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眾心理的論文

  從眾是受別人的影響,而在自己的知覺、判斷、認識上表現出符合於公眾輿論或多數人的行為方式,從眾現象是一種較普遍的心理現象。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論大學生從眾心理

  摘要:從眾心理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社會心理現象。“所謂從眾,就是在群體的影響和壓力下,個體放棄自己的意見而採取與大多數人相一致的行為,即通常所說的‘隨大流’”。在大學校園中,從眾現象也很普遍。處於青春期的大學生一方面自我意識急劇發展,充滿熱情,勇於創新,常常以標新立異的裝束和獨特的言談舉止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另一方面,他們的獨立性、自制力、意志力及分辨是非的能力都不是很強,往往會陷入焦慮、困惑和迷茫之中,導致行動上隨波逐流,思想上迷失自我。本組隨機調查了100名山東中醫藥大學長清校區在校學生。 關鍵詞:大學生 從眾行為 從眾心理

  前言:從眾心理即指個人受到外界人群行為的影響,而在自己的知覺、判斷、認識上表現出符合於公眾輿論或多數人的行為方式,是大部分個體普遍所有的心理現象。

  本組使用自編量表調查大學生從眾行為的總體狀況,量表內容包括大學生四種主要從眾行為的比例和表現形式。結果顯示,這四種主要從眾行為包括:學習從眾、消費從眾、戀愛從眾、上網從眾。從分佈的總體情況看, 大學生消費從眾的比率最高佔67.5%; 其次是學習從眾, 佔51.8%; 最後是戀愛從眾和上網從眾,分別佔24.6%和18.2%。

  一.大學生從眾行為的表現

  學習從眾。新生入學後都在探索大學環境新的學習方法,尋求新的學習動力。班級、宿舍每個成員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成績以及平時學習時間的利用都成了其他成員最直接的“參照物”。他們在形成自己的學習特點的同時,在某些方面也程度不同地與班級、宿舍大多數人保持一致。高校常有這樣一種現象,入校時實力相當並且隨意安排的學生班級之間、宿舍之間在一年左右時間,便在各個方面顯示出不同層次,出現明顯的“不同步”現象。

  消費從眾。進入高等學府,對於剛剛脫離高中苦海的大一新生來說可謂是大開眼界,校園裡有些大學生追求檔次、崇尚名牌、名目繁多,五花八門;經常光顧高消費文體娛樂場所;配備高檔通訊裝置;聚會交友大講排場等。在一些學生中,盲目消費、攀比消費、“面子”消費、超前消費等高消費甚至浪費現象非常普遍。其所佔比例雖然不大,但其絕對數不小,而且對他人的負面影響也非常大。

  戀愛從眾。大學時一個戀愛的季節,成雙入對的男女們形影不離。校園戀愛極富感染性,有的班級一階段沒有幾人談,而另一階段則出現了一群談戀愛的。大學校園內也不乏舍友或者同學慫恿某人追求某人的現象,尤其是在宿舍熄燈之後的臥聊,舍友之間交流各自心得,未戀愛的羨慕戀愛的,戀愛的鼓動未戀愛的,如此相互地“激勵”便會出現戀愛從眾現象。

  上網從眾。大學生活空暇比較多,課餘時間多數用來上網,沉迷於網路,迷戀網路遊戲和網路色情。宿舍同學之間相互慫恿,結伴長時間網上游戲,花費大量財力和精力,從而導致學習成績一落千丈。一些原本不喜歡網路遊戲的學生在其他人的慫恿之下也走上網遊的道路,為的只是能和大家玩在一起。

  二、大學生從眾心理產生的原因

  首先是主觀因素。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按需要的強弱其先後出現的次序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作為低階需要,是一種匱乏性需要,在一般情況下都能得到滿足。於是人們產生了高階需要。跨入中學之後的青少年隨著自我意識的不斷增強,他們需要朋友,需要在團體中與同學建立深厚的友誼,這便是歸屬與愛的需要。在青少年中往往就是由於“相似”而成為朋友,而這裡的“相似”可以是年齡、家庭的相似,也可以是共同的興趣愛好。

  其次是客觀因素。在人的成長過程中,特別是青少年十分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

  ***一***社會文化的影響。廣義的文化是指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它由物質文化、社會文化的精神文化等構成。瀟灑是社會主體的一種行為方式和心理體驗,是社會經濟、文化等發展的表徵。但是不少人對於瀟灑的理解就是穿著名牌,拿著手機,出手闊綽,沒有理解瀟灑的深層含義。於是一種“瀟灑”的風氣和現象很快滲透在空氣中,然後青少年也就接受了這種薰陶,接受並模仿著這種“瀟灑”的行為。

  ***二***社會流行的影響。社會流行是在社會上傳播一時的事物,它能在短期內爆發、擴充套件、蔓延、也可能在短期內消失,它最容易被青年人接受。一方面,消費品不斷地更新換代是流行的物質基礎;另一方面,求新、自我表現和從眾是流行的心理基礎。確實,社會流行向人們傳遞了一種訊息,當人們都去追隨它時就會形成一種群體壓力。

  三、大學生從眾行為的利與弊

  從眾行為對大學生的影響有積極意義也有消極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從眾是個體適應社會生活的必要手段。

  一個社會需要共同語言、共同的價值與道德觀、共同的行為方式,作為擔有預期社會化責任的大學校園更是如此。對於大學生個體而言,如果不能在很多方面與班級體裡同學保持一致,那他就會被群體視作異類。反之為了融入到群體中去,採取從眾行為便可以減少心理衝突,獲取心理上的平衡。有很多大一新生就存在這樣的情況,由於剛踏入大學校園,離開家庭貼身的照顧,時感孤獨寂寞,於是為了和同學打成一片便採取從眾行為。而同時這也為後期的大學四年生活是積極還是消極埋下了伏筆。

  ***二*** 理性的從眾行為有利於大學生道德社會化

  群體是社會道德向個體道德內化的重要載體,是影響個人的具體形式。個體往往對照周圍人來決定自己的行為,來感覺自己的價值,通過反饋整體的價值取向,來調整自己的價值取向。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點為:獨立意識增強,但仍有較大的依賴性;社交需要強烈;求知慾望盛;自我期望值高等。這些心理特點,決定了大學生對所屬群體具有較強的歸屬需要,而要獲得歸屬感,從眾就是一個必然選擇。大學生對其群體的從眾,有益於具有開創性的大學生群體亞文化的形成及發展,促進社會主流道德的發展變化和完善,併產生德育的群體效應。

  ***三***盲目地從眾使個體失去個性和創造性

  從眾行為是在群體壓力下發生的,因此盲目從眾會使自己失去個性,限制自己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從而失去接受挑戰的機會。大學時代是追求個性、完善人格的時期,盲目的從眾會使思維形成依賴性,遇事不動腦筋就隨從於別人。尤其對於那些在班級、宿舍中處於劣勢,容易放棄己見而從眾的學生就更不可能在大學期間完成真正鍛鍊自我的任務。久而久之形成強烈的依賴性,自我意識弱化,獨立性較差,毫無主見。即便是從眾“錯了”也會因為比自己強的人也錯了而獲得自我解脫的平衡感,這就相當令人悲哀了。

  ***四***被動從眾誘發大學生心理障礙

  一味從眾也容易導致大學生心理障礙的發生。從眾的直接表現便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競爭過程的挫折、失落,很容易引發大學生精神壓力過大,心理狀況失衡。從眾心理人皆有之,但以被動為前提的從眾只會是退化自我真實性格與實力,使其獨特失去價值。被動的從眾帶來只有迷茫和無措。

  四.研究大學生從眾行為、心理的意義

  從眾行為的過分普遍,反映了部分大學生自我意識弱化,獨立性較差,缺乏個體傾向性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是從眾行為中消極現象抬頭的主要原因,即使從眾行為出現積極效應,但一旦失卻這種從眾氛圍,又很容易不知所措,找不到自己努力的方向,走向社會後的迷憫、失落,實際上這是從眾現象最直接的後遺症。

  對大學生從眾現象的研究可以促進大學校園整體形成良好的校園文化風尚,抵制不良的社會風氣和消除消極的、錯誤的思想觀念。當代部分大學生存在著迷茫的情緒,研究從眾行為可以更好地去接觸瞭解他們,幫助他們走出陰影。理性從眾而減少盲從應該成為我們行為的指導。從眾行為的有效調控更有益於創新精神的培養,濃重大學校園內的學術氛圍,高校能真正做到為社會輸送大批優秀、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從眾心理人皆有之。

  但以被動為前提的從眾,勢必使你的獨特失去價值。一味從眾便意味著自己失去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拋卻了一片屬於自己的領地。盲目從眾意味著部分大學生丟失了以個體色彩的思維和行動編織的草帽,在喧譁與騷動中麻木自己,“創新意識”在頭腦中只成了四個機械的漢字,所接受的高等教育也鏽蝕成了斑駁的條條框框,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只成了人生程序中的標誌,卻難以成為昇華人生的動力。大學生,擺脫從眾的盲目色彩,用獨立的思想和明晰的腳印使自己主動融入集體的行列,這樣,你將擁有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

  範文二:社會心理學論文-從眾

  當代大學生從眾心理分析及其對策摘要:文章分析了當代大學生從眾心理的外在表現形式,剖析了當代大學生從眾心理產生的主要原因,提出要針對當代大學生從眾心理的客觀實際,發揮從眾心理在當代大學生中的積極影響,抑制從眾心理對當代大學生的消極影響,引導當代大學生全面發展,成長成才。

  關鍵詞:大學生;從眾心理;對策 從眾心理是一個人在社會中受某個群體的影響,最終放棄自己的意見,轉變原有的態度,採取與大多數人相一致的行為現象

  [1]。通俗地說,從眾就是“隨大流”、“人云亦云”。如遇到意見分歧,本來你有自己的態度和想法,但當這種想法與大多數人不一致時,你可能會左右為難、舉棋不定,而迫於多數人“無形的壓力”,最終放棄了自己的意見,隨大流。

  一、當代大學生從眾心理的外在表現

  1.消費從眾。高校校園裡不乏“穿衣戴帽各有一套,抽菸喝酒各有所好”,大學生講名牌、講排場、比闊氣已形成風氣。有些大學生無視自己的經濟基礎,下餐館、趕舞場、覽名勝、春遊、秋遊、過生日、會朋友、吃獎金、喝補助,名目繁多,五花八門。這是一種消極的從眾行為。

  2.學習從眾。學習從眾是大學生中最常見的從眾現象。據調查,入校時隨意安排的學生班級之間、宿舍之間,一年左右時間,便在各個方面顯示出不同層次,出現明顯的“不同步”現象。大學校園裡常會看到一個宿舍集體活動的景象:一同吃飯,一同上自習等等。優等生、英語過級、研究生錄取等相對來說,班級、宿舍都比較集中,如某高校有個班5名考上研究生,竟都是同一舍員。除此之外,在大學生中還存在著一些消極的學習從眾現象,如學生的考試作弊。有的學生從主上並不贊成作弊,但是看到少數原來不如自己的同學通過作弊取得了好成績而且沒被發現,就會對自己的信念產生動搖,進而帶著一種不正確的理性從眾觀或盲目從眾也參與作弊,以致對自己各方面都產生不良的影響。有的大學生甚至還說:“大家都作弊,不作弊的學生反而是傻瓜。

  3.戀愛與性觀念的從眾。一方面,大學生隨著生理上性的成熟,逐漸產生了接近異性、追求愛情的渴望,加上西方“性解放、性自由”思潮的衝擊,更觸發他們較強烈的性體驗想法;另一方面,校園戀愛極富感染性。一些大學生認為談戀愛或被異性朋友追求證明自己有魅力、有能耐,而一些無人問津的同學則會感到寂寞、失落和低人一等,很容易形成一種心理壓力。據某高校進行的一項最新大學生性觀念抽樣調查顯示,近40%的大學生不介意自己的伴侶是否是處女***或處男***,約50%以上的大學生認為性行為可增進愛的發展[2]。正是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一些同學在思想和行為上才趨同於同宿舍、同班同學或老鄉的戀愛觀和性觀念。

  4.入黨從眾。對大學生入黨願望的調查結果顯示,85%的學生有入黨的願望並主動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如此高的比例,經過分析,不難發現部分學生的入黨願望來自於父母的壓力,但更多的學生則從眾於周圍的同學或老鄉,看到別人遞交入黨申請書,自己不遞交好像不合群、不積極要求進步似的。5.擇業從眾。擇業不僅是大學生關心的問題,也是全社會關注的問題,很多大學生在找工作的過程中存在著嚴重的從眾行為。追熱門,隨大流是擇業中的常見現象。現在的大學生在就業中多盲目追求好崗位、好地方而忽略自身的條件、職業特點和社會整體需求。近幾年公務員職位吸引了很多大學生的目光,千軍萬馬擠 “獨木橋”。據人事部對80多個城市的一項就業統計顯示,雖然公務員職位只為大學畢業生提供1%的就業崗位,但卻吸引了30%大學生的目光[3]。不少學生根本沒有考慮職位是否學以致用,也不管是否能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只是一味地選擇高薪高酬、福利好的職業和單位,結果高不成、低不就,喪失了很多的就業機會。另外,據國家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一項統計顯示,許多學生求職的理想地點是北京、上海及沿海發達城市,稍偏遠的地區就不予考慮,這也是就業中很嚴重的從眾現象。一些學生雖然意識到基層需要人才,最能鍛鍊自己,卻又怕基層條件差,埋沒了自己的才能,而且大家都往大城市湧就更加劇了大學生對大城市的嚮往,根本就不考慮實際可能。因此,在就業中大學生的從眾心理會給大學生的擇業帶來很多消極的影響。

  二、大學生從眾心理分析

  1.大學生從眾心理的原因

  探討大學生從眾心理原因必須深入到主體內部,挖掘從眾行為發生的心理根源。根據從眾新論的觀點,我們可以發現群體環境、個體的素質和能力是大學生產生從眾心理的主要原因。群體環境對大學生的思想、心理及行為有著重要的影響。中國有句古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群體環境常常會對個體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群體易使個體產生對其的信任。對群體越信任,個體就越容易改變自己的行為而從眾。調查表明,部分大學生把“信得過”的老生、老鄉作為他們學習的“楷模”,盲目從眾。在學習上表現為“老生老鄉怎麼學就怎麼學”,在遵守校規校紀方面表現為“向老生老鄉看齊”,如此容易導致“從良則良,隨莠則莠”[3]。二是群體的壓力大,容易超過了個體的心理承受力,個體就會對偏離群體的行為感到不安,從而產生從眾行為。如有的大學生假期裡本來自己有安排,但同宿舍的許多同學都相約去旅遊,感到自己不去不好,於是放棄了自己的主意,只好隨大家一起去旅遊。三是群體意見的一致性程度很高,使個體不得不與群體保持一致。如在一個班級、小組、同伴群眾中,如果贊成某一觀點或採取某一行動的人越多,個體所受到的心理壓力就越大,就越容易產生從眾行為。如果這個班級、小組、同伴群體很有吸引力,內部很一致,也容易使個體遵從群體的意願。四是群體的規模和內聚力也影響個體的從眾心理[4]。群體規模越大,內聚力越強,個體就越容易從眾。個體的素質和能力是大學生產生從眾心理的另一主要原因。如果個體的自信心不足,缺乏決策能力,就難以形成自己的主見,從而產生從眾行為;如果個體的責任心、事業心和正義感不強,缺乏原則性,則容易隨大流。多年來,我國的高等教育經過多年的擴招,使得精英教育被大眾化教育所取代,由於部分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缺乏判斷力和自信心,沒有自己的主見,人云亦云,加上現在大學生基本是獨生子,他們事事依靠父母,這種依賴心理在短期內依然存在並導致依賴他人,盲目從眾。

  2.大學生從眾心理的作用

  大學生從眾心理既有積極作用,也有消極作用。其積極作用主要表現在:容易達成共識,有利於增強集體意識,同時也有利於良好作風、習慣的養成。如大學校園中的各種社團的招新;學習上的從眾可以在大學生中形成良好的風氣,創造一種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其消極作用主要表現在:依賴性強,抑制個性發展,束縛思維,變成思維相對遲鈍、準確性差,扼殺創造力,使人變得無主見和墨守成規。總之,我們要積極發揮“從眾”的積極影響,避免“從眾”的消極影響,培養大學生獨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使他們遇事和看待問題時,既要慎重考慮多數人的意見和做法,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從而使判斷能夠正確,並以此來決定自己的行動。研究大學生從眾心理,對於優化群體結構,利用從眾心理的積極影響,防止其消極作用,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培養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從眾觀的對策當代大學生從眾心理是客觀存在的。為了使當代大學生能健康成長、成才,我們必須瞭解大學生從眾現象,研究與分析大學生從眾的原因,正確引導他們合理利用從眾心理的積極作用,防止其消極作用,培養大學生正確的從眾觀、獨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使他們遇事和看待問題時,既要慎重考慮多數人的意見和做法,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從而使判斷能夠正確,並以此來決定自己的行動。

  1.積極營造和諧的群體校園文化氛圍。加強和諧校園文化建設,積極創造有利於大學生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民主和諧的群體校園氛圍,可以促進大學生的歸屬感和認同感,使學生在情感上感到認同,依賴於這個團體,從而增加團體凝聚力。首先,積極倡導公平競爭和諧校園氛圍。倡導公平競爭和諧校園氛圍,就需要一個寬鬆、民主、身心開放、暢所欲言的教育、學習環境。據調查,當代大學生容易從眾者的個性明視訊記憶體在下列特徵:對事物辨別、判斷能力差,缺乏主見,重視權威,墨守成規,缺乏自信。因此,教育工作者應加強對學生行為的科學管理,保持與學生的平等地位,不以權威者自居。在教學過程中,教育工作者既要注重激發、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也倡導學生敢於向權威挑戰,敢於對他人意見提出質疑、敢於發表自己獨創性見解。同時,注重培養學生對他人意見的容忍態度,群體成員之間相互容忍他人觀點、相互碰撞、補充和啟發,共同解決難題,讓學生客觀地認識自己和群體成員在解決問題中的各自不同的作用,從而建立相互支援的和諧群體校園氛圍。

  其次,我們要積極發揮大學生非正式群體的正向激勵作用,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對非正式群體自發形成的良好輿論、行為規範應加以鼓勵和引導。教育者在活動指導過程中,通過“角色期待”、“興趣誘變”等積極的心理暗示法,達到制止大學生消極從眾的目的,使其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對不良的輿論、規範,則應通過說理、說服等形式加以轉化或制止。

  再次,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幫助學生增強自我意識。自我意識,即意識到自我的存在及意義。一般來說,高創造力者都具有自我承認、自我統一、自信甚至自負的氣質特徵。他們往往能從內在精神活動中獲得力量源泉,能妥善處理自我內在的感受和情緒,也就是說,他們能充分肯定自我潛能的存在,並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它。如開展迎新生系列活動,通過活動使新入學的大學生儘快調整自我,融入集體,找到歸屬感,防止依賴心理;又如,舉辦校園文化藝術節、參加大學生各類挑戰杯競賽等活動,使大學生在活動中充分發揮自我潛能,從而實現自我價值,對不盲目從眾有積極的導向作用。實踐證明,積極向上、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校園文化活動是幫助大學生豐富內心世界、擴大人際交往、增強自我意識的重要載體。在組織活動中,要做好活動前的各種準備工作,要以調動大多數學生的參與為目標,內容應不斷更新,形式應活潑有趣,使參與的學生有施展才能的空間[5]。同時,我們積極探索真理,營造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校園文化的靈魂。在德育宣傳工作中,一方面加強宣傳的方向性和說理性;另一方面大力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積極向上的學習、科技活動,努力建立一個充滿學術氛圍和人文精神的校園文化氛圍。只有這樣才能使大學生的思想觀念、精神狀態、心理素質、行為方式和價值取向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優良的塑造。

  2.積極幫助大學生規劃大學生涯。大學生目標不明確,他們很容易產生從眾心理。我們應重視大學生人生規劃課,要求輔導員、班主任主動深入到學生中,細緻開展教育工作,積極對學生進行思想上的引導和人生規劃的指導,要根據學生個性特點,幫助他們更好地規劃大學生涯。

  3.改善德育工作方法。作為教育工作者,積極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同時在工作方法上應更多地採用啟發學生,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使他們自覺自願地融入主流;其次,我們要關注學生群體思想動態,準確瞭解和掌握個體心理差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根據不同的情況採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把處在不同狀態下具有不同能力的人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同時,對學生中存在的消極心理,不能粗暴對待,而是要側重引導,注意策略。經驗表明,如果簡單禁止某些東西,而不加以任何令人信服的解釋,則學生容易產生逆反心理或受好奇心的驅使而消極模仿。作為新一代的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引導大學生擺脫從眾的盲目性,使他們能夠在集體的行列中保持獨立的思想和清醒的頭腦,使他們擁有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6]。

  4.提高當代大學生的綜合素質。通過引導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讓他們瞭解社會,增長社會經驗,增強學生的辨別水平和判斷是非的能力;提高當代大學生的獨立性、自信心和意志力,培養大學生健全的人格,使大學生通過自己的主觀努力抵制不良行為,克服自身弱點,樹立遠大的人生理想。

  四、結語

  大學生思想活躍、追求進步、求真求實、創新意識強。我們應當發揮從眾心理在大學生中的積極作用,抑制從眾心理對當代大學生的消極影響,引導當代大學生健康成長。

  摘要:從眾心理是一種普遍的社會心理現象。社會心理學把從眾心理定義為個人在社會群體壓力下,放棄自己的意見,轉變原有的態度,採取與大多數人一致的行為。本文對研究從眾心理的四篇文獻進行綜述,以期瞭解從眾心理產生的原因,從眾心理的影響以及如何趨利弊害。

  關鍵詞:從眾心理 研究現狀 評述

  所謂從眾是指人們自覺不自覺以某種集團規範或多數人意見為準則作出社會判斷,改變態度的一種現象。”從眾現象的主要特點是它對集團壓力的服從性和服從的盲目性以及服從的去個性。”從眾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社會現象。從小孩子的模仿攀比到青年人的追趕“流行”,從社會管理的遵紀守法到消費中的“喜新厭舊”,乃至婚姻中的“趕潮流”等等都是從眾心理的外現。

  1從眾心理的三個階段

  從眾心理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依從。依從是態度形成的開始。個體總是按社會規範和社會期待或他人意願在外顯行為方面表現與他人一致,以獲得獎勵,避免懲罰,此時行為受外因控制依從是表面的,暫時的,是權宜之計,這時的從眾是權宜從眾。

  第二,認同。認同是個體自願接受他人觀點、資訊或群體規範,使自己和他人一致。在認同階段,個體受到態度物件的吸引,但已超越了外部控制的獎懲,而主動趨同與物件。這一階段的情感因素起明顯作用。認同依賴於物件對個體的吸引力。

  第三,內化。內化是態度形成的最後階段。個體真正從內心相信並接受他人觀點並使之納入自己的態度體系。成為自己態度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這時為真從眾。

  2從眾的利弊之分

  從眾的益處如下:1、從眾具有促進社會形成共同規範、共同價值觀的功能。一個社會需要有共同的語言、共同價值觀與行為方式。只有如此,社會成員之間的溝通、交往才有可能。社會成員的溝通與互動則會促進這種一致性和共同性的發展。2、,團體的行為可以提供寶貴的資訊。在許多情境中,我們之所以遵從別人,是因為別人的行為是我們正確行動的唯一指導。比如一個沒有標誌的左右兩個廁所,你不知進入哪個,而這時來了一群女孩走進右邊廁所,那麼她們為你提供了資訊。3、斯坦利•沙赫的實驗表明:隨大流者最受歡迎。最不受歡迎的是偏離者。在有“法律”或常規的團體中,從眾者比不從眾者受歡迎。雖然在某種情況下,從眾是合乎人們心意的,而不從眾會引起災禍。例如:假如我討厭做一個從眾者,於是為了表示不從眾,那麼後果是不可想象的。

  從眾的弊端:首先,從眾心理混淆了人們的是非界限,搞亂了人們的思想。其次,從眾心理容易演變成政治方面的狂熱衝動,或者相反。第三,文藝上的從眾心理降低了文藝的高雅品位。四,從眾心理造成了經濟生活中的“一哄而起”。 第五,從眾心理萎縮了人的思維品質,異化了人的心靈。第六,從眾心理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產生排斥作用。第七,從眾心理在科學技術方面抑制了人的發明創造。第八,從眾心理對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綜合素質將產生銷蝕瓦解作用。文章認為,從眾行為及其心理有積極與消極之分。對積極從眾應予以肯定,對消極從眾應加以引導。通過加強民主法制教育,疏通心理障礙,提高文化教育水平,增加公開、公正、公平競爭機遇,實施合理的獎罰制度,扶植社會正氣,抑制邪氣等措施予以轉化,使消極從眾轉化為積極從眾。

  從眾心理有以下積極作用:1、從眾行為在一定程度可以幫助領導者實現預定目標。2、從眾行為能使個體達到心理平衡。3、從眾行為有助於領導意圖的貫徹和執行,有助於組織規範、秩序的形成,有助於維護權威和制度,使組織內秩序穩定,維護其正常運轉。消極作用則有:1、從眾行為容易給人和群體帶來惰性,抑制創造性。2、組織內多數成員的從眾容易使決策或決定出現偏差。3、組織內的個體如被迫的從眾行為過多,可能會成為大的事故隱患。

  從眾的積極影響主要有,①任何一個社會,無論從社會功能的執行,還是從社會文化的延續角度說,多數人的觀念與行為保持一致都是必要的。一個社會需要有共同語言、共同價值觀與行為方式、也只有這樣,人與人之間才能順利地進行交往,也有利於社會秩序的維護和社會的正常運轉。②從眾能使個體達到心理平衡,在群體中,當個人意識到自己與大多數人不一致時,往往會產生焦慮緊張的情緒,難以適應外部的環境,而從眾行為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或消除這種不安的情緒,使個人得到群體中大多數人的接納,滿足個人的安全和交往的需要。一個人也只有在更多的方面與社會的主導傾向取得一致,他才能適應其賴以生存的社會,否則他將困難重重。

  從眾的消極影響主要有:①盲目的、去個性的消極從眾容易使人產生惰性,抑制了人的創造性,使個體的創新意識日益薄弱,人云亦云,隨波逐流,追求理想和真理的鋒芒也漸被磨鈍,失去了接受挑戰的機會和個性發展的空間。由於從眾的去個性,使得人一事當前首先想到的就是從眾,於是一些本來是真知灼見的思想就被窒息,個性也被“眾性”所淹沒。 第二盲目的、去少性的從眾易使群體喪失活力,不利於群體的發展。群體內多數成員的從眾容易使決策和決定出現偏差,在作決策和決定時人們往往由於受到某種壓力而不願發表個人的不同意見,以致出現一致的強行通過或倉促作出不正確的結論。③盲目的、去個性的消極從眾使個體不加分析地跟隨某種時尚的社會風氣或思潮,助長社會上的不正之風。

  3運用從眾行為的藝術

  既然從眾行為同時具有積極的和消極的作用,那麼如何引導和運用從眾行為趨利避害也就成了領導者的研究課題和應該掌握的藝術。陳鳳梅在《從眾現象的分析和應用》一文中詳細分析瞭如何利用從眾積極效應。

  3.1從眾積極效應的利用

  從眾的實質是通過群體來影響和改變個人的觀念和行為、增加了群體行為的相似性和一致性。群體對其有吸引力,說明個體對群體有依附、有向心力。這樣就可利用群體、對個體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感化、增強群體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當社會上產生了一種良好時尚,進行大力宣傳,造成一種積極向上、健康活潑的社會輿論,使人們感到有一種無形的壓力,從而發生與群體一致的行為。

  3.2避免和消除從眾的做法

  ①提高個體的認知能力。當個體遇到非本專業的問題情境時,他的反應往往趨向於其他人的看法。當個體的認知能力較弱,也即在某方面的知識比較缺乏時、自信心就不足,從而比較容易從眾。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認知能力弱、智力水平低的人,自尊心亦弱。他們認為自己能力比不上別人,知道的事情也比別人少,因此缺乏自信,受不了社會壓力而發生從眾行為。所以應當通過各種適當的手段和途徑,努力提高個體的認知能力,增強個體的自信心。②對於群體一般狀況的偏離,會面臨群體的強大壓力乃至嚴厲制裁。沙正是這種對偏離的恐懼,約束著人們的言行。所以應當創設一種寬鬆的民主的氛圍,淡化群體規範、鼓勵大家暢所欲言,發表個人見解,提倡創造性與獨特性,集思廣益。③根據社會比較理論,在遇到不明確情境,沒有客觀的物理性標準可茲比較時,其他人的行為最具有參考價值。人們對於多數人的行為尤為信任,往往以他人的意見和行為作為自己的參照依據。與群體乃至社會中的其他人懷有共同的信念和看法,個體就會產生一種沒有錯的安全感。社會的各個領域要制定明確的規章制度和行為規範,讓個體的言行有明確的參照框架,從而降低盲目從眾的可能性。 從以上文獻我們可以分析出,從眾行為有兩種不同的性質:一種是對規範壓力的自覺遵從,即不喪失個性的合理從眾,另一種是盲目的、去個性的不合理從眾。對集團規範壓力的服從,是建立在道德自覺基礎上的規範行為,是正常的、健康的、合理的心理體現,是被社會所公認的合乎“規尺”的行為。它是個體對集團規範內化的結果。如愛國、遵紀、守法、尚德、隨俗***風俗***、共識等規範從眾行為,即使在沒有多數人出現的場合也是一種自覺和自願,既是一種集體的行為,也是個性的表現。這種規範從眾對於維護社會秩序,促進經濟發展,培養高尚的品德,建立健康和睦的人際關係具有積極的意義。毫無疑問,這種盲目的、去個性的消極從眾行為及其心理對社會有諸多危害。

  總之,從眾是一把“雙刃劍”,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應當注意揚利除弊。利用從眾的積極效應,一方面可幫助個體改進自身的不足之處,促進個體自身素質的提高;另一方面則可利用它來促進人們維護社會秩序、貫徹有關政策和發揚良好的道德風尚。另外,個體應抵制不良的社會風氣和消除不正確的思想觀念。

  參考文獻:

  [1]侯桂紅 從眾心理現象分析 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07年01月

  [2]吳憲洲 試析從眾心理的危害 渭南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1期

  [3]李朔 試析從眾心理 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

  [4]陳鳳梅 從眾現象的分析和應用 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00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