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管理畢業論文範文

  物業管理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在近年來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日益顯著,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物業管理畢業論文,供大家參考。

  物業管理畢業論文篇一

  高校物業管理工作及育人功能強化分析

  物業管理畢業論文摘要

  摘要:高校物業管理工作在維持學校的正常執行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相較於社會物業管理,呈現出兼具教育性的特點。文章分析了高校物業管理的特點及現狀並就其育人功能的強化提出建議,以期提高高校後勤管理與服務水平,並拓寬高校育人工作的空間和領域,促進高校育人工作的開展。

  物業管理畢業論文內容

  關鍵詞:後勤服務;物業管理;育人功能

  一、高校物業管理服務工作的重要性

  高校物業管理工作在維持學校的正常執行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從硬體維護角度方面說,完成學校水、電、氣、暖、動力供應及基礎設施裝置的正常運轉與保養維修工作,確保教學、生活正常有序進行;從完成教學任務進行角度說,保障教室、多媒體設施、學生公寓、會議中心等處正常有效執行,確保教學任務與各項管理工作順利完成;從環境建設的角度說,對校內教學區、家屬區公共區域、綠地、道路、人行道、廣場、停車場等地的保潔,對校園內綠籬、樹木、草坪、花壇等植物的養護護及管理,是優化校園環境的基礎條件;從提升後勤管理服務水平的角度說,是推進後勤管理的社會化、專業化、規範化、科學化發展的必由之路。

  二、高校物業管理的特點及現狀

  作為招收培養物件,實施高等教育的事業單位,以高校為業主的高校物業管理與社會物業管理相比較,呈現出顯著特點,尤其表現在教育功能上。

  ***一***服務物件的不同

  高校物業管理的服務物件主要是在學校工作的高層次學歷的教職工、家屬及就讀的各專業、各學歷層次的學生,尤其以學生為主。因此,高校的後勤物業管理工作除了按照市場經濟規律運營,還要針對高等教育的特點,運用教育管理法則,實現育人功能。

  ***二***執行模式比較複雜

  高校物業管理多采用內部甲乙方體制,甲乙方體制是學校把後勤一分為二。一方是代表學校行使後勤管理職能的甲方,另一方是為學校教學、科研和師生生活提供後勤服務和保障的一方,甲方和乙方通過合同方式明確各自的職責和任務。

  ***三***管理經費來源不同

  高校物業多采用單純性的住宅樓物業或辦公樓宇物業,住宅樓物業管理帶有福利性質,其收費按照社會最低收費標準,僅維持基本運轉;辦公樓宇物業管理主要靠行政撥款來支撐執行。因此高校物業管理往往會受到學校行政指令的限制與束縛,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出現與市場化、專業化管理要求不一致的地方,應用企業化的管理方法有困難。

  ***四***人員構成與服務意識不同

  後勤物業管理起步較晚,職業化隊伍尚未形成,物業管理人員相當一部分為原後勤職工,雖長期從事後勤管理工作,但學歷層次較教師偏低且年齡結構偏大,不易接受專業的服務和知識培訓。而且,長期在事業單位工作的優越感及工作作風,遠遠達不到現代管理服務的服務水平和服務理念。

  ***五***高校自身的品牌和管理模式影響物業管理

  高校建立已有很長時間,在近百年的發展過程中,無形的校風、學風、校園文化、人際環境等已經成為傳統,不能輕易變革。不同地域、不同專業,不同類別的高校均有獨特的管理模式,這些內容都影響物業管理服務的定位。

  三、高校物業管理育人功能的強化策略

  ***一***完善高校物業管理的管理執行機制,提高服務質量,走專業化、規範化、科學化的發展道路

  高校物業管理法規不完善,缺乏完整的考核、監督制度,目前,國家沒有頒佈統一的政策法規來指導高校物業管理,高校各行其是,管理不規範,內部物業管理制度也不健全,對企業的考核、監督尚不完備。應儘快深入分析和研究高校物業的個性化特點,構建和完善一套適應高校環境的、完整的、科學的、規範的管理制度和服務程式,並因地制宜的開展工作。目前,西安石油大學在物業管理與服務過程中,各個崗位的崗位職責、工作標準及各個工作班組的作業指導書及相關工作的記錄表格均落實在物業服務合同中,在物業管理運作中,根據“精幹、高效、層次明晰、減少管理環節”的原則,確定直線職能式的管理架構,根據工作專案的需求特點,提出合理的人員配置,採用首數晉升、尾數淘汰的原則管理,確立“全員培訓、梯級培訓、全過程考核”的培訓方針,努力造就“思想合格、素質優良、管理有方、服務周到”的員工隊伍。並不斷創新管理模式,把物業管理工作推向市場,真正轉換機制,根據服務專案、服務標準的要求以及師生的消費層次,開展多元化、專業化、多層次的經營服務。

  ***二***提高物業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形成優秀的高校物業管理隊伍

  大學生個性化發展明顯,對於物業管理服務的需求也更多樣化,在平等意識和現實需求的推動下,對於物業管理服務的認同衝突也更激烈,一方面要求物業為自己的生活提供規則保障,一方面希望這些規則不約束自己的行動;一方面參與相關規則制定的願望強烈,一方面對遵守規則的自覺性卻在削弱。傳統的教育者管理模式顯然不適應這種現實要求,這就要求工作中必須要提高物業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通過專業教育、崗位培訓、競爭上崗、量化考核等機制提高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和服務意識。物業管理人員必須把自己置於與學生平等的地位,尊重學生人格,建立民主平等的管理服務關係,由監督者角色轉變為促進學生自主發展的引導者角色,使學生在這種良好的互動關係中,在潛移默化的薰陶中領悟出生活的價值和真諦,端正學習、工作和生活態度。物業管理人員的管理方式、服務態度、處理與學生的人際關係能力方面要不斷提高,才能實現高校物業教育性與服務性的統一。物業管理人員的人格魅力、外貌、儀表、語調、行為舉止、待人接物的風範是學生社會化角色認同的重要標準,物業管理人員親切自然,以身示範,以良好的道德品行和精神風貌來感染學生,能無形地推動學生奮發向上。西安石油大學物業管理過程中試行的“首問負責制***業主的任何需要應做到事事有交代、件件有落實***、零干擾管理***不進入私人隱祕區、不干擾的情況下服務***、人性化管理***為學生補衣、為學生熬中藥、雨天收衣被***、親情化管理***像照顧自己兒女一樣照顧學生***、全心管理***認真到不能再認真的程度;細緻到不能再細緻的程度***、一分鐘管理***無論何時接到何任務,在一分鐘內行動***、品牌服務***讓師生舒心、安心、放心、稱心***、溝通零距離***最大限度與學生溝通、深入瞭解學生的狀態***”的八大管理要求,在實際與學生的交流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更好的實施“管理、服務、育人”三位一體化模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三***優化校園環境,構建陶冶式教育模式,寓教於境、寓教於情

  優化校園環境,構建陶冶式教育模式是指營造一個健康、明朗、樂觀、向上的文化氛圍,使學生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受到思想道德的薰陶和滲透。所以,構建陶冶式教育模式的關鍵是利用草坪、喬木、綠籬、噴泉、雕像、櫥窗等資源,激發起學生對美的情感體驗,淨化心靈,陶冶情操,開啟智慧,促進人的發展。高校物業管理對環境的維護美化是間接的、側面的、滲透式的教育,它的教育內容沒有明確規定,是通過校園環境、管理人員的言行舉止等將德育因素滲透到對學生的管理與服務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進而達到教育目的。這種不言之教的教育模式是教育的最自然狀態,看似對學生無所要求,實則是激發受教育者的主體意識,把外界機械作用力變成內在的自覺動力,要求學生全面、嚴格的要求自己,由他管變為自管,由他律變為自律。總的來說,對高校物業管理的育人功能進行探索與善開發,不僅可以有效利用學校教育資源更好的為教學、科研、師生生活服務,而且可以拓寬高校育人工作的空間和領域,促進高校育人工作的開展。

  物業管理畢業論文文獻

  [1]谷海鷹.淺談高校物業管理和文化建設[J].高校後勤研究,2013***2***:13-15.

  [2]尤玉軍,陳維巨集.高校物業管理育人功能探究[J].揚州大學學報,2002,6***3***:86-87.

  [3]張偉強,夏冬晴.論高校德育中顯性教育與隱形教育的有機統一[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2009,19***3***:82-86.

  [4]張偉強.高校德育時空論[J].現代教育科學,2007***1***:144-146.

  [5]張偉強.大學生人際關係特點與高校德育的創新[J].思想教育研究,2007***3***:38-40.

  物業管理畢業論文篇二

  高職物業管理技能競賽新模式研究

  物業管理畢業論文摘要

  摘要:技能競賽已經成為我國現代職業教育提高辦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但對於新興的物業管理管理專業來說,由於行業發展的特殊行與侷限性,致使技能競賽模式不可簡單模仿或照搬。本文以陝西高職院校為例,以職業技能競賽為抓手,試圖探索適合本教育層次物業管理專業教學改革的新模式、新思路,以期全面提升該專業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實踐技能水平。

  物業管理畢業論文內容

  關鍵詞:技能競賽;物業管理;新模式

  一、物業管理領域技能競賽現狀分析

  ***一***行業現狀

  物業管理技能競賽源於企業,具有一定的技術發展方向性和技能需求導向性。部分省市行業協會、各地各級資質的物業服務公司通常會藉助技能大賽的舉辦來提升整個物業行業整體水平及企業團隊綜合職業素養及服務技能。行業競賽等級裡目前最高級別的行業競賽屬省級競賽。困於物業管理行業在我國起步較晚,且地區發展不平衡,所以高級別的比賽只出現在經濟較為發達、市場體系較為完善、行業發展較為成熟的部分一線城市。企業內部舉辦技能競賽則是最常見的形式。雖然競賽等級較低,但也能起到提升內?a href='//' target='_blank'>咳嗽彼刂省⑶炕??窶砟睢⒂嘔??竇際醯鬧匾?饔謾MǔV饕?謝?≈?毒喝?圖寄懿僮鞔筧??/p>

  ***二***院校相關專業現狀

  近年來,全國各地高校根據物業管理行業對人才市場的巨大需求,紛紛開設物業管理專業,據統計,目前全國已經開設物業管理專業的院校不下103所,陝西39所高職中開辦本專業的學校7所。面對新行業孕育出的新專業,各大院校在理論教學上一如既往的發揮學校優勢,但隨著物業管理行業的蓬勃發展,物業管理高等專業教育發展明顯滯後於行業的發展,原有的教學體系模式相對滯後,課程設定已明顯“傳統”,培養的目標與現在社會的需求有所脫節。物業管理專業技能競賽與其他一些專業競賽有所不同,它首先受到整個行業發展現狀的限制,大環境的不給力,致使行業企業、各大高校在專業技能競賽方面出現得不到重視、或操作性較差、競賽方式滯後等諸多問題。行業調查資料顯示:現階段本行業暫時沒有省級或者更高級別的競賽,陝西的7所高職院校,大部分院校依然以校內競賽為主,而且就競賽模式上來看,還停留在基礎理論知識競賽層面,鮮見將技能競賽與教學改革深入聯絡在一起,系統的考慮課程體系建設、課程設計、實訓基地建設等一系列重要問題。而這些問題是否妥善解決,直接關係著一個專業,乃至一個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二、技能競賽模式的創新思路——分階段、有層次的“專業大賽+課程小賽”競賽新模式

  物業管理專業競賽作為實踐教學體系的一部分,一方面可以用來補充和加強實踐教學,另一方面也可以用來檢驗、修正理論和實踐教學的結果。鑑於以上行業發展特點、技能競賽在行業內的現狀,在物業管理專業技能人才培養方案的指導下、對行情、校情、生情進行綜合分析,最後提出適合高職院校物業管理專業技能競賽新模式的巨集觀構想和思路——分階段、有層次的“專業大賽+課程小賽”模式。

  “專業大賽+課程小賽”:這是一條紅線,貫穿始終。結合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計劃和行業發展現狀,提出“大+小”競賽模式。專業大賽不僅有效檢驗了教學成果,而且通過層層選拔,可使部分理論知識紮實、實際問題處理嫻熟的綜合型學生脫穎而出,便於針對性培養,為將來參加更高級別的國家級大賽奠定基礎。與此同時,為了體現教學公平、提升學生總體水平、優化學生知識結構,將競賽引入課堂,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講授知識、傳授技能,形成課程小賽方案,有效彌補專業大賽覆蓋面不足的缺陷。課程小賽一般由任課老師在課堂舉行,用來考查一個知識點或一項具體技能,也可以是本門課的綜合知識技能考查。此外,在課程小賽中可以嘗試改革考核方式,完善考核機制。改變過去沿用“一考定音”式考核方式,採用過程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方式,注重學習過程的監控,建立以能力展示為主的考核方式,以學生的專業能力、方法能力、職業能力等為考核內容,對學生進行綜合的、全面的、客觀的評價。分階段、有層次:任何事物都在發展變化的,我們必須站在發展的高度,以與時俱進的眼光去觀察行業的發展動態、學校的發展趨勢、教學改革的需求、競賽各階段的特點。依據學生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開展難度不同的競賽設計。筆者將物業管理專業發展階段根據每個階段不同特點劃分為三個階段:起步階段***專業設立1—2年***、成長階段***專業設立3—5年***、拓展階段***專業設立5年及5年以後***。起步階段***專業設立1—2年***:背景:該時期是摸著石頭過河的特殊時期。物業行業發展大環境沒有根本性變革;教師對高職教育體制較為陌生;師資隊伍的專業化有待提高。

  競賽特點:競賽不分大賽和小賽,專業競賽設計以理論知識為主要考察點。但此階段,重視行業企業的調研,邀請行業專家參與並重點培養學生自己組織和策劃競賽的能力。成長階段***專業設立3—5年***背景:經過過去1—2年的摸索,專業教師對高職教育、行業和專業發展特點、發展趨勢有了較為深刻、清晰的認識,特別是學校合作辦學單位在人力、物力資源方面的有力支撐,幫助中青年教師隊伍快速成長,使學生獲得更多實踐機會和專業行業管理知識。專業大賽競賽特點:全面貫徹分階段、有層次的“專業大賽+課程小賽”競賽設計思路。該階段的“專業大賽”設計主要是圍繞《物業管理專業教學體系課程模組與實訓環節表》中的具體模組或實踐環節而選定主題,具來講,就是在上表中抽選一個實訓專題或一個重要課程子模組,加以深挖或放大設計為專業大賽,例如物業服務禮儀專題競賽、保潔管理競賽等等。此外,該階段校企合作比較穩定,所以從大賽的前期構思、中期籌備到舉辦中的各環節,合作辦學單位可以全程參與,行業專家的加入必然在標準制定、技術支援、相關實踐材料的提供及賽前培訓等方面給予專業的支撐。

  課程小賽特點:專業大賽選拔優秀學生重點培養,為參加更高級別的賽事、企業選拔人才以及學校知名度的提升方面效果顯著。但是,教育應該具有“學有所教,有教無類”的公平性,為了彌補專業大賽受眾面窄的缺陷,全面提升學生知識水平、素質修養,特別設計了“課程小賽”。成熟的小賽可以為下一個階段的專業大賽提供專業知識或專業技能方面的支援。至於哪些課程適合“小賽”設計,並且可以嘗試“以賽代考”的考核方式,筆者認為:知識性、專業性較強的課程均可在該階段採用“小賽”的形式。拓展階段***專業設立5年及以上***背景:經過5年的專業發展,學校、行業企業、專業教師都會有不同程度的進步甚至某些方面的飛躍。專業發展所需的人力、物力、財力將更加到位。

  競賽特點:深入校企交流與合作,擴大與兄弟院校同類專業橫向聯絡,協同物業管理協會積極促成省、市級競賽的開展。在競賽主題的選擇和設計上,可以選用綜合競賽的形式。綜合大賽,可在《物業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教學模組與實訓環節表》中抽選多個實訓專題或多個重要課程子模組進行組合,將知識和技能融合起來設計競賽,考查學生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運用能力,大賽的規格視學校的實際條件而定。例如,物業服務費用的測算、物業管理方案編寫和物業管理招投標就可以組合起來,設計為模擬物業管理招投標綜合大賽,競賽內容為一個完整的物業管理招投標過程,含規範的標書書寫與招投標流程、完整的物業管理方案和準確的物業服務費報價;裝修管理和消防管理可以組合起來設計為綜合裝修管理大賽,競賽內容包含裝修管理的程式、裝修監管的工作重點、裝修過程中的消防管理,以及裝修糾紛解決模擬表演等等。設計競賽方案時,針對高職學生“喜玩好動”的特點,還可考慮融專業競賽、學生活動、實踐作業等環節於一體,這樣既貼近學生生活、可以增加競賽趣味性,還可使多種任務同時完成。

  三、後續思考

  1.物業管理專業技能競賽模式不能一味的照搬其他成熟或者比較成熟專業的競賽模式,一定要根據行業發展現狀、需求,結合學生人才培養方案,制定適合高職院校、學生特點、師資實際情況的科學的、穩健的、可持續性的競賽方案。

  2.無論是“專業大賽”還是“課程小賽”,都凝聚了教師的智慧和汗水,也包含了參與競賽學生的不懈努力和創意。因此,在競賽成果的展示方面,就不只是寫一篇研究報告或幾份實施方案,更應該重視競賽開展過程中智慧和創意的應用及推廣。

  3.大部分合作辦學企業會對職業院校技能競賽給予支援和幫助,特別是在競賽前的思路構建、競賽中的全程參與方面貢獻很大,因此,筆者認為校企合作應該向縱深發展,讓更多的合作成果為企業提供服務,讓更好的研究成果反哺企業,讓學校與企業共同成長。

  物業管理畢業論文文獻

  [1]焦紅強.技能競賽模式的創新戰略分析[J].中國高校科技,2012***6***.

  [2]周霞中.技能大賽:高職院校教改之”風向標”[J].職業教育研究,2011***2***

有關物業管理畢業論文推薦: