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研究論文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會或社會群體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範,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研究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研究全文如下:

  摘 要: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應重視對新媒體的運用,充分發揮新舊媒體各自的作用;應加強校園網路文化建設,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動權;應創新手段與載體,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滲透力;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關鍵詞:新媒體;思想政治教育;

  一、新媒體帶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

  1. 政治意識形態的挑戰

  網際網路全球化時代,以新媒體為載體帶來各種意識形態思潮的傳播,特別是通過鑲嵌在一些娛樂遊戲產品中,隱含在手機電子閱覽、民生熱點評論、政論時事導讀裡面的所謂正義、自由、人權等普世價值觀,必然給大學生帶來思想認識衝擊和判斷選擇的混亂;新媒體為大學生提供了公開自由表達政治見解的社會化的廣播論壇,而社會轉型時期不同階層和群體的利益衝突而產生的浮躁心態,形成“遊戲人生”的網路態度、“戲謔、調侃、娛樂、抹黑”的網路語言,對大學生群體無可避免地影響和滲透。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站在堅持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導地位的戰略高度,與時俱進探究網路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新辦法,直接關係到社會主義大學培養什麼人的根本問題。

  2. 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研究

  新媒體對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既面臨機遇,又存在挑戰。代永建認為,新媒體對大學生的交往方式、學習和思維方式產生了積極影響。大學生通過QQ、BBS、部落格、手機簡訊等載體進行人際交流更平等、輕鬆、自由、保護個人隱私和休閒娛樂需求的滿足,同時,新媒體也提升了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個性成長的需求。徐海鑫認為,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產生了消極影響。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受到不良資訊的影響會缺少理性辨別能力,帶來思想和價值觀的迷茫、人格的異化和道德的滑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知識結構面臨挑戰等問題。

  二、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和新辦法

  1. 利用新媒體“隨拍隨傳、轉播點評”功能,打造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隨著百度貼吧、人人網、新浪微博、微信朋友圈為代表的青年新媒體群的日益壯大,打造資源共享、服務至上的新媒體陣地就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新課題。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利用微博、微信等公眾平臺建立微觀點、微話題、微就業、微招領等板塊,在學生中發起原創作品徵集活動,開設身邊的雷鋒、校園美景、感動人物等微原創版塊,使思想政治教育更貼近學生實際,更具有魅力。此外,可以發揮微信的“語音對講”功能,在各班團組織建立微信群,學生工作者將通知等內容直接“說”給每一位學生,只要學生隨身攜帶手機,就可以及時“聽”到資訊。這種方式既快捷、高效,又增強了互動性,效果也明顯強於傳統方式。

  2. 探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好抓手

  新媒體環境下高校要抓住大學生的心理特點,積極探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好抓手。這就需要從大學生最常用的通訊交流工具入手,通過QQ、飛信、微信、微博、部落格等大學生所喜聞樂見的通訊交流工具對其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打造學生班級QQ群。大學生是QQ的主要使用者,幾乎每個大學生都有QQ號。針對這種情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輔導員要積極利用QQ這一通訊工具,建立班級QQ群,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滲透到平常的交流聊天中,這不但能夠加深師生之間的感情,而且能夠通過交流思想、談心聊天等方式在潛移默化中達到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其次,打造學生班級飛信簡訊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於利用飛信簡訊這一資訊傳播工具,將飛信簡訊作為與學生溝通的情感紐帶,及時瞭解和洞察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思想動向。當有突發事件發生時,教育者要及時通過飛信簡訊使學生了解事情的真相,做好積極的應對準備。在日常生活中,教育者也可以通過飛信簡訊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係,使學生感受到學校的人文關懷,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此外,還可以通過微信、微博、部落格等通訊交流工具加強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 激發隊伍工作動力,增強話語數量

  一批數量可觀、政治可靠、掌握過硬新媒體技術、熟悉學生思想特徵和行為習慣的教師隊伍是開展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保障。但是,這樣得力的工作團隊並不能自發產生,有賴於良好的激勵機制激發廣大教師從事新媒體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應該摸索新媒體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評價機制,通過認定工作業績、評優評獎、宣傳報道先進典型事蹟等方式營造良好的氛圍,積極引導教師主動利用新媒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4. 從教育者的視角,加快培養有新媒體素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

  主要包括高校思政隊伍的構建、素質的提升、教育方法的改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主體,在新媒體環境下,為更好地發揮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思政工作者必須掌握新媒體的傳播技術的相關知識,瞭解現代傳播學的理論和技巧。從而更好地引導大學生提高正確辨別資訊的能力,引導大學生成為先進文化的學習者和傳播者。高校應加強對高校思政工作者的培訓,並開展豐富多彩、以新媒體為載體的各項活動,邀請相應的媒體機構與高校思政工作者進行互動交流,從而提升教育工作者的媒體素養。如重慶市教育工委開設新媒體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講座,對高校部分思政工作者就網路背景下如何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進行了系統培訓。

  5. 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主導型教學理念的消解

  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可以快捷的獲取資訊,輕鬆地獲得比課堂教學更全面、更豐富、更有趣的知識,無論什麼問題都可以方便地在網路上找到答案,大學生對思政課教師的知識依賴程度大大下降,比起傳統的“接受式教育”,大學生更傾向於“自我教育”。而且新媒體環境的無中心、無權威和自由平等等特性也促進了大學生自覺意識和自主意識的覺醒,不願一味順從和接受思政課教師的觀念,敢於表達自己的思想,造成了傳統的教育權威被消解,師道尊嚴的傳統文化在大學生“自我挺立”的新媒體時代的逐漸失落,在削弱了思政課教師資訊和理論權威角色的同時,也消解了高校思政課教師主導型的教學理念。

  6. 整合智力資源,豐富話語內涵

  新媒體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海量資訊和智力資源,充分整合、合理利用新媒體環境下的智力資源是“全員育人”目標在虛擬空間實現的有益嘗試。在新媒體環境下,教育工作者可以通過跟蹤觀察、分類整理、重點推薦、即時轉播等方式將社會知名人士、專家學者、智慧“草根”的理性思想、精彩觀點、積極態度傳遞給學生群體。得益於這些智力資源,一方面,鮮活的思政教育素材和形式被源源不斷地創造出來,促進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資源開發;另一方面,其自身擁有的知名度和公信力也促進了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學生內心,取得實效。

  三、結束語

  想政治教育途徑的創新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重要條件,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徑的創新應該從拓展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主渠道、佔領網路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探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好抓手等方面著手,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