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論文參考

  作為當前小學教育的重要內容,音樂不僅是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亦是進行情感培養和提升道德情操的重要載體。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音樂論文,供大家參考。

  小學音樂論文範文一:小學音樂教學改革

  在當前小學音樂教學改革中明確提出,在實踐教學中應當將態度和情感進行有機地結合,並且很好地通過小學音樂教學提升學生的價值觀和思想觀,重點強調對學生的情感體驗,這一點將是今後教學工作的主導方向。總的來講,針對學生的情感進行培養,應當以思想上的共鳴為基礎,使學生可以在藝術學習的過程中得到充分滿足。小學音樂教學改革相當關鍵,對於學生今後的發展意義重大,所以應當加以重視。

  一、當前小學音樂教學的現狀

  在現實生活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沒有給予小學音樂教學足夠的重視,認為小學音樂教學既然不用參加考試,就可以不去理會,從而導致小學音樂教學效率嚴重低下。再者,小學音樂教師在課堂中多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重視知識技能,而忽視學生對音樂的欣賞,難以體現小學音樂課程豐富有趣的特點,使學生難以對課程產生興趣。小學教師應該從現代教學理念出發,將知識、技能、能力等多方面的要求統一起來,採用多種教學方式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可以全面發展。

  二、小學音樂教學的改革措施

  1.教學理念的改革

  傳統的教學理念為“教師是課堂的主體”,教學也多采用“灌輸式”,難以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因此,小學音樂的教學首先要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師應充分了解和貫徹新課程標準的精神,摒棄陳舊的教學理念的束縛,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針對學生的特點制訂有效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使學生在瞭解音樂知識的同時,對音樂產生興趣,繼而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從而高效地實現教學目標。

  2.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相當關鍵。良好的興趣是成功的開始,在小學音樂教學之中應當創造出一種和諧、自然並且輕鬆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可以在愉快的環境之中學習,進而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充分了解所學的目標,最終使小學音樂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學之中,教師應當實現對教學資源的全面拓展,使小學音樂教學與生活經驗進行緊密地結合,引導學生進行主動的學習和探索,通過主動的思考,同時對今後改革的主要方向和基本思想等進行分析,不斷地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和學習的好奇心。如,教師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可以通過暑假作業的方式,讓廣大學生進行文藝活動以及社團文化的調查,通過這樣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可以採取課前準備以及講故事的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

  3.拓展教學內容

  傳統教學中課堂內容僅為課本內容,學生了解的音樂知識受到侷限,且教師多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導致課堂枯燥乏味。而音樂本身是一個充滿藝術氣息的課程,教師應當在備課前充分地熟悉教材的內容,並在原有教材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以及教學大綱,制訂有效的教學方案,並進行一個音樂教學內容的拓展。例如,在進行音符、五線譜的學習中,教師可以給學生介紹一些樂器,如二胡、吉他、鋼琴等,使學生在學習課本知識的同時,可以瞭解更多音樂的相關知識,並且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進行實踐教學

  實踐感受對學生的學習具有很強的促進作用。特別是在匯入學習的階段。如,欣賞鋼琴曲《牧童短笛》時,讓學生在優美的樂曲聲中進行體驗,回憶原有認知圖:“這是一幅描寫牧童放牛的美景圖,樂曲把我們帶到鄉村,你一定對牧童放牛的鄉村美景充滿遐想,腦海中會呈現出怎樣的情景呢?”學生在樂曲中張開想象的翅膀,為“牧童”這個輪廓填充進了農村生活的色彩,進行了充分的實踐感受。總的來講,加強小學音樂教學改革意義重大,正如上文所分析的,在當前小學音樂教學改革中明確地提出,在實踐教學中應當將態度和情感進行有機地結合。綜上所述,根據對當前小學音樂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等進行分析,旨在更好地促進相關教育事業的發展,更好地實現教學理念的革新和教學工作的創新發展。

  小學音樂論文範文二:小學音樂教學探析

  在現代繁重的課業之餘,讓學生們感受音樂帶來的輕鬆和快樂,將有益於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讓學生們在音樂中提高自身的音樂鑑賞能力,感受力和表現能力,在獲得良好的音樂知識之餘,為發展學生聽覺以及發聲器官的良好運用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讓學生了解音樂

  ***一***瞭解音樂背後的故事,讓學生們對音樂產生興趣

  在小學一年級學生在上體育課時,老師常常會問“小朋友們,你們希望以後擁有強壯的身體,可以快快長大嗎?”學生們都會滿懷喜悅地回答“想”,學生們對於體育的興趣,便會油然而生。音樂也是如此,老師們可以在上課之前首先介紹音樂的背後故事,音樂是怎麼發明出來的?有哪些有趣的音樂故事?而後,老師便可以用提問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音樂課程的啟發。例如做一些簡單樂器的圖片,來問一問孩子們,這些都是什麼樂器,在哪裡見過。現在社會進步飛速,很多學生在進入小學之前就已經接觸一些樂器的學習,例如我們常見的鋼琴、小提琴、古箏等等,而對於這些孩子,音樂課的趣味性會更加突出。

  ***二***從音樂欣賞開始,讓學生享受音樂

  聽音樂是一種享受,在音樂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平靜和安逸,喧鬧和激情,要想讓孩子們喜歡音樂,就要讓他們感受到音樂所帶來的美妙,在音樂的薰陶中,孩子們可以跟著旋律感受節奏感所帶來的愉悅,老師也可以讓學生們在音樂中一邊欣賞一邊進行思考,一段音樂中由哪些樂器配樂而成,這些樂器給學生們帶來的感覺是怎樣的,在欣賞完音樂以後,也可以讓學生們來談一談欣賞了這段音樂之後,心裡的感受,這不僅可以讓孩子們感受音樂,更重要的是瞭解並且對音樂課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展開音樂課程的幾種方法

  在老師們展開音樂教學時,應該摒棄原本照本宣科的教學方法,進一步感受音樂深層的魅力。在教學時,老師可以不斷嘗試不同的教學方法,給學生們營造出溫暖且有趣的課程展現,從而激發學生們對音樂課的興趣。

  ***一***用小遊戲的方式來進行

  音樂的律動性非常強,讓孩子們一味地去傾聽,遠沒有讓他們身在音樂中真正地去體會音樂來得有效果。所以,音樂老師可以用不同的音樂來進行教學,由於學生們的感受力不一樣,在上課時,老師可以用音樂的節奏感來吸引學生們逐個地加入到音樂中,讓他們自由地跟著音樂來進行身體的律動。老師也可以將孩子們分組,讓他們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音樂,來做出不同的動作,或是將運動和音樂相結合,讓孩子們在遊戲中直接地去感受音樂。老師也可以運用一些錄音裝備,讓孩子們自己準備歌曲來進行錄製,然後在課堂上放出孩子們的作品,哪裡唱得好,哪裡唱得不好,老師可以進行現場點評,讓孩子們直觀地去了解。

  ***二***用簡單的音樂畫面和漂亮的音樂課件來吸引學生

  很多音樂作品都伴有漂亮的音樂畫面,例如《找朋友》中,就會有小朋友們兩個一組拍手的動作,豐富的色彩和畫面可以立即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學生們一邊看畫面一邊進行音樂的學習,感受和記憶會更加深厚。老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們分組,自己根據音樂來進行畫面的拍攝,自己根據音樂中的畫面來進行動作的設計,並且將這些作品放在校內網上或是在六一兒童節、元旦等一些大型學校活動中,讓學生們進行排練並展示,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孩子們的信心,也更加體會到音樂可以給他們帶來的樂趣。老師也可以自己做一些音樂課件,來請孩子們進行點評,從畫面色彩動作等方面,結合音樂的特點讓孩子們指出他們心中覺得好和不好的地方,讓他們更加了解音樂的協調性。

  三、結尾

  音樂帶給孩子們的應該是開心和快樂,在音樂中讓學生們體會到音樂的重要性以及音樂課給他們帶來的樂趣,是音樂老師最大的成功。在進行音樂教學時,音樂老師可以將音樂當作一種和學生們共同享受的活動,而不是一門必須學習的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