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教師職業道德的論文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青少年學生成長的引路人,教師素質是教育事業成敗的關鍵,而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教師素質的核心。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關於新時期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思考》

  關鍵詞: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教師職業道德規範

  摘要: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青少年學生成長的引路人,教師素質是教育事業成敗的關鍵,而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教師素質的核心,教師只有具備了良好的職業道德,才能真正擔負起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重任。2008年9月1日,教育部和中國教科文衛體工會全國委員會向全國發出了關於重新修訂和印發《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的通知。與1997年國家教委和全國教育工會聯合印發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相比,新《規範》堅持“以人為本”,強調傳統與創新相結合,充分體現了當前教師職業特點對師德的本質要求,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因此,我們必須積極探索新時期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有效途徑。編輯。

  一、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應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

  教師職業道德評價機制是使教師職業道德規範轉化為職業道德行為的平臺,是維護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的重要保障。將師德納入教師資格認定和新教師聘用的必備條件和重要考查內容,是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重要表現,但這同時也對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評價機制提出了更為嚴峻的挑戰。科學的教師職業道德評價機制,能增強教師職業道德的判斷能力和踐行能力,是維護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的重要保障。新《規範》明確規定,“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所以,我們對教師職業道德的評價也要多元化、個性化,應樹立科學的教師職業道德評價觀,通過開展全方位教師職業道德評價活動,有針對性地為教師職業道德的發展提供支援,引導教師的職業道德沿著正確的軌道發展。

  二、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應立足於教育教學活動

  教育教學是學校的主體活動,教師是教育教學活動的主導。教師職業道德是教師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是教師職業道德實現的根基。朱小蔓教授指出,“道德教育從本質上講是人格、生命、完整生活質量的教育,不能把道德教育從活生生的完整生活中抽離出來”。有效的教師職業道德教育也必須根植於教師職業生活這一土壤。因此,必須讓教育教學活動成為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最前線。教師應通過日常的教學活動,如課堂教學、班級管理,不斷感悟和反思職業道德規範,並將其有效地轉化為職業道德行為,成為自身職業生涯的常態。新《規範》的每一條都是為教育教學活動保駕護航,特別是“教書育人”,明確要求遵循教育規律,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培養學生良好品德,塑造學生健全人格,啟發學生創新精神。

  三、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應著眼於教師的專業發展

  教師職業道德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核心內容和動力支援,教師職業道德的提升是更高層次的教師專業發展。因此,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應著眼於教師的專業發展。新《規範》特別強調了教師的“終身學習”,使其成為了教師專業發展的必須。終身學習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教師職業特點所決定的。有效的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應與教師專業發展相結合,關注教師的職業生涯規劃,重視教師不同層次的需要,為教師個性的張揚與主體地位的凸顯提供保障。

  四、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應強調自律與他律相結合

  職業道德的一個重要特徵是自律,而教師職業道德作為面向學生、面向教育的一種特殊專業活動,僅靠自律是不夠的。因此,新的教師職業道德規範“重他律,貴自律”,強調自律與他律的緊密結合。如新《規範》從教師職業道德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出發,針對當前師德建設中的共性問題和突出問題,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作出了若干禁行性規定。這些‘他律”的要求,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逐步深入,將最終內化為教師的自覺行為。

  五、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應實現傳統性與時效性完美結合

  我國古代師德思想源遠流長,孔子的言傳身教、為人師表、有教無類,孟子的以身作則、因材施教,苟子的尊嚴而憚,韓愈的傳道、授業、解惑,朱熹的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在今天看來仍有著鮮活的生命力。因此,古代傳統的優秀師德思想,是當前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寶貴財富。然而,教師職業道德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必然受到經濟發展和各種社會因素的制約。時代不同,師德的標準各異,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關注點也不同。我國於1985、1991、1997年先後三次頒佈和修訂了《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因此,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必須與時俱進,將優秀師德傳統與時代要求有機結合。當前,全國上下正在深入學習抗震救災英模教師的先進事蹟和高尚師德,我們應當以此為契機,積極引導廣大教師向英模教師學習,模範履行教師職業道德規範。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本。一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對教師整體素質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建設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成為新時期教育發展的關鍵。教無德不立,德無教不續。我們應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並將其將其始終貫穿於教師的職業實踐中,堅持自律與他律、傳統性與時效性相結合,最終著眼於教師的專業發展和整個教育事業的長足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