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機電產品的市場營銷論文

  我國機電產品出口額位居世界前列,已是全球機電產品貿易出口大國。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機電產品國際競爭力分析》

  [摘要]文章結合重慶機電產品的現狀對重慶機電產業出口競爭力狀況進行分析;結果表明:重慶市機電產業的已具備了一定的國際競爭力,也存在研究與開發投入不足、產品技術含量不高;企業規模小、經營分散;融資困難;技術貿易壁壘等制約國際競爭力提升的因素。最後,提出重慶應注重研發和技術創新,推進機電產品結構調整增強出口競爭力的結論。

  [關鍵詞]機電產業;出口競爭力;分析

  一、重慶機電出口現狀

  重慶直轄以來,經濟得到飛速發展。而作為重慶市工業經濟和外貿進出口的支柱產業的機電產業,也為重慶市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加入WTO後,重慶市機電產業面臨著更激烈的國內和國際市場競爭。目前,就重慶市機電產業發展來看,表現出一定的國際競爭實力和潛力,但是與國內其他城市相比,競爭力還較弱,需要進一步提高。據海關統計,2008年重慶市機電產品進出口總額為27.83億美元,同比增長9.5%。其中出口15.39億美元,增長25.8%,佔全市外貿出口的61.1%,較去年同期淨增3.17億美元,佔全市外貿出口淨增值的73.7%,拉動全市外貿出口增長12.6個百分點。進口12.44億美元,同比下降5.7%,佔全市外貿進口總額的70.2%。

  但是,2008年重慶市機電產品對傳統市場出口下降,對新興市場出口增長勢頭較好。對傳統市場東南亞、中東出口同比下降15.6%,下降金額為5888萬美元;對歐盟、美加等發達地區出口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分別增長5452萬美元、8699萬美元,分別帶動機電產品出口增長3.5%、5.7%;對新興市場拉丁美洲、非洲、獨聯體等地區機電產品出口增長迅速,增幅分別為97.5%、95.5%、270.2%,共增長5891萬美元,帶動機電產品出口增長3.8%。其次,2008年國有企業出口增長緩慢,僅增長1377萬美元,帶動機電產品出口增長0.9%;民營、三資企業出口增長較快,分別增長18582萬美元、11630萬美元,分別帶動機電產品出口增長12.1%、7.6%。第三,產品出口仍然以一般貿易為主。2008年重慶市機電產品實現一般貿易出口138427萬美元,同比增長25.8%,佔機電產品出口總額的90.0%;進料加工出口14908萬美元,同比增長66.9%,佔機電產品出口總額的9.7%;來料加工出口341萬美元,同比增長51.0%,佔機電產品出口總額的0.2%。

  二、重慶機電產業競爭力分析

  國際貿易實際是各國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爭奪有限的市場份額,主要取決於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下面就通過重慶市機電產品的貿易競爭指數和市場佔有率來分析其國際競爭力。

  1.貿易競爭指數分析

  根據貿易競爭指數可以對重慶市機電產品貿易競爭力進行比較分析。從資料來看,全國和重慶市的機電產品貿易競爭指數在0.5~0之間,說明全國和重慶的機電產品的競爭力較強,但是,全國的機電產品競爭力有逐步提高的趨勢,而重慶市的貿易競爭指數忽高忽低,競爭力增強的趨勢不明顯,說明產業的國際競爭力還不穩定。如2008年TSC值增高並不完全是出口額增加造成的,而是進口額大幅度下降導致的。所以,重慶市還需要進一步構築機電產業的競爭優勢,提高國際競爭力。

  2.市場佔有率分析

  用重慶機電產品出口總額除以全國機電產品出口總額可以得到市場佔有率。從表2的資料中可以看到,重慶市機電產品出口不斷增長,但是出口額佔全國機電產品總出口額的比重並不突出,均不足1%,可見競爭優勢不強,有待提高。

  綜上所述,作為重慶市支柱性產業的機電產業貿易競爭指數和市場佔有率並不突出。重慶市機電產品在國際競爭中仍處於弱勢和從屬地位。

  資料來源:中國機械工業統計年鑑、重慶海關統計。

  資料來源:中國機械工業統計年鑑、重慶海關統計

  三、結論

  由於重慶市勞動力成本較低,機電產品需求潛力巨大等原因,重慶市機電產業得到一定的發展並具備一定的國際競爭實力和競爭潛力。但是與國內其他城市相比,競爭力還較弱,原因在以下幾個方面:***1***企業研究與開發投入不足,產品技術含量不高;***2***資本實力雄厚,但融資困難;***3***機電企業規模小、經營分散,導致惡性競爭,嚴重削弱競爭力。

  面對以上諸多不利因素的制約,可以採取以下一些途徑和對策來提升重慶市機電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1.保持競爭優勢,帶動其他競爭因素共同發展

  重慶市機電產業的比較明顯的優勢是成本優勢和需求充足。現階段,大力發展高新技術機電產業的同時也要繼續利用勞動力資源和自然資源的比較優勢來發展傳統的勞動密集型機電產業,更要致力於用先進技術改造傳統機電產業,提高技術含量,降低生產成本;立足重慶和國內廣闊的市場,機電企業仔細研究市場需求特點,努力提高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贏得市場分額。

  2.注重研發和技術創新,推進機電產品結構調整

  針對重慶市目前機電製造企業的研發和技術創新能力較低,與發達國家存在著明顯差距,機電製造企業應提高大中型企業研發費用在銷售額中的比重;政府對一些重大技術攻關專案給與必要的財政、金融支援;鼓勵大型企業集團建立技術開發中心,建立一支“產學研”技術創新隊伍,形成自主智慧財產權,走出低水平模仿進口產品的出口途徑。通過差異化技術創新和專業化技術創新,促進技術升級,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提高國際競爭力。

  3.學習掌握國際貿易技巧,增強競爭力

  機電產品出口企業要互相協調,加強行業自律,形成擴大機電產品出口的合力;學習掌握反傾銷、反補貼的立案和應訴技巧,維護機電產品出口企業的合法權益;要通過行業協會等中介組織在機電產品出口工作中的協調作用,加強自我約束,建立正常的出口秩序,團結合作,共同開拓國際市場;開展綠色包裝及綠色營銷,把國際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市機電產品出口的影響降到最低限度;同時,機電產品出口企業必須加強人力資源開發與培訓工作,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並對世貿成員機械製造業的情況進行考察、分析和研究,就反傾銷、反補貼應訴和立案方面的措施和工作方法進行交流與合作。

  參考文獻:

  [1]裴長洪:利用外資與產業競爭力[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

  [2]鄒薇:關於中國國際競爭力的實證測度與理論研究[J].經濟評論,1999***5***:27~32

  [3]郭克莎:工業化新時期新興主導產業的選擇[J].中國工業經濟,2003***2***:5~14

  [4]張金昌:國際競爭力評價的理論和方法[M].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

  篇二

  《我國機電產品國際競爭力實證分析》

  摘要:機電產品貿易一直都是我國對外貿易的主力軍,也是衡量一個國家參與國際分工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標誌。本文通過國際市場佔有率***MS***、貿易專業化指數***TSC***和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RCA***這三個指標對我國機電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進行實證分析,得出我國機電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的結論。最後根據現有我國機電產品存在的問題,提出些許建議。

  關鍵詞:國際競爭力;機電產品;國際市場佔有率

  一、機電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據我國海關統計,2014年我國機電產品進出口總額達2.16萬億美元,其中出口為1.31萬億美元,佔商品出口總額的55.7%,進口為0.85萬億美元,佔商品進口比重為43.6%。

  我國的機電產品進出口增長迅速,上升勢頭很猛。在出口方面,從2000年10.53萬億美元上升到了2013年12***7萬億美元,短短14年增長了12倍之多,這說明了我國機電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存在著較強的競爭優勢。2008年由於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很多企業倒閉,致使2009年機電產品的進出口值明顯下降。而在2010年,隨著世界經濟緩慢復甦,國際市場需求回升,我國政府積極調整產業結構,機電產品的出口快速增長,再創歷史新高。

  二、我國機電產品國際競爭力分析

  本文將選取國際市場佔有率***MS***、貿易專業化指數***TSC***、顯示比較優勢指數***RCA***對我國機電產品國際競爭力進行實證分析。

  國際市場佔有率***MS***。國際市場佔有率是指一國某類產品出口額佔全世界該類產品出口總額的比重。某類商品的國際市場佔有率越高,則表示該類商品的國際競爭力越強。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MSij=Xij/Xwj;其中,MSij表示i國j產品的國際市場佔有率,Xij表示i國j產品的出口總額,Xwj表示世界j產品的出口總額。

  我國出口的機電產品的國際市場佔有率處於逐年增長狀態,且每年增長速度也比較穩定,到2013年,甚至高達21.32%。我國的機電產品國際市場佔有率也處於世界前列,從這一方面來說,我國機電產品在出口上具有很強的國際競爭力。

  貿易專業化指數***TSC***。貿易專業化指數是指一個國家某類產品的進出口貿易差額與該國該類產品的進出口貿易總額之比。這表明了該國是某類產品的淨出口國,還是淨進口國,以及淨進口或淨出口的相對規模,用以衡量一國該類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也可以用來比較不同國家之間同種產品的競爭力。公式如下所示:TSC=***Xi-Mi***/***Xi+Mi***;其中,Xi表示某一年度i商品的出口額,Mi表示某一年度i商品的進口額。當TSC=1時,表示只有出口而沒有進口,處於完全出口專業化狀態,即淨出口;TSC=-1時,表示只有進口而沒有出口,處於完全進口專業化狀態,即淨進口。當TSC越趨於1時,表明該產品國際競爭力越強,當TSC越趨於-1時,表明該商品的國際競爭力弱。

  2000年至2003年我國機電產品的貿易專業化指數趨於0,這表明,我國機電產品的出口額與進口額相差無幾,而在2004年至2008年,我國機電產品的貿易專業化指數處於快速增長趨勢,這意味著,我國機電產品的出口明顯大於進口,而且出口增長速度也高於進口增長速度,我國的機電產品國際競爭力顯著增長。而在全球性金融危機的影響下,2009年出現了明顯的下降趨勢,直至2010年的低谷。在這期間,我國機電產品的貿易專業化指數明顯降低。機電產品的進出口額相應地也在降低。隨著經濟的復甦,機電產品的專業化指數平緩地有所上升,機電產品的進出口額也在相應地上升,這表明,從2010年至今,我國機電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也在不斷地增強。

  顯示比較優勢指數***RCA***。顯示比較優勢指數是指一個國家某種產品佔其出口總值的份額與世界該種產品佔世界出口總額的比例,用來表現一國某種產品的比較優勢程度。其計算公式為:RCAij=***Xij/Xit***/***Xwj/Xwt***;其中,RCAij表示i國j產品的顯示比較優勢指數,Xij表示i國j產品的出口額,Xit表示i國全部產品的出口額,Xwj表示世界上第j種產品的出口總額,Xwt表示世界所有產品的出口總額。如果RCAij>1,則表示i國j產品具有顯示比較優勢,其數值越大,顯示比較優勢越明顯;反之,如果RCAij<1,則表示i國j產品不具有顯示比較優勢,其數值越小,比較劣勢越明顯。其中,RCA>2.5,則具有極強的競爭優勢;1.25

  自2009年至2013年,我國機電產品的顯示比較優勢指數均大於1.25,這意味著我國機電產品的顯示比較優勢較明顯,且2009年至2012年這四年來,一直處於增長態勢,可以說明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國機電產品的比較優勢越來越明顯。然而,在2013年,RCA指數有了較緩坡度的降低,相比於比上年***2012年***降低了1.68%。當然,從整體上來說,我國的機電產品還是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從上面的三個指標來看,不論是國際市場佔有率***MS***、貿易專業化指數***TSC***,還是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RCA***來說,我國機電產品都具有比較強的國際競爭力。這意味著,對於佔出口總額比重最大份額的機電產品,我國應予以高度重視,在數量上努力提高機電產品的出口數量和出口總額,在質量上努力提高機電產品的高附加值。

  三、結語

  從上面對機電產品進出口現狀、國際市場佔有率、貿易專業化指數和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結論:我國機電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擁有著較強的國際競爭力。這主要表現在:我國機電產品的國際市場佔有率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從貿易專業化指數來看,我國機電產品的TSC值處於波動上升趨勢,出口增長速度顯著高於進口增長速度;RCA指數也大於臨界值1,說明了比較優勢較明顯。由於世界性金融危機的影響,機電產品的國際競爭力略有下降。金融危機的直接表現為經濟的大蕭條,經濟總量與經濟規模出現較大幅度的縮減,不利於某個產業或者產品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郭鵬輝.加入WTO以來中國機電產品國際競爭力分析[J].國際經貿.2012***11***.

  [2]包斯日古楞、寶斯琴塔娜我國機電產品出口國際競爭力分析[J].經濟論壇.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