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農村教師職業道德的論文

  當前,在市場經濟條件和開放環境下,農村教師職業道德建設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和新挑戰。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對農村教師職業道德的看法》

  【摘要】教師是教育變革的動力,是塑造新一代性格和思想的積極參與者。作為教育實施者——教師,其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學生素質的養成,更是影響教育質量的關鍵因素。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基礎工程和基本保證。為適應教育形勢發展的新需要,當代人才的培養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規範的職業道德,開放的育人觀念,廣博的知識儲備,紮實的執教能力和與時俱進的創新意識等綜合素質,這已經成全社會的共識。作為教書這一特殊職業,從業者必須具備的而且是責無旁貸的。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教師素質的靈魂,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必須從教師的職業道德建設抓起。但社會上對教師的職業道德要求特別是對農村教師的職業道德要求顯然是十分苛刻、脫離現實的,這不得不引發人們的質疑,也正因為這種質疑推進了如何提升農村教師的職業道德素質的探索。

  【關鍵詞】“量身定製”;農村教師;職業道德

  在推進新課改和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對教師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當代人才的培養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規範的職業道德,開放的育人觀念,廣博的知識儲備,紮實的執教能力和與時俱進的創新意識等綜合素質,對後四方面的素質要求,是完全可以理解與接受的。由於傳統與歷史的原因,農村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方面存在著不少困惑,集中表現在對農村教師的職業道德要求十分苛刻、脫離現實的。對此,為農村教師“量身定製”職業道德是推進新課改和實施素質教育的思想保證。

  一、質疑農村教師的職業道德要求的公允性

  傳統意義上講,教師的職業道德集中表現為師德師風,它是教師的為人風範,為師風範,正所謂“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具體為:教師必須堅守併發揚忠於職守和潛心教育的敬業精神、愛生如子和誨人不倦的園丁精神、不甘人後和敢為人先的敬業精神、為人師表和言傳身教的自律精神、不計名利和甘為人梯的奉獻精神須,這一系列的“精神”相對於農村教師的工作環境及工資待遇來說是脫離現實的;這一系列的“精神”與其他部門行業的職業道德相比較又是苛刻、有失公正的。首先,全社會那麼多的部門行業有幾個像教育部門一樣大張旗鼓地宣傳要求教師職業道德呢?難道這些部門行業他們就沒有相應的職業道德要求嗎?***怪不得我們難以從電視、報紙等媒體上看得到***其次,極少數的部門行業偶爾也搞“行風建設”,哪一次不是一陣風而過,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操守始終是“濤聲依舊”:上班遲到,早退;上班時間上網玩遊戲,有鬥地主、偷摘菜、QQ農場、網上炒股票等等。再次,有人說“一個教師的今天,就是他所教學生的明天。學生素質的提高,道德觀念、健康心理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薰陶他的教師的素質形象”,這不僅僅是“高看”了教師,甚至是把教師當作“聖人”、“萬能的造物主”。其他部門行業的從業人員,莫非他們的職業道德就一文不值嗎?最後,農村教師與在大城市執教的老師,無論是工作環境條件還是工資福利待遇,差距之大是難以想象的。而要求他們承擔同樣的職責和要求,你不覺得謊謬嗎?以作者***本人***為例,大學本科、農村中學執教23年、中學高階教師,現在每月全部收入2000元多一點。而時下各行各業的人員工資都不少於2000元,就是一個農民工或搞建築的小工日工資都在100-120元左右,農村教師的收入與其他行業人員的收入差距如此之大。還有近幾年來物價、房價節節攀升,遠遠超過農村教師的收入。買房更是成為教師的一種奢望,因為至今連住房公積金都沒有。工資收入2000多元的我尚且如此清貧,那些教齡短、技術職稱低的教師,他們的工資收入與生活狀況更是值得同情。另外,本人所在的學校***農村中學***,上下班至今沒有公交車、教師與學生的交通工具---摩托車或自行車不是享受“日光浴”就是接受風雨的“洗禮”,全校僅有兩間多媒體教室和一間人機對話語音室、理化生實驗操作總是“紙上談兵”、“空手道”,絕大多數學科的老師上課仍然是粉筆加一張“三寸不爛之舌”、教師與學生連“風雨活動場”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都不知道……農村教師如此工作環境、低微的工資收入,這樣要求他們加強規範的職業道德是十分困難和不現實的,甚至要求他們的職業道德素質向城市教師看齊,更是苛刻、脫離實際,就是城市的教師也覺得是對他們的一種諷刺與褻瀆。

  二、建立提升農村教師職業道德素質的長效機制

  “道德文章,堪為師表”。教師肩負著既要傳授知識,又要教學生做人的天職,這是教書特定的職業操守,任何一位人民教師無不例外地要遵守。在大力提高教師職業道德素質的口號下,我們也不迴避當前教師隊伍中出現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等思想,這些思想與觀念侵襲著校園這片淨土,社會中的一些不良道德習氣和醜惡現象,侵染、衝擊部分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當前社會變革加速,經濟體制轉軌的特殊時期,教師群體中職業道德水平參差不齊,形勢不容樂觀,諸如:教師的教育觀念相對落後,愛崗敬業精神不強,職業立場不堅定,價值觀念錯誤,師表作用下降等職業道德滑坡的傾向,有羨慕高位高薪而棄職下海的,有為了片面追求學術成就而給論文“注水”、公然剽竊的…可見,提升教師尤其是農村教師的職業道德素質迫在眉睫。

  1、營造公平公正的環境

  對教師包括農村教師的職業道德要求,應該與其他行業部門一樣看待。倘若只要求教師“人品第一,學問第二;文品第一,文章第二”顯然有失公正。大家知道,任何公平正義都必須有一種正義制度予以保障。教師特別是農村教師社會地位、福利待遇之低,本來已經是“輸在起點上”了;加上傳統的偏見根深蒂固、就業難等問題又引發新一輪“讀書無用論”,學生厭學、家長不重視等現象又有所抬頭,給教師的工作增加了難度。如此條件下要求教師職業道德的確是不公平的,我們期盼能在公平、公正的環境下加強教師的職業道德建設,提升他們的素質。

  2、措施配套、切實可操作

  二十多年的農村執教生涯,我深深地感觸到:教師職業道德提升理論上是不斷完善***說難聽點就是越來越苛刻***;但缺失相應的配套措施,可操作性差,有“泛而不實”。在當代人才培養對教師素質要求更高的今天,教師素質提升可操作性及配套措施的建設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一件重要工作,也是農村教師期盼已久的的事。為農村教師“量身定製”職業道德標準,要做地:第一,堅持“兩個”分開,即城市執教的教師與農村教師分開;中學、小學分開。對處於不同區域學校的從業人員***老師***,在職業道德素質要求上提出不同的要求。第二,落實“兩個”分段,即執教3年內與執教3年以上的;教師在獲得中級技術資格之前與獲得中級技術資格之後的,職業道德素質要有不同的要求。比如:教師執教不足3年且未獲得中級技術資格的,職業道德要求必須考核其教學常規管理執行情況。第三,建立切實可行的考核評價體系。對教師職業道德考核評價要做到“量化”,打破傳統做法,結合績效工資進行考核。再如:教師執教3年以上且已獲得中級技術資格的,職業道德要求必須重點考核其專業化發展情況,具體是該教師年度內撰寫的教育、教學論文***包括篇數與價值***;有沒有主持或參與課題研究,效果如何?年度內舉辦校性、鎮性公開課幾節?效果如何等等,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必須有相應考核評價體系及特殊教師的考核預案。第四,對教師職業道德素質要求應有相關的法律法規,如:加強對教師的“家教”、“第二職業”的立法;還要有經濟等輔助手段,對教師職業道德素質要求不達標的,將“績效”工資調為下一檔次。通過引進競爭機制,使教師對自身的職業道德建設保持警鐘長鳴。

  總之,給農村教師“量身定製”職業道德要求,建立農村教師職業道德素質提升的長效機制,使教師自覺的、不斷的加強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迅速向事業心、愛心、良心“三心”目標發展,形成良性迴圈。這樣,無論是在城市還是在農村執教、也無論執教年限多久、是否獲得中級技術資格的老師,他們必將能潛心教育、遠離銅臭、甘守清貧、無私奉獻、刻苦鑽研、大膽探索;***事業心***尊重、信任、寬容學生、愛生如子、以生為本;***愛心***兢兢業業,嘔心瀝血,無愧於家長和學生。***良心***“三心”並存,以規範的職業道德,高尚的情操感染學生,以青松般的高潔影響教育學生,才能使學生“仰其師,信其道”。教師素質的靈魂――職業道德素質,更能引領新課改和素質教育沿著健康卓有成效的推進。

  篇二

  《農村教師職業道德問題與對策》

  【摘要】當前,在市場經濟條件和開放環境下,農村教師職業道德建設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和新挑戰。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應做到宣傳教育與制度建設相結合、師德師風建設與精神文明建立活動相結合、表彰先進與批評教育相結合,建立健全師德師風評價體系和監督機制,實施師德師風系統工程建設,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教師職業道德水平。

  【關鍵詞】教師;職業道德;問題;對策

  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直接關係到學校德育工作狀況和青年學生的健康成長,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不僅關係到教師自身的修養,而且關係到國家的前途命運和民族的未來。當前,在市場經濟條件和開放環境下,教師職業道德建設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和新挑戰。師德師風中仍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我們要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從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新時期加強和改進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意義。要把教師職業道德建設作為加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先決條件,作為加強教師隊伍全面建設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節抓緊、抓實、抓好。

  一、當前農村教師職業道德存在的問題

  第一,敬業精神不足,職業認同感低。部分教師沒有把自己看做“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也沒有把教育工作看做是傳承文化知識、傳播科學真理、塑造美好心靈的“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而是把自己從事的工作僅僅作為一種謀生手段。不思進取,得過且過,存在著墨守成規、滿足現狀等現象;有的教師工作敷衍塞責,不安心本職工作,對教學、科研、學生管理工作精力投入不足、輕校內課堂教學,重校外第二職業;備課不充分,上課照本宣科,作業批改不認真,課後輔導應付了事,只注重課時數量,不注重教學質量。

  第二,事業心責任心不強,育人觀念薄弱。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是教師最神聖最基本的職責,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然而,有的教師對此卻缺乏正確的認識,把教書與育人截然割裂開來,只注重講授專業知識,不管學生思想政治表現,只看重學生考試分數,不管學生綜合素質;不少教師滿足於單純完成教學任務,不能主動了解學生、關心學生的成長,缺乏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

  第三,整體協作精神不強,缺乏相互尊重、取長補短的精神風貌。有的教師過於計較個人得失,工作討價還價,缺乏奉獻精神等等。

  二、加強農村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對策

  ***一***宣傳教育與制度建設相結合。深入開展學習教育活動,通過學習教育,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要把師德師風教育同教職工政治學習有機結合起來,提高廣大教職工加強自身思想道德修養的自覺性,為師德師風建設的順利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要在廣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訂出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逐步建立師德師風建設的評估制度與獎懲制度,保證師德師風建設的科學化、經常化、規範化、制度化。要把宣傳學習和教育活動貫徹到學校辦學的各個環節中去,通過深入有效的宣傳教育,使廣大教職工認真總結經驗教訓,明確努力方向。

  ***二***師德師風建設與精神文明建立活動相結合。師德師風建設是一項長期的任務,需要廣大教師的共同努力。要從理論上引導教職員工正確認識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關係,並把師德師風建設融入學校精神文明建設之中,通過開展文明單位、“名師”、“三育人”標兵、“三八紅旗手”等建立評選活動,增強廣大教師全面育人的自覺性。

  ***三***表彰先進與批評教育相結合。依法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實行“師德師風一票否決制”。對不良風氣要批評教育,對違紀違章行為要照章處理。同時大力宣傳和表彰師德師風建設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要大力倡導“三育人”的良好風尚,大力宣傳和表彰獎勵那些思想道德高尚、治學嚴謹、作風正派,在師生中有良好聲譽的先進典型,努力營造樹師德、鑄師魂、正師風的良好氛圍,引導和激勵廣大教職工自覺加強思想建設、道德建設和作風建設,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四***建立和完善培養機制,把師德師風建設納入師資隊伍建設規劃,制訂明確的目標。新進教師都要接受學校組織的教育和培訓,熟練掌握必要的教學方法和工作技能。要以學科建設為基礎,以老帶新,相互切磋,不斷提高師德師風建設水平。要把師德師風建設與教師的繼續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大力開展以提高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為重點的繼續教育,推動廣大教師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學習現代教育方法,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提高教書育人的能力和水平。

  ***五***建立健全師德師風評價體系和監督機制,形成教學督導聽課、學生評價教師、教師之間互評和領導評價教師的工作機制。要建立考評機制,完善教師崗位職責,建立師德師風評價指標體系,將評價結果存入本人檔案,與職稱評定以及年終工作考評緊密結合起來,使之作為單位考核和個人考核的內容。

  ***六***實施師德師風系統工程建設,多出新招硬招,使師德師風建設落到實處,取得實效。學校領導要注意聽取教師意見,經常深入教學第一線,發現教師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及時加以解決。同時要不斷改進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增強服務意識,為學校的中心工作提供高效優質的管理與服務。

  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貫穿於學校工作的各個方面,貫穿於教學、教研和社會活動的各個環節。師德師風是校風的靈魂,要把師德師風建設融入到校風建設、校園文化建設、黨的建設和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去,並把它作為評價學校整體工作的重要內容。要運用各種手段,建立一個資訊反饋靈敏有效的師德師風工作調控機制及標準明確、公正合理、操作性強的評估辦法和獎懲機制,並做好相應的監控和評估工作。

  總之,新時期教師職業道德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形成和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完善而形成的一種嶄新的職業道德。所以,加強師德修養、重塑教師形象,不僅是教師道德素質自我完善的需要,也是作好學校各項工作、實現社會主義教育目標的需要,更是帶動群眾、促進社會道德環境的改善和優化的需要。因此,在新形勢下,廣大教師必須進一步加強和提高自身師德修養,為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