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研究畢業論文

  目前,我國的許多企業非常重視應用內部控制來加強內部管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企業內部控制畢業論文,供大家參考。

  企業內部控制畢業論文篇一:《會計電算化企業內部控制分析》

  摘要:隨著網路的發展與計算機的普及,企業已廣泛應用會計電算化,使其內部控制也面臨新的要求,建立健全與實際相符的內部控制顯得迫在眉睫。所以企業應從企業基於會計電算化實施內部控制的原則出發,探究提出加強內部控制的策略,以促進企業有序發展。

  關鍵詞:企業;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策略

  在實施會計電算化之後,企業的會計核算及管理環境發生巨大改變。而內部控制與企業財產物資的完整與安全息息相關,只有完善建立內部控制制度,才能保證企業健康、有序地發展下去。因此,基於會計電算化探究企業的內部控制是一項重要課題。

  一、基於會計電算化實施內部控制的原則

  在會計實務中應用以計算機為主的電子資訊科技,這就是會計電算化,它是由計算機代替人工實現記賬、算賬、報賬、查賬以及統計、分析、判斷會計資料資訊以提供決策的過程。會計電算化具備儲存容量大、運算速度快、檢索查詢快捷、資料高度共享、準確分析資料等特點,不僅能大量節約時間、人力、物力,還衝擊著內部控制[1]。基於會計電算化的內部控制是預防、發現並糾正系統錯誤、故障、舞弊等的重要途徑,企業在實施內部控制時務必要嚴格遵循幾項原則:一是遵循分離不相容許可權的基本原則,嚴格控制電算化會計系統的許可權,避免操作人員通過不法操作使企業遭遇損失;二是遵循相互制約的原則,嚴格控制監督系統操作人員及其輸入、處理、輸出資料等行為,同時明確企業每一名人員的義務、責任,充分發揮約束與監督作用;三是遵循安全保密的原則,因為企業的會計工作與財務安全聯絡密切,只有遵循安全保密原則,加強管理、控制軟硬體,才能避免企業流失機密性的資料;四是遵循內部防範的原則,加強對電算化會計系統的監管、控制,避免出現個人壟斷的現象。

  二、企業基於會計電算化加強內部控制的策略

  ***一***分離會計職能與其他職能,保持部門的獨立性

  電算化會計資訊系統承擔的主要是交易記錄職能,它應與企業使用資訊、組織業務的部門保持相互的獨立性,以便分離其職能。一是由企業的業務部門負責執行所有交易,資訊系統、會計部門都不能干涉;二是由業務部門正式書面授權對新的業務應用軟體進行開發,或改變企業既有的應用軟體;三是指定業務部門行使資產的監管權,資訊系統、會計部門只能擁有完成工作所需的資產,而由業務部門負責儲存其他業務資產;四是在錯誤日誌中如實記錄交易資料中發生的錯誤,並及時將其反饋到業務部門進行糾正,資訊系統、會計部門的人員不能擅自對錯誤的交易資料進行糾正。

  ***二***加強和完善程式操作控制,確保資訊處理質量

  企業應嚴格制定上機操作規程,對機房內的工作作出一般性規定,並對使用計算機處理業務的過程提出具體的程式操作要求。一是企業無關人員切忌隨意出入計算機機房操作;二是錄入電算化會計系統的各種資料都要經過嚴格的審批,且具備真實的、完整的原始憑證;三是錄入資料的人員如果對資料產生疑問,需及時進行核對,切忌擅自修改;四是計算機機房工作人員切忌擅自將任何資料或資料提供給他人,不能隨意將外來的軟盤帶入機房;五是一旦發現數據輸入有誤,應按照系統的提示進行糾正,包括編制補充登記、改正衝正負數的憑證等;六是操作人員在計算機開機之後不得隨意離開工作現場,且每一週、每一月都要做好資料備份工作。當然,這一系列程式操作控制制度並非一成不變,要隨著企業經營的改變而不斷完善,只有通過詳盡、完備的程式操作控制制度,才能從根源上保證資訊的可靠性、真實性,確保資訊處理質量。

  ***三***完善檔案管理及控制制度,防範新的系統風險

  對傳統的手工操作來說,會計資訊以賬、證、表等形式儲存在紙質上,由人工完成收集、處理會計資料的工作,並編制會計報表,查詢會計資料也是以紙質檔案為基礎[2]。但在會計電算化條件下,一些記錄大大減少,很多經濟業務、會計憑證等都依賴計算機進行輸入、查詢或閱讀,且資訊源自資料、程式,儲存在各種各樣的磁性介質上,一些業務或資訊處理職能依靠計算機進行閱讀。此時如果缺乏有效的內部控制,極易出現不經批准就擅自更改資料的情況,且改動資料之後不會有任何痕跡留下,導致電算化會計系統面臨新的問題及風險,務必要完善檔案管理及內部控制制度。一是嚴格履行接觸控制,只允許負責會計電算化工作的人員接觸資料的儲存介質,且安排專人保管檔案資料,明確規定檔案的歸檔與借閱制度;二是嚴格控制環境,落實防磁、防潮、防火、防塵等安全措施;三是加強後備控制,打造一支高素質企業財會科技隊伍,為企業實施會計電算化提供支援。

  ***四***加強會計電算化內部審計,保證內部安全控制

  一是建立健全企業內部審計制度。基於會計電算化的企業內部控制對資訊提出更高的可靠性要求,需要企業嚴格複查各項經濟業務,避免發生舞弊、錯誤等行為。一方面,審計人員要查實記錄的內容及事實,另一方面,審計人員要查實記錄的資料,一旦發現失誤要及時糾正。通過兩方面複核查實,企業管理資訊的可靠性與準確性及記錄的真實性等得到保障。同時,企業還應加大對審計人員的監督、評價,真正做到查漏補缺,不斷提高企業財務管理質量與水平。二是加強落實內部審計工作。在會計電算化環境下,企業應單獨設立內部審計部門,使其在高層決策機構或審計委員會的領導下嚴格開展內部審計工作,且內部審計人員應充分關注資料及其處理系統,將安全控制落到實處。具體而言,內部審計人員應明確企業是否制定了與計算機硬體、程式、資料檔案及資料的傳送等有關的安全規定,不僅要檢查企業處理站的計算機裝置,還要檢查其他的計算機終端、外圍裝置等,嚴格檢測軟體、系統等的可靠性,以保證內部安全控制。

  ***五***進一步落實病毒防控工作,增強網路的安全性

  在網路環境下的電算化會計系統執行與維護中,企業應高度重視採取有效的技術手段對計算機系統病毒進行防控,增強網路安全性[3]。一是儘量在不需要本地軟硬碟的工作站中使用無盤工作站;二是應用計算機伺服器網路防毒軟體對病毒進行實時監控與追蹤;三是在網路服務中使用防病毒晶片等硬體來防治病毒;四是企業財務軟體應捆綁或掛接第三方反病毒軟體,提高軟體的防病毒能力;五是針對外來傳輸的資料或軟體實施病毒檢查工作,嚴禁在業務系統中使用遊戲軟體;六是企業電算化會計系統的防病毒產品應及時升級。不管是一般環境還是網路環境,基於會計電算化的企業內部控制,都需採取上述措施落實病毒防控工作,並積極建立健全相關制度,堅持提高企業會計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水平,包括計算機知識培訓、會計知識培訓等,從而加強對會計電算化的研究及實施。特別是在對付網路環境下令人恐懼的黑客攻擊時,不僅要採取有效的病毒防控措施,還要充分發揮出社會的力量,致力於從道德、法律及技術等方面加強防範,進一步完善與強化會計電算化下企業的內部控制工作。

  三、結語

  雖然基於會計電算化的企業內部控制出錯率較低,但錯誤依舊會發生,需要企業不斷完善和加強內部控制,使企業的經濟管理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從而在促進企業健康發展會計事業的基礎上能夠有序發展下去。

  參考文獻:

  [1]趙霞.會計電算化環境下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研究[J].中國商貿,2014***29***:62-63.

  [2]劉秀潔,李敏,李倩.淺析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在企業中的實施[J].現代營銷***學苑版***,2013***02***:76.

  [3]陳紹宇.會計電算化環境下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風險與完善[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0***:65-67.

  企業內部控制畢業論文篇二:《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分析》

  1我國當前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結構

  內部控制框架是企業實施內部控制的一個規範體系,它是企業達成目標的指導框架,該框架規範了內部控制的目標、概念以及實施程式等內容。我國內部控制的第一個行政條例就是在1997年5月頒佈的《關於加強金融機構內部控制的指導原則》,在這之後,我國又於2000年7月頒佈並實施了第一部要求內部控制的法律《會計法》,該法律體現了會計內部監督的理念,從2001年到2004年,我國財政部門相繼頒佈了10項內部會計控制規範,主要有《內部會計控制基本規範***試行***》以及《內部會計控制規範—資金***試行***》等,國有資產監督委員會在2006年的時候釋出了《中央企業全民年風險管理指引》,該指引充分體現了風險管理的基本流程。我國的企業內部控制標準委員會***CICSC***於2006年7月正式確立,該委員會確立之後的第二年就釋出了《企業內部控制規範—基本規範》,第一次提出了我國企業內部控制規範的整體框架。隨後我國在2008年5月釋出了《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範》,在2010年4月釋出了《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這兩大內部控制規範體系,就這樣,我國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結構就由此而生。它簡要明瞭,結構合理、方法科學,正符合我國的企業內部控制標準委員會***CICSC***所倡導的基本規範體系。

  2內部控制整體框架與企業風險管理整體框架

  2.1內部控制整體框架

  在1929年美國AAA***會計師協會***和FRB***聯邦儲備委員會***釋出的《會計報表的驗證》中,首次提到內部控制這一名詞,1992年美國的COSO委員會提出的《內部控制—整體框架》中指出,內部控制是一個過程,一個由經理以上階層和員工共同實施的過程,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使企業達到運營效果,與此同時,要嚴格遵循相關的法律法規,並保證企業財務報告的可靠性。這就是COSO委員會認為的內部控制。在COSO委員會在1992年9月釋出的《內部控制—整體框架》中,明確提出了支撐內部控制的框架五要素,分別是:控制環境、控制活動、資訊與溝通、風險評估以及監督,這五元素共同構建了內部控制整體框架。各元素之間的關係是相互制約的。

  2.2企業風險管理整體框架

  企業風險管理是一個過程,它是滲透於企業各項活動中的行動,企業風險管理所涉及的人員是整個企業的員工,不分階層,一個企業要想茁壯成長就必須要將風險管理過程應用在每個部門和每一位員工身上。企業風險管理既可以從企業的總體對其進行分析,也可以從單獨的部門對企業有一定認識,企業風險管理框架的目標就是實現企業的目標。構成企業風險管理的八要素分別為:內部環境、目標制定、風險反應、風險評估、事項識別、資訊和溝通、控制活動和監督。其中,需要注意的是風險反應,它主要分為四類:減少風險、共擔風險、規避風險與接收風險四類,企業應對每一個重要的風險都要考慮相應的風險反應方案。

  3從企業內部控制走向全面風險管理———3C全面風險管理框

  在企業中實施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是新時期下的環境所導致的,在我國企業的管理中,風險管理是一個相對薄弱的環節,近年來,由於我國企業的風險管理工作薄弱而引發的事件不再少數,所以,建立我國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框架成為了我國企業發展的首要問題。我國在2004年由COSO委員會頒佈了內部控制整體框架基礎,這一框架的釋出迎來了全面風險管理時代。2008年5月釋出了《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範》,在這一規範中,能夠明顯看出,我國由原來的理論框架已經逐漸走向了風險管理,進一步完善了中國企業內部控制規範體系,在2010年4月,我國又相繼釋出了《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並在2012年進一步完善了該條例,要求實行企業內部控制規範體系的企業,要對企業本身進行自我評估,並相應地作出自我評價報告,交由政府監管部門進行監督檢查,這充分說明了我國企業正在從內部控制走向全面風險管理。我國企業要想提高市場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就要建立完善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首先,管理者要樹立風險管理理念,提高管理層的風險意識,對企業所涉及的風險要素進行分析,並制定相應的措施去應對,同時,還要加強道德與行為準則體系建設,適當地激勵或是約束企業員工,建立一套具有操作性的行為規範和準則。除此之外,要明確企業的戰略目標,需要注意的是,在設定戰略目標的時候,要考慮企業自身能夠承受的風險數量。在以上的基礎上,借鑑國外企業風險管理的經驗,將目標—風險—管理這三個體系結合在一起,構建3C全面風險管理框架。在3C全面風險管理框架下,具體要實現以下五個目標,分別是:保護企業不因災害事件遭受損失;達到企業整體經營戰略目標;保證資訊溝通以及財務報告的可靠性;有效率的運營;遵守法律。3C全面風險管理初步分成三層,還可以根據企業的自身情況進行細分。

  制定3C全面風險框架的目的就是將風險整合起來進行管理,有利於推動我國企業的進一步發展。以中國電信湖南公司為例,中國電信湖南公司構建全面風險管理,主要是為順應國有資產出資人的要求和資本市場監管機構的要求,提出了企業全面風險管理的目標和要求,同時,也是為了促進企業內部經營管理的需要,隨著中國電信這個大集團的不斷髮展,該公司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多,那麼相對應的風險程度也就越來越高,所以,為了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效率,該公司決定實現全面風險管理。在整個管理的過程中,中國電信湖南公司完全按照國家的政策執行,並且不斷進行體制機制的創新和改革,切實地推進五項集中管理,通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施主輔主附分離、建立集中統一的會計管理體系、加快推進戰略轉型和建立有效支撐公司戰略的內部運營體系,加強內部控制,來滿足了國有資本監督管理的要求。此外,中國電信湖南公司還要成立獨立的風險管理部門,以此來確定整個企業的風險管理工作,同時,還成立了全面風險管理工作團隊,將整體的風險管理策略傳遞到各個部門中並予以實施,總之,要將系統論的思想重新進行考量,並且切實地應用到電信企業全面風險管理中,以此提高公司的抗風險能力,保證公司全面風險管理水平能夠上升,進一步促進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全面風險管理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從某種程度上說,企業風險管理包含了企業內部制度,同時,二者之間又形成了新的目標—戰略目標,這是企業的最高目標。實際上,企業風險管理具有四個構成要素,分別是:目標設定、風險評估、風險應付和事項識別,它們成為了我國企業風險管理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國未來企業應該建立完善的內控制度,提高全面風險管理意識。企業為了適應當前千變萬化的市場環境,應該將全面風險管理切實地應用到管理活動中,與此同時,企業要根據ISO釋出的《風險管理原則與實施指南》加強風險管理,將風險管理帶進新的發展階段。

  4結束語

  總而言之,全面風險管理是內部控制發展的必然方向,構建3C全面風險管理框架是企業的必然選擇,這樣既能夠對企業風險管理進行控制又能夠建設內控制度,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浪費和不必要的重複,促進了企業的發展。全面風險管理勢必在不久的將來應用到各個企業的建設之中。

  企業內部控制畢業論文篇三:《試談加強企業內部控制》

  【摘 要】企業內部控制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及企業的重視,在我國,隨著2010年財政部、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保監會聯合釋出《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的成功施行,企業內部控制規範體系也在逐步完善。內控體系建設對上市公司完善治理結構、防範風險和提升公司價值具有重要意義,加強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建設是全面提升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大中型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重要舉措,也是我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重要制度安排。內控規範是個系統性工程,應提高對內控體系認識,紮實推進內控規範實施過程,建立健全內控責任機構,將內控規範要求與公司現行經營管理要求相結合,提升內控體系效率。

  【關鍵詞】企業;內部控制

  一、關於內部控制

  內部控制是單位為了保證實現經營管理目標,在分工負責的前提下,組織內部經營活動而建立的各職能部門之間對業務活動進行組織、制約、考核和調節的方法、程式和措施,用以明確單位內部各職能部門的職責和許可權,形成一個完整、嚴密的相互聯絡、相互協調、相互制約的控制系統的總稱。內部控制滲透於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各個方面,也可以說,企業只要存在經濟活動和經營管理,就需要有相應的內部控制活動。此外,內部控制活動還出現在企業內的各個階層與各種職能部門中,它不僅包括企業管理當局授權和指揮購貨、銷貨、生產等經營活動的各種方式方法,也包括核算、審查、分析各種資訊資料及報告的程式與步驟,還包括對企業經濟活動進行綜合計劃、控制、評價而制定的各種規章制度等。企業作為現代社會中最主要的經濟組織離不開內部控制,沒有一個完善、科學的內控制度,其經濟活動就不能取得預期效果。而且,近些年,隨著經濟全球化程序的加快,面對國內外經濟環境變化和國內、國際市場的競爭,企業面臨的各種風險不斷擴大,企業越來越關注環境變化所帶來的風險,加強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要求越來越迫切。企業應從實際出發,加強內部監督和治理,建立對經營活動、管理活動監管和評價的有效機制,並形成一個健全完整、執行靈活的控制網路系統,以促進企業經營活動更好的進行。

  二、加強企業內部控制的必要性

  一個企業如果沒有內部控制標準和相關的內部控制制度,所有的控制都存在於各個管理人員零星的自主活動中,無法依據系統化的內部控制標準進行內部管理。大量的實踐證明:得控則強、失控則弱、無控則亂,因而內部控制成為衡量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標誌,構建一個完整、科學的內部控制控制體系,既是企業組織管理的客觀要求,也是企業生產經營順利執行的根本保障以及成為市場競爭主體的重要保證。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和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變得越來越激烈,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也不斷產生新的變化,企業為了減少決策失誤,提高自身市場競爭力,儘可能避免發展中遇到的問題,應加強企業內控管理。具體來說,加強企業內部控制的必要性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構建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可以促進企業經營決策的科學化、合理化,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有利於明確各部門的工作目標,激發各部門職工的工作積極性,有利於使各部門的經濟活動協調一致,使企業實現保值、增值。二是遏制腐敗的需要,薄弱的內部控制是茲生企業領導人貪汙腐敗的一個重要因素,而目前已發現的貪汙腐敗事件也正證實了這一點。企業的權利過於集中,如果企業的內控不嚴,就會給貪汙、挪用單位資產等非法行為提供機會,一些單位負責人為了經濟利益授意、指使甚至強令其手下員工辦理一些非法事項,從而損害單位利益。三是保證業務經營資訊和財務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國有企業經營者對會計資訊的關注主要基於其個人利益目標以及對其政績、聲譽的影響,如果企業內控不嚴,則企業經營者提供給企業所有者的會計資訊就有可能被扭曲。同時,由於企業經營者與債權人的利益目標不一致,債權人所獲取的會計資訊也可能是虛假的。四是提高經濟效益的需要,近幾年來,通過改革、改組、兼併、資產重組和加強管理等,國有企業改革和脫困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這只是一個階段性的成果,國有企業整體盈利能力仍然不強,多數中小型國有企業利潤增加不明顯,一些國有企業的領導仍然不注重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嚴重影響了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

  三、加強內部控制的幾點做法

  1.高度重視,有效推進內部規範工作的實施。

  人作為企業的主體,也是企業各項政策的執行者,應該最先從根本上提高自身對內部控制的認識程度。只有企業各級人員認識上得到了提高,企業各個業務部門、人員才能真正貫徹企業的各項制也只有提高認識,才能增強自覺性,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才能真正落實到位。

  2.建立健全企業內控制度。

  對於很多民營中小型企業和內部人控制較嚴重的企業來說,它們或許根本沒有內部控制制度,因為他們大多對會計不太熟悉和不太重視,他們更看重的是業務,會計的作用更是被老闆所代替。有的企業存在內部控制,但內部控制制度不夠全面,沒有覆蓋所有的部門和人員,也沒有滲透到企業各個業務領域和各個操作環節。面對這些問題應從兩方面著手,一是必須要建立內部控制制度,二是必須要健全內部控制制度,確保其得到全面實施。制度是確保流程控制法制化的關鍵,制度是企業內部的法律,只有建立有效的制度,明確控制流程各個環節的控制內容和關鍵點,才能把內控制度真正落實。構建嚴密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應包括三個相對獨立的控制層次:首先是在企業一線供產銷全過程中融入相互牽制、相互制約的制度,建立以“防”為主的監控防線;其次是設立事後監督,即在會計部門常規性會計核算的基礎上,對其各個崗位、各項業務進行日常性和週期性的核查,建立以“堵”為主的監控防線;最後是一套相匹配的績效考核體系,對每個崗位的職責進行明確。

  3.優化內控環境。

  有了領導的重視,有了健全的內部控制體系,還需要有內部控制的良好環境。一個企業的內部控制必然受到組織結構、職工勝任能力及忠誠度、分權與責任表達、預算與財務報告、組織牽制與制衡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控制環境是對控制程式和控制技術的選擇及其有效性有著重要影響的各種因素的總和,包括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兩大類,我們一般說的都是內部環境。要優化內部控制環境,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①樹立先進管理思想,企業管理層必須樹立現代管理思想,自覺形成風險管理觀念,並通過有效的資訊傳導機制確保企業全體員工都明確自己對內部控制的責任。

  ②要培育遵守制度的企業文化,現代社會是法治社會,現代企業也要成為法治企業,無論企業的董事長、總經理,還是最基層的企業員工,都應當對企業的規章制度嚴格遵守,以制度為標準檢驗經營管理的對錯和效果,發揮其保護、監督、制衡的作用。

  ③優化組織結構,企業的組織結構在設計時,應對每一個部門的責任與利益明確規定,既要防止權力重疊也要避免出現權力真空,使每一項業務處理的各個環節都有相應的機構和具體人員負責。

  ④要在企業內部形成勤於學習、善於學習的氛圍,努力建設學習型企業,拋棄個人經驗主義的一些東西,以謙虛的態度,從先進同行那裡學習管理中的好制度、好方法,還要善於從書本上學習現代企業管理的知識和方法,敏於觀察、勤于思考,總結和制訂適合自身管理和發展的內控制度。

  4.強化內部審計的監督作用。

  企業內部控制審計內容主要包括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資訊與溝通、內部監督等五大要素。要對企業控制環境總體情況進行審查和評價,確保企業的資產、資金的合理配置;對企業風險管理機制及其執行情況進行審查和評價,保證企業有效地防範財務風險;對企業各生產經營業務實施控制活動情況進行審查和評價,確保企業的資金落實、到位;對企業建立資訊系統、獲取及傳遞資訊等資訊處理情況進行審查和評價;對企業內部監督主體狀況、內部監督機制的設定情況、內部監督活動的實施情況等進行審查和評價,確保企業的財務控制落到實處。

  5.充實內控人才儲備,提高人員工作水平。

  由於《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範》及其配套指引的釋出,我國大多數的市企業都有加強內部控制的強烈需求,涉及的就業人數也大大增加,但是我國目前的內部控制專業人才儲備卻嚴重不足。企業管理要以人為本,人力資源管理是合理配置和開發企業的人力資源,以實現企業目標的管理活動,在資訊化環境下,企業加強內部控制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加強對人力資源的管理。對於內部控制而言,人力資源管理的目標主要是保證和提高員工的素質和品行。資訊化環境對員工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員工不但要熟悉業務,還要掌握軟體系統的操作。可以建立員工培訓機制,企業應結合實際,建立切實可行的員工培訓機制,通過培訓使員工更具工作責任感,明確自己工作的重要性,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逐步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質和業務素質。此外,企業還應該通過完善的內控制度來約束企業員工行為,建立良好的績效評價、激勵機制,防止掌握企業重要資訊資源的人才流失以及相應的資訊資源損失。

  參考文獻:

  [1]孫娜.該如何理解內部控制[J].財會學習,2006年第9期.

  [2]於海潔.如何加強企業內控管理[J].經營管理者,2011年第9期.


1.論企業內部控制論文

2.淺議如何實現企業內部控制資訊化

3.完善企業合同內部控制管理的論述

4.試論風險管理下的企業內部控制

5.對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