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高專統計學教學特點淺析論文

  在當前新形勢下高職高專統計學教學要適應高職高人才培養目標要求,適應市場變化、適應高職高專學生特點,因此高職高專統計學教學就要摒棄傳統教學不適用的方法,改革創新實用方法,提高高職高專統計學教學水平。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高職高專統計學教學特點淺析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高職高專統計學教學特點淺析全文如下:

  摘要: 目前, 高職高專教育有了很大的發展並且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本文從教學實踐入手, 分析高職高專統計學教學的一些特點, 內容涉及講課所要運用的語言、教學方式、教學方法以及加強實踐環節、提高實驗室利用率四個方面。

  關鍵詞: 高職高專; 統計學; 教學

  統計學作為經濟類、管理類學生的一門必修的專業基礎課, 它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但是針對不同的學生群體, 教師應當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高職高專教育和普通本科教學存在著很大的區別, 本科院校在具體授課過程中主要以理論為主, 而高職高專院校則以實踐為主, 強調學生學有所用。

  前者針對的物件主要是一些學習基礎好、接受能力強的學生, 而後者針對的物件則是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相對弱的學生, 這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針對不同的物件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本文意在分析高職高專統計學教學的一些特點以及應該採用的教學方法。

  一、用通俗簡潔的語言進行教學。

  統計學是一門對客觀實際進行調查、分析和研究, 找出事物的發展規律, 並在此基礎上做出預測或決策的學科。它作為經濟管理類專業核心課程之一, 一直被學生認為是枯燥而難學的課程。

  傳統的統計學教學過於注重統計指標的計算統計理論的演繹, 使學生深陷繁複的計算中, 對於如何運用統計方法和統計工具解決實際問題則很少講到。教師在具體授課過程中一般都津津樂道於統計學基本概念的闡述和統計公式的推導, 使用的語言都非常專業化、學術化。對一部分學生來講, 他們認為教師的語言是晦澀難懂的。由於高職高專院校招生分數相對較低, 高職高專院校的生源質量與一般本科院校相比總體水平偏低, 參差不齊異常突出。

  針對這一現實狀況, 對高職高專學生的教學要用簡潔、通俗的語言。這是高職高專教學最基本的要求。語言一定要簡潔、通俗, 只有這樣才符合高職高專學生的實際情況, 而且這種語言形式要貫穿講課的始終, 不管是講授統計思想、統計概念還是講授統計公式。可以把公式具體化, 刪繁就簡,挑選重點有代表性地著重講解, 而沒有必要對每一個公式都推導其來龍去脈。還可以通過不斷地舉例來解釋說明統計概念的實際意義, 使學生活學活用。另外教師在上課過程中應該多用些提問句、疑問句, 引導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培養學生提問問題的能力。

  教師還要和學生互動, 一起探討問題、解決問題, 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提高教學效率。統計學的靈魂在於與經濟管理類各實質學科相結合, 用統計方法去分析、解決問題。所以教師在講課時可以與學生熟知或學過的課程聯絡, 這樣更加便於他們理解、掌握所學的統計學知識, 並且能把所學過的知識融會貫通其中。

  二、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就是教師通過分析案例, 激發學生參與討論、分析, 讓學生從自己的親身體驗中理解理論知識。這個方法在高職高專的授課過程中運用得非常廣泛, 普遍反映效果良好, 具有很高的推廣價值。

  在高職高專統計學教學過程中, 使用案例教學法。

  首先, 要做好準備工作, 就是精心選擇適當的案例。所謂的適當是指: 一要和所講述的理論知識聯絡密切; 二要難度適中, 但要有綜合性, 不能只針對某個具體定義而編寫, 因為案例太容易就沒有挑戰性, 不深入討論就學不到東西, 太難就會讓一部分學生知難而退, 不參與討論; 三是儘量選擇學生感興趣的題材, 所選的案例必須是真實發生過的事件, 而不能是一個虛構的故事。

  其次, 要組織好案例教學的課堂教學。教師的角色需要發生變化, 要從教師的角色轉化為一個普通學生, 讓自己參與其中, 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覺性, 放手讓學生自由討論。當學生提出問題時, 不要直接作答, 而是引導學生互答問題和辯論, 讓學生通過討論、分析, 自覺地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 自覺地歸納總結。[論文網 LunWenData.Com]

  第三, 還要注意在案例課結束以後, 要讓同學們寫總結,把課上所運用的理論知識, 在討論中領悟到的東西, 以及自己歸納總結的東西書面化, 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好的教學效果。

  三、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教學以其不可替代的優越性正在逐步取代傳統的利用黑板、粉筆的教學模式。利用多媒體教學就可以把授課重點轉向過去傳統教學顧及不到但實際上更加重要的方面, 即從過去主要針對統計學概念和方法的理解轉向使學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各種統計方法的實際應用。

  多媒體教學的關鍵是教學課件的製作。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作為教師應該自覺地學習並掌握教學課件的製作:

  首先, 要學會運用PowerPoint, 並且充分運用PowerPoint的動畫功能, 這些動畫功能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其次, 由於運用多媒體演示課件或幻燈片資訊的流量大、速度快, 接受起來有些難度, 學生可以不再記筆記, 而是將不明白的作標記, 課件可以讓學生課下拷貝, 以便於複習。

  在教學實踐中, 還可以選擇一些分析軟體, 例如Excel辦公軟體。Excel 是《計算機文化基礎知識》中的一部分, 高職高專的課程普遍把《計算機文化基礎知識》這門課程安排在大一上學期, 而《統計學》這門專業基礎課則安排在大一下學期或大二開設。所以在學習《統計學》時, 學生都已對Excel的使用比較熟悉, 在具體授課時教師只需把其中的統計分析功能介紹給學生, 再演示一些例項, 學生一般很快就能掌握,另外, 還可以通過讓學生操作來檢查教學效果。

  四、注重實踐操作。

  高職高專教育是培養行業基層技術型應用人才的一種教育形式, 因此, 高職高專教學中實際操作技能培訓的學時所佔的比例相對高於普通的學歷教育, 即其教學目的應在於強化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技能。但是現實情況是很多高職高專院校的培養目標和普通本科院校的培養目標重疊, 重理論輕實踐, 實際操作能力很差。

  高職高專的學制一般為3 年, 而學生的基礎較差, 理論上也很難實現預期的培養目標。這使得很多高職畢業生難就業, 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山東英才職業技術學院每個專業都建有相對應的實驗實訓室。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實驗室, 讓學生通過上機操作來鞏固所學知識。

  此外, 教師還要充分利用學校給學生聯絡的實訓基地,讓學生真正地接觸現實, 瞭解所學的知識在實際工作中的運用。還可以就具體問題, 模擬問卷調查, 從得到的調查資料裡運用統計知識、統計方法進行分析, 得出結論。例如: 工商管理專業在教學過程中就曾組織過學生就生活費的花費問題做過調查, 在具體調查過程中考查學生都是用了哪些統計方法, 效果很好。

  參考文獻:

  [1]姚波。建構以市場為導向的高職專業模式[J].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03,*** 2*** .

  [2]董芸。注重理論教育強調動手能力———淺談高等職業教育非統計專業統計學的教學方法[J].蘇州職業大學學報, 2005,*** 1*** .

  [3]習勤。關於統計教育創新的思考[J].中國統計, 2002,*** 1*** .

  [4]賀鏗。關於統計學的性質與發展問題[J].中國統計,2001,***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