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癌症患者的心理護理論文

  癌症是威脅人類生命安全的主要病症之一,癌症患者的心理反應十分複雜,有許多不同於一般患者的特點,臨床心理學家認為,心理護理可以減輕癌症患者的心理反應,並能直接產生治療作用,改善機體的免疫功能,從而提高療效。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腫瘤科癌症患者的心理護理

  【關鍵詞】 癌症患者;心理護理

  心理護理是指在護理過程中,通過行為或相互關係的影響,從而改變病人的心理狀態和行為,促使病人康復的方法。疾病改變了一個人的心理狀態和生活模式,腫瘤病人心理改變表現方式不同,心理護理的方法也隨之不同。因此,應根據病人的心理表現提出相應的心理護理。本文就腫瘤科住院癌症患者60例的心理調查分析及心理護理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住院癌症患者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齡16~78歲。文化程度:文盲16例,小學20例,初中15例,中專2例,大專2例。食管癌15例,肺癌11例,賁門癌9例,肝癌5例,其餘為乳腺癌、胃癌、胰腺癌等。

  1.2方法

  採用經典的漢密頓焦慮理表***HAMA***和漢密頓抑鬱量表***HAMD***,由專人在床邊用交談與觀察相結合的方式,分別按HAMA中的14項和HAMD中的24項內容對患者進行檢查後評分。

  2結果

  對60例癌症患者HAMA中的14項和HAMD中的24項內容評分,其中有:發生焦慮40例***66.7%***,抑鬱發生46例***76.7%***,體重減輕37例***80.4%***,認識障礙有罪感31例***67.4%***,入睡困難39例***84.8%***,能力減退45例***97.8%***,焦慮、抑鬱並存並存37例***61.7%***。

  3討論

  國內外文獻報道絕大多數癌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而且遠比非癌性疾病患者的發生率為高[2]。作者認為採用經典的HAMA和HAMD由專人用交談與觀察相結核檢查病人後評分的方法較好,比自評量表由病人自己評分的方法陽性率及其精確性要高,不僅可以具體反映出患者心理障礙的臨床特點,以便針對性地採取心理治療和心理護理措施,是針對性治療和護理的依據和重點[1]。本組調查表明絕大多數癌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而且大多數患者焦慮和抑鬱並存。正如國內腫瘤權威人士指出:大多數患者焦慮從確診時起都有一個心理難以承受的反應期。他們往往懷疑、否認、痛苦、絕望、拒絕治療、甚至自殺。因此要調動患者的主觀能動性,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2]。故對癌症患者進行心理治療和心理護理尤為重要,應列為癌症綜合治療和整體護理的重要措施之一。

  癌症患者是一個特殊的群體,特別需要人間的溫暖、社會的尊重、醫院精心的醫護和親友的關懷,給予他們更多更加人性化的關愛。我們在對癌症患者進行常規治療護理的同時給予心理護理,通過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幫助患者穩定情緒,減輕恐懼心理,配合治療,使他們在心理上正確面對疾病和接受挑戰,最後達到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使他們舒適、有尊嚴的度過人生的困難階段。總之,做好心理護理,良好的護患關係是前提,醫護與家屬默契配合是實施的基礎,正確掌握病人的心理特點是關鍵,幫助病人正確認識疾病,配合治療,激發潛在的生存意識,提高抗病能力是核心。因此在醫護人員中樹立癌症可治的信心,不應放棄對病人的支援,要具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責任感,採取各種有效措施,減輕病人的痛苦,並以自己飽滿的情緒感染病人,提高病人的生存質量[2?3]。

  【參考文獻】

  [1] 劉成梅.腫瘤內科住院病人的心理護理[J].包頭醫學,2006, 30***1***:47.

  [2] 林琳.癌症患者的心理護理體會[J].局解手術學雜誌,2006,15***4***:288.

  [3] 郭亞君.行為護理對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老年醫學,2008,17***2***:76-97.

  範文二:癌症患者的心理調查與護理

  「摘要」 目的 調查癌症患者的心理過程,制定合理的心理干預及護理計劃。方法 隨機調查67例各期癌症患者。結果 各期癌症患者的心理狀態及應對方式明顯不同。結論 制定合理的心理干預及心理護理,有利於減輕心理障礙,提高生活質量和心理恢復。

  「關鍵詞」 癌症患者;心理護理

  癌症是嚴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對癌症的研究已從單純的生物模式轉換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筆者通過對67例癌症患者的調查分析,闡述與癌症相關的社會、心理因素以及心理護理對策。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物件為住院並被臨床確診的癌症患者,共67例,男39例,女28例;年齡26~72歲;平均***51.37±7.83***歲;病程最短1個月,最長7年;Ⅰ~Ⅱ期患者21例,Ⅲ~Ⅳ期患者46例。

  1.2 方法 採用“焦慮情緒評定”[1]及“醫學應對問卷”***MCMQ***[2]兩種方式調查。

  2 結果

  2.1 “焦慮情緒評定”結果 按照國內標準,Zung焦慮自評量表***SAS***標準分≥50%視為異常,67例癌症患者焦慮的發生率為61.19%***41/67***。其中Ⅲ~Ⅳ期患者31例,為75.61%。

  2.2 “醫學應對問卷”結果 該問卷分為面對、迴避、屈服三種應對方式。調查結果顯示,各期癌症患者的應對方式有所不同。Ⅰ~Ⅱ期患者多采取回避或面對的應對方式,而Ⅲ~Ⅳ期患者多以屈服或迴避應對。

  3 討論

  癌症患者在疾病的不同階段其心理狀態各不相同,其心理變化與疾病的發生、發展有密切的關係[3]。20世紀80年代已提出心理腫瘤學***psycho-oncology***的概念,主張從心理學、社會學和腫瘤學相結合的多學科角度進行系統研究。通過對腫瘤患者的社會心理問題、心理因素在腫瘤形成中的作用機制等問題的研究,在腫瘤患者心理問題干預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癌症患者的一般心理特徵體現為依賴性較大,自尊心較強,較突出的心理問題表現為恐懼、焦慮和絕望,甚至伴發精神障礙[4]。 Fawzy等[5]從疾病診斷治療的過程上描述了癌症患者在不同階段時的心理特點及應對方式:***1***診斷前階段:患者對真實症狀感到害怕和恐懼,對身體變化過於警覺;***2***診斷階段:患者否認癌症的診斷,迴避談論自己的病情,此時的心理表現為焦慮、悲傷、鬱悶和受傷害感;***3***治療階段:此時患者接受手術或化療等治療,可能出現迴避、術後反應性抑鬱,化療引起期待焦慮、噁心甚至幻覺、妄想等精神症狀;***4***復發階段:此階段患者的心理反應類似診斷前階段,容易對治療失去信心,而尋找非醫學的治療方法;***5***終極階段:此時患者的反應為恐懼、絕望和屈服。

  針對不同階段癌症患者的心理狀態及心理特徵制定合理的心理干預及心理護理,有利於減輕心理障礙,提高生活質量和心理恢復:***1***健康教育:知識的增加可以幫助患者更多地認識自我,並在社會環境中有更強的適應能力,提高患者對治療的順從性[6]。***2***行為治療:①漸進性放鬆訓練:訓練患者隨意放鬆全身肌肉,以消除緊張與焦慮,建立心情輕鬆狀態。②催眠:選擇安靜的環境,舒適的體位,誘導患者進入催眠狀態,此時患者最容易接受暗示。 ③臆想治療:通過讓患者想象自己完全健康了,功能完全恢復了,可以增強患者對良好預後的信念。***3***支援性心理治療:醫護人員應用婉轉的語言,精湛的技藝來解答患者的疑問,家屬及親友應以樂觀的態度去感染患者,關懷和照料患者,喚起患者與疾病作鬥爭的勇氣和信心。***4***集體心理治療:通過集中講課,讓恢復良好,預後較好的患者談談自己的體會,增強患者的信心。

  「參考文獻」

  1 吳文源。焦慮自評量表。見:張明園。精神科評定量表手冊。長沙:湖南科學出版社,1998,39-42。

  2 姜乾金,沈曉紅。醫學應對問卷。見:汪向東。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中國心理衛生雜誌,1999,***增刊***:124-127。

  3 李心天。醫學心理學。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大學聯合出版社,1998,75-80。

  4 Derogatis LR,Morrow GR,Fetting J. et al.The prevalence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among cancer patients.JAMA,1983,249***4***:751。

  5 Fawzy FI,Fawzy NW.Psychosocial as of cancer.In: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cancer.Menlo Pard,CA:Addison 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1982,111-123。

  6 Richardson JL,Shelton DR,Krailo M,et al.The effects of compliance with treatment on survival among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J Clin Oncol,1990,8:35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