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論文範文

  作為素質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教學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音樂論文,供大家參考。

  一:小學音樂教學中審美教育的滲透

  小學音樂是一門培養學生藝術細胞的啟蒙課,小學生正處於成長階段,對世間的萬物還不瞭解,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優秀的音樂課程,培養學生的審美感,對學生的情感教育進行昇華,使學生的心靈得到美好的衝擊,擁有高尚的道德品質。本文以多首歌曲為例進行分析,並賞析歌曲中所表達的情感。新課程標準提出小學音樂的教學是以培養學生審美情操,提升學生的教養。以音樂課自身所具備的審美優勢來薰陶學生的情感,使學生成為一個懂得欣賞美的人。只有心中懂得欣賞美,生活才會變得愉快。音樂中所表現出來的美好場景能夠為學生帶來美好的情緒,腦海中對於歌曲中的畫面充滿無盡的遐想,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一、以特殊的音樂背景,進行審美教育的融入,以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

  在教《蟲兒飛》這首歌曲時,“黑黑的天空低垂,蟲兒飛,蟲兒飛,蟲兒飛,蟲兒飛,你在思念誰,天上的星星流淚,地上的玫瑰枯萎,冷風吹,冷風吹,只要有你陪”,首先教師對這首歌的故事背景進行講述。從歌詞來看,《蟲兒飛》這首歌是關於愛情的,可以看到歌詞中多次重複了一種孤獨的憂傷美,黑黑的夜晚是寂靜也是悽美的,玫瑰也枯萎,環境如此淒涼,但是蟲兒一直飛。用蟲兒獨自到處飛去尋找一份真摯的愛情來表達蟲對愛情的渴望。冷風吹,在這寒冷的夜晚,蟲兒孤獨地尋找,鍥而不捨,這是一幅執著而美妙的畫面。這時教師可以將這個畫面用多媒體展現出來。其實蟲兒在本質上是無情的,但是人是有情的,因此作者將自己的感情寄託在蟲兒身上,當蟲兒飛的時候便帶上了人的主觀感情色彩,就有了尋找溫暖的含義。歌詞多次出現了“天荒地老”的畫面***此處以動態視訊展現***,以表達一種淒涼寂寞的感情色調,與美妙溫暖的愛情進行對比。用童聲的柔和來表現這首歌的溫婉情緒。童聲又是輕緩有序地,表達蟲兒在尋找愛情時的耐心,細心與用心。同時童聲又帶有純真,以表現蟲兒對愛情的真摯。整首歌曲都以視訊的形式展現出來,當看完之後學生對於這樣美好的畫面充滿無限的遐想。而小動物恰恰是生活中無處不在的。音樂寄託的是人的情感,而人將自身的情感轉化到動物身上,利用動物來表達這種情緒。學生在這種方式進行音樂的學習,在感同身受的同時,又會對生活充滿熱愛,是一種美的享受。

  二、利用音樂之間的對比,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提升學生的賞析能力

  小學生正處於成長階段,對於音樂的學習是很快的。但是他們對於音樂的賞析能力卻需要教師進行引導才能正確判斷出來,讓他們對不同的音樂有正確的認識。下面以《採蘑菇的小姑娘》和《踏雪尋梅》這兩首歌為例,進行對比分析歌曲中所表達的內涵。《採蘑菇的小姑娘》這首歌,首先初步聽歌的時候可以判斷這是一首輕快愉悅的歌曲,裡面有小姑娘的樸實童真。然後在仔細品味這首歌的時候,裡面有歌詞寫道“誰不知這山裡的蘑菇香,她卻不肯嘗一嘗,盼到趕集的那一天,快快背到集市上,換上一把小鐮刀,再加上幾塊棒棒糖,和那小夥伴一起,把勞動的幸福來分享”。當唱到這句歌詞時,可以體會到小姑娘雖然人小卻很懂事。不願意去嚐嚐採來的蘑菇而是到趕集的時候將蘑菇都賣掉,換來小鐮刀這裡說明小姑娘是一個熱愛勞動不被誘惑所吸引的孩子,然後再換棒棒糖和小夥伴一起分享,這裡可以看出小姑娘是一個懂得分享快樂分享自己勞動成果的孩子,是所有學生所要學習的榜樣。這首歌教會了學生要熱愛勞動,用自己的勞動換取食物,不僅如此,還要懂得分享。這首歌就充分地讓學生的情操得以提升,在學習歌曲的同時,對其進行審美教育。《踏雪尋梅》“雪霽天晴朗,臘梅處處香,騎驢壩橋過,鈴兒響叮噹,響叮噹,響叮噹,響叮噹,響叮噹,好花采得瓶供養,伴我書聲琴韻,共度好時光”,這首歌的歌詞很簡短,是一首欣賞冬天自然美景的歌曲。梅花不畏嚴寒,傲然獨立,千百年來有不少詩人歌頌雪梅不畏嚴寒的精神。《踏雪尋梅》寫的是一群少年學生騎著毛驢,不懼怕寒冷,迎著雪去欣賞梅花綻放的盛景。歌曲中完全沒有嚴寒的學生,而是以輕快的語調歌表現出少年們賞梅時內心的愉悅與興奮。這樣的一種場景是一種美的享受。當學生們學習這首歌時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與美好,我們應與大自然和諧相處。這兩首歌所表現出來情緒是完全不同的,但是聽歌的時候都能使身心愉悅。用歌曲來感化學生,讓他們細細品味歌曲中的深遠意義。體會歌曲中所表現出來的美好景象。

  三、總結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具有不可小視的重要作用,它能夠在無形中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將教育思想融入其中,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熱愛大自然中一切美好熱帶,使學生的心靈得到洗禮,為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提供重要幫助。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我們要深入挖掘出音樂歌曲中內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充分發揮音樂的情感作用,陶冶學生的性情,提高審美趣味,使學生們一個個健康快樂地成長。

  二:小學音樂教學與舞蹈教學相結合

  音樂和舞蹈之間存在緊密的聯絡,因而小學音樂教學中需要重視二者的有機結合。如今很多小學音樂的教學模式還是比較單一。深入研究怎樣促使音樂教學與舞蹈教學有效結合的問題,以便有效提升音樂課的教學質量。

  一、小學音樂與舞蹈結合教學的意義

  小學生在進行舞蹈學習的過程中,總是會受到音樂的感染,那麼換言之,也就是說舞蹈也能對音樂進行很好的詮釋。關於這方面,我國的著名音樂家吳祖強也曾有過類似說法,認為舞蹈藝術在某種意義上,音樂就等於是舞蹈的聲音,而舞蹈就相當於音樂的形體。因而,我們可以看出音樂和舞蹈之間存在非常緊密的關係。所有的舞蹈均不能離開了音樂,並且其藝術魅力也只能藉助音樂才可以向觀眾精彩呈現。作為舞蹈靈魂的音樂,佔據了舞蹈藝術中的關鍵性位置,甚至可以說音樂組成了舞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舞蹈藝術可以對形體姿態進行很好的保持和提升,將良好的美的氣質塑造出來。人們可以依據舞蹈動作中蘊含的文化和情感,在動作訓練的同時學習其中的文化內涵和情感表達,這將有助於促進學生的情感表現得到極大豐富。小學音樂課堂上,藉助音樂搭配舞蹈的方式來進行教學,能夠將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很好的激發出來,引導學生藉助律動來對音樂的旋律、節奏等進行深入的感受,也能促進學生更好地藉助舞蹈動作來對音樂的理解、感悟進行表現和表達。

  二、現階段小學音樂教學現狀分析

  1.音樂教師欠缺舞蹈功底

  擔任我國小學音樂課教師的多是音樂專業畢業的師範學生,關於舞蹈教育方面的工作,其往往顯得力不從心,有舞蹈或形體經驗的教師只有極少數。在學校期間,這些教師主修的主要是聲樂和器樂等,儘管也有舞蹈方面的學習,卻未能真正全面的掌握好舞蹈知識技能,舞蹈技能水平也不足。如今我國總體上還是比較缺乏基礎性舞蹈工作者。而實際情況是,一所普通的小學是不會有專門的舞蹈老師配備的,所以通常都是音樂或體育教師來充當舞蹈老師的角色。

  2.音樂課堂教學欠缺創造性,內容缺乏豐富性

  音樂教學不只是為了教會學生幾首歌曲,其真正目的應該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形成良好的綜合素質,這既要包括音樂素質,也要包括創新的能力、精神等創新素質,而一個人素質的最高境界應該就是創新素質。現在的小學音樂教學中,還有很多老師只是想完成教學任務而言,沒有花心思研究音樂教學方法,這就導致音樂課堂欠缺創新性。所以,在音樂教學中,迫切需要加強音樂與舞蹈教學的結合。學生在傳統音樂課堂教學中通常難以讓自己進入樂曲營造的音樂氛圍,對於音樂中表達的情感、內容也無法真正理解,更不能促進學生實現全面發展。不能促進學生的情感體驗的昇華,更不會促使其深刻地理解和體驗音樂作品。

  三、音樂教學與舞蹈教學相結合的體驗

  1.關於教學內容和教案的設計

  將舞蹈教學納入音樂教學中,能夠很好的使氣氛活躍起來,而且能達到形象易懂的效果,還能促使師生共同參與。藉助舞蹈能夠對學生進行很好的啟發,促使其更加投入地參與表演。教師在每一次備課時,遇到能夠進行表演的教材內容,就可先將舞蹈編排好,接下來在音樂課堂上表演給學生看,這樣直觀形象的表演必然能夠深深地吸引學生。接下來闡述筆者對音樂舞蹈教學進行結合的體驗:在情景創設方面就可以通過舞蹈律動的方式,這樣能夠促使孩子們更迅速地融入音樂舞蹈課堂。關於“舞蹈律動進教室”的設計,可以課程內容為依據。在教學實踐中,本人也深刻體會到教師若是能夠在音樂課堂上通過動態的舞蹈動作形象來表達需要教授的歌曲內容,進而將與歌曲情感相適應的氛圍營造出來,將極具情趣的音樂意境創設出來,那麼必然會將學生的興趣激發出來,促使其使產生更加強烈的求知慾,並帶著這樣的動力走進課堂。例如,蒙古歌曲《鴻雁》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搭配的舞蹈動作可以是蒙古族中比較經典的“柔肩”動作。這就將蒙古族民歌悠長、寬廣的特點很好的展現出來,也有助於學生感受到“風吹草低見牛羊”的一種美好的草原意境。藉助恰當的舞蹈動作教學,能耐促使學生產生親臨其境之感,進而對本課內容產生深刻的印象。

  2.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激發

  怎樣才能促進教學發展作用的進一步提高,並將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激發出來?現代教學工作者們一直在探究這一中心課題。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應對新的挑戰,進一步普及素質教育不得不思考中小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問題,全部藝術實踐都具有創造性。藝術教育對於人創造性的培養是最能發揮作用的。首先,創作、表演等一切藝術實踐活動都與創造性思維活動離不開;其次,藝術教育作為一種教育形式是最具創造性的。音樂和舞蹈之間存在朦朧性、多義性等特徵。這樣受教育者也就有了更加廣闊的想象和創造空間;再次,藉助感人藝術手段的音樂與舞蹈教學,能夠對學生心理過程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通過感知覺、注意力和想象等更能深入心靈。所以,音樂和舞蹈綜合教學理對於創造發展原則的貫徹要更加重視。

  3.合理運用舞蹈教學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若是能與舞蹈教學很好的結合,那麼不但對學生掌握新知識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還有助於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這也與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標準相符合。對音樂教學改革進一步深化。將有效可行的音樂教學新模式開創出來,才能促進小學音樂教育發展的更加健康長久。教師應該更新教學理念,將傳統的音樂教學模式積極轉變過來,促進教學水平不斷提升,不再是簡單的知識傳遞,而是要變成創新者和交往者、促進者。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對於小學生的性格特點要進行很好的理解和把握,採用充滿情感的課堂語言,努力促進音樂教學與舞蹈教學的有效結合,從而創設出一個和諧、愉悅的學習氛圍,如此才算是比較理想的一種教學情境,這也將促使學生採取更加主動、創造性的學習方式。

  四、結束語

  通過以上的論述,我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音樂教學與舞蹈教學相結合的重要性,瞭解了這樣一種綜合教學手段的作用。也希望這一認識可以在今後的小學音樂教學中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本文也想借助這樣的研究,深化自身的該方面認識,從而有助於促進以後的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