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產科護理科學論文

  婦產科護理目的分析對婦產科患者進行綜合護理過程中的危險感染因素並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這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篇一

  婦產科護理

  【摘要】產後出血是指胎兒娩出後24小時內出血量超過500ml,是分娩期的嚴重併發症,產後出血是產婦死亡的最主要原因,要保障孕產婦的生命安全,必須有效地預防產後出血,降低產後出血的發生率。

  【關鍵詞】防產;後出血How effective in preventing postpartum bleeding

  【Abstract】Origin of the majority of lung cancer in bronchial epithelium, also known as bronchial lung cancer. Most of the age of onset in over 40 years of age, male. But in recent years, female lung cancer incidence rate also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Key words】Lung cancer; Preoperative care產後出血是指胎兒娩出後24小時內出血量超過500ml,是分娩期的嚴重併發症,產後出血是產婦死亡的最主要原因,要保障孕產婦的生命安全,必須有效地預防產後出血,降低產後出血的發生率。

  引起產後出血的主要原因是:①宮縮乏力,包括:全身因素、產科因素、子宮因素;②胎盤因素:胎盤滯留、胎盤粘連或植入、胎盤部分殘留;③軟產道損傷;④凝血功能障礙。

  我院從2002年1月~2007年1月,五年間共住院孕婦6780人,發生產後出血43人,1997年1月~2001年12月共住院孕婦6196人,發生產後出血87人,與同期相比,我院根據產後出血發生的原因制訂了詳細的預防產後出血發生的對策,大大減少了產後出血的發生率。

  孕期建立詳細的孕婦檔案,檢查每一位孕婦的生命體徵,有無合病症及併發症並積極地對症處理,做好產前宣教 工作,使每一位孕婦及家屬對妊娠分娩有一個較詳細的全面瞭解。

  第一產程:再次產前宣教,加強 心理護理,讓孕婦以平和的心態迎接分娩的到來,注意孕婦休息,多給碳水化合物,防止疲勞,產程延長,必要時 應用鎮靜劑,減少孕婦對分娩的鎮痛和恐懼,必要時導尿,以免增大充盈的膀胱影響宮縮及胎頭下降。

  第二產程:常規採用套管針,根據孕婦的宮縮情況,決定是否加用0.5%縮宮素靜滴,正確指導產婦使用腹壓,同時觀察是否有充盈的膀胱並及時導尿,增加孕婦的體質及對分娩的信心。認真保護會陰,對有合併症及併發症的正確掌握會陰正中、側切開的時機和指徵,陰道手術輕柔規範,避免胎兒過快娩出,造成軟產道的損傷。

  第三產程:胎兒娩出後立即給予靜脈滴注縮宮素20u,對在產程中宮縮乏力的產婦同時給予米索前列醇200ug舌下含化,對於宮底高、子宮軟甚至輪廓不清摸不到宮底,陰道出血多、色暗紅、按壓宮底時大量流血及血凝塊流出者為宮縮差,除增加縮宮素用量20u~40u,同時必要時加用米素前列醇200ug~400ug納肛。也可地塞米松靜滴促進子宮收縮,應用葡萄糖酸鈣靜推增加子宮平滑肌對縮宮素的敏感性。若胎兒娩出10分鐘胎盤仍未娩出者,陰道大量地流血,因考慮胎盤因素,如胎盤部分剝離、粘連、嵌頓,應由醫生腹部按壓子宮促進子宮收縮,如胎盤仍不能娩出應在20分鐘後行人工剝離胎盤術,胎盤剝離後檢查胎盤、胎膜是否完整,如有殘缺,出血多時立即行清宮術,如陰道出血不多,每日給縮宮素10u1天2次肌注,1周後根據B超探查決定是否清宮,因為在1周內產婦有可能因子宮收縮而將殘留的胎盤、胎膜 組織自行排出。如胎盤娩出後,出現陰道流血持續不斷、血色鮮紅、應考慮軟產道損傷,常規檢查宮頸、陰道壁有無裂傷及血腫,側切有無延裂,立即給予縫合止血。

  產程結束時,常規導尿,排空膀胱以免影響子宮收縮,產後2小時內嚴密觀察宮縮情況、陰道出血情況及膀胱充盈情況,根據產婦的情況給予進食、補充產婦體力,通過以上各個環節的處理,產後出血的發生率大大降低,因產後出血是導致我國產後死亡的首位原因,所以我們每位婦產科的醫護人員應高度重視,做到產前、前時、產後積極正確及時的處理。

  篇二

  婦產科護理缺陷分析

  [摘要] 目的:探討婦產科護理缺陷發生的原因並提出相應的對策。方法:婦產科護理回顧性分析本科2006年~2008年42例護理缺陷的情況,論文分別對缺陷的原因、缺陷發生與護理人員的產科工作年限、職稱的關係進行調查及分析。結果:42例護理缺陷中,由於“三查七對”落實不到位的構成比例高,佔缺陷總髮生率的52.38%;缺陷發生頻率與護理人員在產科工作年限和職稱密切相關,其中在產科工作年限短的護理人員發生護理缺陷的比例最高,佔35.73%。結論:嚴格制度的落實,加強質量管理,提高護理人員的知識水平和素質培養,保持相對穩定的護理隊伍,是減少護理缺陷的關鍵。

  [關鍵詞] 婦產科;護理;護理缺陷;分析

  “三查七對”的內容,相信每一個護理人員都知道,“三查七對”在整個護理工作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項制度的落實不能僅僅只是停留在口頭上,更重要的是要在實際工作中真正落實,如何監督檢查,如何建立合適的工作環節程式。為了解發生護理缺陷原因,並探討其對策,本文將2006年~2008年對本科42例發生護理缺陷的情況進行分析,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回顧性分析本科2006年~2008年經護理質量委員會討論定性的42例存檔護理缺陷的分類進行登記,並計算相應的百分比。

  2結果

  2.1護理缺陷發生的原因42例發生護理缺陷原因分類情況***見表1***表1

  2.2護理缺陷與護理人員在產科工作年限的關係***見表2***

  2.3發生護理缺陷的人員職稱情況***見表3***

  3討論

  3.1工作責任心不強,“三查七對”實施不到位是發生護理缺陷的主要原因。發生差錯的原因,我們可以歸類為內因和外因。他人的打擾與工作繁忙而致的差錯可歸類為外界因素;而工作責任心、執行制度、工作情緒造成的差錯則可歸類為內因,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可見發生差錯的外因和內因均不可忽視。護理操作是一項重複率較高的工作,易使護士以習慣性思維方式去判斷和處理事情,不遵守操作規程,忽視“三查七對”在各個環節中的落實。本調查結果顯示,42例護理缺陷中絕大多數缺陷屬內在因素,打錯針、漏注、多注、接錯液體的構成比最高,佔26.19%;發錯口服藥、核對醫囑錯誤分別佔了14.29%、11.90%,三項累計佔缺陷總髮生率的52.38%,而這些缺陷的發生都與護士責任心不強,未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密切相關。

  3.2護理人員在產科工作年限與護理缺陷發生有密切關係。從表2可見,護理缺陷的發生以在產科工作年限為1~2年和10年以上的護理人員為多,其原因為:專科性強、病床週轉快、風險較大,另一個原因是在這些人員中,她們有的是新參加工作的,有的是從其他科室輪換來的,她們的臨床經驗缺乏,專科知識也不夠紮實,這是缺陷發生的一個主要因素;3~10年的護理人員,她們在工作中積累了一定的臨床經驗,且此階段的護理人員幾乎都有接受大專的教育,理論知識較牢固,所以缺陷在此年限發生率較低;但10年以上的護理人員是缺陷發生的另一個值得關注的人群,佔30.95%。我們對這部分人員發生缺陷的原因進行了詳細分析,發現在這13例由10年以上護理人員引起的缺陷中,護士佔了3人次、護師佔了9人次、主管護士佔了1人次。在這些人員中有的是沒有在正規學校學習護理專業,未經過系統的護理專業的臨床實習和教育的,她們中有參加工作後為了工作調動從婦幼醫士轉護士或是助產士的,有當年單位為了照顧家屬子弟而招編在本院護理崗位的,這部分人員雖已取得護士執照,但因她們的晉升評定受到影響,以致沒有在規定年限晉升;也有的對護理工作有厭倦心理、不熱愛護理工作、思想不穩定的,她們競爭意識不強,部分護理人員滿足現狀,但又自認為工作年限長,有一定的臨床經驗,工作時責任心不強,問題發生後沒有去總結經驗,這是一個值得注意加強管理培養的人群。

  3.3隨著護理職稱的提高,缺陷的發生率逐漸減少。從表3可見,隨著護士職稱的提高,護理缺陷發生率也在逐漸減少。這說明這些人員可成為護理隊伍的骨幹力量,她們在工作中能重點發揮質控作用,是年輕護士學習的榜樣,所以年輕護士的業務能力及思想素質需要這些護理骨幹的培養,以減少年輕護士發生護理缺陷的機率。

  4對策

  4.1強化制度管理

  發生護理缺陷,我們不能把全部責任歸咎為當事人的責任心不強、技術水平低等因素,應該考慮到除了護士自身原因外,還與護理管理和規章制度的不完善或不落實有直接關係[1]。因此,完善規章制度,做好“三查七對”工作,是預防護理缺陷發生的關鍵。在護理管理中,只有健全並不斷完善各項規章制度,才能使醫護人員從事日常各項醫療護理活動中做到有章可循,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護理缺陷,才能使醫療質量得到保證。在工作中,本院護理部在原有“護理規章制度”的基礎上,以確保護理質量為目的,相繼補充和修訂了一系列規章制度、護理常規、操作規範、工作規範及考核評分標準。

  4.2抓好環節質量管理

  我們對發生的各類護理缺陷進行細緻分析,找出易出現差錯的薄弱環節,針對各類薄弱環節,找出相應的解決辦法。根據產科具體情況,做出具體的規定:中午、晚夜班增設二線班,基本保證工作忙時有兩名護理人員上班,減少工作忙而導致護理差錯的發生。調整工作程式,明確職責,從備藥、配藥、執行等各個細小環節,保證工作落實,要求執行者簽上時間和名字,層層把關,責任到人。為確保長期醫囑輸液、肌注醫囑的準確執行,除常規核對外,在藥物配製前增加一次核對;輸液病人一律要掛輸液卡,準確觀察、記錄點滴速度、用藥反映、注射肢體區域性情況、巡視時間並籤全名及時間。術後臥床病人的床頭要掛上防壓瘡卡,密切觀察術後病人的面板情況,記錄病人的臥位、處理措施、翻身時間、面板情況,執行者簽名。將“三查七對”制度貫穿在工作程式的各個環節之中,從管理上加強檢查“三查七對”制度化的落實。根據產科具體情況,每天上午下班前必須總查對醫囑1次,無特殊情況護士長必須參加每日的總查對醫囑,使護士長能及時發現問題,做到心中有數;下午針對中午新入院及分娩、手術後的醫囑再一次進行查對醫囑,較好的杜絕護理缺陷的發生。科室建立“科室自查本”,護士長將定期或不定期抽查,收集防範隱患的例項和差錯缺陷例項,隨時將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相關責任人、整改要求記錄在“科室自查本”上,護理人員必須經常檢視該記錄本上記錄的內容,要求護士閱後簽名,相關責任人對自身存在問題的認識態度,認真記錄在“科室自查本”上的相應欄目內。科室針對發生的差錯隱患和缺陷例項,結合醫療事故條例法規,在每週的周小結會上,再進行分析、講評,加強全科護理人員工作責任心,提高了護理缺陷的防範意識,使大家能主動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

  4.3加強業務學習,抓好在職護理人員繼續教育,提高專科護理水平

  加強護理人員業務素質培訓,過硬的業務素質是避免差錯事故發生的保證。本院護理部每月至少組織1次全院護理人員業務學習,以介紹護理新觀念、新動向為主;每年組織至少2次理論“三基”考試及護理操作技能考核。科室根據本科實際及護理人員的具體狀況,每月開展一次業務課、護理業務大查房;平時結合護理工作實際組織上小課、床邊講課,定時或不定時抽查考核,在考核中重點對“三查七對”在各個環節中的運用。強調每一個責任護士對所管床位病人的情況必須熟悉,健康教育工作必須落實。遇到疑難、危重病例時,及時組織討論、分析工作中的好的經驗和存在問題,做到人人要發言,培養每一個護理人員主動學習的習慣。鼓勵支援護理人員參加護理自考、函授護理大專、本科的學習。不錯過護理部安排的每一次外出學習的機會,根據護理人員的特點,有計劃地選派有責任心、事業心強的護理人員參加各種培訓,不斷提高護理專業水平,有效的避免差錯的發生。

  4.4樹立系統安全管理意識

  長久以來,人們對醫療缺陷的固有認識是:“有差錯就一定是個人疏忽”。但通過醫療缺陷的分析得出,絕大多數醫療缺陷不是孤立的,是眾多環節因素中的某一個或幾個發生改變所致[2]。由此可以得出,預防和消除缺陷最有效的策略不是對“犯錯誤的個人”進行懲罰,而是應該對系統問題進行改進[2]。根據這一管理理念,護理管理者在工作中,對發生的各類護理缺陷要本著“重原因、輕結果”的原則,找出事件發生原因,制訂策略與目標,並做到認真貫徹落實,以減少護理差錯發生。

  總之,嚴格制度的落實,加強質量的管理,提高護理人員的知識水平和素質培養、相對穩定的護理隊伍是減少護理缺陷的關鍵。

  參考文獻:

  [1]甄麗基.防範醫療護理事故的臨床實踐與成效[J].現代臨床護理,2004,3***4***:50.

  [2]王群.護理安全管理的實踐與體會[J].中國實用護理雜誌,2006,22***6A***: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