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背景下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的出路探討論文

  思想政治教育學是一門指導人們形成正確思想行為的科學,它以人的思想行為形成變化的規律,以及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規律作為自己的研究物件。其中人的思想,觀點和立場的轉變以及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規律是研究的重點。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新課改背景下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的出路探討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新課改背景下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的出路探討全文如下:

  摘 要: 在中學思想政治教學中,要全面貫徹民思想品德教育和馬克思主義常識教育,要引導和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在進行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適當採用多元化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模式,在確定教學目標的情況下,通過計劃、指導及控制等方式,提高學生思想道德水平,在全面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的同時,推動我國素質教育的開展和普及,文章針對目前存在於我國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問題進行研究,並提出具體解決對策。

  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是初中教學體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中學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是其在正確的人生道路上邁開的第一步,也是他們未來前進的方向和指導。中學生處於心理叛逆期,在當今網路化社會中,各種思潮相互衝擊,相互作用,中學生思想非常容易受到侵蝕,為了保障學生思想的純淨,避免其誤入歧途,強化中學思想政治教育力度,非常必要。但是在現階段我國的中學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也遭遇到了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對教育工作開展,產生巨大的阻礙作用,因此,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針對性地採取解決措施,是目前中學的政治教育人員應該重視的內容。

  一、中學思想政治教學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1.首先可以肯定的就是教學方式比較單一,方法運用非常簡單,中學思想政治是通過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的學習,使其對這些理論有所理解,經過深入探討,加深學生對這些理論的印象,並逐漸瞭解其中蘊含的意義,以往教學都是通過教師灌輸式的講解,學生被迫接受,這樣簡單的教學不利於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瞭解,更談不上科學運用,只有通過學生自身參與才可達到對問題的理解,中學思想政治的教學重點就是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瞭解自身價值,確立健康、科學的生活及學習態度。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從學生特點出發,瞭解學生興趣和愛好,在實際教學中,根據這些情況,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例如:多媒體教學,通過對圖片、故事的展現,完成知識點的講解,從而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

  2.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缺少對學生學習技巧的指導,思想政治教學應該有目的、有方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老師進行細心指導和改正,從而幫助他們更快地掌握知識要點,領悟其中內涵,如果教師缺少有效指導,則他們對各種政治理論的認識和理解就不會那麼透徹,但是,在我國中學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中,教師往往都是填鴨式地講解理論要點,對於學生個體的指導有所疏忽,學生在這樣的課堂氣氛下,學習積極性不高,機械式地背誦要點,應付考試,這已經成為我國中學思想政治課堂的普遍現象。

  3.不能有效調動學生主動性,中學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全面發展息息相關,傳統教學方法忽略了學生主動性,在課堂上都是教師講解學生聽,這樣的教學模式完全忽略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生聽到的知識和自己理解的知識是不一樣的,只有對自己理解的知識才會加深印象。教師不注重教學情景的建立,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是無法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的,學生無法對知識進行靈活運用,根本談不上對其思想領域產生積極影響。

  二、如何優化高中中學思想政治閱讀教學的方法

  1.開展內容豐富的、形式多樣的思想品德教育,努力加強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提高受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質。加強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根本內容。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使青少年養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加強法制教育,紀律教育,聘請法制副校長,校外輔導員,使青少年樹立法制觀念。

  2.採用科學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教育工作者要善於做人的工作,必須講究方式方法,我們應堅持理論聯絡實際的原則,充分運用說服引導、薰陶感染、比較鑑別等手段加強學生的自我教育,在實踐中強化受教育者已有的正確思想,修正不正確的思想行為,同時應注意積極開展心理諮詢服務,加強心理健康,消除青少年的心理障礙,促進受教育者健康發展。

  3.在學校內部,要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評估體系,強化評估力度,將評估工作的作用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實現其資訊反饋及激勵功能,這樣才能夠對思想政治教育過程進行全面優化,建立一個良性迴圈的思想政治教育機制。另外,要科學地藉助社會力量,促進校內思想政治教學工作的開展,可以說,教學本身就是一項系統工程,它需要全社會的幫助和支援,中學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如此,相對於其他學科來說,開放性更強,因此,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之間的聯絡應該更加緊密,發揮社會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以科學求發展,用正確的輿論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學校多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三、結語

  中學思想政治教育,不僅是為了讓學生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要點,其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及道德覺悟,樹立健康的人生觀與正確的價值觀,實現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這樣才能夠承擔起建設社會主義的重任。從目前我國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況來看,效果並不十分樂觀,傳統教學方式占主導地位,這不利於學生思想覺悟的提高。只有充分利用先進的教學手段,使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經常組織學生參與社會勞動與公益性活動,才能夠真正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為國家培養更多德才兼備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