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代評估理論視角下的中小學德育評價論文

  當前中小學德育評價體系存在著諸多問題,表現在:德育評價目標不明確、評價標準不客觀;中小學德育評價的內容偏失;中小學德育評價方法簡單化、有悖於以人為本的理念;中小學德育評價主體單一。 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第四代評估理論視角下的中小學德育評價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第四代評估理論視角下的中小學德育評價全文如下:

  摘 要:以第四代評估理論為主要視角,重新審視當前我國中小學德育評價現狀,從評價標準、評價過程、評價者等角度分析新形勢下我國中小學德育評價在理念上應進行的變革;探討如何在實踐層面推動中小學德育評價模式的變革,以求為新一輪中小學德育評價改革提供借鑑和啟示。

  關鍵詞:第四代評估;德育評價;評價理念;資訊科技

  摘 要以第四代評估理論為主要視角,重新審視當前我國中小學德育評價現狀,從評價標準、評價過程、評價者等角度分析新形勢下我國中小學德育評價在理念上應進行的變革;探討如何在實踐層面推動中小學德育評價模式的變革,以求為新一輪中小學德育評價改革提供借鑑和啟示。 關 鍵 詞第四代評估;德育評價;評價理念;資訊科技 作。

  一、關於第四代評估理論

  美國評價專家古貝和林肯在20世紀80年代末提出第四代評估理論,認為教育評估發展至今已經歷經四代,前三代評估理論普遍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管理主義的傾向、忽略價值多元化、對科學方式的過分強調等。基於對前三代教育評估理論的分析提出的第四代評估理論,是以建構主義為方法論的“響應式建構主義評估”,強調通過包括評估活動的代理人、評估的受益者和評估的受害者等各種角色組成的利益相關者之間的互動協商確定評估引數和界限,評估的結果是“多方協商的共識”。和傳統教育評價相比,第四代評估具有以下主要特徵:[1]

  1.評估是一個帶有社會政治色彩的過程。第四代評估強調全部人類活動都由政治文化因素繫結在一起並形成一定構架,評估者並不是企圖用一些技巧去限制或否定這些因素,而是將社會、文化和政治看成人類環境的最基本的特徵,並將它們融入調查過程中。即社會歷史因素、文化價值取向等都是評估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

  2.評估是一個所有的利益相關團體“共同合作的過程”,是評估者和投資者共同協作對被評估物件建立一個一致的評價構想。即評估的各位利益相關者地位都是平等的,評估需要各方平等協商來完成。

  3.評估是一個教與學的過程。在評估過程中,評估者、客戶、支持者中的每個人都扮演了學生和教師的雙重角色。各方都在相互學習,每一方都會從中學到另一種觀點。

  4.評估是一個“連續的、反覆的、分歧突出的過程”,“是帶有不可預料結果的過程”。評估的過程是一個創造現實的過程,所以“一個好的評估提出的問題比它回答的更多”。

  5.評估是一個共享責任的過程。傳統的評估不僅決定一個事物的狀態,而且也決定誰須為評估結果負責。評估很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促進教育責任的分享,而不是根據評估結果去分配責任。

  6.評估者充當許多傳統的和非傳統的角色。評估者以政治協作者、舞臺管理員、現實塑造者等各種角色為評估結果承擔責任,他們不僅在技術上擁有專業性的意見,在人際關係上也應具有耐心、謙卑、開放性、適應性和幽默感等品質。

  目前,第四代評估理論中的很多觀點已經或正在給教育評價領域帶來新的思想啟示與實踐指導。筆者將結合第四代評估理論,分析我國中小學德育評價理念的變革與實踐發展的路向。

  二、中小學德育評價的理念變革

  ***一***我國現行的中小學德育評價現狀

  目前我國中小學德育評價的方式主要包括:一是學校德育工作績效評估;二是學生品德評價;三是德育過程評價。如果以新的德育評價理論架構來反觀我國現行的中小學德育評價現狀,會發現其尚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1.評估的行政主導色彩濃厚。對學校德育工作績效的評價,帶有強烈的“行政主導”的色彩,主要表現在:指標的制定與組織實施主要由官方主導,學校在整個過程中基本上處於被動的“被評估”地位;社會力量和家長沒有參與評價,評價結果主要是用來評估學校責任,而政府、社會對於學校德育工作應負的責任則完全沒有體現出來。

  2.評估方法的有效性有待加強。德育評價屬於教育評價的範疇,同時具有其自身特殊性。目前,中小學德育評價在評價方法上多模仿、借鑑一般教育評價的理論與工具,還沒有體現出評估物件――德育的特殊性,因此導致德育評估結果在有效性與準確性方面不夠理想。

  3.評價整體的頂層設計沒有到位,評價的系統性、整體性還沒得到很好的體現。目前教育行政部門對中小學德育的評價雖然已經覆蓋德育過程的各個環節,但在整體上缺少系統的頂層設計,如,各種德育評價形式與評價結果之間呈現著鬆散而無序的關係,學校德育工作績效評價、學生品德評價、課程與教學德育效果評價等各環節的評價之間缺少有機聯絡,沒有體現出評價應有的整體性,因此根據評價結果也就不夠全面把握德育整體發展的真實狀況。

  4.評價結果與德育工作還沒有形成良好的互動。目前中小學德育評價偏重於對德育目標、德育課程以及學生的知識、技能、態度、參與這些外顯性的品質的評價, 沒有將影響品德發展的各類因素如家庭背景、成長經歷、社會參與、師生關係等納入評價範圍之中。因此對評價結果的分析往往“遊離”學生生活與學校教育,使得評價結果與德育工作還沒有形成良好互動的模式,評價結果的教育決策性功能沒有完全發揮出來。

  總之,現有的中小學德育評價方式已經不適應德育改革與發展的需要,必須通過評價理念的變革、評價模式的整體創新來滿足不斷變革的中小學德育發展的緊迫要求。

  ***二***我國中小學德育評價在理念上所需進行的變革及其主要特徵

  基於德育本身的特徵並借鑑第四代評估理論,分析我國中小學德育評價在理念上所需進行的變革及主要特徵。主要包括以下四點。

  1.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評價的價值判斷標準

  德育是以培養學生的價值觀為主旨的,關涉“培養什麼人”這一重要問題。因此德育評價必須考慮兩個方面的價值因素:一方面,德育評價的出發點、評價體系構建的基本原則應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即對中小學德育目標、過程與效果進行評判的價值標尺之一就是其是否促進了學生全面而個性的發展;另一方面,我國德育根植於社會主義文化價值土壤之中,黨的“”提出,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首要目標,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於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因此對德育效果的描述與判斷應以其是否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標準之一。這其實對評價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評價者必須能夠正確地闡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並將其融於整個評估過程。   2.以德育評價促進德育責任共享

  在我國以往的學校德育工作績效評價中,評價基本是一個自上而下的由教育行政部門對學校德育效果進行評定的過程,並根據評價結果對學校進行獎勵或問責。第四代評估理論所提出的“共享責任勝於責任性”的觀點,為我們如何改善中小學德育績效評價的管理主義傾向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思考視角。在現代教育治理框架下,德育並非只是教育機構和學校的責任,家長和社會也是很重要的責任主體,各自對學生的成長均負有不可推卸的職責。

  因此,在未來的德育評估框架下,學生、教師、家長和當地居民、教育行政機構、第三方機構都是評價的“利益相關者”,評價的過程是各方共同合作的過程,是各方共同分擔教育的責任、促進教育責任共享的過程。

  3.動態、多元、開放的評價過程

  評估的過程是一個“創造現實”的開放的過程。德育評價是對德育目標、過程以及效果進行測評、描述、判斷的過程,這一過程不應該是封閉的、單向的、應該是動態的、多元的、開放的。

  首先,就評價的內容而言,隨著中小學德育實踐的豐富以及學生品德發展所涉及的因素越來越多,評價內容也應該由過去單純對品德發展要素的評價走向包含影響品德發展的各類因素的綜合考量,如學生的家庭背景、社會活動、校園生活、師生關係等都應納入評價者觀察的範圍。其次,評價者應放開視野將評價物件被觀察的區域範圍從以前主要集中於學校拓展至家庭與社群。唯有如此,才能深入瞭解學生品德素養髮展狀況以及形成原因。第三是評價方法的開放,即德育評價在方法的運用上要有跨學科的視野,應多借鑑諸如測量學、心理學、社會學以及現代資訊科技等多領域的評價理念與方法,同時又根據德育評價自身的特點與要求予以合理利用,而這些都需要評價者具有開放的意識和創新的智慧。

  4.集多種角色為一體的評價者

  德育評價者應該是多重角色的綜合,即在德育評價過程中,評價者不僅是一個稱職的資料分析師,是一個學生道德發展的精確的描述者,是一個對教育過程是否符合價值的判斷者,還是一個管理者和被評估者之間的協調者;對於評價,評價者不僅需要具有專業意見,同時還應該是社會文化的理解者,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正確闡釋者,是一個樂於合作的研究者,最好還要具有開朗的性格、開闊的視野和能夠為他人著想的品質。

  綜上,未來中小學德育評價的理論架構可以描述為:秉持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價值判斷標準,綜合運用多樣化的評價技術與方法,對中小學德育目標、德育過程以及德育效果進行考察、判斷、評價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育行政部門、評價者以及中小學校、教師、學生等利益相關者的地位都是平等的,評價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對學校或學生進行排序或甄別,而是促進德育責任的分享,併為改善中小學生德育過程提供政策依據。

  三、中小學德育評價的實踐路向

  ***一***以教育治理現代化為契機,構建適應現代治理模式的學校德育工作績效評價機制

  袁貴仁部長在2014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要發揮社會評價作用,動員社會參與支援監督教育;現代教育治理模式下的“社會評教育”,實質是要把評價權和監督權更多交給社會、迴歸社會。[2]因此,構建適應現代教育治理模式的學校德育工作績效評價機制是推進教育治理現代化的重要議程之一。

  在現代教育治理模式下,政府、社會、學校和家長都負有各自的教育責任,均是德育評價中的“利益相關者”。學校作為社會公共服務機構有責任和義務根據政府設立的“培養什麼人”的教育目標,利用政府和社會所提供的公共資源實施教育,並向社會公眾報告教育成效,而政府、社會和家長也都有向學校提供協助與支援的義務和責任。這樣做可以避免當前德育評價中的“管理主義傾向”,通過評價明確政府、社會、家長與學校各自在學生品德發展方面的責任,從而更好地改進各自的行動。社會各方共同參與的學校德育工作績效評價機制的關鍵,是探索“各個利益相關者”所各自在德育中所負責任及其邊界,以及各方在評價中如何合作,以使評價順利展開。這一問題在理論研究和實踐研究中都是比較薄弱的,尚需要教育研究者在實踐中不斷摸索。

  ***二***加強學科教學德育效果評價的基礎性研究,實現“三維目標”的融合評價

  在實際教學中,“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個“三維”目標的實現處於一種融合的狀態,正如德育不能遊離於諸育之外,學科教學的德育效果評價也必須是融入教學評價之中的。從評價的困難程度來看,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一維度的評價難度要遠遠超過前二者。現行的課程評價與教學評價往往關注於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兩個維度的評價,對情感與價值觀這一維度的評價多是在教學評價指標體系中“加入”幾個相關的指標。因此,要實現對課程與教學德育效果的評價,必須基於心理學、教育學等學理基礎,深化學科教學德育效果評價指標與方法的基礎性研究,並著力研究與其他兩個維度的評價有機融合的有效方法。

  ***三***在促進學生完整人格發展的視域下探索學生品德評價的有效方法

  《21世紀技能》一書描繪了“21世紀的評估模式”的特徵,認為21世紀的評估模式應該“有望提供一幅對‘孩子全貌’及其全面能力進行更廣闊描繪的圖景,這幅圖景涵蓋了一個健康、安全、專一、有動力、積極面對挑戰的孩子的認知、情感、生理、社會和道德的各個層面”。[3]注重學生整體成長與綜合素養的評價是學生評價未來發展的趨勢,學生品德發展的評價必須遵從這一趨勢而進行變革。

  中小學德育評價必須開啟視域,把學生作為一個完整人的發展作為觀察物件。要改變過去從抽象的“品德發展”這一概念出發確定評價指標的方法,從學生完整人格成長的角度,將品德發展放在學生成長過程中,設計品德發展評價指標。具體實踐操作中,要在現行學校為主體實施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實施框架內,通過合理的指標設計和科學的評價方法,使評價結果既能反映學生的人格成長的完整性,又能突出學生品德發展的獨特規律。

  ***四***以新技術為助力突破德育評價中的難點問題

  教育資訊化的高速發展已經使“技術”本身走出了教育的輔助“角色”,走上教育改革的最前臺。我們必須以積極的心態擁抱大資料時代的各類資訊科技,藉助其強大的功能突破傳統德育評價中的難以突破的問題。

  第一,利用大資料技術展開紮實的實證性研究,開拓德育量化評價的新領域。如今,大資料技術使全過程、多維度採集資料成為可能,從而為評價者觀察學生的成長提供了更多的可量化的維度以及分析方法,使評價者可以嘗試解釋學生品德發展的一些重要的影響因素和發展軌跡。

  第二,藉助資訊科技開展對每一個學生品德發展的連續性評價,實現評價的個性化。道德品行的養成是一個多因素、多環節的複雜過程,具有連續性和階段性特徵,而且具有個體差異。可以通過網際網路與資訊化技術平臺的建設,多視角、多側面、多渠道採集並儲存學生每一階段的品德發展狀況的關鍵資料,力求全面地把握每個學生的不同發展特點,並針對學生的優勢和不足給予他們具體、有針對性的改進建議,從而實現德育的個別化。

  第三,借用大資料時代的資訊科技和測量學方法的創新,探索多種評價方式的綜合運用,提升德育評價的整體性和系統性。在依據整體性、系統性、各學段有序銜接的原則對中小學德育評價體系進行頂層設計的基礎上,研究各類評價方式,如德育工作績效評價、學生品德測評、課程評價、教師評價、環境評價等在評價體系中的地位與相互關係,探索如何利用資訊科技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使各種評價方式能夠互為補充、綜合運用、融為一體,以改變各種評價方式缺乏整體性的狀況。

  當今教育改革的深度推進必定是自下而上的以學校為基礎的改革,教育評價的改革首當其衝。在“評價的時代”,以開放的意識、變革的理念、科學的方法、創新的行動推動中小學德育評價模式的變革,優化中小學校德育實踐形態,提升德育有效性,是教育行政部門和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責任,也是需要為之而不懈努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