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隔代教育的論文

  隨著社會高齡化趨勢的形成,隔代教育現象越來越普遍,其優勢和弊端也不斷顯現出來。兒童期作為成長的關鍵時期,教育的作用至關重要。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隔代教育現狀的利弊分析》

  摘 要: 中國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國家。隨著社會高齡化趨勢的形成,隔代教育現象越來越普遍,其優勢和弊端也不斷顯現出來。兒童期作為成長的關鍵時期,教育的作用至關重要。本文正是在此基礎上,分析利弊,改進方式方法,發揮優勢,促使祖輩與家長良性互動,發揮隔代教育的最大功效。

  關鍵詞: 隔代教育 家庭教育 幼兒教育 良性互動

  現實社會中,很多年輕父母沒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兒童的撫養和教育之中,於是隔代教育是當前我國家庭教育中客觀存在的一種教育形態。親代的教養角色被隔代所代替。兒童正處於人生各方面發展的關鍵期,在這一時期接受怎樣的教育,受到什麼樣的影響,直接影響著兒童入園,甚至一生的發展。但是,在我國,更多孩子的嬰兒期、幼兒期、少兒期,甚至是成年早期,都是跟祖父母一起度過的,祖父母成為兒童早期教育中的重要角色。

  一、隔代教育現狀

  家庭教育一般有兩種,直接由父母撫養的親子教育和祖輩對孫輩的隔代教育。隨著社會家庭教育結構的改變,“421”式的家庭結構越來越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家庭教育的投入也隨之增加。城市化程序加快、經濟體制轉型、各行各業改革高速發展,年輕人肩負著成家立業的雙重壓力,他們既要加倍投入到工作之中,爭取事業的成功,又要兼顧家庭的幸福美滿。傾注在孩子身上的時間越來越少,只能將孩子交給父母照顧。在中國這樣的國情下,隔代教育大有增長的趨勢。

  根據中國科學院心理學研究所王極盛的研究,將隔代教育歸結為三種類型:一是過分關注型。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可以增加許多經驗,增強能力。孩子本來在正常環境下能鍛鍊自己的能力,結果讓祖輩家長們取而代之,失去了鍛鍊的機會。

  二是過分監督型。什麼事情都要督促孩子,經常檢查孩子的行為,對孩子做任何事都不放心。當孩子有了最初的勞動慾望時,祖輩會因為嫌孩子礙手礙腳或擔心孩子受累等原因而對孩子的行為加以制止。這樣,無形之中打擊了孩子的勞動熱情,扼殺了孩子的勞動意識,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不願意去嘗試。

  三是民主、溫暖和理解型。有的家長會用這種方法,只是數量很少。但這樣的方式確實能使孩子的能力得到最好發展。

  二、隔代教育利弊因素

  1.不利的因素

  ***1***過分的溺愛和保護。溺愛是祖輩帶孩子的主要問題。老年人出於對孫輩的過度疼愛,常常對孩子百依百順,關懷呵護,所以由老人帶大的孩子一般生活自理能力較差。

  ***2***部分祖輩觀念的相對落後。美國心理學家托馬斯.A.哈里森等人曾根據大腦生理學和心理學的最新研究指出,在童年時期由父母或相當於父母的人身體力行、言傳身教所提供的外部經驗,將永久不衰地記錄在每個人的“人格”磁帶上。祖輩家長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某些做法對正處於習慣形成階段的兒童的負面影響。許多爺爺奶奶,特別是農村祖輩,觀念相對落後,缺乏正確的教育觀念,不善於運用科學的、有創造性的方式引導孩子。

  2.有利因素

  ***1***祖輩比父輩在情感和時間上都佔有優勢。由於祖孫的血緣關係,老人本能地對孩子產生慈愛之心,對幼兒的日常行為能夠更全面地注意。不少祖輩家長有充裕的時間和精力,願意花時間與孩子在一起生活。他們不僅照顧孩子的生活,提供學習的條件,進行適當的指導,而且能夠耐心地傾聽孩子的敘述。一般地說,祖輩與孫輩之間容易建立融洽、和諧的關係。

  ***2***有利於幼兒學習傳統美德。中華民族有許多優秀的文化傳統和藝術瑰寶,成功的隔代教育,會使孩子對此有所瞭解,並使其得到有效的傳承和發展;經濟的高速發展使社會風氣變得日漸浮華,成年人不免會沾染上諸如急功近利、鋪張浪費等不良習氣,孩子與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勤勞、樸實、節儉、誠信、孝順等現代社會並不過分強調的傳統美德會潛移默化地傳授給孫輩,使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規範,從而受益終生。

  三、對於優化隔代教育的建議

  家庭教育專家李洪曾說,隔代教育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個性發展有著極大的影響,要改變目前隔代教育質量不盡如人意的狀況,年輕父母和祖輩們要共同尋求一種更好的方法來揚長避短,克服隔代教育中存在的弊端,發揚其中的優勢。

  1.端正對早期教育的認識

  陶行知兒童教育思想中,既強調兒童基本素質的塑造,又強調個性和特長的培養,充分體現完整的全面發展和個性培養是兒童教育的核心。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在於為個體以後的全面發展提供多方面的基礎與可能,而不能成為兒童以後教育的絆腳石。對兒童來說,文化知識的傳授只是早期家庭教育的一部分,而行為習慣、道德品質等方面的培養,對此年齡段的兒童發展更為重要。

  2.提高祖輩家長的育兒素質

  積極協同幼兒園、社群,開辦家長學校,編輯適合老年家長閱讀的早教普及性讀本,傳授一些早期教育的基本理念與原則,介紹一些生活化的,便於家庭操作的嬰兒教育的方法和內容,提高科學育兒水平。裴斯泰洛奇指出,兒童心理能力在不同的階段呈現不同的現象,存在程度的差異。教育者要考慮兒童年齡階段問題。早期教育的宗旨之一就是讓家長和孩子共同學習、共同成長,可以通過家長學校早期教育觀念、知識、方法的培訓,使祖輩家長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

  3.積極打造混合型家庭教育模式

  祖父輩充分協調,相互配合,相互溝通,促使混合型家庭早期教育型別的形成。首先,各自定位。父母對孩子具有直接的撫養和教育責任。而老人除了盡到撫養照料的職責之外,也要做親子之愛的潤滑劑。兩代人要多溝通,儘量多為孩子著想,在培養孩子的問題上達成一致。

  隔代教育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個性發展有著極大的影響。教育不僅關乎家庭,更關乎社會。不僅需要家庭成員內部父輩、祖輩、孫輩的協調,更需要良好社會環境的支援,為隔代教育提供更好的環境,促進其長久正面地發展。為讓隔代教育成為“特色教育”,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隔代教育的利與弊,在發揮其教育優勢的同時,努力克服種種負面影響,使孩子現有的家庭教育狀況得以改進,使孩子快樂、健康地成長。通過積極引導,開展大量的、鮮活的、校本的隔代教育應用性課題,促使更多的祖輩家長們成為與時俱進的合格家長,讓隔代教育成為“特色教育”,通過學校、社會與家庭相互配合,合力打造新式的隔代教育。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