自己的孩子迷戀上網顯得束手無策,其原因就是因為家長沒有真正瞭解孩子上網的心理因素,沒有弄明白孩子上網的原因。中學中生身心尚未成熟,精力充沛,各種慾望都很強烈,自控力不強,對現實生活缺乏足夠的認知,藉助網路可以滿足他們的各種需求。

  1.為滿足強烈的好奇心

  來自學習生活的重壓,學習內容的單調,課外生活貧乏等原因使他們壓抑,而中學生卻正處於身心迅速發展的重要時期,內心對世界的瞭解和認識的需求不斷膨脹,而網路五花八門,令人眼花繚亂的豐富內容,正好迎合了他們的好奇慾望,於是迷戀網路而不能自拔。

  2.滿足交往需求

  初中生處在心理髮育的關鍵期,也是交往需求最強烈的時期,有一種強烈的尋求歸屬感和被認同感的慾望。但因心理尚不成熟,缺乏交往經驗和交往技巧,網路交流的隱蔽性避免了人與人面對面交流的羞怯和尷尬,網路交流便成了他們的最佳選擇。

  3.尋求成就感

  部分初中生在現實生活和學習中,因種種原因而不斷經受挫折和失敗,在網路中,他們可以暢所欲言,盡情滿足各種心理慾望。特別是在遊戲中,他們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通過遊戲升級來獲得成就感。

  4.逃避現實

  很多農村中學的學生,多為留守兒童。父母外出打工,他們一般跟隨爺爺奶奶生活,嚴重的代溝隔閡和父愛、母愛的缺失使他們性格變得孤僻、偏執,內心冷漠而空虛。於是他們選擇逃避現實而迷戀於網路虛擬世界,以填補心靈的空虛。

  除此之外,校園周邊非法網咖客觀上又為中學生上網提供了方便。因此,要解決好中學生上網成癮的問題,必須是家長、學校、社會多方努力,協同管理,才有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初中生沉迷網路的應對措施

  1.家長積極引導中學生健康上網

  ***1***家長應弄清孩子喜歡上網的原因

  弄明白孩子喜歡上網的原因是家長引導孩子健康上網的重要前提。學習壓力大,家長管得嚴和虛擬世界更輕鬆,是不少孩子喜歡上網的主要原因。

  不少家長都給孩子過高的期望、過多的要求。這讓孩子倍感學習壓力大,想逃避到不需要負責的地方,補充內心空虛。虛擬世界,多種多樣,變化快,輕鬆有趣,可以愉快地度過時間。在現實生活中,孩子有時以真實的身份說假話,但在網路遊戲中孩子會以虛擬的身份說真話,做一些現實社會中想做卻不敢做的事。現實生活中,外界干涉越多。家長管得越嚴,孩子就越關注網路,而且只能依靠網路發洩自己。如果平日裡與人溝通不足,生活枯燥、單調,找不到樂趣,孩子也容易寄情於網路。

  由此可見,那些在現實生活中感到學習壓力大、沒有成功感、父母管教過嚴、與人溝通不暢的孩子,更容易到網路世界裡尋找自我和樂趣。

  ***2***讓孩子在生活中多體驗成功

  研究表明,人接觸不良資訊的反應是不同的,對網路和遊戲的迷戀程度也不相同。在生活中成功的人,受到消極影響比較小,而在生活中失敗的人,容易沉溺於虛擬時空。因此讓孩子在生活中多感受成功,是幫助他們抵禦網路不良影響的關鍵。家長應幫助孩子培養健康廣泛的興趣,豐富孩子的生活,並在生活中適時地讓孩子體驗成功,讓孩子在現實中找到成功感,找到信心,孩子就不會到虛擬的網路中尋找成就感了。

  ***3***建立朋友式的親子關係

  家長應多和孩子交流,多瞭解孩子,做孩子的朋友。讓孩子在生活中遇到什麼事都樂意和父母交流,遇到什麼困難願意找父母幫助。

  家長與孩子溝通時,首先需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讓孩子把家長當作是信賴的朋友,平時多擠出時間和孩子在一起,參與孩子的活動,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家長應放下長者的身份,平等地與孩子交流。家長不要對孩子惡言惡語、嘮叨抱怨、諷刺挖苦,不要因為忙或認為孩子小,就忽視孩子的需要。家長不要總是高高在上,命令孩子做這做那,用不容置疑的口吻命令、教訓孩子。當孩子不聽話時,不能用威脅、恐嚇孩子的方式來達到讓孩子按自己的要求去做。

  在面臨的種種人生選擇面前,父母要做到尊重孩子的意願,聽孩子的心聲,並善意地幫助孩子分析利弊,提出建議,使孩子的選擇更準確完美。父母與孩子只有處在平等的位置上,解除傳統的教育模式,親子之間的溝通才會變得更完美。孩子在家能與父母平等交流,在生活中能與他人正常交流,就不會沉溺於虛擬的網路交流了。

  ***4***給孩子營造一個和睦、溫暖、完整的家

  不少孩子上網成癮,都是因為家在孩子的心目中是一種約束,孩子在家裡感覺不到溫暖,寧可呆在網咖,也不願意回家。不少單親家庭的孩子上網成癮,就是因為在家裡感受不到溫暖,甚至在孩子的心中根本就沒有家的概念,只有到網路裡去尋找溫暖了。家才是孩子避風的港灣,才是孩子的歸屬。作為家長,有義務和責任為孩子營造一個幸福溫暖的避風港灣,讓孩子眷戀家,樂意回家,這樣孩子就不至於迷戀網路了。

  總之,面對中學生上網,家長不必大驚小怪,也不能視而不見。作為家長,要有正確的觀點、正確的心態,探究孩子上網的心理因素,立足於他們的心理髮展規律,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實行人性化的教育,規範他們上網。這樣,既能讓孩子獲取有益的網路知識,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又能有效避免網路給他們帶來的消極影響,避免中學生上網成癮。

   2.學校真正貫徹落實素質教育

  ***1***落實課標規定學科及課時

  時下,不少學校的一些“副科”往往不開或者課時不足。學生整天拼“主科”,課堂學習時間長,壓力大,生活單調枯燥,於是,不少學生試圖選擇上網來擺脫這些壓力。如果學校能夠各個學科同等重視,按照國家課程標準規定足額開齊各門學科,讓學生有張有弛,不僅能夠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還能通過較多心理、藝術、計算機、綜合實踐等較為輕鬆的學科,使他們較為緊張的學習生活得到較好的調節。

  ***2***組織活動,豐富課餘生活

  學校通過組織多種有益的課餘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健康廣泛的興趣愛好,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參與活動,發揮自己的長處。這既可以讓他們在活動中獲得課堂上難以得到的快樂體驗,豐富他們的校園生活,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能力,還有助於張揚學生個性,展示自我價值。對已經沉迷網路的學生,要儘可能發現他們的閃光點,並給予他們充分肯定,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成就感,從而逐漸從網路虛擬世界去尋找轉向學校、社會生活中去尋找自我,逐步融入群體和社會。

  ***3***積極引導,為學生所用

  各學科教學,充分利用學科特點,指導學生去尋找所需的資源,進行自主學習。這樣不僅使學生感受生動豐富的感性素材,拓展廣闊的視野,還有助於激發他們積極進取的良好品質。特別是計算機學科,更應發揮本學科功能,為學生搭建展示個性才能的平臺。老師都要指導他怎樣去網上查詢資料,選擇最合適的資料,選到了有價值的內容,老師就及時的鼓勵,指導知道“怎樣到網上去查詢有價值的學習資料”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步驟。組織電腦興趣小組,在電腦老師的指導下,製作電腦作品,獎勵優秀作品。讓喜歡網路的學生懂得如何正確使用網路這個工具,為我所用。

  ***4***利用主題班會,明確網路利弊

  把主題班會的任務完全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多種方式和途徑,尋找關於網路利弊的生動案例,進行辨別,也可以讓學生現身說法,讓學生懂得趨利避害。

  ***5***心理干預,有的放矢,不得厭倦

  當下有部分學生已經沉溺於網路而不能自拔,他們荒廢了學業,浪費了時間,毀掉了健康。對於這些孩子,老師要及時進行心理干預,不能簡單地橫加指責、批評,而應該儘可能地弄清學生沉溺網路的原因和心理狀態,及時掌握他們在網上要尋求的內容,控制孩子上網時間、次數,在這些前提下,老師要進行趨利避害的心理干預。學生正常的上網要求應給予滿足,以取得孩子的信任,與他們建立溝通渠道。對上網時間過長,上網次數過頻,上不健康的網站,老師就應該對孩子進行引導與制止。而對他們上網尋求健康或有益的內容,或進行正常而健康的交友、聊天,應該予以指導與支援。這樣,一方面制止青少年上網的負面產生,另一方面支援青少年上網的正面要求。但是,僅靠一兩次的干預是不能徹底解決問題的,老師要有反覆做工作的心理準備,需要有很大的勇氣和耐心才能成功。

  總之,解決中學生上網成癮的問題,淨化網路環境,還需要社會各方的共同努力,需要工商、公安聯合執法,徹底消除黑網咖,加強網咖有效管理。設立有獎舉報機制,對於接納未成年人進入網咖予以重罰;網路經營者遵紀守法,誠信經營,不唯利是圖,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加強輿論監督,嚴厲抨擊誘惑青少年沉迷網路的人和事,積極倡導健康向上的休閒娛樂方式。這樣中學生迷戀網路的問題一定能夠得到有效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