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現代教育觀的論文

  現代教育觀在教學目的、方法、課堂氣氛及師生關係方面都不同於傳統的教育觀,它的突出優點在於注重個體的智慧、個性的發展和創新意識的培養。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構建“以人為本”的現代體育教育觀》

  [摘 要]以人為本成為現代體育教育的新防線。本文首先概括地介紹了以人為本的現代體育教育觀的內涵,在此基礎上,分析了“以人為本”的現代體育教育教學的重要性重要意義,闡述了以人為本的現代體育教育教學的轉變,最後,提出了構建以人為本的現代體育教育教學體系的途徑,為現代體育教育中“以人為本”的構建提供可參考依據,促進現代體育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以人為本;現代體育教育觀;構建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45-0107-01

  前言:隨著我國社會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生活質量的提升,以人為的提出正體現了這一觀念。以人為本的現代體育教育觀是在思想上的重大轉變,成為體育教學進步的強大動力。以人為本已經成為現代體育教育教學的重要方向,只有從教學形式、內容和目的等方面,從教學的理念上發生改變,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宗旨,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使現代體育教育健康的發展。

  1.以人為本的現代體育教育觀的內涵

  以人為本的現代體育教育觀主要是學生的發展作為重點,強調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學生是以人為本的現代體育教育觀的中心和目的。以人為本的現代體育教育以學生為出發點和歸宿,體現了現代體育教育觀的最基本的價值。

  人為關懷也是以人為本的現代體育教育觀的內涵。由於學生是體育教育的物件,學生作為有理性的個體,每位學生具有獨特的性格特點和情感,決定了學生對體育的思考方向,只有從學生的情感出發,才能夠做到以德服人的體育教育。

  對人性的肯定是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觀的核心所在。對學生的只會、潛能的信任,對學生健康體魄和身心和諧的最求。以人為本的體育教育觀,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維護學生的權力,尊重學生,充分考慮學生之間的差異,進而因材施教的實行體育教育,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學習中。

  2.“以人為本”的現代體育教育教學的重要性

  從價值目標上看,現代體育教學不再將“增強體質”作為教學的目的,更加重視學生的心裡、人格、價格等。“以人為本”的現代體育教育教學是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能夠提高學生的幸福和自由,體現學生的價值,關注學生的人生現實,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以人為本”的現代體育教育教學,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轉化文學生的價值觀念、身心素質、文化成果和文化人格,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3. 以人為本的現代體育教育教學要實現

  3.1 從“以物為本”向“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的現代體育教與教學實現了從“以物為本”向“以人為本”的轉變。“以人為本”的現代體育教育觀將體育教育和學生的自由、尊嚴、價值等聯絡起來,通過有效地教學方式,實現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塑造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學生。現代社會不再以經濟生長作為唯一的目的,將人的最終發展作為追求目的,促進了社會的人文發展,以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社會進步的體現。現代體育教學能夠塑造學生更加健康的體魄,進而讓學生而更好的融入到社會中,實現學生的價值。

  3.2 從“生物體育觀”向“人文體育觀”轉變

  自工業革命以來,人們過分的追求科學技術的進步,沒有意識到“人文”的重要性。傳統體育教育教學是在“生物體育觀”的理念下實行的,學生承受了較大的運動負荷,很容易造成學生的身心扭曲,是人們精神的“異化”。摒棄“生物體育觀”的理失衡是現代體育教學所提倡的。現代體育教育的目的是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和諧發展,反映了對學生自我價值的肯定,是傳統體育觀念的更新。現代體育教學觀充分認識發展的概念,是文化和人文的共同構成,以學生的身心核心發展為手段,實現運動和人文實踐的結合。

  3.3 “體育人文精神”與“體育科學精神”的有機整合

  中國特色主義國家的建設過程中,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佔據非常重要的位置,是興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體育教育中要努力實現“體育人文精神”與“體育科學精神”的有機整合。體育作為一種社會實踐工作,具有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屬性和內容,涉及到不同的學科領域,衍生了多種多樣的研究方法。體育對社會發函的作用是其他活動不能替代的,現代體育教育觀要利用科學的手段和方法,創造體育教學的文化底蘊,人文環境和人文精神。

  3.4 實現體育教育對主體性人格的培養

  學生是現代體育教學的主體,以人為本的體育觀提倡學生的主體性,尊重學生的主體人格和地位,進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教授學生掌握科學文化知識,讓學生通過體育教育學會做任何生存,體驗人性的偉大和價值,鼓勵學生勇敢超越憂患、突破困境,最後實現提升學生精神境界和主體人格的目標。

  4. 構建以人為本的現代體育教育教學體系

  4.1 以綜合性的體育教育為指導思想

  隨著現代體育教育理論的不斷髮展和體育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人們開始從生物、社會、心理、教育等角度來考察和開發學校體育在社會生活與促使個體全面發展中的多種價值,認識到體育教育不僅具有發展技能、增強體質的功能,還有育智、育心、育群等功能,從而確立了學校體育以全面育人和終身體育為指導思想。為現社會培養個性、能力、品德、智力、體力全面協調發展的人,追求體育教育的綜合性。

  4.2 推進時代性的體育教學內容

  以人為本的現代體育教學也是一種素質教育,推進時代性的體育教學內容,需要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形成嶄新的教學思想。首先,現代體育教學要更新課程體系和教材內容,將最需要的、最有價值的體育鍛煉引入體育課堂,形成體育教學的時代特徵。其次,要將各階段的教材銜接,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和心裡,要具有層次和遞進的特點。最後,體育教材的內容要有可變性和彈性,體現文化特點和區域性。

  4.3 制定多元化、科學化的體育教學目標

  現代體育教育教學重視和追求教學的技能、情感和任職,強調知、情、意、行的均衡發展。以人為本的現代體育教學中,需要制定多元化、科學化的體育教學目標,提倡學生在課堂生不僅僅是獲得體育知識,而是在體育學習過程中獲得精神需要和生理需求,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社會技能,突出現代體育教學的情意功能。

  4.4 運用綜合性的體育教學方法

  傳統的體育教學是相對獨立的,缺乏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以人為本的現代體育教學不再是單一的教學方法,以多元性為教學目標,運用綜合性的體育教學方法,以期達到最佳化的體育教學效果。

  4.5 強調學生的社會培養和個性發展

  現代體育教育觀強調學生的社會發展和個性發展,具體地表現在對學生的信任和尊重,培養學生的情感、興趣、意志和自信心,將學生的個性全面發展和社會性培養相聯絡,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5.結論

  綜上所述,以人為本的現代體育教育教學要實現教育觀念的轉變包括四個方面:從“以物為本”向“以人為本”,從“生物體育觀”向“人文體育觀”轉變,“體育人文精神”與“體育科學精神”的有機整合和實現體育教育對主體性人格的培養。現代體育教育要以綜合性的體育教育為指導思想,推進時代性的體育教學內容,制定多元化、科學話的體育教學目標,運用綜合性的體育教學方法,強調學生的社會培養和個性發展,進而構建以人為本的現代體育教育教學體系。

  參考文獻

  [1] 張智穎,王延奇,鄭兵.構建“以人為本”的現代體育教育觀[J]. 中國成人教育,2011,08:160-161.

  [2] 原斌. 論“以人為本”的現代體育教育觀[J]. 科技資訊***科學教研***,2012,20:616.

  [3] 楊婕,孫晨,姜建華. “以人為本”的現代軍事體育教育觀的構建[J]. 網路財富,2012,08:12-13.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