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網際網路對教育的影響論文

  現如今,網際網路作為一種全新的傳播技術和傳播方式,對於學校師生產生著一定影響,也為教育的開展創造了新的途徑。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網際網路對教育的影響論文篇一:《淺談“網際網路+”時代對職業教育的影響》

  【摘要】面對“網際網路+”的挑戰,職業教育不能堅守避戰。為了適應社會經濟需求變化,在網際網路技術的影響下,“網際網路+ ”職業教育應運而生。它滿足了職業教育的需求,給職業教育界帶來了新的生機,同時對職業教育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影響。

  【關鍵詞】職業教育;“網際網路+”;發展

  “網際網路+”是兩化融合的升級版,通俗的說,就是“網際網路+各個傳統行業”,但這並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而是利用資訊通訊技術以及網際網路平臺,讓網際網路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

  “網際網路+”課程,不僅產生網路課程,更重要的是它讓整個職業院校的課程,從組織結構到基本內容都發生了巨大變化,正是因為具有海量資源的網際網路,才使得職業院校各學科,各專業課程內容全面拓展與更新,適合職業技術教育的諸多前沿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和傳統手工藝、能夠及時的進入教材,進入課堂,課程內容藝術化,三維化,立體化,變成現實。

  在網際網路的支援下,職業院校校本特色課程的開發和應用變得天寬地廣,越來越多的院校結合學校特色,專業特色,能夠開設出幾十本特色校本課程,諸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課程如今都成為了現實。“網際網路+”對職業院校校本課程,精品課程的開發應用帶來了機遇。

  2013年6月26日我國首批120門中國大學資源共享課上線,涵蓋了理學、工學、文學和法學等10門學科門類。其中本科課程84門,高職課程22門,網路教育課程14門。教育部的打算是:繼續高質量完成國家精品課程的轉型升級任務。繼續開展國家、省、校三級原精品課程的轉型升級工作。2015年4月28日,教育部《關於加強高等學校線上升級課程建設應用與管理的意見》中指出,2017年前認定1000餘門,國家精品線上開放課程。到2020年,認定3000餘門國家精品線上開放課程上線共享。

  “網際網路+”正在成為職業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學生越來越多的持有和使用便攜移動電子裝置***平板電腦和智慧手機***,移動電子裝置依託網際網路,使得不受時空限制的開放性學習,合作與高效工作成為可能。最近幾年,許多教育公司和網站開始為移動裝置製作相應的學習程式、平臺和課程。此外,學校也在通過課堂教學和課外專案,教授學生開發和編寫移動應用程式。

  “網際網路+”已經在職業教育範疇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它的主要特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開放性,打造沒有圍牆的職業院校。開放性指的是:以興趣為導向,凡是有興趣,熱愛學習的都可以進來學習,並且不受身份限制,不受學籍限制,也不受國籍限制。對學習者開放內容、開放資料、開放資源。資料和資訊的透明度與易獲取的理念――正在成為一種新的價值觀。開放教育的倡導者正在努力形成一個共同的願景,即“開放”並不僅僅侷限於經濟上“免費”,還具有自由複製、重組和無障礙獲取、分享和應用教育資源等方面的特點。

  第二,線上性,顛覆了傳統的學習模式。線上性是指,時間空間靈活,使用客觀、自動化的線上學習評價系統。學習者不再受時空限制、不再受班級、教室地點的限制。足不出戶,輕點滑鼠,在一天24小時以內按照自己的安排,隨時隨地就可以聽一堂世界一流、國內一流院校,一流師資的課程。”線上課程“顛覆了傳統學習模式,“打造了指尖上的課程”,創造了“指尖上的學習”。讓學生隨手可得。

  第三,互動性,使碎片化的學習成為現實。互動性指的是:師生線上互動交流、互動學習、互動答疑,同時支援多種終端訪問。在系統中融入了微博、論壇、群組、學友圈,互動交流、互動答疑等,全新功能和應用,具有良好有效的互動功能,同時支援多種終端訪問。學習者還能運用大型開放式網路來處理大眾的互動和迴應,自我管理學習進度,自動批改,相互批改,小組合作,隨堂測試,考試評價。

  學生的學習方式變了,教師的教學方式肯定也要隨之而變。“網際網路”+教學對職業教育的影響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職業院校教師的認識轉變。上海海事大學副教授魏中博士,有一段話出驚人的語言:我在多年的研究和實踐中發現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群體現象,比如在IT行業,最優秀的工程師往往是那些沒有被高等教育汙染的人,那批佔總數30%的最好工程師,往往在大學裡不是學這些相關專業的。真正能解決問題的往往是那些大學都沒有上過,甚至高中都沒有畢業的創客。我曾經嘗試將一些理論功底深厚的博士與這些創客組成一個團隊,攻克某些艱難問題,他們居然比那些博士和學士們幹得漂亮。什麼原因?技術重新觸動了我們對教育的看法。不同的年代,教育的作用是不一樣的。技術的真正作用是解放,從3000年以前到500年前、到今天,在所有的教育變革中,人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教師的比例也越來越大。技術的普及會大量解放人力,解放那些原本具有天分的,但在學校學不下去的人。作為老師,必須承認有一些孩子我們永遠教不了。目前,職業院校的學生,大多都是在普通學校學不下去的人,來上了我們職業院校,普通教育學校教不了的:我們職業院校的教師在網際網路時代,應該教得了,教得好。

  第二,職業院校教師的角色轉變。教育變革時代,教師角色的轉變是很多人的共識。過去,教師們一直在利用各種各樣的資料,特別是測驗資料、自己觀察到的資料等進行教學並關注學生的成長。這些資料往往是個人性的,評價重點基本上落在學習成績和課堂行為上,缺乏大視野下對學生髮展整體水平的判斷,因此特別強調統一標準和齊頭並進。然而,大資料將這些資料放大了很多倍,成千上萬個體互動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學習資料,都會成為教師可以分析和利用的資料,他們可以從對這些資料的分析中,獲取讓學生學得更好、更有效率的資訊,瞭解不同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對不同型別學生學習的幫助,從而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從巨集觀上把握大局,設計有益於學生自主與合作學習的教學活動,在教學實施與評價方面則發揮每個學生的能動性,將個性化與差異化教學變成現實。教師們的角色也因此從講臺上的傳授者,逐步轉化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助學者。

  第三,職業院校的教學轉變。網際網路+教學形成了網路教學平臺、網路教學系統、網路教學軟體、網路教學視訊、網路教學資源等諸多全新概念,由此,不但幫助教師樹立了先進的教學理念,同時改變了課堂教學手段,改變了教學方式與方法,給教師帶來了機遇與挑戰,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遊戲和遊戲化”引起職業教育的興趣***遊戲***。在未來2-3年內,“遊戲和遊戲化”將引起職業教育領域日益濃厚的興趣,將成為發達國家和優秀職業院校廣泛應用的一項新技術。所謂“遊戲化”就是將遊戲的基本元素與教學活動相結合。在遊戲化的課程中,學生能夠通過體驗,有一定難度的挑戰性學習來積累成功點數或者其他獎勵。在遊戲過程中,他們通常有更多的自由來選擇作業型別。②課堂教學變的更為自如,手段更加豐富***手段***。由於隨時可以通過網際網路將教學的觸角伸向一個領域的任何一個角落,甚至可以與遠遜千里之外的各行各業的名家能手進行即時視訊聊天,甚至可以與生產車間、營銷現場、科研基地的專家進行現場連線教學。因此,教師的課堂教學變得更加自如,手段更加豐富。③給學生更大的試錯性學習空間***實訓***。虛擬和遠端實驗室符合職業教育的特點和規律,滿足職業教育的需要,將會獲得更加廣泛的應用。④隨時隨地進行師生交流溝通***溝通***。正是因為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教學中的師生互動不再流於形式,通過網際網路,完全突破了課堂上的時空限制。學生幾乎可以隨時隨地與教師交流與學生溝通。⑤學習分析技術將逐步進入教學過程***個性化***。學習分析技術是從教育的大資料或者與學習相關的海量資料中辨別他們的學習行為和模式,以此建設富有個性的職業教育教學支援系統。

  “網際網路+”加速了職業教育的自我進化能力。傳統職業教育滯後於社會發展,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式落後、教學效率低下,培養出來的人才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這種自我進化能力低下的原因在於教育系統自身的封閉性。“網際網路+”敲開了教育原本封閉的大門,也就加速了教育的自我進化。

  參考文獻

  [1]張巖.“網際網路+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研究與探索,2016年.

  [2]平和光等.“網際網路+教育”:機遇、挑戰與對策[J].現代教育管理,2016年.

  [3]曾裕堯.論現代資訊科技下教師的能力要求[J].考試周刊,2015年.

  [4]匿名.新媒體聯盟地平線報告[J].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年.

  網際網路對教育的影響論文篇二:《網際網路+對繼續教育的影響分析》

  摘 要:從網際網路+的相關內涵出發,剖析其優勢,分析其對繼續教育的影響,以此推動我國繼續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網際網路+”;繼續教育;教學模式

  1 引言

  “網際網路+”是當前網際網路產品的一種新型表現形態,是伴隨著大資料、雲端計算、物聯網新興技術的發展而衍生出來的,隨著其個性化、移動化、社會化、資料化等優勢性的凸顯,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尤其是從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網際網路+”行動計劃後,“網際網路+”儼然成為2015年以來網際網路行業最為熱門的名詞。

  面對火熱的“網際網路+”,繼續教育當然不能缺位,那麼“網際網路+繼續教育”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果?微課、慕課、翻轉課堂、手機課堂應運而生,併成為繼續教育的新型教學模式,以此拓展知識的來源,減少師生教學勞動的時間和強度,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在此背景下,本文以網際網路+來源及特徵為研究基礎,就其對繼續教育的影響進行深入分析,以此推動“網際網路+繼續教育”融合發展,優化教學模式、完善課程教材,提升評價管理水平,從而實現教學效率和質量的共贏發展。

  2 “網際網路+”的相關內涵及特徵

  “網際網路+”的內涵

  所謂“網際網路+”,實際上是“網際網路+各個傳統行業”,但並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而是傳統行業採用移動網際網路、雲端計算、大資料、物聯網等資訊通訊技術,改造原有產品及研發生產方式,以此實現網際網路與傳統行業的跨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網際網路+”實質上相當於給傳統行業加一雙“網際網路”的翅膀,然後助飛傳統行業。比如繼續教育,由於其與網際網路相結合,因為具有海量資源網際網路的存在,使得各學科課程內容全面拓展與更新。網路教學平臺、網路教學系統、網路教學資源、網路教學軟體、網路教學視訊等,不但幫助教師樹立了先進的教學理念,改變了課堂教學手段,還大大提升了教學素養。

  “網際網路+”的特徵

  “網際網路+”是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的新形態,它基於全面透徹的感知、寬頻泛在的互聯以及智慧融合的應用,構建了有利於創新發展的技術支撐,特別是其開放、透明、互動、參與、融和的特性,滿足了使用者不同層次的需求,為其在多領域的應用與推廣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其具有以下幾個基本的特點。

  1***個性化。人的個性化發展是推動社會發展、經濟增長及科技進步的重要力量,人類社會的一切都是基於人性的對映,尊重人的個性化發展,是“網際網路+”的最本質的特徵,其強調對使用者個性最大限度的尊重,對使用者體驗的敬畏、對人的創造性的重視。也正是基於此,“網際網路+”服務呈現多元化、資源整合效率不斷提升,藉助於現代計算機及網路技術,為公眾提供更加快捷、有效的服務,滿足使用者的個性化需求。

  2***移動性。移動性是由“網際網路+”虛擬性決定的,其利用網際網路的快速性,將經濟、社會生活的全部有效地連線成為一個有機整體,形成一個移動性的自由網路空間,人們不再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隨時隨地都能享受“網際網路+”的即時通訊、資源共享和資訊處理等多種服務。

  3***資料化。在“網際網路+”時代,雲端計算、大資料成就了無限可能,能夠及時、準確地獲知全國各地及各行業的資料資訊,並通過大資料處理等技術的優勢實現高效的資訊處理、資訊共享及對決策的支撐,提升資料管理能力,有效整合資訊資源,更好地為社會公眾服務。

  3 “網際網路+”對繼續教育的具體影響

  “網際網路+”更新繼續教育的理念

  “網際網路+”本質是網際網路技術推動下的新業態發展,其在教育領域所產生的“化學效應”,為現代繼續教育的深化發展帶來新的發展理念,將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探究式學習理念滲透到繼續教育的全過程中,加強課程整改、教學資源整合、教學模式優化、學生主體地位強化,從而加速繼續教育的轉型發展,推進網際網路教育平臺的構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增強教學效果。

  “網際網路+”優化繼續教育模式

  “網際網路+”在資訊科技和教育的融合上凸顯了其資料化、移動性特徵,使教育教學手段轉為以慕課、翻轉課堂、微課為代表的即時線上網路課程,推進繼續教育開始探索和發展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習互動方法。且教師不再侷限於傳統的課堂教學,開始關注資訊科技與課堂的契合點,以此完善教學方法,順應“網際網路+教育”的要求。

  “網際網路+”豐富繼續教育課程內容

  傳統的繼續教育以課堂教學為主,這就限定了各學科的教學選材範圍,學生知識的學習大多侷限於課本範圍;而“網際網路+”的來臨,藉助網際網路平臺開放、參與、整合的優勢,跨越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將教學範圍在空間上予以延伸拓展,優化和整合多元化的教學資源,滿足學生自主學習和教育的多層次需求。

  “網際網路+”提升繼續教育的評價管理水平

  “網際網路+”時代,其資訊科技的深化發展為教育評價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支撐,催生了教育管理體制的變革,通過管理資訊化分析學情、制訂個性化方案,實施差異化教學,細化評價標準,既關注學生的學習效果,也關注教師的教學素養,以此保證繼續教育的全面革新。

  4 “網際網路+”時代背景下繼續教育的發展趨勢

  強化“網際網路+繼續教育”的融合創新發展

  “網際網路+繼續教育”的融合發展已經成為必然趨勢,繼續教育組織者和具體教育工作者應該正視這樣的現實,並根據新形勢的變化,積極研究“網際網路+繼續教育”融合創新模式,強化“網際網路+”教育理念,以融合促進創新,最大程度匯聚各方面創新力量,以教育為根本目的,藉助於“網際網路+”的新型教育工具和手段,優化教育過程,使繼續教育從傳統方式升級為移動教育、遠端教育,簡捷便利、精準周到的線上自主教育,更好地實現科學化、個性化教學服務。

  構建現代化繼續教育平臺

  根據繼續教育的物件分析,其多數是成年人,因實際工作需求,對於新技術、新技能及新知識存在迫切的需求,但因地域或是學習時間的有限性,無法接收系統的教育。“網際網路+繼續教育”的融合發展,雲端計算、大資料、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成就了無限可能。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及即時通訊工具搭建線上網路學習共享平臺,提高優質課程資源的覆蓋面和利用率,降低課程資源建設及技術平臺重複建設成本,並且在課件開發、教材編寫方面等實現共同進步、資源共享,滿足學習者的自主學習需求,加強繼續教育的推廣與發展。

  5 結語

  在“網際網路+”發展的新時代背景下,繼續教育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一方面,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及評價管理模式已經無法適應資訊化社會的新要求;另一方面,“網際網路+”促進了繼續教育的資訊化建設,全面推動傳統教育理念及教育模式的深化變革,各學科課程內容全面拓展與更新,課堂教學手段轉變,教育素養得以提升,學生學習主動性得以強化。由此可知,“網際網路+”對於繼續教育的影響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黃楚新,王丹.“網際網路+”意味著什麼:對“網際網路+”的深層認識[J].新聞與寫作,2015***5***:5-9.

  [2]寧家駿.“網際網路+”行動計劃的實施背景、內涵及主要內容[J].電子政務,2015***6***:32-38.

  [3]杜劍華.我國繼續教育的戰略性發展建議[J].繼續教育研究,2015***8***:39-41.

  網際網路教育的論文:《試談新教改環境下計算機網際網路教育的課程改革》

  隨著改革的進一步深入,我國的資訊化建設得到快速發展,社會各行各界的工作與生活都基本實現網路化,對於網路人才的需求也顯得更為迫切。因此,有關院校要對計算機網路技術課程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創新,從而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的高質量優秀人才。隨著計算機及通訊技術的不斷髮展和創新,計算機在社會各個領域的運用日趨廣泛,計算機網路人才的應用標準也日益嚴格。高校作為計算機網路知識和技術傳播的重要場所,如何培養出更為優異的計算機網路人才,促進網路技術更好地為社會需求服務,成為當前計算機教學中的嚴峻教育任務,在新教改的背景框架下,針對高校計算機網路教學,對其課程內容實施改革舉措,對其日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 計算機網際網路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計算機網際網路教學活動有了明顯的改善,但是,在實踐教學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首先,計算機網路技術的課程教學活動基本上還是採用以多媒體為載體的理論教授。由於學生相關的專業知識基礎薄弱,每個學生的學習水平又不盡相同,因此,在具體的課程學習中,學生不能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對於課程學習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不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其次,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分配不合理。由於傳統的理論教學模式在計算機網際網路教學中仍然佔有廣大市場,在具體的課程教授中,理論教學明顯比實踐教學的比例大,使得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再次,學校網路實驗室裝置仍然跟不上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並且教材中沒有涉及網路裝置效能的具體內容介紹。

  另外,學校的實習基地相對較少,學生很難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實際的工作中,缺乏動手能力的實踐活動;最後,實踐教學內容少且設定不合理。在具體的實踐教學中,學校開設的實驗內容較少且主要是以驗證性的實驗為主,缺乏實用性。同時,在進行實驗教學時,大都是讓學生觀看已建好的網路環境來進行學習,缺少師生互動環節,不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2 新教改下計算機網際網路教育的課程改革策略

  2.1 注重應用計算機網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首先可以藉助計算機網路的應用,對學生思維有效開發。在實際教學及日常生活中,注重加大對計算機網路的應用,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計算機相關活動中去。計算機活動的有效開展,有助於顯著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其次,在當前環境下計算機網路技術發展越來越完善,並且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為人們的資訊獲取及傳遞提供了更多途徑及便利。在計算機網路教學中則需要結合當前時代發展,提高對先進科學裝備及資訊的有效應用,以此顯著提高教學內容對學生的吸引力,有效適應當前大學生的快節奏生活 [1]。最後學校也必須要提高計算機應用合理性,以此有效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另外還需要為學生的計算機網路技術學習提供豐富教學裝置,積極鼓勵學生考取相關證書,這樣不但有助於激發學生的計算機網路思維,同時也能夠有效開闊學生視野,從而在有效學習計算機網路技術相關知識的基礎上,顯著提高學生的計算機網路職業應用能力。

  2.2 合理規劃,促進計算機網路教學的有效改革

  首先,目前在高校計算機網路教學中,大綱要求日趨嚴格。在進行教學大綱編制過程中,必須要基於實用教學目標,內容編寫最大化的通俗易懂,提高教材內容的實踐可行性。同時在課程設定過程中,可以依照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生實際情況合理選擇。實現高校計算機網路教學改革,則必須要有效實現理論教學和時間教學之間課時及課程的合理安排。

  其次,在實際教學安排中也必須有效實現理論和實踐的密切結合,對學生的課程時間合理安排。端正課堂教學態度,引導學生學會舉一反三。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學習的根本目標是得到正確答案及掌握正確方法,在同一理論下出現多個正確答案及方法作為正確評價目標。合理分析實踐過程中理論和實踐結合機制,杜絕學生在考試中出現理論滿分,操作零分情況。理論和實踐的密切結合是計算機網路教學的最終教學目的,只有這樣才能夠滿足社會對應用性資訊人才的需求,滿足當前新課改要求。最後在新教改的具體制定過程中,在以上基礎上也必須要加上對學生網路平臺上自主創業的有效鼓勵。

  在當前電子商務迅速發展環境下,為學生的自主創業也提供了一定的便利,如果學校能夠制定看相關的鼓勵及支援政策,相信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自主創業熱情。在高校中,可以依照實際情況構建相應的網路創業中心,另外也可以開設網路教學課程。其中在網路創業中心中,則可以和目前的一些電子商務企業或B2C網站密切合作,以此構建相應的人才輸送路徑。目前在很多學校中已經設定學生服務中心,並且顯著提高了學生對學生自主創業的鼓勵,甚至有些學校還可以提供相應的資金支援,以能夠促進學生將所學知識有效地應用到社會實踐中去,以此豐富自身創業經驗及社會閱歷。對於相關教育部門也必須要提高對大學生創業的重視,提供相應的政策支援,以此有效鼓勵及支援學生的創業工作。

  2.3 基於學生特點優化計算機網際網路教學發展

  在實踐發展中發現,計算機網路教育教學則必須要有效結合當前網路技術發展及學生特點,在此基礎上制定相應的教學改革目標。在高校實際教學工作中,首先需要對學生的實際網路理論水平有明確瞭解,在此技術上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對於學校來講,則需要為學生的計算機網路學習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援以及裝置支援,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另外必須要針對教學改革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並且也必須要盡最大努力減少出現新的問題,基於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預案,一旦出現問題則立即制定相應解決方案解決問題。在此基礎上還需要不斷改善教學方式及教學內容,提高和學生之間的密切溝通,以此顯著提升學生的計算機水平以及計算機應用能力。   2.4 Moodle平臺下的課程設定和實現

  首先,學習資源的多樣化。Moodle平臺為學習者提供了豐富多樣學習資源,但是要圍繞計算機網路課程的學習目標,總結課堂上的教學經驗,針對不同知識的難易程度跟教學的要求,對教學內容的組織進行合理的規劃,藉助Moodle平臺提供給同學們多樣化的學習資料。可以利用課程導學模組跟同學們介紹課程的學習目標、流程和相關要求。採用自下向上的方式展現教學課件,讓學生們掌握計算機網路採用的體系結構、相關協議的設計原理和具體的應用例項,形象的動畫展示有助於同學們理解較為抽象的網路概念。提供有關的拓展學習資料與資源,讓同學們瞭解到計算機網路方面的前沿技術。展示專案設計所需的過程案例,可以為同學們在之後網路系統規劃和設計、系統的應用和開發方面打下堅實的基礎。

  其次,學習過程的動態化。想要體現學生們的高度自我組織程度,和其相適應的學習過程也必然是動態的。跟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不同,建立於網路的動態化學習的過程更加註重師生間的交流和互動,圍繞教學目標,老師恰當的設計教學環節,啟發和激勵學生們學會自主學習,培養同學們舉一反三的能力。動態化的學習有一個具體的過程:第一,構建知識框架,促進自主學習;第二,細化章節內容,啟發對問題的思考;第三,加強互相交流,營造良好學習氛圍;第四,老師對實驗操作加以指導,深化理論知識學習。

  再次,學習管理的層次化。學習管理的層次化有幾個具體的措施:第一,在課程開設初期,老師要用3個左右的面授課時和同學們進行面對面交流,向同學們接受Moodle平臺的具體操作流程和需要注意的相關事項,引導同學們制度出合理的學習計劃;第二,老師要合理地制訂學習進度,各個章節設定具體的學習時間範圍,要求學生們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所需要完成的課時內容,參與問題的討論,完成老師佈置的學習任務,才能順利開展下個章節的學習任務。使用Moodle平臺的課程進度追蹤設定、隱藏和顯示、網頁瀏覽進度、作業提交情況等設定功能,可以幫助老師對同學們的學習情況實施有效監督,指導學生們的層次化學習。

  3 結束語

  在我國教育教學工作改革不斷深入環境下,對於高校計算機網路教學來講,則也需要制定相應改革措施。由於網路技術的實用性和專業技能性很強,各院校教師如果要培養出具有較強專業技能,能夠在基層從事工作的合格的應用型技術人才,不僅要對其學生進行理論上的教學,更重要的是還要對學生進行適時地進行實際操作訓練。在具體的計算機網路教學當中,如何實現高校學生從中獲取豐裕知識,是當今各大高校所面臨的共性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