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技術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運用論文

  多媒體技術是指通過計算機對文字、資料、圖形、影象、動畫、聲音等多種媒體資訊進行綜合處理和管理,使使用者可以通過多種感官與計算機進行實時資訊互動的技術,又稱為計算機多媒體技術。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多媒體技術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運用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多媒體技術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運用全文如下:

  0 前言

  隨著資訊科技的不斷髮展,多媒體技術逐漸應用到了教學過程中,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通過多媒體技術既能豐富課堂教學手段,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夠幫助學生對課堂上的重難點進行突破,同時通過多媒體教學能夠促進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因此應當對多媒體技術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運用進行研究。

  1 多媒體教學的特點

  1.1 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提高其學習興趣

  多媒體技術與我國傳統教學進行有效的結合,可以有效利用動畫、圖形、音訊或者是視訊等多種形式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同時還能夠刺激到學生產生的不同的感官感受,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很大程度地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與熱情,提高其學習效率。

  1.2 有效將教學從靜態轉化為動態,豐富教學形態

  在傳統教學中,老師大多隻能夠利用書本中的圖片或者是教學模型進行知識的傳授,在很大程度上並沒有動態的教學過程,而多媒體技術則可以彌補這一方面的不足,將靜態教學轉化為動態教學,更能夠使學生有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能夠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不斷地學習成長。

  1.3 利用了多元的資訊知識,有效降低知識難度

  生物這一門學科往往是比較抽象的,很多知識點對於學生來說過於難懂,而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將這些資訊轉化為另一種直觀的形式,讓學生們更直接地瞭解生物的活動,將抽象的事物具體化,讓學生更能夠身臨其境地去學習瞭解,提高其學習能力。

  2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的主要作用

  2.1 生物課堂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拓展學生的視野

  教師在備課、收集資料、檢索資訊的過程中能夠充分利用計算機,通過對計算機資源儲備的合理使用來進行課前準備並收集與課程相關的資料,同時還能夠結合當今的時事熱點來進行授課,從而可以延伸課堂教學內容,能夠將人們的日常生活與生物科學知識有機結合起來。例如在進行孟德爾以及摩爾根等人提出的基因分離、連鎖互換以及自由組合等定律的學習過程中,教師首先將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技術介紹給學生,袁隆平的研究成果為作物育種研究,他使用有性雜交水稻技術替代了原有的無性雜交技術,成功地研究出了雜交水稻,袁隆平的研究使我國成為第一個大面積生產雜交水稻的國家。

  例如,最近引起熱議的轉基因食品,轉基因食品是在人們不斷提升的食物需求的背景下利用一些現代的分子生物技術在其他物種內轉入其他的生物基因,這樣能夠通過改造遺傳因子來改變們所需的消費品質、營養品質以及形狀等。學生並不能對這些知識有充分的瞭解,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對多媒體技術的使用將實際生活和生物學知識聯絡起來,使學生意識到社會生產與人類生活與生物技術的密切聯絡,能夠有效拓展學生的視野。

  2.2 實現教學資源的有效整合和教學結構的優化

  在傳統的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在課程時間的限制下無法對多的教學資源以及裝置充分的利用,而通過多媒體技術能夠使課堂的資訊量更加豐富,應用多媒體技術還能夠減少教學中用粉筆板書的時間,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簡單的多媒體操作來更加有效快捷地安排教學內容的基本結構。例如將一段小視訊安插在教學之前,將本堂課需要講解的相關知識通過視訊動畫中的文字、聲音以及影像情節引入進來,同時根據本堂課的內容來設定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生物科學的學習。

  這樣能夠充分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可以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自行播放Flash 動畫來進行實驗的演示,例如在進行蛋白質相關知識的講解時,通過多媒體課件教師能夠向學生演示,製作蛋白質基本單位、組成元素以及蛋白質合成過程等,這樣學生能夠從不同的角度來理解蛋白質的相關知識,既能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夠使學生更加有效地記憶知識點。


多媒體技術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2.3 通過豐富的課堂教學手段來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傳統的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主要是通過口述來進行教學,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教學過程中的生物科學知識,在這種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學生不再主動地去探索知識和自主學習。而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比較低下,主要是因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太低造成的,而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單一教學手段,使用視訊、動畫、聲音等多種手段代替原來的冰冷、枯燥的純文字或口述知識輸入,這樣能夠有效地對學生的感知進行刺激,提升學習積極性。

  例如在生物多樣性內容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海洋生物或者稀有野生動物的優美圖片通過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出來,這樣學生能夠產生濃厚的好奇心,通過多媒體技術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另外在每一章內容的講解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對各種典型的習題進行收集,這樣既能鞏固學生課堂上學習的知識,使學生更加有效地記憶生物科學知識,還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4 幫助學生對課堂上的重難點進行突破

  在高中生物課程中包含著非常多的內容,但是在高中階段生物課的課時是比較少的,因此,如果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就無法對生物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進行鍼對性的教學,而教師通過利用多媒體技術能夠將重點和難點生動地展現出來,使學生更加快速地進行理解,突破了學生學習的障礙。例如在“本木植物莖的內部顯微結構” 的學習過程中,由於這一部分為學習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因此教師可以將顯微畫面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投影來展現出來,同時利用課件來進行相關知識的講解。另外利用不同的色彩來表達不同形式的構造,能夠使學生快速地對木質部和韌皮部、篩管和導管、以及木纖維和韌皮纖維等多種容易混淆概念進行掌握。

  2.5 通過多媒體教學能夠促進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

  練習是鞏固學生所學習知識的最重要的手段。在傳統的生物教學過程中主要採用的是題海戰術,實踐證明這種方式並不能達到非常好的效果。利用多媒體技術既能將各種知識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同時,教師通過佈置一些探索性的作業可以充分開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樣對於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是非常有效的。

  3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應注意的問題

  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應用多媒體技術具有非常多的優點,但是在教學過程中要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只有這樣才能將多媒體技術的優點充分展現出來。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首先教師應該理性地認識多媒體教學的應用,多媒體只是教學過程中的一種手段,只能對教學起到輔助的作用,由於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實驗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生物教學軟體選擇、製作和使用的過程中應當堅持輔助性、實驗優先、科學性以及高效率等原則。

  其次,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盲目追求視覺衝擊,從而造成了教學過程中的多媒體吸引了學生太多的注意力,學生並不能集中注意力到課堂內容的學習上,這樣就會使多媒體教學起到反作用,因此應當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來選擇不同的多媒體內容,例如在染色質與染色體形態的轉變的教學過程中,為了比較形象地展示轉變過程,用一根細鐵絲就能實現,可以適當應用多媒體技術來增強教學效果。

  再次,教師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都是親自對多媒體計算機進行控制,來進行教學的演示,這種教學方式持續下去就會影響學生和教師的互動性,只是將多媒體教學靈活演示的特點發揮了出來,不能有效提升教學效果。針對這種問題,教師在教學軟體設計與製作的過程中應當留給學生足夠的自主學習空間,通過多媒體教學將學生和教師充分聯絡起來,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點。另外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對學習內容和方式進行自主的選擇。

  最後,在課件的製作過程中,教師往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因此,可以採用課件共享的方法,教師只需要在原有的課件上進行簡單的修改,就能夠適用於自身的教學,這樣既能夠節省時間,還能夠將多媒體教學的優點體現出來。

  4 總結

  綜上可以看出,多媒體教學對於高中生物教學效率的提高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為了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輔助作用,通過多媒體教學改變沉悶的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更加積極和主動地參與到高中生物學習中來,體驗到大自然中生命的神奇與樂趣,後續還應當對多媒體技術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