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社群教育管理的相關論文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國家對社群教育與社會管理日益重視起來。而社群教育是一項涉及到居民群眾學習利益訴求的社會事業,社群教育管理是社會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發展社群教育,創新社會管理》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國家對社群教育與社會管理日益重視起來。社群教育是由相關社會機構與教育機構共同協助下的公民活動,加強社群教育是解決社會矛盾的根本方法之一,有助於公民素養的提升,有助於社會的和諧發展,因此發展社群教育、加強對社會管理的創新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本文首先對社群管理與社群教育的創新意義與方向進行了闡述,然後分析了社會管理與公民教育應該注意的問題,最後根據我國社群教育與社會管理的基本情況提出了相關的創新措施,對社群教育的發展與社會管理創新具有參考意義。

  關鍵詞:社會管理創新;社群教育;社會組織;公民教育

  中圖分類號:G7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120X***2016***08-0095-02收稿日期:2015-11-02

  一、社會管理與社群教育的創新意義與方向

  社群教育是在社會與教育機構協作下完成的教育活動,社群教育建設的不斷完善使社群教育涉及更多的社會管理部門,這有利於推進社群教育的程序。對社群教育進行不斷推進與完善有利於加速社會組織的成熟,有利於提高公民素質,有利於發展更堅實的群眾基礎,因此現階段對社群教育進行創新對實現社會管理有積極的推動作用,能有效地促進社會經濟與文化的穩定發展。

  社會學家認為當社會出現各方面的變革時,就應對相關的制度性原則進行適當的改革與發展,以適應現有的社會發展狀態。目前我國處於經濟與文化快速發展的時期,社會的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因此對社會管理進行創新就成了理所當然的措施。現階段的創新社會管理主要涉及兩個方面,一是加強基層工作,對基層工作進行落實與管理;二是關注民生、改善民生。

  1創新社會管理需要發展壯大社會組織

  隨著城鄉一體化建設程序的加快,我國社會管理的一些問題也顯露了出來,社會居民的素質參差不齊,沒有民主自主權的意識,不能積極地參與社會活動,對社會基本的文化與經濟發展不夠重視。要加強社會管理的創新,必須將社會組織作為創新改革的主體,有效提高公民參與社會管理的意識,提高公民自身的素質,努力發展成為符合新時代要求的公民。創新社會管理應把握好社會組織和公民這兩個主體,社會組織是由共同需求的群體構成的穩定組織,加強社會管理的人性化與全面化有利於社會組織的穩定發展,提供公民的基本服務,滿足公民所需有利於提高公民參與社會管理的積極性;現階段社會管理需要解決的問題是社群居民需求與社群服務之間的矛盾,這是社會不安定因素的來源之一。當社群民眾的供需不足時,就會加劇社會組織的矛盾,造成的民生問題就會嚴重影響到社會的穩定發展。而加強社會管理就是為了解決最主要的民生問題,提供更好的社群服務,不斷壯大社會組織,有效地發揮社會組織的積極作用,加強民眾之間溝通與交流,減少民眾矛盾的發生,有利於社會的和諧與穩定發展,並且也實現了社會管理的意義。

  2創新社會管理需要公民主動參與社會管理

  實現社會管理創新的過程要對社會組織與民眾的關係有正確的認識,社會管理並不是把廣大民眾當作被管理者,而是要通過有效的社群教育提高民眾的積極性,鼓勵廣大民眾參與到社會管理之中去,關心社會事務,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將自己作為社會的主人,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社會管理就是引導民眾對自身的言行進行自控,使之對社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它是引導民眾自律的一個過程。如果廣大民眾都能參與到社會管理之中,將自己作為社會的主人,全面提高自身的素養,有效地監督並維護社會秩序,那麼很多社會問題與矛盾都可以迎刃而解。

  二、發展社群教育是推進社會管理創新的有效手段

  社群指的是具有相同特點的群眾的集合,社群成員之間互相聯絡而又相對獨立。社群中的民眾之間都會存在物質與精神生活的交集,互相之間的利益也有不同程度的聯絡。保證社群整體利益,實現民眾之間的和諧社會交往有利於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而發展社群教育有助於提高廣大民眾的素養,是實現社會管理創新的有效手段。那麼社群教育是如何促進實現社會管理創新的呢?

  1發展社群教育可以培育社會組織

  傳統的社群管理已經不能適應新時代社會的發展現狀,社群管理模式應該更加靈活化與人性化,加強上層與社群民眾的交流與溝通,利用多種社群活動牢固社群民眾的關係,社會與教育機構需建立健全社群教育體系,使社群教育廣泛覆蓋社群民眾,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教育服務提供給民眾,促進公民更多地參與到社群教育當中。通過有效的社群教育,廣大民眾的社會行為能夠被約束與規範,社群教育也有力地解決了不同教育規範造成的複雜性問題,為社群民眾素質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社會教育機構同時也承擔了一定的社會管理職能,在進行社群教育的同時引導社群活動的開展,提高民眾的參與度,創造出健康、和諧的社群環境,提高社會組織服務社會的能力。

  2發展社群教育可以提高公眾參與管理事務的能力

  目前我國社群公眾整體素質不夠高,不具備積極參與社會事務的意識,與社會管理脫節的現象時有發生。實施科學社會管理的前提是提高廣大公眾的整體素質,使社群教育能為廣大公眾提供受教育的機會與途徑,提高居民參與社會事務的綜合能力。目前由於地域經濟與文化的差異性,很多民眾普遍缺乏受教育的機會,致使廣大民眾在就業與生活上呈現較大的差異,因此造成了一些民生問題,而社群教育的普及有利於促進民生的改善,提高廣大民眾的素質,使社會更加穩定與和諧。

  三、發展社群教育,推進社會管理創新的新思路與措施

  創新社會管理首先需要轉變社會管理的理念,把促進社群民眾的發展作為社群管理的目標,以人為本,充分考慮到因社會變革而變化的民眾需求,不斷完善社群服務體系,建立健全社群教育體制,激發社群民眾的學習主動性,尊重民眾的思想,促進社群的穩定發展。社群教育也要抓好基層工作,全面協調好民眾之間的關係,為促進社會管理創新作出貢獻。下文從三個方面對社會管理創新提供了新思路與措施。   1創新社會管理體系建設,服務社群居民

  完善社會管理的一系列政策和法規,構建與社會相適應的、和諧的社會管理新格局;把握正確的方向,利用有效的措施促進社會活力,進行社會管理體系的結構性改革。應不斷完善基層的社會管理工作,發展並強化基層組織與基層力量,建立完善的基層服務體系,為健全新型社群管理奠定基礎。應加強對扶貧事業的投入,儘量縮小社群民眾之間的經濟差距,努力提高老齡服務的質量,培育並壯大以改善民生為核心的社會組織。

  社會應增加滿足民眾生活需求的社會組織,以服務人民為宗旨,將提高民眾的幸福指數作為目標,有效配合社群教育進行社群服務的優化,努力解決社群民眾的基本問題,提供與民眾生活密切相關的便民服務,比如就業諮詢、法律諮詢與援助、相關技能的培訓等;創造更多的有利於社群文化發展的活動,為建設和諧的社群文化發揮積極的影響力;提高居民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廣大民眾有效、積極地參與到社群事務當中。

  2創新社群教育模式,普遍提高居民素質

  社會應推動教育改造與安置幫教工作;不斷創新社群教育模式,推進社會治安的綜合治理創新。參與社會管理是公民應具備的基本能力,而很多居民並沒有具備良好的參與社群管理的意識與能力,很大程度上阻礙了社群管理的程序。對廣大民眾進行社群教育是提高公民精神的重要途徑,社群教育不僅為廣大民眾提供了學習知識與技能的機會,還有效地增強了公民責任感,在多方面提高了廣大民眾的素養,有效提高了民眾的生活技能與參與社會事務的能力,有利於廣大民眾參與社群、融入社會文化當中。

  社群教育從知識教育、技能教育、心理與道德教育多個方面對社群居民進行了培養,在實際中社群教育應重視運用多級平臺的教育模式,優先落實教育,充分促進就業,將居民收入保障等民生問題作為基礎問題進行解決,還要努力改變廣大民眾的精神面貌,全面提高廣大民眾的素質,有效提高人民生活的水平與質量,為社會的穩定發展奠定基礎。

  3創新弱勢群體管理服務,創新流動人口管理服務

  為了實現公民主動參與到社會管理中,社會應將民生問題當作解決的關鍵。目前社會不穩定因素的來源主要是民眾的需求到不到滿足,因為利益分配而導致的社會糾紛加劇了社會矛盾,為人們生活帶來了很多困擾。有效地對社會管理進行創新,努力提高民眾的幸福指數是建立和諧社會的有效途徑。

  社會管理是以社會安定為根本目標,在當前的社會管理中,應重點對弱勢群體進行關注,不斷完善弱勢群體的管理機制,提高服務質量,給予弱勢群體更多、更有效的幫助,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社群,實現自我的社會價值。

  對於屬於流動人口的弱勢群體,可以通過社群網路平臺進行社群管理,以社群教育為前提,建立健全管理和服務機制;對外來務工人員尤其是農民工可以提供更多的技能培訓機會,為農民工就業創造更多的機會,比如為外來務工人員建立書屋,為其提供知識與技能培養的途徑;對於收入較低的畢業生,可以將其發展為社群教育兼職人員,有利於畢業生將自身的知識文化運用於社群建設當中,有效地實現其自身價值。

  四、結語

  近年來我國對社會管理體制進行了創新,對多種社會管理模式進行了探索,對社會文化的建設與社群公民的管理已經有了初步的起色。社會管理創新是一種具有高度自主性的創造性活動,對社會管理進行創新要在國家領導人與政府的引導下進行,不斷髮展社會組織,提高服務人民的質量;利用社群教育提高公民自身的素質,讓公民積極地參與到社會管理當中,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

  參考文獻:

  銀紅玉論社會管理創新視閾中社群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長沙:中南大學,2013.

  童少穎試論發展社群教育服務於社會管理創新的基本方略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24―27.

  張曉琴社會管理創新與社群教育發展形勢分析廣州城市職業學院學報,2013,***1***:58―61.

  王昱琛社會管理創新視角下的社會組織建設研究天津:天津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