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現代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與完善

  【論文摘要】健全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有利於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與完善,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本文闡述了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內涵及作用,當前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立存在的問題,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立與完善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重點論述了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立的方法和實施的有效途徑。
  【論文關鍵詞】內部控制涵義;必要性;公司法人治理機構;措施 
   
  企業內控制度是由企業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和全體員工實施的,旨在實現控制目標的過程。建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是現代企業制度的迫切要求,是完善企業經營管理的需要,健全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有利於促進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1.現代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內涵及作用 
  在現代企業制度中,內部控制作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自我調節和自我制約的內在機制,是企業經營管理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內部控制制度按其作用範圍大體可以分為內部管理控制與內部會計控制。 
  具體講,企業內部控制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作用: 
  1.1 保證會計資訊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健全的內部控制,可以保證會計資訊的採集、歸類、記錄和彙總過程,從而真實地反映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的實際情況,並及時發現和糾正各種錯誤,從而保證會計資訊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1.2 有效地防範企業經營風險。在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中,通過對企業風險的有效評估,不斷加強對企業經營薄弱環節的控制,把企業的各種風險消滅在萌芽之中,是企業風險防範的一種最佳方法。 
  1.3 維護財產和資源的安全完整。健全完善的內部控制能夠科學有效地監督和制約財產物資的採購、計量、驗收、銷售等各個環節,從而確保財產物資的安全完整,並能有效地杜絕各種損失浪費現象。 
  1.4 促進企業的有效經營。通過健全有效的內部控制,企業決策者可以通過會計、統計、業務等各部門的制度規劃及有關報告,把企業的生產、營銷、財務等各部門及其工作結合在一起,從而使各部門密切配合,充分發揮整體的作用,以順利達到企業的經營目標。 
  2.當前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存在的問題 
  企業內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及實施是企業生產經營成敗的關鍵,然而我國企業的內部控制現狀卻難盡如人意,主要表現為: 
  2.1 企業對內控制度認識上存在偏差。目前,一些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對內部控制的認識存在兩種傾向值得注意:一是, 一部分人習慣於甚至滿足於傳統的經營管理方式, 認為只要能夠規範化操作就行, 不必考慮是否先進;二是,雖然大家意識到改革的必要性, 但是容易片面強調改革組織結構的重要性, 忽視控制方式的跟進和強化。 
  2.2 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董事會職能沒有充分發揮,董事長兼總經理,董事會成員兼任經營班子成員或部門負責人現象嚴重,造成董事會與經營班子之間權責不清。 
  2.3 內部控制制度缺乏系統性和完整性。內部控制制度在內容上片面、零散,不具有科學性和系統性,個別單位受利益驅動,重經營輕管理,控制的組織網路不健全,甚至既定的內部控制失控。企業偏重事後控制,在運營過程中某個環節出現了問題,就相應地出臺一項制度來規範,缺乏統一性、系統性和完整性,對可能發生的風險考慮不足。 
  2.4 會計基礎工作薄弱,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不健全。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是企業內控制度的核心,而目前很多企業普遍存在會計機構不健全、會計人員素質較低、會計崗位責任不明確等現象。 
  3.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立的方法和實施 
  要建立健全並有效地組織實施一個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在現代企業管理中,應從以下三個方面考慮:
  3.1 創造內控制度建立健全的企業內部環境。內部環境是企業實施內部控制的基礎,一般包括治理結構、機構設定及權責分配、內部審計、人力資源政策、企業文化等。 
  (1)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建立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是有效實施現代企業內部控制的基礎。完善董事會的功能和設定,加強董事會建設,提高外部獨立董事的比重,增強董事會的獨立性,利用獨立董事多元化的知識背景增加決策的科學性和透明性;董事會下設必要的專業委員會(如審計委員會),對內部控制和內部審計等工作進行評估和監督,並擁有聘用註冊會計師的決定權等,提升內部審計部門的地位和歸屬,合理配置審計資源,解決內部審計監督不力的狀況。 
  (2)董事會對各職能部門授權一定要明確,因事設人、視能授權、責任到位,且責任與權利對等,這樣就可以大大增強組織的控制意識。 
  (3)審慎選擇合適人員從事相關業務和行使權力。要做好公司人員的選拔任用、後續教育工作,制訂並執行根據業績考評給予合適的待遇及晉升等有關激勵政策。 
  3.2 建立有效的企業經營風險評估管理系統。風險評估是企業及時識別、系統分析經營活動中與實現內部控制目標相關的風險,能合理確定風險應對策略。企業只有將風險評估和內部控制制度相結合,將風險分解到各個業務流程,找出風險點並設計相應的控制措施,才能有效化解企業面臨的風險,同時進一步完善內控制度。 
  3.3 建立內部資訊管理及溝通機制。一個良好的內部控制系統應確保企業內每一個員工都能清楚地知道其所擁有的權力和承擔的責任,樹立每一個員工都應對企業的內部控制負有責任的觀念,促使他們團結合作,主動實施並完善企業的內部控制,為企業總體目標的實現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 
  3.4 建立與現代企業制度相適應的會計控制系統。會計控制是指與保護財產物資的安全性、會計資訊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以及財務活動合法性有關的控制。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是企業內控制度的核心部分,對加強會計監督、提高會計資訊質量,提高管理效益具有重要作用,也是衡量單位經營經營管理水平的重要標誌。 
  (1)建立有效的會計系統。企業應當依據《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制定本單位的會計制度,明確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財務會計報告的處理程式,建立和完善會計檔案保管和會計工作交接辦法,實行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充分發揮會計的監督職能。 
  (2)按照不相容職務相分離的原則,合理設定財務會計及相關工作崗位,明確職責許可權,形成內部相互制衡機制。 
  (3)不斷提高會計人員的自身素質。選擇道德和業務水準較高的會計人員是整個內部控制規範的基礎。辦理具體會計業務的人員應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忠於職守,廉潔奉公,遵紀守法,客觀公正。因此,單位要不斷提高會計人員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 
  4.結束語 
  現代企業內控制度的建立完善是一項長期艱苦的工作,是一項需要社會與企業全員參與的系統工程。筆者深信,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逐步完善,隨著企業經營者管理意識的逐步提高,必將推進與現代企業制度相適應的企業內部控制度的建立、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