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校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淺談論文

  目前,我國職業院校學生心理現狀並不樂觀,而且存在很多問題,使得現在很多院校實施心理健康輔導難以達到理想效果,未有效改善職校生心理健康狀況。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職校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淺談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職校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淺談全文如下:

  【摘要】職校學生是指完成了九年義務教育後升入職業教育學校學習專業職業技能的學生,一般年齡在15~18歲左右的青少年。他們面臨著學習、就業和生活中種種壓力,容易存在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本文調查了職校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分析了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最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可行性的解決辦法。

  【關鍵詞】職校學生 健康狀況 原因 解決辦法

  引言

  職校學生是一個特殊的學生群體,他們既要像高中學生一樣學習文化知識更要像大學生一樣面臨就業擇業的壓力,由於他們是青少年,心理穩定性還沒有形成,所以他們的心理問題相比之下會更加複雜。國內針對這一學生群體心理健康問題的研究很少,本文針對職校學生闡述了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狀況、成因和解決方法,期望對職校學生的健康成長和順利就業起到積極作用。

  1、職校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現狀

  我們醫務室通過問卷的形式對廣西南寧市某職校500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83%多的學生承認有過心理方面的問題,其中,42%的學生表示存在就業和學習方面的心理問題,33%的學生表示存在人際交往方面的心理問題,37%的學生表示存在感情方面的心理問題。這三個典型的問題具體表現如下。

  1.1 與就業學習相關的心理問題

  學生對自己的學習和職業規劃的管理計劃不妥當,當看到別人很努力取得好成績可自己卻控制不住愛玩、懶惰的行為時,會產生自責悔恨的心理;由於沒有制定自己的學習目標,缺乏學習動力,而出現彷徨迷失的痛苦心理;同時對畢業後的前途感到迷茫產生失落和自暴自棄的情緒。

  1.2 與人際交往相關的心理問題

  學生主要表現為,因為語言障礙或其他原因而不能順利的與他人溝通;自卑而害怕與他人交往;嫉妒和猜疑等因素導致人際關係失調、人際衝突,缺乏人際交往的基本態度,忽視平等互助的交往原則,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而最終導致孤立無援等。

  1.3 與感情相關的心理問題

  學生對戀愛很渴望但是因為自己家庭貧困,學習成績不好或者自身害羞不善交往等原因不敢接觸心儀的異性,從而產生自卑,壓抑的心理;或者有的學生過早陷入戀愛,但是不會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情緒,情緒容易大起大落,學習一落千丈,從而萎靡不振和自暴自棄。

  2、職校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產生的原因

  2.1 家庭因素

  家庭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過於嚴厲的家庭會造成孩子膽小怕事,不敢和人交際溝通的心理障礙;但是放任縱容的家庭則會養成孩子不守規矩,以自我為中心不尊重他人的不合群心理;單親或者離異的家庭則容易使孩子養成孤僻,冷漠等偏執心態。

  2.2 個人的因素

  職校中的學習和生活不同於初中和高中,不僅表現在學習成績、生活方式上,還表現在知識廣博、社會經驗、人際交往以及個體綜合能力等方面。很多學生企圖逃避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出現消沉、頹廢、苦悶、煩躁、抑鬱等心理反應,或者迷於玩樂、放縱自己,以此來發洩對現實的不滿、來麻痺自己的心靈。個體心理素質的問題,也是導致心理問題的內在因素之一。

  2.3 社會因素

  職業學校的性質決定了學生畢業就要面對社會,同時面臨就業和擇業。他們過早面對這些現實的問題在某種程度上會讓他們對生活缺乏信心,對前途失去希望,對處境無能為力。在這種負擔下學生健康的心靈會被壓得有些喘不過氣,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疾病。

  3、職校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解決辦法

  3.1 家庭方面

  家庭是每個人心靈的港灣。作為學生的父母,應該給孩子創造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庭環境,讓他們覺得有心靈的依靠;同時多給予孩子鼓勵和表揚,不要無端苛責他們,讓他們敢於說話敢於有自己的想法,培養他們自信和獨立的品格t同時關心他們的學習生活方方面面,在孩子有困難的時候及時予以幫助和引導,避免他們的心理由於外界的壓力和冷漠而產生扭曲。

  3.2 個人方面

  從個人的角度學生首先要正確地認識別人對自己的態度和評價。總是過分在乎別人對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害怕讓別人失望,這是一種壓抑自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這是造成某些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自我價值的實現並不是完全取決於他人的意見和評價。

  其次要規劃好、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和學習時間。適時的放鬆是可以的,但不可以一味的放縱,否則看到別人碩果累累找到好的工作而自己除了玩卻什麼也沒有獲得時,容易愧疚加上自責,久而久之,產生心理問題。

  3.3 學校方面

  學校需要建立完善的心理諮詢機構和心理保健網路。可以把心理健康課程安排到學生的課程表中,通過心理老師教授一些心理知識和心理調節方法,讓學生對一些負面的情緒具有免疫和自愈能力。作為與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密切相關的的學校,更應該充分利用學校的各種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來建立健全心理諮詢機構,完善以學校、系、班級這三級為主的心理保健網路,幫助在校學生解決心理問題和障礙。

  具體實施上,學校不管有沒有心理系或心理學專業,都應該配備一定數量的專業素質較高的心理諮詢人員,一旦發現有嚴重心理問題或心理障礙的學生,專業心理諮詢師就要主動地去提供心理諮詢;其次,輔導員不僅要負責學生的思想、學習方面的工作,還應該關注學生的心理問題,再者,如果有條件的話,各個班級可以通過選拔挑選出一兩位負責任的學生擔任心理保健委員。及時關注班級內同學的心理健康狀況,以便儘早的幫助出現心理問題的學生。做到及時預防、及時發現、及時介入、及時輔導。

  4、結束語

  職校的學生他們畢業就要走出校園,走進企業,走上社會,可以說他們的心理的健康比知識和技能更加重要。本文調查了職校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分析了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產生的原因,並且有針對性的對這些問題提出了有建設性的解決方法,這些方法和建議具有很高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希望能夠給予職校的學生、老師和相關專家和學者很好的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