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種植技術論文

  天麻是一種多年生共生草本植物,以地下塊莖入藥,有息風鎮痙功能,主治風溼腰膝痛,眩暈頭痛等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希望你能從中得到感悟!

  篇一

  天麻人工栽培技術

  摘要:我國古今天麻研究專家對天麻的主要成分作多次測試的結果顯示,天麻含有天麻甙***天麻素***等27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能有效地預防和治療眩暈、頭痛、高血壓、小兒驚風抽搐、失眠、健忘等10多種常見病症。天麻生產上要達到高產,主要是抓好場地選擇、材料選用、菌材培養、培育良種、加強管理、適時採收等環節。

  1栽培條件

  1.1自然條件

  野生天麻長期生長在高山地帶,這是其固有的特性,人工種植的家生天麻對溫度的要求仍具有野生的特性,在海拔800~1 400 m以內為最好地帶。海拔低,夏天溫度高,天麻會腐爛,影響產量;海拔過高,適宜天麻生長的溫度為18~28 ℃的時間短,過早低於18 ℃,提前休眠,產量仍不高。種植天麻需要一定水分,但其又不喜歡太多的水,因此種植時,既要保持一定的溼度,又要排除多餘的水分。

  1.2物質條件

  青槓樹的枝、葉,洋槐樹、板栗樹、核桃樹等主幹及枝,農作物秸稈,棉籽殼等都可以作材料。幫助萌發和生長的萌發菌、蜜環菌必不可少;保水的覆蓋物,用山上的腐殖土或山沙、河沙及塑料膜均可。消毒用的高錳酸鉀、石灰、多菌靈。

  2場地選擇

  海拔800 m以上農戶住房及院壩,森林大樹腳下,未耕種過的荒山荒坡;低壩地下室、防空洞、山洞、有降溫裝置的空廠房等均可作生產天麻的地點。

  3材料選用

  能用於種天麻的材料相當多,但使用時間長、提供營養充足的是青槓樹的枝、葉;另外萌發菌、蜜環菌、保溼透氣的腐殖土或山沙、河沙缺一不可。

  4菌材培養

  菌材是指長有蜜環菌段木的簡稱,是天麻生產必不可少的首要材料,菌材有2種:一種是用樹枝直徑1~4 cm的段木培育出來的叫菌枝,另一種是用5~10 cm以上段木培育出來的叫菌棒。

  4.1菌枝培養

  用樹枝培養菌枝,蜜環菌長得快,培養時間短,又容易抑制雜菌。在通常情況下,每年的3―5月,一般經過40 d,蜜環菌就在樹枝上長好[1-2]。首先是將樹枝條斜砍成10 cm長的段木,斜砍枝條,一方面省力,易砍斷;另一方面斷口面大,與菌種接面大,枝頭兩端長出的菌索特別旺盛。為了縮短時間,提高菌枝質量,可先將砍好的樹枝在0.2%硝酸銨溶液中浸泡10 min左右再用;再選擇土質無汙染較清潔的地方,挖深30 cm、寬60 cm的土坑,長按地勢的長短而定,在坑底鋪1薄層樹葉,然後將樹枝一根靠一根擺上2行,最好是將樹枝兩端砍口相對。在樹枝的空隙缺口結合部撒上蜜環菌菌種,再撒1層樹葉後覆蓋腐殖土或山沙或河沙後用同樣的方法把菌床堆砌6~7層,最後再在上面覆蓋6~10 cm厚腐殖土或山沙或河沙,上面再覆蓋1層塑料薄膜保溫保溼。若溫度適宜,30 d即可用。

  4.2菌棒培養

  通常情況下,6―8月均可以培養菌棒,一般培養菌棒要2~3個月時間。首先將樹幹鋸成40 cm長一節的段木,長短可以不等,但要求每節都要直。其次是破口,破口的目的是通過破口部的傷口,菌種較為容易與樹皮層接觸,縮短接種時間,通過傷口長出的菌索,增強分佈密度,天麻下種後,菌索很快與天麻結合,這樣有明顯的增產效果。砍口的方法,一般是砍成魚鱗口,就是將鋸好的段木,用刀每隔6 cm左右砍1個刀口,深以砍到木質部為宜。砍口時,不宜用力過大,斜度要小,根據段木的粗細確定砍對稱的2~4行。然後對段木進行處理,將砍口已砍好的段木架成火盆架,讓其水分幹到皮層裂口,放入消毒池,用濃度為0.01%的高錳酸鉀溶液或0.2%的石灰水浸泡3 h,撈起晾乾水氣後可使用。用栽培商品麻的方法將培養好的菌枝放在處理好的菌棒旁培養。待長滿菌索後可以用於栽培商品麻。

  5栽培管理

  要提高商品麻產量,必須用人工雜交兩段培育的30 g重的白頭麻作種麻,每窩***1 m2***用種500 g。首先將地表面整平,在表面撒上2 cm厚的腐殖土或河沙再撒上1層被浸泡溼透的青槓葉子,將培育的菌材按3 cm間隔排列,按地面選用的寬排滿,再用腐殖土或河沙填充菌材間的空隙,把菌材平放填充到1/2高後,將白頭天麻種靠菌材兩側的空隙中,每相隔15 cm左右放1個,菌材兩端菌索密集,應各放1個天麻種。然後填腐殖土或河沙,高出菌材3 cm為止。這樣就在天麻床子內下完了1層種,再用同樣的方法再下第2層、第3層,床的最上面1層應覆蓋腐殖土或河沙6~10 cm後,再蓋1層樹葉,上面再蓋1層塑料薄膜保溫保溼[3-5]。

  在製作天麻床的過程中,如果有一部分是用的舊菌材,在排菌材時,可2根舊菌材間放1根新鮮段木,菌種同樣能寄生到新段木上,當舊菌材的營養被天麻吸收快完時,新鮮段木長的菌索又供給天麻生長,不會影響天麻產量,這種方法是彌補菌材準備不足的措施,既不影響產量,又不浪費菌材。商品天麻栽種管理大體要求調節溫度與掌握溼度,防止外來踐踏、偷盜等。

  6適時收穫

  11月下旬至翌年3月下旬前收穫,在收穫中,一代麻小的白頭麻還可作一次種,但要邊收邊下種。收穫時要慢慢刨去覆蓋物,一旦發現天麻,就順著天麻生長處刨開土或沙,能取出的就先取出。然後再取出菌材收取天麻。無論是箭麻還是白頭麻,都要同時取出,白頭麻作種,箭麻供加工或銷售之用。

  7參考文獻

  [1] 胡龍湘.天麻人防地洞高產栽培技術[J].湖南理工學院學報,2010***1***:84-86.

  [2] 胡文華.天麻栽培新法[J].河南農業科學,2000***12***:32.

  [3] 王雲生,趙瑞霞.天麻室內栽培技術[J].內蒙古農業科技,1999***4***:37.

  [4] 程榮仙,王越濤.天麻及其栽培技術[J].河南農業科學,1996***9***:34.

  [5] 王雲龍,羅佔軍.天麻高產栽培技術要點[J].中國民兵,2010***5***:52.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