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工程面積學術論文

  建築面積亦稱建築展開面積, 是指建築物各層面積之和。建築面積包括使用面積、輔助面積和結構面積。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大家快來跟小編一起欣賞吧。

  篇一

  有關建築工程的建築面積計算

  【論文摘要】: 介紹了建築面積的概念和作用, 並對計算工程建築面積的新《規範》與舊規則進行了比較。

  【論文關鍵詞】 建築工程; 建築面積; 規範; 規則

  1 建築面積的概念

  建築面積亦稱建築展開面積, 是指建築物各層面積之和。建築面積包括使用面積、輔助面積和結構面積。使用面積是指建築物各層平面佈置中, 可直接為生產或生活使用的淨面積之和。居室淨面積在民用建築中, 亦稱“居住面積”。輔助面積, 是指建築物各層平面佈置中為輔助生產或生活所佔淨面積總和, 使用面積與輔助面積的總和稱為“有效面積”。結構面積是指建築物各層平面佈置中的牆體、柱、垃圾道、通風道、附屬煙囪等結構所佔面積的總和。

  2 建築面積的作用

  建築面積是一項重要的技術經濟指標, 在國民經濟一定時期內完成建築面積的多少, 也標誌著一個國家的工農業生產發展狀況、人民生活居住條件的改善和文化生活福利設施發展的程度。

  建築面積在編制工程建設概算時, 是計算工程量的基礎, 如計算出建築面積之後, 利用這個基數, 就可以計算地面抹灰、室內填土、地面墊層平整場地等專案的工程量及其價值。

  建築面積作為結構工程量的計算基礎, 不僅重要, 而且也是一項需要認真對待和細心計算的工作, 任何粗心大意都會造成計算上的錯誤,不但會造成結構工程量計算上的偏差, 也會直接影響概預算造價的準確性, 造成人力、物力和國家建設資金的浪費及大量建築材料的積壓。

  建築面積與使用面積、輔助面積、結構面積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比例關係, 設計人員在進行建築或結構設計時, 都應在計算建築面積的基礎上再分別計算出結構面積、有效面積及諸如平面係數、土地利用係數等技術經濟指標。有了建築面積, 才有可能計算單位建築面積的技術經濟指標。如工程總價值除以總建築面積, 就是單位工程每平方米建築面積的技術經濟指標或稱單方造價*** 元/m2*** ,

  建築面積的計算對於建築施工企業實行內部經濟承包責任制、投標報價編制施工組織設計、配備施工力量、成本核算及物資供應等, 都具有重要意義中國-論文-聯盟。

  3 建築面積計算的規範

  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建設工程全面實行工程量清單計價已是大勢所趨。工程量清單計價屬於全面成本管理的範疇, 其思路是“統一計算規則, 有效控制數量, 徹底放開價格, 正確引導企業自主報價, 市場有序競爭形成價格”。所以, 有一個完善、合理的計算規則, 對建築市場規範、健康發展就顯得十分重要, 但是以往的建築面積計算規則, 存在很多有爭議的地方,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 2005 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編制了國家標準《建築工程建設面積計算規範》*** GB/T 50353—2005****** 以下簡稱《規範》*** , 並規定自2005 年7 月1 日起執行, 這充分標誌著國家對規範建築面積計算規則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3.1 建築面積計算規範與規則的比較

  3.1.1 單層建築物的建築面積計算

  《規範》規定: 單層建築物的建築面積, 應按其外牆勒腳以上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單層建築物高度在2.2 m 及以上者計算全面積, 高度不足2.2 m 者計算1/2 面積。利用坡屋頂內空間淨高超過2.1 m 的部位應計算全面積; 淨高在1.2 m~2.1 m 的部位應計算1/2 面積; 淨高不足1.2 m的部位不應計算面積。

  規則規定: 單層建築物不論其高度均按一層計算, 其建築面積按建築物外牆勒腳以上的外圍水平面積計算。並未明確利用坡屋頂內空間時建築面積的計算方法。

  另外, 值得注意的是, 規範比規則更加突出了高度在建築面積計算中的控制作用*** 高度在2.2 m 以上者計算全面積; 高度不足2.2 m 者計算1/2 面積*** , 還有很多部位的建築面積均是依據其淨高分3 類*** 淨高超過2.1 m 的部位計算全面積; 淨高在1.2 m~2.1 m 的部位計算1/2 面積; 淨高不足1.2 m 時不計算面積*** 進行計算, 如多層建築坡屋頂內、場館看臺下等。

  3.1.2 多層建築物的建築面積計算

  《規範》規定: 多層建築物首層應按其外牆勒腳以上結構外圍水平面計算二層及以上樓層應按其外牆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層高在2.2 m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 層高不足2.2 m 者應計算1/2 面積。

  規則規定: 多層建築物建築面積按各層建築面積之和計算, 其首層建築面積按外牆勒腳以上結構的外圍水平面積計算, 二層及二層以上按外牆結構的外圍水平面積計算。

  由比較可見,《規範》將多層建築物按其層高, 以2.2 m 為界分兩類進行計算, 而規則並沒有突出層高高度在計算建築面積中的作用。

  另外,《規範》中, 以高度2.2 m 為界分兩類進行計算建築面積的還有: 單層建築物內區域性樓層; 建於坡地的建築物吊腳架空層, 設計加以利用並有圍護結構的深基礎架空層地下室、半地下室、迴廊, 有圍護結構的架空走廊、落地櫥窗、門斗、挑廊、簷廊、眺望門, 不垂直於水平面而走出底板外沿的建築物; 舞臺燈光控制室; 建築物頂部有圍護結構的樓梯間、水箱間、電梯機房等。[

  3.1.3 立體書庫和立體倉庫與立體車庫的計算

  《規範》規定: 立體書庫、立體車庫、立體倉庫, 無結構層的應按一層計算, 有結構層的應按其結構層面積分別計算。層高在2.2 m 及以上者應計算分面積; 層高不足2.2 m 者應計算1/2 面積。規則規定: 書庫、立體倉庫設有結構層的, 按結構層計算建築面積;沒有結構層的, 按承重書架層或貨架層計算建築面積。

  由比較可見: 立體書庫、立體倉庫、立體車庫無結構層的計算建築面積,《規範》與規則存在很大差別, 一個是按一層計算, 一個是按承重書架層或貨架層計算。

  3.1.4 陽臺的計算

  《規範》規定: 建築物的陽臺*** 不論封閉與否*** 均應按其水平投影面積的1/2 計算。

  規則規定: 封閉陽臺按其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建築面積; 凹陽臺、挑陽臺按其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建築面積。

  顯而易見, 規範的此條規定解決了陽臺建築面積在以往房屋買賣中出現的很多爭議。

  3.1.5 有永久性頂蓋的室外樓梯的計算

  《規範》規定有永久性頂蓋的室外樓梯, 應按建築物自然層的水平投影面積的1/2 計算; 而規則規定室外樓梯, 按自然層投影面積之和計算建築面積。

  3.1.6 有永久性頂蓋無圍護結構的車棚和貨棚等以及雨篷的計算《規範》規定: 有永久性頂蓋無圍護結構的車棚、貨棚、站臺、加油站、收費站、場館看臺等, 應按其頂蓋水平投影面積的1/2 計算。《規範》規定: 雨篷結構的外邊線至外牆結構外邊線的寬度超過2.1m 者, 應按雨篷結構板的水平投影面積的1/2 計算。

  規則規定: 有柱的雨篷、車棚、貨棚、站臺等, 按柱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建築面積; 獨立柱的雨篷、單排柱的車棚、貨棚、站臺等, 按其頂蓋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建築面積。

  《規範》計算建築面積更加簡便, 取消了有無柱的說明, 改變為按頂蓋和結構板的水平投影面積考慮。

  3.1.7 建築物通道的計算

  《規範》明確規定建築物的通道, 指樓層部分跨在人行道上的臨街樓房的底層和有道路穿過建築空間的樓層, 不計算建築面積; 而規則規定可計算建築面積。

  3.1.8 其他

  《規範》規定建築物外牆外側有保溫隔熱層的, 應按保溫隔熱層外邊線計算建築面積; 而規則不計算保溫層厚度所佔的建築面積。《規範》增加了以幕牆為圍護結構的建築物, 應按幕牆外邊線掛牌建築面積。

  3.2 建築面積計算規範的優點

  *** 1***《規範》更加細化。例如, 在計算單層建築物和多層建築物的建築面積時, 更多的地方都用到了層高高度或淨高, 並分為3 個界限: 計算全部建築面積; 計算1/2 建築面積; 不計算建築面積。

  *** 2***《規範》更加簡便、明確。例如: 計算雨篷、車棚、貨棚、站臺等建築面積時, 取消了有柱與無柱的界限, 使計算起來更加簡便。

  *** 3***《規範》更加合理。例如: 陽臺的計算, 不論其設定形式如何, 一律按其水平投影面積的1/2 計算, 避免了以往的許多爭端。

  4 結語

  建築面積的計算絕不是單純的計算工作, 它不僅為編制概預算、撥款、與貸款提供指標, 同時, 對建築面積的合理利用, 合理進行平面佈局,充分利用建築空間, 不斷促進設計部門、施工企業及建設單位加強科學管理, 降低工程造價, 提高投資經濟效果等都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論/文/聯/盟]

  參考文獻

  [ 1] 李慧民, 賈巨集俊.建設工程技術與計量[ M] .北京: 中國計劃出版社,2005: 281.

  [ 2] 熊清源, 苟永學, 趙雪靈.建築面積計算的新規範與舊規則比較[ J] .山西建築, 2006*** 1*** : 20- 21.

  篇二

  淺談建築工程的建築面積

  摘要:本文介紹了建築面積的概念和作用,並對計算工程建築面積的新《規範》與舊規則進行了比較。

  關鍵詞:建築工程;建築面積;規範;規則

  1建築面積的概念

  建築面積亦稱建築展開面積,是指建築物各層面積之和。建築面積包括使用面積、輔助面積和結構面積。使用面積是指建築物各層平面佈置中,可直接為生產或生活使用的淨面積之和。居室淨面積在民用建築中,亦稱“居住面積”。輔助面積,是指建築物各層平面佈置中為輔助生產或生活所佔淨面積總和,使用面積與輔助面積的總和稱為“有效面積”。結構面積是指建築物各層平面佈置中的牆體、柱、垃圾道、通風道、附屬煙囪等結構所佔面積的總和。

  2建築面積的作用

  建築面積是一項重要的技術經濟指標,在國民經濟一定時期內完成建築面積的多少,也標誌著一個國家的工農業生產發展狀況、人民生活居住條件的改善和文化生活福利設施發展的程度。

  建築面積在編制工程建設概算時,是計算工程量的基礎,如計算出建築面積之後,利用這個基數,就可以計算地面抹灰、室內填土、地面墊層平整場地等專案的工程量及其價值。

  建築面積作為結構工程量的計算基礎,不僅重要,而且也是一項需要認真對待和細心計算的工作,任何粗心大意都會造成計算上的錯誤,不但會造成結構工程量計算上的偏差,也會直接影響概預算造價的準確性,造成人力、物力和國家建設資金的浪費及大量建築材料的積壓。

  建築面積與使用面積、輔助面積、結構面積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比例關係,設計人員在進行建築或結構設計時,都應在計算建築面積的基礎上再分別計算出結構面積、有效面積及諸如平面係數、土地利用係數等技術經濟指標。有了建築面積,才有可能計算單位建築面積的技術經濟指標。如工程總價值除以總建築面積,就是單位工程每平方米建築面積的技術經濟指標或稱單方造價***元/m2***。

  建築面積的計算對於建築施工企業實行內部經濟承包責任制、投標報價編制施工組織設計、配備施工力量、成本核算及物資供應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3建築面積計算的規範

  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建設工程全面實行工程量清單計價已是大勢所趨。工程量清單計價屬於全面成本管理的範疇,其思路是“統一計算規則,有效控制數量,徹底放開價格,正確引導企業自主報價,市場有序競爭形成價格”。所以,有一個完善、合理的計算規則,對建築市場規範、健康發展就顯得十分重要,但是以往的建築面積計算規則,存在很多有爭議的地方,為了解決這些問題,200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編制了國家標準《建築工程建設面積計算規範》***GB/T50353—2005******以下簡稱《規範》***,並規定自2005年7月1日起執行,這充分標誌著國家對規範建築面積計算規則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3.1建築面積計算規範與規則的比較

  3.1.1單層建築物的建築面積計算

  《規範》規定:單層建築物的建築面積,應按其外牆勒腳以上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單層建築物高度在2.2m及以上者計算全面積,高度不足2.2m者計算1/2面積。利用坡屋頂內空間淨高超過2.1m的部位應計算全面積;淨高在1.2m~2.1m的部位應計算1/2面積;淨高不足1.2m的部位不應計算面積。

  規則規定:單層建築物不論其高度均按一層計算,其建築面積按建築物外牆勒腳以上的外圍水平面積計算。並未明確利用坡屋頂內空間時建築面積的計算方法。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規範比規則更加突出了高度在建築面積計算中的控制作用***高度在2.2m以上者計算全面積;高度不足2.2m者計算1/2面積***,還有很多部位的建築面積均是依據其淨高分3類***淨高超過2.1m的部位計算全面積;淨高在1.2m~2.1m的部位計算1/2面積;淨高不足1.2m時不計算面積***進行計算,如多層建築坡屋頂內、場館看臺下等。

  3.1.2多層建築物的建築面積計算

  《規範》規定:多層建築物首層應按其外牆勒腳以上結構外圍水平面計算,二層及以上樓層應按其外牆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層高在2.2m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層高不足2.2m者應計算1/2面積。

  規則規定:多層建築物建築面積按各層建築面積之和計算,其首層建築面積按外牆勒腳以上結構的外圍水平面積計算,二層及二層以上按外牆結構的外圍水平面積計算。

  由比較可見,《規範》將多層建築物按其層高,以2.2m為界分兩類進行計算,而規則並沒有突出層高高度在計算建築面積中的作用。

  3.1.3立體書庫和立體倉庫與立體車庫的計算

  《規範》規定:立體書庫、立體車庫、立體倉庫,無結構層的應按一層計算,有結構層的應按其結構層面積分別計算。層高在2.2m及以上者應計算分面積;層高不足2.2m者應計算1/2面積。

  規則規定:書庫、立體倉庫設有結構層的,按結構層計算建築面積;沒有結構層的,按承重書架層或貨架層計算建築面積。

  由比較可見:立體書庫、立體倉庫、立體車庫無結構層的計算建築面積,《規範》與規則存在很大差別,一個是按一層計算,一個是按承重書架層或貨架層計算。

  3.1.4陽臺的計算

  《規範》規定:建築物的陽臺***不論封閉與否***均應按其水平投影面積的1/2計算。

  規則規定:封閉陽臺按其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建築面積;凹陽臺、挑陽臺按其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建築面積。

  顯而易見,規範的此條規定解決了陽臺建築面積在以往房屋買賣中出現的很多爭議。

  3.1.5有永久性頂蓋的室外樓梯的計算

  《規範》規定有永久性頂蓋的室外樓梯,應按建築物自然層的水平投影面積的1/2計算;而規則規定室外樓梯,按自然層投影面積之和計算建築面積。

  3.1.6有永久性頂蓋無圍護結構的車棚和貨棚等以及雨篷的計算

  《規範》規定:有永久性頂蓋無圍護結構的車棚、貨棚、站臺、加油站、收費站、場館看臺等,應按其頂蓋水平投影面積的1/2計算。

  《規範》規定:雨篷結構的外邊線至外牆結構外邊線的寬度超過2.1m者,應按雨篷結構板的水平投影面積的1/2計算。

  規則規定:有柱的雨篷、車棚、貨棚、站臺等,按柱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建築面積;獨立柱的雨篷、單排柱的車棚、貨棚、站臺等,按其頂蓋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建築面積。

  《規範》計算建築面積更加簡便,取消了有無柱的說明,改變為按頂蓋和結構板的水平投影面積考慮。

  3.1.7建築物通道的計算

  《規範》明確規定建築物的通道,指樓層部分跨在人行道上的臨街樓房的底層和有道路穿過建築空間的樓層,不計算建築面積;而規則規定可計算建築面積。

  3.1.8其他

  《規範》規定:建築物外牆外側有保溫隔熱層的,應按保溫隔熱層外邊線計算建築面積;而規則不計算保溫層厚度所佔的建築面積。《規範》增加了以幕牆為圍護結構的建築物,應按幕牆外邊線掛牌建築面積。

  3.2建築面積計算規範的優點

  ***1***《規範》更加細化。例如,在計算單層建築物和多層建築物的建築面積時,更多的地方都用到了層高高度或淨高,並分為3個界限:計算全部建築面積;計算1/2建築面積;不計算建築面積。

  ***2***《規範》更加簡便、明確。例如:計算雨篷、車棚、貨棚、站臺等建築面積時,取消了有柱與無柱的界限,使計算起來更加簡便。

  ***3***《規範》更加合理。例如:陽臺的計算,不論其設定形式如何,一律按其水平投影面積的1/2計算,避免了以往的許多爭端。

  4結語

  建築面積的計算絕不是單純的計算工作,它不僅為編制概預算、撥款、與貸款提供指標,同時,對建築面積的合理利用,合理進行平面佈局,充分利用建築空間,不斷促進設計部門、施工企業及建設單位加強科學管理,降低工程造價,提高投資經濟效果等都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李慧民,賈巨集俊.建設工程技術與計量[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5:281.

  [2]熊清源,苟永學,趙雪靈.建築面積計算的新規範與舊規則比較[J].山西建築,2006***1***:20-21
 

  ""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