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種植技術論文

  馬鈴薯作為我國傳統的經濟型和糧食型作物之一,其產量和品質對我國消費者餐桌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下面是小編整理了,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篇一

  馬鈴薯的種植技術

  [摘 要] 馬鈴薯作為我國傳統的經濟型和糧食型作物之一,其產量和品質對我國消費者餐桌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研究好馬鈴薯栽培技術對種植區的經濟發展來說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馬鈴薯是岷縣的主要農作物,其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十分適合馬鈴薯的種植,其在乾旱少雨的環境下依然能夠具有較高的產量。本文主要結合岷縣馬鈴薯種植的實際情況,就馬鈴薯的種植技術進行分析和研究,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更好的促進馬鈴薯產業的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 岷縣 馬鈴薯 種植技術 分析

  [中圖分類號] S5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5***08-0175-01

  馬鈴薯在我國有著廣泛的種植歷史,在我國農作物市場中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但是現階段我們還應該清楚的認識到,我國馬鈴薯在種植過程中,其栽培技術還存在不少的問題,給我國馬鈴薯產業的發展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因此,研究好馬鈴薯科學種植技術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1 選擇好種植地

  在種植馬鈴薯前,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十分的重要,首先,應該選擇合適的種植地塊,在通常情況下,種植馬鈴薯的地塊應該保證三年以內沒有種植過其他茄科類作物。種植地選擇完畢之後,應該做好整地工作,對土地進行深翻,並要做好地下害蟲和病害的防治工作。

  2 施足底肥

  任何作物在生長過程中都離不開肥料。在馬鈴薯種植過程中,最好的肥料就是農家肥,其能夠為馬鈴薯生長提供長久的肥效。每畝施入完全腐熟的有機肥1500公斤以上,控制好氮肥的施入量,適量的施入鉀肥和磷肥。底肥通常情況下,在馬鈴薯播種之前進行,在播種的前一到兩週內將化肥均勻的撒播到田地中,然後在進行翻耕和整地。

  3 選擇合適的種薯

  在種植過程中,應該根據天氣和氣候環境的特點,選擇合適的馬鈴薯品種。在種薯選擇過程中,應該保證種薯外觀整齊,具有該品種典型的特徵,種皮表面光滑,色澤鮮明,大小合適的健康種薯。對於種薯個頭較大的應該對其進行切塊處理,切塊時應該保證每一個種薯快上面都有一個兩個以上的優勢芽眼。在切塊過程中,一定要對切塊的工具進行消毒處理,避免細菌進入到種薯中,提高馬鈴薯的發芽率。

  4 適時播種

  馬鈴薯是典型的喜涼作物,在實際種植和生產過程,做好馬鈴薯生長環境溫度的控制就顯得十分重要了。馬鈴薯栽培溫度的控制需要結合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的不同溫度要求進行合理地控制,通常情況下,溫度控制在20度左右比較合適。

  5 確定合適的定植密度

  在馬鈴薯種植過程中,為了切實提高馬鈴薯的產量和品質,同時又要保證馬鈴薯獲得足夠的養分,對馬鈴薯的定植密度進行科學合理的研究就顯得十分重要了。另一方面,馬鈴薯在生長過程中,其根系生長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使其單株產量和單位面積的產量之間存在一定的矛盾性,因此,確定一個合適的定植密度對馬鈴薯的種植有著重要的意義。

  6 做好田間管理工作

  6.1 做好除草工作

  雜草管理是馬鈴薯種植過程中,田間管理工作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雜草處理的好將會對提高馬鈴薯的產量就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因為,雜草會跟馬鈴薯競爭水分、肥料和陽光,同時,還會傳播一些像病毒病等病害,因此,除草工作應該做好。除草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幾種,一種是利用藥劑進行除草,這種除草方式一般是在馬鈴薯播種之前進行,其優點是省時省力。還有一種就是人工除草,這主要是在馬鈴薯出苗之後進行,這種除草方式雖然耗費人力較多,但是雜草清除的乾淨,同時還能夠對土壤進行一定程度的疏鬆,對保持土壤水分和提升地表溫度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對全面促進馬鈴薯生長和發育也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6.2 做好中耕培土工作

  在馬鈴薯種植過程中,應該高度重視,做好中耕培土工作對於增加馬鈴薯地下根莖的數量十分有幫助,這主要因為在比較暗的環境下,馬鈴薯的葉腋可以發展成為匍匐莖,而在匍匐莖的頂端還可以膨大形成馬鈴薯塊莖,同時,做好中耕培土工作,還能夠有效地防止馬鈴薯的塊莖向外露出形成綠肩或者青頭,從而嚴重影響到馬鈴薯的商品外觀。

  6.3 做好追肥和灌溉工作

  施肥和灌溉工作是田間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施肥應該在馬鈴薯的團棵期進行,此時可以根據田間的立地情況,適當的施入氮肥,提升馬鈴薯葉子的生長情,氮肥的施入應該在陰雨天氣下施入,控制好氮肥施入的量,避免引起馬鈴薯地上部分徒長,從而影響到產量。

  7 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

  首先,馬鈴薯炭疽病。發病初期開始噴灑25%嘧菌脂懸浮劑1500倍液、50%翠貝幹懸浮劑3000倍液、60%百泰可分散粒劑1500倍液、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為粉劑800倍液,上述藥劑與天達2116混配交替使用,效果更佳;最後,馬鈴薯根腐線蟲病。用20%二溴氯丙烷***DBCP***顆粒劑於栽植前施藥,在開溝時溝距60cm,溝深15cm,把藥撤勻後覆土,用藥量每畝15~20g;也可用30%除線特乳劑,先開好播種溝,按每畝用藥1.5~2.5kg,1份藥對140~230份水稀釋後淋澆,有較好防效;再次,馬鈴薯晚疫病。可採用25%瑞毒黴可溼性粉劑 1000~1500倍液,或65%代森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50%敵菌靈可溼性粉劑 500倍液,或40%乙磷鋁可溼性粉劑300涪液,或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噴霧;最後,早疫病。馬鈴薯早疫病選擇硫酸銅1000倍液,或40%多菌靈800倍液,或50%百菌清600~5800倍液,或25%葉枯靈250~400倍液,7~10天一遍,連噴2~3次。

  參考文獻

  [1]王栓全,張成娥,鄧西平. 陝北新修梯田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研究[J]. 乾旱地區農業研究. 2010***01***

  [2]張國華,譚荷芳,徐國華,武秀風. 施鉀對馬鈴薯產量的影響[J]. 江蘇農業科學. 2010***01***

  [3]王瑞英,周慶鋒,溫永春. 呼和浩特市馬鈴薯資源優勢分析[J]. 內蒙古科技與經濟. 2010***01***

  [4]黃先群,毛堂芬,雷尊國,周利均,董穎萍. 馬鈴薯生產概況及貴州脫毒馬鈴薯生產存在的問題[J]. 貴州農業科學. 2011***01***

  [5]劉衛平,劉和平,郭軍,宋臣. 葉面肥依爾對馬鈴薯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 雜糧作物. 2011***04***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