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學術論文申報

  環保繫到我們的下一代能否擁有真正的綠色家園。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環保學術論文,謝謝你的閱讀。

  環保學術論文篇一

  環保滲透 綠色先行

  [內容摘要]在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的當今社會,環保教育意義深遠,它關係到我們的下一代能否擁有真正的綠色家園。環保教育應從小抓起,基於幼兒的年齡特點,應通過遊戲的方式,寓教於樂。本文從四個方面闡述如何在遊戲中開展幼兒環保教育。

  [關鍵詞]遊戲;環保;活動區;幼兒

  在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的今天,霧霾、沙塵暴不斷奪走我們的藍天,環保意識也逐漸在每一個公民的心中紮根,幼兒環境保護教育的開展刻不容緩。只有讓我們的下一代從小養成保護環境、愛護環境的習慣,才能讓未來的中國更加綠色、更加環保。基於幼兒的年齡特點,在對幼兒環境意識的培養過程中,應講究靈活性和創新性,可以利用遊戲寓教於樂,讓每一名幼兒都從遊戲中瞭解環保的意義,用行動成為地球的捍衛者。

  一、在遊戲中滲透環保教育的意義

  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遊戲是一種自由、自發、自主的在假想中反映現實的活動,能較好地滿足幼兒生理髮展、社會性發展、自主性創造性的需要,並使幼兒的好奇心、興趣等情感在遊戲中得到滿足。遊戲不僅可以讓幼兒感到快樂,還可以讓他們和同伴相互交流。這些行為常常伴隨著模仿與衝突,因此記憶也更加深刻。良好的遊戲教育可以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改善不良性格。如果教師可以在遊戲中正確引導,就可以引導幼兒培養健康的生活學習習慣,鍛鍊環境保護行為能力。

  由於各種遊戲可以刺激幼兒的各項感覺器官,加深他們對於事物的理解和記憶,從而自然而然地接受新知識,也就可以在潛意識裡培養他們的環保意識。通過一些有針對性的遊戲也可以激發幼兒愛護自然、保護環境的情感,比如通過飼養小動物、種植植物等方式,讓幼兒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再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幼兒感受這些動物和植物的生活環境,加深幼兒對生態環境的理解與認識,培養他們對自然環境的保護意識。

  二、將環保教育滲透在活動區遊戲中

  利用豐富多彩的活動區遊戲,可以充分發掘幼兒自主學習、探索的能力,讓他們在感受環境、情景的同時也可以表達自己的情感,從而和教師產生互動。教師可以通過創設與環保相關的區角活動情境,激發幼兒親近自然、珍愛生命的意識,從而滲透環保教育。比如,各班級可以創設“種植飼養區”,為了讓幼兒學會保護大自然,可以請幼兒飼養些小動物或種植些植物,通過直接體驗,學習觀察動植物的生長過程,吸引幼兒關心、理解生命迴圈的特點和價值。在幼兒對動物的名字、外形等關心時,教師可以讓幼兒通過畫畫、剪紙等方式製作這些小動物,和它們交流、玩耍,引導幼兒用正確的態度對待小動物,還可以利用童話故事教導幼兒保護這些小動物生存的家園,讓他們體會森林、自然對小動物的重要性,從而自覺、主動地提高保護環境的意識。再如,在開展活動區遊戲時,班級可設定“材料超市”,動員家長和孩子共同收集日常生活中的廢舊物品,可樂瓶、盒子、螺絲、鈕釦、紙芯、報紙等等,利用這些環保物品作為遊戲替代或使用材料,慢慢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廢紙、舊紙箱、吸管、塑料瓶等可以重複利用,可以引導幼兒形成廢物回收再利用的環保意識,還可以使他們養成不亂丟垃圾、分類回收垃圾的習慣。在美工區活動時,可以利用單面列印的廢紙給幼兒畫畫,或利用顏色、質地不同的廢紙進行拼貼畫操作;在建構區活動,可以利用廢舊紙箱、可樂瓶、邊角木塊等進行建構、拼搭遊戲;在運動區活動,可以利用舊報紙製作紙球、紙棒、紙飛機等,讓幼兒進行運動,還可以收集裝修廢舊材料油漆桶、水管、輪胎等,把這些物品投放到運動區,幼兒可以進行平衡、跳躍、鑽、跑等動作練習;在數學區,可以利用廢紙盒對幼兒進行大小、形狀、顏色的排序練習,或者利用舊吸管進行拼圖、數數練習等等。在活動區遊戲時,利用廢舊材料,通過豐富多彩的遊戲,可以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通過教師的講解和引導,幼兒深刻意識到資源的稀缺性,能幫助他們從小養成勤儉節約的生活習慣,樹立環保意識。

  三、將環保教育融入主題活動遊戲中

  幼兒園提倡以主題活動作為主線,強調活動的整體性和靈活性,打破學科之間的界限,各個主題活動有機融合了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多個領域的內容和要求,活動形式多種多樣,更注重幼兒的體驗和感受。將環保教育內容融入到主題活動遊戲中,可以避免活動的單一和枯燥,更能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比如,大班主題活動《美麗的春天》,教師可以結合主題活動相關內容,在遊戲中滲透環保意識教育。晨間、午餐散步環節,教師可以帶領幼兒觀察幼兒園的一花一草,傾聽鳥兒的叫聲,觀察螞蟻、蚯蚓、蝸牛等小動物,在自然輕鬆的環節中不僅瞭解了春天植物的特徵,而且滲透了環保教育。為了幫助幼兒瞭解春雨的特徵,我們帶孩子去觀雨、聽雨聲、玩“踩雨”遊戲,孩子們在遊戲中萌發對大自然的好奇和熱愛,也只有熱愛大自然,他們才能真正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在中班,教師藉助“愛鳥周”開展系列活動,幫助幼兒認識鳥類與人類生活環境的關係,瞭解一些保護鳥類的具體方法,教師在美術創作、歌表演等藝術活動中,引導幼兒設計環保服裝,並穿上自己設計的服飾,打扮成可愛的小鳥,表演歌曲《我和小鳥做朋友》等,讓幼兒在扮演角色和表演遊戲中,萌發和小鳥成為朋友的願望。主題活動《我們的城市》中的社會活動“城市美容師”,可以引導幼兒通過查閱資料、觀察圖片、做遊戲等環節,瞭解環保工人的工作,感受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城市美容師平凡的勞動,活動之後可以在幼兒園開展體驗遊戲活動“幼兒園美容師”,請幼兒來整理活動室、給幼兒園的花草澆水、除草等等,通過反覆參與體驗與教育幫助,幼兒構建了關於環境保護的知識體系。

  四、將環保教育與親子游戲結合

  家長作為孩子成長的領路人,應時時刻刻成為孩子的榜樣,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也要在家長的協助下才能更好地得以開展,因此,在幼兒園對幼兒進行環保意識教育時,也應得到家長的支援,讓他們瞭解到環保教育的重要性,從而更利於幼兒環保意識的形成。可以適當開展一些與環保相關的親子互動遊戲,例如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利用廢棄物變廢為寶,還可以讓幾組家庭進行比賽,增加遊戲的趣味性。通過讓孩子和家長一起表演各式各樣的舞臺劇,利用扮演樹木、動物等體會大自然所處的情景,對環保問題有更深刻的感受,在這樣的親子游戲中,家長可以更加直觀地瞭解孩子的成長和變化,充分體會環保教育的迫切性。另一方面,還可以讓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加強對幼兒環保意識的培養,做到言傳身教,用行動影響孩子。父母的良好習慣可以影響到孩子,讓孩子意識到保護環境應從身邊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可以鼓勵家長利用雙休日等帶孩子親近自然,讓孩子在欣賞大自然美麗景色之餘,培養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然後瞭解環境汙染的狀況,從而不斷深化環保理念。在父母的鼓勵和督促下,幼兒環保意識會有更大提高,令幼兒環保教育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幼兒是祖國的未來與希望,只有對他們開展好環保教育,才能有利於我國環保事業的發展。利用遊戲開展環保教育,是目前最直接最有效率的教育方式,教師應堅持不懈,從小事著手,一步步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養成幼兒的環保習慣,為幼兒打下堅實的環保基礎,為後代營造乾淨、健康的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1]劉 焱.兒童遊戲通論[M].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2]江秀霞.給孩子一個綠色的夢――淺談幼兒教育的環保教育[J].華夏教育,2012,***8***.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環保學術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